跳至內容

崔祖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崔祖螭(?—531年6月7日),小字社客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清河青州房,北魏官員。

生平

崔祖螭粗壯勇敢有氣力,青州刺史元羅板授他擔任統軍,率領部眾討伐海濱賊寇。普泰元年(531年)二月,鎮遠將軍崔祖螭和張僧皓率領青州七郡的部眾反叛北魏,包圍青州的東陽城[1][2],十餘日之間,部眾達到十多萬人,十分強盛,圍困逼迫東陽城一百多天。青州刺史元貴平想要太傅諮議參軍崔光伯出城慰勞叛軍,崔光伯的孿生哥哥崔光韶說:「城民驕縱,由來已久,人人忿恨,怨氣很盛。古人說:『眾怒如同水火』,由此看來,今天是不可以用勸慰制止叛亂的。」元貴平強迫崔光伯出城,崔光韶說:「刺史受委任管轄一方,總管萬里,但是治理的大事不與國士商議,與你共腹心的都是奉迎小人。既不能綏撫遏制以杜絕事變在萌芽中,又不能安坐觀察,等待敵人氣焰衰搓。逼迫我弟弟做沒有意義的事,如果他單騎獨往,可能被拘留,如果以兵眾臨敵,勢必引起相互敵對,可以預料無濟於事。」元貴平逼迫不已,崔光伯不得已出城,走出數里後被流箭射死[3][4][5]。元貴平率領城中百姓固守,又命令將士打開城門交戰。五月丙子(531年6月7日),爾朱仲遠派遣都督魏僧勖等人討伐崔祖螭,將崔祖螭俘虜後斬首,將首級傳送到京城[6][7][8][9][10][11]

其他

《北齊書·李渾傳》記載是李渾出任行台討伐平定了崔社客,司馬光指出崔社客的時代和崔祖螭大略相同,《北齊書》可能不知道崔社客就是崔祖螭,以為是兩個人,司馬光最終遵從《魏書·帝紀》,認為是魏僧勗討伐平定了崔祖螭[12]

家庭

高祖

  • 崔瓊,後燕車騎屬

曾祖

  • 崔輯,劉宋泰山郡太守

祖父

  • 崔目連

父母

兄弟姐妹

夫人

  • 清河張氏,瀛州刺史張烈第三女,後出家為尼,法號釋修梵,開皇十三年八月廿三日去世,虛歲九十一,開皇十五年十月廿四日葬於石室[15]

參考資料

  1. ^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是月,鎮遠將軍清河崔祖螭聚青州七郡之眾十餘萬人圍東陽。
  2.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是月,鎮遠將軍清河崔祖螭聚青州七郡之眾圍東陽。
  3. ^ 《魏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前廢帝時,崔祖螭、張僧皓起逆,攻東陽,旬日之間,眾十餘萬。刺史、東萊王貴平欲令光伯出城慰勞。兄光韶曰:「城民陵縱,為日已久,人人恨之,其氣甚盛。古人有言『眾怒如水火焉』,以此觀之,今日非可慰諭止也。」貴平強之,光韶曰:「使君受委一方,董攝萬里,而經略大事,不與國士圖之。所共腹心,皆趨走群小。既不能綏遏以杜其萌,又不能坐觀,待其衰挫。蹙迫小弟,從為無名之行。若單騎獨往,或見拘縶,若以眾臨之,勢必相拒敵,懸見無益也。」貴平逼之,不得已,光伯遂出城。數里,城民以光伯兄弟群情所繫,慮人劫留,防衛者眾。外人疑其欲戰,未及曉諭,為飛矢所中,卒。
  4. ^ 《北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節閔帝時,崔祖螭、張僧皓起逆,攻東陽,旬日間,眾十餘萬。刺史、東萊王貴平欲令光伯出城慰勞。兄光韶爭之曰:「以下官觀之,非可慰喻止也。」貴平逼之,不得已,光伯遂出城。未及曉喻,為飛矢所中,卒,贈青州刺史。
  5.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五》:魏鎮遠將軍清河崔祖螭等聚青州七郡之眾圍東陽,旬日之間,眾十餘萬。刺史東萊王貴平帥城民固守,使太傅諮議參軍崔光伯出城慰勞,其兄光韶曰:「城民陵縱日久,眾怒甚盛,非慰諭所能解。家弟往,必不全。」貴平強之,既出外,人射殺之。
  6. ^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五月丙子,荊州城民斬修延,送首,還推琰之為刺史。爾朱仲遠使其都督魏僧勖等討崔祖螭於東陽,擒斬之。
  7.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五月丙子,爾朱仲遠使其都督魏僧勖等討崔祖螭於東陽,斬之。
  8.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五》:五月,丙子,魏荊州城民斬趙修延,復推李琰之行州事。魏爾朱仲遠使都督魏僧勖等討崔祖螭於東陽,斬之。
  9. ^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祖螭,小字社客,粗武有氣力。刺史元羅板為兼統軍,率眾討海賊。普泰初,與張僧皓俱反,圍青州。爾朱仲遠遣將討平之,傳首京師。
  10. ^ 《北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祖螭小字社客,普泰初反,爾朱仲遠討斬之。
  11. ^ 《魏書·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下》:前廢帝時,以本官行青州事,屬土民崔祖螭作逆,賊徒甚盛,圍逼東陽一百餘日。貴平率城民固守,又令將士開門交戰。大軍救至,遂擒祖螭等,斬之。
  12. ^ 《資治通鑑考異》:考異曰:北齊李渾傳:「普泰中,崔社客反於海岱,攻圍青州。以渾為征東將軍、都官尚書、行台赴援,而社客宿將多謀,諸城各自保固,堅壁清野。諸將議有異同,渾曰:『社客賊之根本,若簡練驍勇,銜枚夜襲,徑趨營下,出其不意,咄嗟之間,便可擒殄。如社客就擒,則諸郡可傳檄而定。』諸將遲疑,渾乃速行,未明,達城下,賊徒驚散,擒社客,斬首送洛陽。」按其年時事跡與祖螭略同,未知社客即祖螭,為別一人也。今從魏帝紀。
  13. ^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僧淵元妻房氏生二子伯驎、伯驥。後薄房氏,更納平原杜氏。僧淵之徙也,與杜俱去,生四子,伯鳳、祖龍、祖螭、祖虬。
  14. ^ 《北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元妻房氏生子伯驎、伯驥。後薄房氏,納平原杜氏,與俱徙。生四子,伯鳳、祖龍、祖螭、祖虬。僧深得還之後,絕房氏,遂與杜氏及四子寓青州。
  15. ^ 王其禕,周曉薇編著;王慶衛,樊波助理;毛漢光,耿慧玲顧問. 《隋代墓志铭汇考 2》. 北京市: 線裝書局. 2007年10月: 183–192. ISBN 9787801065889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