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幣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8年11月27日) |
歲幣為中國古代政府每年向其餘政府交納的稅捐,始於西漢,尤以宋代為甚。
歷史
公元1004年,宋遼達成澶淵之盟,宋朝向遼每年輸送絹20萬匹,銀10萬兩,稱為歲幣,以換取遼宋和平。公元1045年,遼國要求增加歲幣,宋遼重新商定,歲幣增加到絹30萬匹,銀20萬兩。
1044年,西夏李元昊與宋朝達成和平協議,商定由宋朝每年以賞賜的名義給西夏歲幣7萬2千兩、絹15萬3千匹、茶3萬斤,及同意西夏佔領宋朝故土。
金國攻打遼時,為換回燕雲十六州,宋向金每年輸歲幣30萬匹布、20萬兩銀及1百萬貫錢。1139年,宋向金稱臣,定歲幣為銀25萬兩及絹25萬匹。公元1165年後,歲幣減為銀20萬兩及絹20萬匹。
公元1206年,宰相韓侂胄領軍攻打金國失敗。公元1208年,南宋殺死韓侂胄以向金國求和,歲幣增加到銀30萬兩及絹30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