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亞
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亞原為古希臘悲劇詩人歐里庇得斯的經典悲劇,講述特洛伊戰爭之前的一段故事,後多有改編重寫。
歌德所創作的《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亞》(Iphigenie auf Tauris)則與古希臘悲劇詩人的情節有所不同。全篇故事以人本思想為基準,重點強調了作為人本身,也能克服上天所傳承的詛咒和災難的理想。
綜評
歌德為本劇的定義,是一齣戲劇,即並非悲劇,也非喜劇。作為一出嚴格遵照古典封閉戲劇結構所創作的作品,這齣五幕劇只有5個角色,發生在一天中,地點是狩獵女神戴安娜的神廟。全劇的敘述也嚴格遵照了五步法——開端,發展,高潮,回落和結局。
主要情節
前情:伊菲革涅亞作為阿伽門農的女兒,在父親因為不慎射死了狩獵女神戴安娜的鹿後,被父親推上了斬首台——為了依此換取戴安娜對阿伽門農對特洛伊戰爭所必須的海風的幫助。但是行刑的最後一刻,伊菲革涅亞則被女神救起,倒下的則是一頭鹿。但是,作為代價,伊菲革涅亞必須呆在陶里斯島上的女神神廟裏做祭司。在那裏,她度過了無數個思鄉之夜,而與此同時,她的兄弟俄瑞斯忒斯和兄弟的朋友皮拉得斯則從希臘來到陶里斯,試圖從神廟裏偷走女神像,帶回希臘。
戲劇從伊菲革涅亞望海思鄉開始,陶里斯國王托阿斯是個誠實正直的人,他對美麗善良的伊菲革涅亞暗生傾慕,於是派僕人阿卡斯向伊菲革尼亞求婚,但被拒絕。俄瑞斯忒斯和皮拉得斯來到了陶里斯島,但是在偷盜時被伊菲革涅亞發現,她知道他們是希臘人後,暗生同情,但是按照規定,這兩人必須處死,在對家鄉親人的愛和對托阿斯的忠誠中,伊菲革涅亞再三猶豫。最後,她還是決定將其中一人處死,一人偷放回國。與此同時,她也寫了一封信,托俄瑞斯忒斯帶回希臘給她的父親,阿伽門農。此刻,真相大白,姐弟相認。最後,伊菲革涅亞還是放走了兩人,她來到托阿斯面前,承認一切,並請求懲罰,但是托阿斯原諒了她,並將她放回希臘。
思想
作為歌德早期創作的詩劇。本劇嚴格遵守了五音節格律。與古希臘的悲劇不同,這裏,歌德不再突出作為神的主宰能力,而轉向對人的歌頌。解決這齣戲劇中一切的矛盾的——是人:伊菲革涅亞解決了親情和忠誠的矛盾,托阿斯解決了愛情和佔有的矛盾。最後,人類在對神所下定的束縛和詛咒中取得了勝利,高唱起人類理想主義的凱歌。
外部連結
- 來自古騰堡計劃:
- Iphigenia in Taur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安娜·斯萬維克譯
- Iphigenie auf Taur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德文)
- Ifigenio en Taŭrid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世界文)
- Iphigenia,Brian Cole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