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文·察卡夫
埃爾文·察卡夫 | |
---|---|
出生 | 奧匈帝國布科維納公國車尼夫契 | 1905年8月5日
逝世 | 2002年6月20日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 | (96歲)
居住地 | 美國 |
國籍 | 奧地利 美國(1940年以降) |
母校 | 維也納工業大學 |
知名於 | DNA結構、察卡夫法則 |
獎項 |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74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分子生物學 |
埃爾文·察卡夫(Erwin Chargaff,或譯查佳弗、查哥夫、查蓋夫、查爾加夫,1905年8月11日—2002年6月20日)是一位奧地利猶太生物學家,1940年成為美國公民。察卡夫以發現察卡夫法則而聞名。這一法則此後促成了DNA雙螺旋形結構的發現。他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生平
早年
埃爾文·察卡夫於1905年8月11日出生於奧地利布科維納,現在則屬於烏克蘭切爾諾夫策[1]。察卡夫早年曾在科學及文字學中難以抉擇,因為他天生具有語言的天份。他在美國的同事認為察卡夫的英語比他們更好[1]。
在維也納的文理中學畢業後,1924年至1928年間,察卡夫在維也納工業大學學習化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28年至1930年間,他在耶魯大學研究有機化學,但是因為他不喜歡紐哈芬,所以在1930年回到歐洲。從1930年至1934年間,他先後在柏林大學及巴黎的巴斯德研究院進行研究[1]。
察卡夫在1935年移居到紐約,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生理化學研究。他後來大部分的研究生涯都在這裏度過。察卡夫在哥倫比亞大學期間發表了許多論文,主要是核酸領域的研究,例如使用色譜法來分析DNA結構。在奧斯瓦爾德·埃弗里於1944年進行遺傳分子的實驗後,察卡夫開始對DNA產生興趣。他在1950年發現DNA中的腺嘌呤與胸腺嘧啶數量幾乎完全一樣,鳥嘌呤與胞嘧啶的數量也是一樣。這項發現後來成為察卡夫第一法則。
察卡夫法則
察卡夫一生中曾提出兩條法則,後來都被稱為察卡夫法則。最為人知的第一法則顯示DNA中的腺嘌呤與胸腺嘧啶數量幾乎完全一樣,鳥嘌呤與胞嘧啶的數量也是一樣。
察卡夫在1952年於劍橋認識了弗朗西斯·克里克及詹姆斯·杜威·沃森,並與他們討倫他的發現。察卡夫的研究也幫助克里克及沃森推斷出DNA的雙螺旋形結構。
第二法則則表示不同物種之間的DNA組合是不同的,特別是A、G、T及C之間的相對數量。
晚年
從1950年代開始,察卡夫開始大量談論分子生物學的失敗,並宣稱分子生物學正「邁向混亂」,所作的努力可能是不合理的。他相信人類的知識會受到自然界複雜程度的限制,認為人類相信自然界是一部機器的想法是相當危險的。
在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杜威·沃森及莫里斯·威爾金斯於1962年因為發現DNA雙股螺旋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2][1],察卡夫退出他所屬的實驗室,並對所有科學家抱怨他諾貝爾獎被排除在外的結果。察卡夫與1958年去世的羅莎琳·富蘭克林後來因為被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排除在外而聞名於世。
他在退休之後總共發表450篇論文,並出版了15本書[1]。
榮譽
埃爾文·察卡夫分別在1949年及1974年獲得巴斯德獎章及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Christy, Nicholas. Faculty Remembered. 'Columbia University P&S Journal. Winter 2004 [2007-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30).
- ^ Judson, Horace. No Nobel Prize for Whining. New York Times. 2003-10-20 [2007-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6).
- Erwin Chargaff Paper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 Chargaff obitua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om The Guardian, July 2, 2002
- Watson, James D.; Baker, Tania A.; Bell, Stephen B.; Gann, Alexander; Levine, Michael; & Losick, Richard.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5th ed. Benjamin Cummings. 2004. ISBN 0-8053-4635-X.
-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eoxyribonucleic acid of salmon sper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E. Chargaff, R. Lipshitz, C. Green and M. E. Hodes in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51) volume 192 pages 223-230.
- Watson, James D. 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critical edition. Norton. 1980 [orig. 1968]. ISBN 0-393-01245-X.
外部連結
- "How Genetics Got a Chemical Educa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979), 325, 345-360.
- [1] Weintraub, B. (2006); Erwin Chargaff and Chargaff's Rules. Chemistry in Israel, Bulletin of the Israel Chemical Society. Issue No.22, Sept. 2006. p29-31.
- Key Participants: Erwin Chargaf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inus Pauling and the Race for DNA: A Documentary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