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姓
姓氏 | |
呂 | |
《百家姓》第22位 | |
2: |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
3: |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
4: |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
郡望 | 河東郡 |
呂姓為漢姓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2位。呂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排第四十七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在台灣排第二十六位。
姓氏起源
- 該姓氏源自姜姓。據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載:「呂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後也,虞、夏之際,受封為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呂。」
- 《史記·齊太公世家》所說 「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路史· 後紀四》說共工之子噎鳴,又叫伯夷,「為寞心呂,且功於水,封呂」。
- 所以「呂」這個姓氏來自姜姓,是姜姓部族「四岳」中的一支。該部族的首領在夏時被封為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國都位於今山西呂梁。後與周朝結盟,打敗商朝。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8年—公元前783年)為鎮壓南蠻,南遷至今河南南陽。
- 商末時,姜尚(姜太公、呂尚)因其祖先封於呂國,所以以姜為姓,呂為氏,稱為呂尚。他的兒子齊丁公姜伋也被稱為呂伋。
- 周朝春秋時(公元前688年),呂國被楚國所滅。
- 呂國滅亡後,子孫一支遷於湖北蘄春,一支遷於河南之東,河南之東一支復為呂國,以繼國祀,為楚國附庸,史稱東呂,以區別於南陽之呂。後東呂被宋國所並,繼而又淪為陳的屬地,陳被楚滅,其地則歸了楚。春秋晚期衛莊公的夫人稱呂姜。按國君之女稱呼是「國名+姓」,貴族之女稱呼是「氏名+姓」。呂姜很可能是呂國滅亡後其公族後裔稱呂氏者之女。目前大部分呂姓者,應為這一支的後裔。
參考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 《百家姓》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呂姓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