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友會
憲友會 | |
---|---|
主席 | 謝遠涵(臨時) |
書記 | 李文熙 |
政治顧問 | 梁啓超 |
常務幹事 | 雷奮、徐佛蘇、孫洪伊 |
候補常務幹事 | 籍忠寅、李文熙、謝遠涵[1] |
成立 | 1911年6月4日 |
合併自 | 帝國憲政會 國會請願同志會(預備立憲公會) |
繼承者 | 民主黨→進步黨 |
總部 | 北京湖廣會館 |
意識形態 | 君主立憲制 |
政治立場 | 在資政院議會下領導全國各地的諮議局建設,實現清廷君主立憲制度 |
清朝政治 政黨 · 選舉 |
憲友會是清朝末年清政府承認的全國性合法政黨,成立於清末「立憲運動」時期,由預備立憲公會演化而成。其與同期的憲政實進會、政學會、辛亥俱樂部等同是中國首批合法政黨。[1]
在精神領袖梁啓超的積極推動下,當時中國國內各地開始出現由諮議局領導者發起的,支持立憲的地方性政治團體。這些團體組成國會請願同志會(預備立憲公會),爲漸進立憲主義者的集團,試圖加速立憲未成。後以此為契機,促成該會作為一個全國性資產階級政黨組建起來:在宣統二年(1910年)資政院成立後,院中由各省諮議局所選出議員,如雷奮、 許鼎霖等人和勅選議員臭味不同,便集合院內外同志組織該會,號稱民黨,以實現君主立憲及責任內閣爲職志[2]。
背景
光緒年間的維新運動失敗後,原本的君主立憲派代表或死或外逃,君主立憲活動暫時平復。1901年元月清政府發佈上諭,宣佈將要實行新政,但未有提出具體路線和方案。立憲派代表人物梁啓超1901年6月7日在國外發表《立憲法議》,提出立憲的程序。
- 頒佈詔書宣佈立憲
- 派大臣到歐美各國考察
- 設立立法局,起草憲法
- 向國民傳播憲政知識
- 公佈憲法草案,經全民討論後確定
- 20年內實行憲政
但此時梁啓超本人不在權力核心,影響力有限。至1903年6月,上海各界人士召開會議商討政事,立憲支持者龍澤厚在會上提出向政府請願立憲,但仍未獲得實質性回復。
1903年袁世凱、張之洞聯銜要求朝廷對科舉規模進行限制,至1905年完全廢除科舉。以及1904年的日俄戰爭,都對君主立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在立憲派的眼裏,日俄戰爭上以君主立憲為國策的日本打敗了封建君主制國家俄羅斯,在他們看來這是支持君主立憲的一個有力根據。加上之前甲午戰爭的戰敗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使得立憲制度得到上層知識分子們更強而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科舉制度的廢除和新學制的制定使得大量學生出國留學,尤其是到鄰國日本,他們在彼國的經驗傳回祖國,一定程度上也對立憲制度起到支持作用。
這時國內的立憲派代表人物張謇、清政府的重要官員袁世凱、張之洞、周馥等人紛紛支持立憲。1906年9月1日,慈禧以光緒名義發佈「仿行憲政」的上諭。上諭發佈6天後的1906年9月7日,《申報》發表「預備立憲宜先組織政黨」的文章,清政府也開始準備在各省設立臨時議會性質的諮議局。
梁啓超這時打算聯合國內的憲政派張謇和朝廷重臣袁世凱、端方等人組建政黨政聞社。但11月1日,張謇、鄭孝胥、湯壽潛等人在上海成立預備立憲公會,這是清末最早出現的立憲團體。楊度與梁啓超也發生矛盾並最終分道揚鑣。終於光緒33年9月11日(1907年10月17日)成立的政聞社,因過分激進及批評清政府,不到一年時間就在國內被封殺了。同一時期,上海憲政研究會,吉林自治會,憲政公會,帝國憲政會,政聞社,廣東地方自治研究社,粵商自治會,貴州自治學社,貴州憲政預備會,湖北憲政籌備會,直隸憲政研究會,福建政與會等幾百個立憲團體也在全國各地成立,但依然缺乏一個全國性政黨。再次遇到困難挫折的梁啓超等人在這時開始認識到政黨之間需要相互融合;而各地的立憲團體自身也需要一個全國性的團體以加強號召力,達到他們推動君主立憲的目的。[3]
成立
1908年底慈禧和光緒先後去世,宣統元年(1909年)農曆九月初一各省諮議局成立。十一月中旬在時任江蘇省諮議局議長的張謇倡議下,江蘇、浙江等16個省的諮議局代表在上海召開聯席會議,宣佈成立國會請願同志會。十二月同志會各代表入京,一月發起第一次請願,梁啓超在背後暗中支持。第一次請願被駁回,宣統二年(1910年)五月和九月,同志會請願代表入京進行第二次(1910年6月16日)和第三次請願(1910年10月3日,中央資政院成立前),十月初三日清政府作出小幅度讓步,同意宣統五年(1913年)召開國會。[4]同志會仍不滿意,但遭到政府勒令離開京城,十一月初國會請願同志會被迫宣佈解散。[3][5]
這時各地立憲派的代表人物決定在國會請願同志會的基礎上組建政黨,孫洪伊、徐佛蘇、王敬芳、方還四人被推舉起草黨綱黨規。1911年1月1日孫洪伊組織的談話會上,代表們討論黨規、黨綱草案,推舉出臨時幹事40人負責成立大會籌備工作。參加這次會議的吳賜齡、李文熙、席綬、康士鐸、彭占元、汪龍光、王敬勞、陳登山、雷奮、羅傑、易宗夔、齊樹楷、張之霖、李素、牟琳、江辛、孫洪伊等17人即場被定為臨時幹事。暫定黨派名稱為「帝國統一黨」。[1]
1911年5月12日,各省諮議局聯合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經討論決定修改黨綱、黨規,並推選黃遠庸、雷奮、張國溶、徐佛蘇為起草員。5月30日召開發起會,當時與會者有53人。此次會議正式將「憲友會」定為黨名,大家推舉謝遠涵做臨時主席,李文熙為書記。蕭湘、袁金鎧、康士鐸、梁善濟、陳登山、孫洪伊為臨時幹事,負責6月4日成立大會事宜。
憲友會發起組建人共有70名:陳黻宸、謝遠涵、楊壽籛、雷奮、黃遠庸、徐佛蘇、梁善濟、蕭湘、李文熙、李榘、籍忠寅、譚延闓、方貞、甘德蕃、蒙經、袁金鎧、高俊浵、陸鴻逵、林志鈞、高登鯉、劉崇佑、竇以珏、潘之博、湯化龍、張國溶、郭志仁、趙熙、陸乃翔、羅敦融、歐陽弁元、齊樹楷、李長生、恆鈞、胡瑞霖、程明超、王敬芳、周樹標、李良材、李新展、邢殿元、李慶芳、楊治清、林長民、余紹宋、賀維翰、陶冠禹、李承烈、席綬、王作霖、伍莊、李國珍、易宗夔、舒偉俊、何宗瀚、李素、鄒樹聲、廖繹訓、羅家衡、方子傑、張銘勛、孫洪伊、汪秉忠、何耀光、吳賜齡、陳登山、康士鐸、文耀、李華炳、鄒日煃、陳文中。[1]
1911年6月4日,憲友會成立大會在北京湖廣會館舉行,參會人員有一百多人。經選舉雷奮、徐佛蘇、孫洪伊為常務幹事,籍忠寅、李文熙、謝遠涵為候補常務幹事。
而梁啓超因被清政府通緝,張謇因在國會請願運動中與大多數人意見不合,都沒有參與進來。
憲友會成立後,馬上研究在全國18個省和八旗建立支部的事情。各支部發起人如下:
- 廣西:甘德蕃、蒙經;
- 湖北:湯化龍、張國溶、鄭萬瞻;
- 山西:梁善濟、李慶芳、李華炳、李素;
- 奉天:袁金鎧;
- 山東:周樹標;
- 江西:鄒樹聲、宋名璋、葉先圻、羅家衡、郭志仁、謝遠涵、黃遠庸;
- 福建:高登鯉、劉崇佑、林長民、林志鈞;
- 河南:方貞、王敬芳;
- 陝西:李良材、郭忠清;
- 四川:蒲殿俊、何耀光、胡庸章、蕭湘、羅綸、李新展;
- 浙江:湯爾和、馬敘倫、陳黻宸;
- 湖南:譚延闓;
- 吉林:何印川;
- 安徽:竇以珏、陶冠禹、李國松、康達;
- 直隸:李榘、籍忠寅、齊樹楷、李長生、高俊浵、張銘勛、劉春霖、王法勤;
- 貴州:楊壽籛;
- 廣東:倫明、姚梓芳、黃節;
- 江蘇:馬相伯、沈恩孚、黃炎培、汪秉忠;
- 八旗:恆鈞、文耀。[3]
其中部分人如黃炎培、蒙經、郭忠清是同盟會會員。
1911年8月,民政部批准憲友會的立案登記。31日憲友會召開了一次談話會,內容為通報各省支部成立的情況;確定9、10月間召開大會,催促各省支部成立;在京議員每周開談話會一次;通告各省支部拉攏資政院民選議員入會。是次會議選出黃遠庸、林志鈞、謝遠涵、康士鐸4人與辛亥俱樂部聯絡。[1]
架構
綱領及規程
憲友會的《章程》刊登在《時報》1911年6月10日、11日;《支部規則》則在《申報》1911年6月20日。
根據現時資料,其奮鬥目標是「發展民權,完成憲政」。政治綱領主要有以下幾點:
- 尊重君主立憲政體;
- 督促聯責內閣;
- 整厘行省政務;
- 開發社會經濟;
- 講求國民外交;
- 提倡尚武教育。
其支部規則列明支部對總部的從屬關係,總部與支部間的義務和責任,入會條件等規定。[1]
支部發展
- 湖南:易宗夔於7月初抵長沙後7月4日召開談話會,當時發起人有30多人,推舉廖名縉、陳炳煥、曹世昌、姜濟寰、周名建、仇毅為臨時幹事,貝允昕、雷光宇、胡邁、譚傳愷為支部章程起草人。會議確定成立大會等譚延闓回湘後舉辦,但譚延闓還沒回來武昌起義就發生了,所以實際上並沒有召開成立大會。湘潭地區也有展開準備工作。
- 山西:山西支部成立於9月17日。推舉梁善濟為正幹事,王用霖為副幹事,杜上化、劉志詹為候補幹事。其他幹部有李華炳、李春浦、姚樹圻、劉文炳、潘恩元、徐一清、皇甫振清、李素、白志嘉、高洪、李實旭、王錦雯、李好德等人。
- 貴州:成立於9月22日,自治學社社員楊壽籛委託楊昌銘組織,9月22日召開成立大會,推舉楊昌銘和楊壽籛為幹事。
- 直隸:發起人李榘、齊樹楷、籍忠寅、張銘勛、李長生、王法勤。10月4日召開成立會,討論支部章程草案,選舉李榘、籍忠寅為正副幹事,王振堯、高俊浵、邢端、劉春霖為候補幹事。
- 福建:10月7日召開發起人會議,參會者80多人。研究支部規劃和會費問題,確定該支部為全省各支部的聯絡機關。推舉劉崇佑、梁繼棟起草支部章程。會議原本議定10月11日召開第二次發起人會議,因辛亥革命爆發而未能舉行。
- 江蘇:原定10月15日召開成立會,後因辛亥革命爆發而宣佈延期。
- 江西:報紙稱9月24日召開成立大會。
- 其它:據徐佛蘇1911年8月31日的報告,廣西、奉天、湖北等省支部均可於9月內成立。[1]
結局
憲友會的成立,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全國立憲派的聯繫,並增強了他們對清政府立憲的催促力量。但憲友會實際上並未有機會真正發揮其參政議政的功能。其成立不久武昌起義發生,激進的同盟會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中華民國成立後,失去了「君主立憲」這個大前提的憲友會內各成員意見出現分歧,未有繼續維護組織的續存,曇花一現的憲友會最終自行解體。
憲友會是不少在民國初年成立的政黨和政治組織的原點,憲友會的部分成員在中華民國成立後組建政黨,憲友會時期的經驗一定程度上給了他們一個示範作用。1912年4月13日成立的共和建設討論會(孫洪伊、謝遠涵、湯化龍、林長民),同年5月9日成立的共和黨(湯化龍、林長民)便是這樣的產物。[6]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 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 清末立憲運動史 人民出版社, 1993 ISBN 9787300110288
- 中國政黨制度史 朱漢國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5 ISBN 7-212-01160-6
- 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 張玉法 東大圖書公司, 1999 ISBN 9571922455
- 清末社會思潮 吳雁南,馮祖貽,蘇中立(主編)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7-211-0113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