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 (朔州)
本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文件使用方針#使用守則,請協助改善。 |
朔州崇福寺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山西省朔州市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金 |
編號 | 117 |
認定時間 | 1988年1月13日 |
朔州崇福寺,也稱林衙寺、崇福禪寺,位於山西朔州城區東大街,淨土宗寺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始建於唐朝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原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間稱崇福禪寺[1]。該寺建築為典型漢傳佛教風格,其中軸線上依次為金剛殿、鐘樓、鼓樓、千佛閣、文殊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彌陀殿、觀音殿。其中彌陀殿、觀音殿為金代建築[2]。
歷史
據《朔州志》記載崇福寺乃鄯陽古剎也,大藏經閣始創於唐麟德二年(665年)。寺中的《朔州崇福寺重興碑記》碑記載「茲寺之創建,肇自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敕命鄂國公尉遲敬德始造大雄寶殿五間,東西配殿各五間祀文殊、地藏二菩薩,藏經樓一座後改千佛閣,東西鍾,鼓樓各一座,金剛殿五間,山門三間,此其初規,固已極為宏敞矣」。遼代時曾一度為林太師府署,後在遼統和年間(983年-1002年)恢復為僧居,寺名曰林衙寺。金代皇統年間建彌陀殿,《朔州崇福寺重興碑記》碑記載「金熙宗皇統三年(1143年),崇奉佛法,命開國侯翟昭度於大雄寶殿後又建彌陀殿七間,東西禪房各三楹,正南立只園牌坊一座,圍以宮牆,而規模更加式廓。」,金代天德年間賜額崇福禪寺。[3]
元末寺變成糧倉,殿內壁畫和塑像均由損害。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將糧倉移走,重興寺宇。崇福寺在成化五年(1469年)和十六年(1480年)兩次重葺。崇禎四年(1631年)朔州知州翁應祥題額「林衙古剎」,並列為朔州「八景」之首。清代乾隆,嘉慶,同治年間又進行了幾次修繕。清末和民國時期地方動盪民生凋敝,寺院逐漸荒廢雜草叢生。抗戰時期,朔州古城遭到侵華日軍大規模破壞,其中崇福寺遭到劫掠。寺內金剛殿,千佛閣,文殊和地藏堂內塑像均被破壞。1939年,彌陀殿內珍貴的北魏石塔(曹天度造九層千佛石塔)塔身被日軍盜走,並與許多掠奪物一同被安置在東京帝室博物館,戰後歸還轉至台灣歷史博物館。塔剎並未被盜走,目前保留在朔州市文物保管所。[3][4]
建築
山門
崇福寺山門緊鄰寺外道路。山門前有石蹲獅一對。現山門為清代乾隆年間重建,面闊三間,東西兩側各有挾屋一間(80年代後加增)。山門門上懸豎匾「崇福寺」,為清乾隆七年(1742年)特受奉直大夫知朔州州事季綰率眾重修時立。[3]
金剛殿(天王殿)
金剛殿為清代乾隆年間重建,面闊五間,懸山頂。前檐設廊,當心間壺門。殿內原供奉四大天王和二金剛,現塑像均為近代新塑。[3]
-
金剛殿
鐘樓,鼓樓,千佛閣
鐘樓,鼓樓和千佛閣構成了寺院的第二進院。鐘樓和鼓樓為明代成化年間重建,為二層方形樓閣。閣上層為木構下層為磚砌。上下兩層之間有樓檐伸出,通過設勾欄圍合成平座。樓二層四面各置一壼門。鐘樓,鼓樓形制古樸。
千佛閣舊為藏經閣,閣創始於唐麟德二年(665年),為崇福寺存經書的建築。明代成化年間重建,清代修繕後內部設千佛,更名千佛閣。千佛樓為二層樓閣,閣下層面擴五間進深四椽(三間),重檐歇山頂。閣下層設圍廊,上層樓檐伸出設勾欄圍合成平座(民國照片中大面積殘缺,現為後修補)。[3]閣內有一彌勒造像和明代木質小木作樓閣模型。小木作樓閣模型高約4.5米,兩層三重檐。小木作樓閣模型兩側有幾尊石造像,部分造像有破損。
儘管鐘樓,鼓樓和千佛閣為明代重建,但三者的組合保留了唐代「前樓後殿」的格局且是在唐代原址上重建。[5][3]其中千佛閣在去除底層圍廊後的形制保持了些許唐代遺風。
-
鼓樓
-
鐘樓
-
千佛閣正面
-
千佛閣背面
-
千佛閣彌勒和背後的小木作樓閣
文殊殿,地藏殿,大雄寶殿(三寶殿)
文殊殿,地藏殿和大雄寶殿構成了寺院的第三進院。東為文殊殿,西為地藏殿。二者均是明代洪武年間重建,面闊五間懸山頂。二者殿內塑像均為新塑。
大雄寶殿重建於明成化五年(1469年),乾隆年間重修。殿前砌有月台,殿面闊五間進深八椽,歇山頂。檐下斗拱已經被後人替換,用材較小。大雄寶殿內部塑「三世佛」,左為阿彌陀佛,中為釋迦摩尼,右為藥師佛。「三世佛」背面有一尊韋陀塑像。「三世佛」塑像塑造年代和殿為同一時期,其扇面式背光為後朝修補。大雄寶殿兩側有千佛壁畫,每列50軀,為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繪。殿內右側有一尊塑像,應是從其他殿搬至此殿。[3]
-
阿彌陀佛
-
釋迦摩尼佛
-
藥師佛
彌陀殿
彌陀殿在大雄寶殿以北,為崇福寺的核心。彌陀殿建於金皇統三年(1143年),其珍貴在於此殿自基到頂大部分還是金代原作。殿琉璃,壁畫,塑像,匾額,隔扇均是金代。彌陀殿面闊七間,進深八椽,面闊41.32米,進深22.7米。殿身平面937.96平方米。以台明側東西寬48.72米,南北深29.84米。台基1453.8平方米。殿前月台寬34.42米,深11.2米。月台面積385.5米。殿基面積總共1839.3米。在全國的遼金佛殿中,彌陀殿屬於巨構。彌陀殿前檐五間裝閣扇門,後檐明間和兩稍間各安板門,供禮佛者通過中軸線一路禮佛。殿前檐下豎匾"彌陀殿",其極為珍貴,為金代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3]
彌陀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歇山頂。其體量,在同為金代建築中,僅次於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彌陀殿有明顯的側腳和生起。前檐柱頭鋪作為七鋪作雙抄雙下昂,單拱偷心造,施斜拱。前檐,山面,後檐次間,盡間補間鋪作為七鋪作單拱偷心造。後檐與山面柱頭鋪作為七鋪作雙抄雙下昂,單拱偷心造。後檐明間與兩山間補間鋪作為七鋪作單拱偷心造,施斜拱。[5]彌陀殿四面檐下均有兩排風鈴,可惜晚清時被毀,目前是1987年後補。彌陀殿現西壁和南壁西盡間轉角處頂部有保存一小木作天空樓閣殘件[4][6]
殿內使用了減柱和移柱造,使得殿內空間極為空闊。前排原應該六根金柱的位置,卻只使用了四根。其餘兩根是移到了開間中心。[5]金代始建時佛壇上只有佛像背面的四根金柱,其初衷是儘可能不阻擋佛壇上的佛像。現佛壇上兩根和佛壇前兩根細柱為明清和近代為了支撐梁架所加。
殿內為徹上明造(沒有天花板,可讓參觀者直接看到梁架)。大殿內佛壇左右橫跨五間,而於佛壇之上,擺設了九尊塑像。其中,大殿中間三尊為「西方三聖」。而三聖中為彌陀佛,東為觀音菩薩,西為大勢至菩薩。[5]
殿內明間攀間枋下方有金代墨書題記「維皇統叄年(1143年)癸亥[][]拾肆日己酉之時特建」,東西兩稍間攀間枋下方有白堊題記「貞元元年(1153年)五月廿七日記,朔州定裹軍....」前者為殿安裝梁架的日子,後者為油飾粉刷時所書,兩者相距十年,說明殿的施工至少持續了十年或以上。(這麼長時間的營造可能和當時朝堂動盪有關)[3]
-
彌陀殿正面
-
彌陀殿側面
-
彌陀殿柱頭鋪作-七鋪作加斜拱
-
彌陀殿補間鋪作
-
彌陀殿轉角鋪作
-
彌陀殿叉手和蜀柱
-
彌陀殿西方三聖
觀音殿
觀音殿在彌陀殿北側(後面),為崇福寺最北的建築(原先其後還有一座成化年間建的"毗盧殿",殿面闊三間(三楹),供奉毗盧遮那佛,現以不存)。殿基前面有月台,其與彌陀殿台明相連,為二者之間的甬道。甬道使得禮佛者從彌陀殿後檐明間和兩稍間出便可直接繼續前往觀音殿禮佛,無需繞道攀登台階。觀音殿當心間懸豎匾「觀音殿」,為明代景泰四年(1453年)威德將軍京兆杜學文所書。殿內佛壇上塑有「三大士」,為明代或金代,背光為清代後修補。「三大士」左為普賢菩薩,中為觀音菩薩,右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左側有一尊脅侍菩薩,前方有一尊菩薩像,頭為一殘菩薩石雕頭部,石雕風格古樸為宋代或更早。[3][4]
觀音殿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六椽,歇山頂。柱頭和補間均為六鋪作單杪雙下昂,柱頭耍頭為下昂形。為了擴大殿內的禮佛空間,觀音殿也使用了減柱造,將前槽的4根金柱減除。相對應為了減輕四椽栿的壓力,四椽栿在原先金柱的位置立一根蜀柱。蜀柱兩側又斜置兩椽的大叉手(拖腳),其用來支撐蜀柱頂部。四椽栿上的叉手和平樑上的叉手構成了雙重人字形叉手。此類設計創新,堪稱中國建築史上減柱造的典範。可惜觀音殿目前並無發現有建年題記,但從結構判斷應是金代建築,推測為金代晚期。[6]
-
觀音殿側面
-
觀音殿柱頭和補間鋪作
-
觀音殿轉角鋪作
-
觀音殿雙重人字形叉手
-
觀音殿內部
彌陀殿塑像
彌陀殿殿內凹形佛壇寬五間,23.54米。壇上彩塑巨像三尊「西方三聖」,明間(佛壇中間)為彌陀佛(阿彌陀佛),佛壇左側為大勢至菩薩,佛壇右側為觀音菩薩。主像兩側有四尊脅侍菩薩,佛壇最左右兩側各塑一尊護法金剛。彌陀殿的金代塑像既是巨作,也是佳品。佛像高達8米,背光高14米,直達殿脊槫(此背光是目前以知的宋、金泥塑中最為宏大的)。背光由木架和藤條製作底架,上繪青綠和藍,懸塑卷草,其上白色勾邊。背光外沿塑紅色火焰紋。當心間阿彌陀佛背光上頂端泥塑一尊小型阿彌陀佛像,下方兩側則有雲托舉的伎樂飛天。此類背光並不多見,因該和塑像為同一時期。脅侍菩薩,金剛高6米左右。左右兩側金剛身體向前傾,肌肉隆腫,以怒目凝視來訪者,震懾任何試圖作惡者。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下方各有三尊小型泥塑坐像(一菩薩和二佛)。二菩薩為1987年修繕彌陀殿時補塑,其餘四佛為明代風格。[3]
-
佛壇左側
-
佛壇中間
-
佛壇右側
-
佛壇左側金剛
-
大勢至菩薩
-
阿彌陀佛
-
觀音菩薩
-
佛壇右側金剛
彌陀殿壁畫
彌陀殿金代時期四壁均繪有壁畫,至清代後牆殘壞滲水導致後牆壁畫(北壁)大部分不存,東壁也有損傷一部分。現存壁畫總共327平方米,除去極少數後補外均為金代原作。壁畫畫法為重彩平塗,線條多為聚墨碾子畫;設色以朱紅,石綠為主,間以使用黃,白,藍,赭(紅褐色)等色。脅侍菩薩的花冠,瓔珞,衣飾上瀝粉貼金。彌陀殿壁畫氣勢宏偉,畫藝工整,線條有力,不僅是金代壁畫的精品也是延續了唐宋華韻的一堂傑作。[3]
東西兩壁畫(殿內左右兩壁)- 各繪三組說法圖,東壁(殿內右壁)缺損一組。每一組說法圖由一佛二脅侍菩薩構成。佛身披袈裟做說法印,脅侍菩薩手捧各類器物作侍從。上部流雲中繪有小佛像五尊,旁有飛天降翔。[3]
北壁壁畫(殿內後壁)- 北壁兩盡間繪說法圖,西盡間(殿內左側後壁)主佛已經被清代補繪,兩側脅侍菩薩仍為金代原作。東盡間(殿內右側後壁)僅存一脅侍菩薩,為金代原作。
南壁東盡間壁畫(殿內右面南壁)- 壁畫分為上下兩列,每列各三身。上列繪三尊佛,已造明清後補繪。下列為妙吉祥,除蓋障,地藏王三菩薩。三菩薩保持了金代分風格。這三菩薩構圖並未見於其他金代壁畫。
南壁西盡間壁畫(殿內左面南壁)- 壁畫題材為千手千眼十八面觀音,其高達4.68米,幾乎佈滿整壁(為中國現存最高大的千手觀音壁畫)。千手觀音手持136物,左右各68物。觀音下方兩側有吉祥天和婆藪天。此壁畫為殿內壁畫中最精美的一鋪,其延續了唐代繪畫遺風(千手觀音流行於密宗信仰,而殿內「西方三聖」塑像流行於淨土宗信仰,二者存在在同一殿內頗為特別)。[7]
-
彌陀殿左壁說法圖
-
彌陀殿左壁說法圖二
-
彌陀殿左壁說法圖-脅侍菩薩
-
彌陀殿右壁說法圖
彌陀殿琉璃和扇窗
彌陀殿屋頂保留了珍貴的金代琉璃。彌陀殿屋頂飛椽之上鋪有一層棧磚,不施望板。棧磚長44-54厘米,寬31厘米,厚5.5厘米。棧磚依然是金代原物,這在全國現存遼金建築中為孤例。屋頂筒坂布瓦覆蓋,黃綠色琉璃減邊,前坡飾以琉璃方心,瓦條壘脊,黃綠色琉璃鑲邊蓋頂,古制依然,這是唐宋建築上的固有做法。正脊兩端有兩支高大的盤龍鴟吻,鴟吻高3.2米,寬2.95米。其背面有背獸張口欲吞,其為同時期古建中的孤例。彌陀殿垂獸,戧獸和背獸非龍非虎,僅有一巨型獸頭,為唐代獸面發展而成。脊剎內壁有工匠留題「代州崞縣琉璃術首武春男解府進士武[]思....時皇統(1146年)七月卅日」,其為今原平縣工匠燒造。1987年大修時對殘損琉璃部分進行了修補,使得遊客依然能看到八百年不減光澤的金代琉璃佳作。[3]
彌陀殿前檐五間裝隔扇(格扇),後明間和兩稍間各安板門一道,板門高3.68米,形制古樸(大部分為金代原物,清康熙年間對局部進行過補修和重製)。殿前檐隔扇。每間兩頁,三抹,腰抹一當,無腰花板之設。隔扇上櫺花甚高,和裙板高度比約為二與一之比。檐格柵和橫批窗的櫺花多達十五種,為現存宋金建築之魁首。有圓形、棱形、四瓣、六瓣、三交六斜、四交八斜、十二瓣、軲轆錢、寶相花等等。[5]
-
彌陀殿鴟吻,背獸,戧獸,垂獸
-
彌陀殿正脊琉璃脊剎和力士
-
東稍間邊扇,隔扇和橫撥
-
明間隔扇
保護
1952年,成立崇福寺文物保管所管理和修繕崇福寺
1953-54年,古建築學家羅哲文和祁英濤領導的團隊對觀音殿進行了修繕
1965年,崇福寺被列為第一批山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991年,彌陀殿進行了落架大修,修復了殿內殘缺的壁畫和塑像
1988年,崇福寺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 ^ 崇福寺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1-12.
- ^ 崇福寺. [201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崇福寺文物保管所. 崇福寺.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 2–49. ISBN 7-5402-0174-0 請檢查
|isbn=
值 (幫助). - ^ 4.0 4.1 4.2 王晉飛. 崇福寺“金代五绝”最精彩 观音像前侵略者忏悔. 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1-10-27 [2024-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0).
- ^ 5.0 5.1 5.2 5.3 5.4 無用研究社. 山西崇福寺弥陀殿-八百年朔北春秋. 藝旅文化. 2022-05-29 [2024-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0).
- ^ 6.0 6.1 李廣浩.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 三晉出版社. 2023: 58–61. ISBN 978-7-5457-2760-9.
- ^ 明慧. 论朔州崇福寺金代壁画千手千眼观音的特色. 山西檔案. 2012, (05).
這是一篇關於佛教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