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海姆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7年8月28日) |
安德烈·海姆 Андрей Гейм Sir Andre Geim | |
---|---|
出生 | 蘇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索契(今 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索契) | 1958年10月21日
居住地 | 英國曼徹斯特 |
國籍 | 荷蘭/ 英國 |
母校 | 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 |
知名於 | 在石墨烯的成就[1] 磁懸浮青蛙[2] 開發了壁虎膠帶[3] |
配偶 | Irina V. Grigorieva[4][5] |
獎項 | 搞笑諾貝爾獎(2000年) 莫特獎(2007年) EuroPhysics Prize(2008年) Körber Prize(2009年) John J. Carty Award(2010年) 休斯獎章(2010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0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 |
機構 | 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 清華大學 |
博士生 |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Sir Konstantin Novoselov) |
安德烈·康士坦丁諾維奇·海姆爵士,FRS(俄語:Андре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Гейм,英語:Sir Andre Konstantin Geim,1958年10月21日—),俄羅斯裔荷蘭與英國雙重國籍物理學家、曼徹斯特介觀科學與納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Regius教授、英國皇家學會研究教授、清華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00年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為「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而與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一同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6],並於2013年獲得科普利獎章。
生平
1958年出生於前蘇聯索契的一個德國血統家庭,出生後與外祖父母生活七年在一起。1987年從蘇聯科學院固態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後在歐洲多所大學工作。2000年因其1997年在《歐洲物理學雜誌》上報告的青蛙懸浮實驗而與米高·貝里爵士一同獲得了2000年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該實驗涉及水垢的磁性,用磁鐵就能使一隻小青蛙懸浮起來[7]。2007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0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2010年10月5日與其學生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 "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使他成為首位同時獲得諾貝爾及搞笑諾貝爾獎獲得者[8]。201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3年獲得科普利獎章,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9],同年與清華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聯合成立「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並擔任主任。
參考文獻
- ^ K. S. Novoselov, A. K. Geim, S. V. Morozov, D. Jiang, Y. Zhang, S. V. Dubonos, I. V. Grigorieva, A. A. Firsov.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 Science (New York, N.Y.). 2004-10-22, 306 (5696): 666–669 [2019-02-12]. ISSN 1095-9203. PMID 15499015. doi:10.1126/science.11028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 ^ M. V. Berry, A. K. Geim. Of flying frogs and levitrons.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1997, 18 (4): 307 [2018-04-02]. ISSN 0143-0807. doi:10.1088/0143-0807/18/4/012 (英語).
- ^ A. K. Geim, S. V. Dubonos, I. V. Grigorieva, K. S. Novoselov, A. A. Zhukov, S. Yu. Shapoval. Microfabricated adhesive mimicking gecko foot-hair. Nature Materials. 2003/07, 2 (7): 461–463 [2018-04-02]. ISSN 1476-4660. doi:10.1038/nmat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英語).
- ^ BBC iPlayer - Beautiful Minds: Series 2: Professor Andre Geim. [19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 ^ Dr Irina V. Grigorieva, research profile - personal details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12-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 ^ Andre Geim - Biographical. Nobelprize.org. 2010-10-05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7).
- ^ Past Ig Winners. improbable.com. 2006-08-01 [202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30) (美國英語).
- ^ First individual to win both a Nobel and Ig Nobel prize. 健力士世界紀錄. [202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4) (英語).
- ^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中國科學院學部. 2017-11-28 [202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6).
外部連結
- The paper announcing the discovery of graphe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ebpage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ebpage at the Mesoscopic Physics Group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Documents at the 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俄文)
- Selected research papers by Andre Geim's grou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elected research papers by Andre Geim and Konstantin Novoselov related to research that won them the Nobel Priz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ublications at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NASA
- Geim's Nobel Prize banquet spee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