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計劃
發現計劃(英語:Discovery Program)是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通過其行星任務計劃辦公室資助的一系列太陽系探索任務,其目的是以「低廉的成本、公眾的智慧,完成眾多的太空探索任務」。每項發現級任務都有一個成本上限,其水平低於美國宇航局的新疆界計劃或旗艦任務。因此,發現級任務更側重於特定的科學目標,而非服務於一般目的。
「發現計劃」設立於1990年,旨在落實時任美國宇航局局長丹尼爾·索爾·戈爾丁(Daniel S.Goldin)提出的「更快、更好、更經濟」[2]的行星探索任務政策。傳統的美國宇航局計劃都是先確定任務目標,然後尋找投標者來建造和運行它們。與此不同,發現級任務是通過徵集所有科研方案建議,並通過競爭性同行評審來進行選擇。選定的任務由一位被稱為「首席研究員」(PI)的科學家領導,提案團隊可包括來自工業界、小企業、大學或政府實驗室等各類人員。
「發現」計劃還包括「機會」任務,即為美國參與其他太空機構運營的航天器提供資金(如捐贈探測設備等),還可重新利用現有的美國宇航局航天器進行新的任務。
截至2021年,最新選定的發現級任務是維塔斯號及達文西+,這是該計劃第十五及第十六次任務。
歷史
1989年,美國航天局太陽系探索部門開始為2000年前的太陽系探索制定新的戰略,包括成立一個小型任務規劃小組,由該小組對潛在的任務進行快速研究,優選出符合成本較低,比現有計劃能更快解決重點科學問題的任務[3],並在1990年由美國宇航局作出資金安排,這種新的計劃被稱作「發現」級任務。
該小組評估了一些可通過低成本來實施的任務概念,選擇「會合-舒梅克號」作為第一個任務[3]。
會合舒梅克號成為於1996年2月17日發射的首個發現計劃任務[3], 第二個任務則為搭載了「旅居者號」火星車前往火星的火星探路者號,於1996年12月4日發射[3]。
任務
獨立任務
序號 | 名稱 | 目標 | 發射時間 | 運載火箭 | 發射質量 | 首次探測 | 狀態 | 首席研究員 | 成本 百萬美元
|
---|---|---|---|---|---|---|---|---|---|
1 | 會合舒梅克號 | 厄洛斯(着陸器),253梅西爾德 | 1996年2月17日 | 德爾塔II型 7925-8 |
800千克(1800磅) | 1997年6月 | 2001年完成 | 安得烈·陳 (APL)[5] |
224 (2000年)[6] |
近地小行星交會-舒梅克(以尤金·舒梅克命名)於1997年6月27日第一次飛越小行星梅西爾德,並在1998年飛越地球。2000年2月14日第二次進入小行星厄洛斯軌道之前,它曾在1998年飛越過該小行星。經過一年的軌道觀測,該探測器於2001年2月降落在小行星上,令人驚訝的是,它以持續低於2米/秒的速度成功着陸,成為首艘軟着陸在小行星上的探測器。直到2001年2月28日前,探測器一直在發回信號,最後一次嘗試與飛船通信是在2002年12月10日。 | |||||||||
2 | 火星探路者 | 火星(探測車) | 1996年12月4日 | 德爾塔II型 7925 |
890千克(1960磅) | 1997年7月4日 | 1998年完成 | 約瑟夫·博伊斯 (JPL) |
265 (1998年)[7] |
該探測器在火星全球探勘者號升空一個月後發射,進入火星大氣層後,高超音速太空艙釋放了含降落傘和安全氣囊在內的複雜着陸系統,以14米/秒的速度撞擊火星表面。着陸器於1997年7月4日在火星阿瑞斯谷表面部署了一輛10.5千克的「旅居者火星車」,從而成為首輛在地月系統之外運行的探測車。它攜帶了一系列科學儀器來分析火星的大氣、氣候、地質以及岩石和土壤成分,完成了最初和延長的任務。80多天後,於1997年9月27日發回了最後一次信號,該任務於1998年3月10日終止。 | |||||||||
3 | 月球探勘者 | 月球 | 1998年1月7日 | 雅麗娜II型 恆星-3700S |
296千克(653磅) | 1998年1月16日 | 1999年完成 | 阿蘭·賓德爾 (月球研究所)[8] |
63 (1998年)[9] |
一艘測量月球磁場和重力場、探測極地冰床在內的礦物特徵以及對月球釋氣事件進行研究的月球軌道飛行器。經過初步測繪,它於1月16日抵達預定的月球主軌道。在這一軌道上的主要任務持續了一年,直到1999年1月28日,隨後在更低軌道上延長了半年任務,以便獲得更高的解像度。1999年7月31日,它被設定撞擊在月球南極附近的舒梅克環形山,希望產生可從地球上觀測到的水汽噴流。[10][11][8] | |||||||||
4 | 星塵號 | 威爾特2號/81P彗星 (樣本收集),安妮·法蘭克小行星、坦普爾1號彗星 | 1999年2月7日 | 德爾塔II型 7426-9.5 |
391千克(862磅) | 2002年11月2日 | 2011年完成 | 唐納德·尤金 ·布朗利 (華盛頓大學) |
200 (2011年)[12] |
收集威爾特2號慧星核的星際塵埃和塵埃粒子以帶回地球研究的任務。該探測器飛越地球後,於2002年11月飛過安妮·法蘭克小行星。在2004年1月威爾德2號彗星飛過後,樣品收集板收集了彗發的塵埃顆粒樣品。接下來,樣品返回艙與探測器分離,並於2006年1月15日返回地球。現該返回艙展出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全世界的科學家正在研究彗星塵埃樣本,而民間科研愛好者則可通過」星塵@家「(Stardust@home)查看星際塵埃碎片。2014年,科學家們宣佈鑑定出了可能的星際塵埃粒子。同時,為避免重返大氣層,航天器轉而飛向坦普爾1號彗星,作為坦普爾1號彗星新探測(NExT)擴展部分任務,去觀察了「深度撞擊」後留下的隕石坑。2011年3月24日,「星塵號」進行了最後一次點火,耗盡了所剩的燃料[13]。 | |||||||||
5 | 起源號 | 太陽風(位於日-地間拉格朗日點1處收集) | 2001年8月8日 | 德爾塔II型 7326 |
49千克(1089磅)淨重 | 2001年12月3日 | 2004年完成 | 唐納德·伯內特 (加州理工)[14] |
209 (2004年)[14] |
收集太陽風帶電粒子並返回地球分析的任務。2001年11月16日抵達拉格朗日點1軌道後,從2001到2004年間收集了850天的太陽風。2004年4月22日離開利薩如軌道並開始返回地球,但2004年9月8日,樣品返回艙降落傘未能打開,返回艙墜入猶他州沙漠。然而,太陽風樣本被搶救出來,並仍可供研究。儘管是硬着陸,「起源號」已達到或預期達到所有基本科學目標。 | |||||||||
6 | 輪廓號 | 恩克彗星、施瓦斯曼-瓦赫曼3號彗星 | 2002年7月3日 | 德爾塔II型 742 [星-30BP] |
398千克(877磅) | — | 發射後解體 | 約瑟夫·維弗卡 (康奈爾大學)[15] |
154 (1997年)[16] |
彗核之旅(CONTOUR)是一次發射失敗的彗星研究任務,2002年8月15日,在執行完一次原定的機動動作後,該艘航天器失去了蹤跡,這次機動的目的是要把它從地球軌道推往追逐彗星的太陽軌道上。調查委員會的結論是,可能的原因是Star-30固體火箭發動機噴出的尾流加熱導致航天器出現結構故障[3][17]。隨後的調查顯示,它至少分裂成三部分,原因很可能是火箭發動機在將它從地球軌道推入太陽軌道的燃燒過程中出現的結構性故障。 | |||||||||
7 | 信使號 | 水星、金星 | 2004年8月3日 | 德爾塔II型 7925H-9.5 |
110千克(2443磅) | 2005年8月 | 2015年完成 | 西恩·所羅門 (APL)[18] |
450 (2015)[19] |
信使號為英語「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球化學和測距」的首字母縮寫,是首次對水星進行的軌道研究。它的科學目標是提供整個行星的首張圖像,並收集有關水星地殼的構成與結構、地質史、稀薄大氣層和活躍磁層的性質以及其內核和極地物質組成的詳細信息,這是繼1975年水手10號之後第二艘飛越水星的航天器。在經一次地球、兩次金星和三次水星飛越後,最終在2011年3月18日進入環水星運行的軌道。主要科學任務於2011年4月4日開始,一直持續到2012年3月17日,2013年3月6日在完成了100%
水星測繪後,又於2013年3月17日完成了為期一年的擴展性任務,在經兩次延期任務後,探測器推進劑耗盡,於2015年4月30日脫離軌道[20][18]。 | |||||||||
8 | 深度撞擊 | 坦普爾1號彗星(撞擊器)、103P/哈特雷2號彗星 | 2005年1月12日 | 德爾塔II型 7925 |
650千克(1430磅) | 2005年4月25日 | 2013年完成 | 米高·弗蘭西斯·阿赫恩 (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21] |
330 (2005年)[22] |
2005年7月3日,該探測器將一個350公斤重的撞擊物投放到坦普爾1號彗星軌道上。撞擊發生在2005年7月4日,釋放出相當於4.7噸梯恩梯炸藥的爆炸當量。數座天基觀測站都觀測到了撞擊噴流。2007年星塵號新探測(NExT)任務測定出形成了一座直徑為150米(490英尺)的隕石坑。在成功完成任務後,探測器被置於休眠狀態,然後重新激活,執行另一個名為埃波西的新任務。2010年11月4日,它飛越哈特雷2號彗星[21];2012年和2013年,分別對傑拉德彗星(C/2009 P1)和艾森彗星進行了遠距離觀測。2013年8月失聯,後來歸因於類似千禧年漏洞的錯誤。 | |||||||||
9 | 黎明號 | 灶神星、穀神星 | 2007年9月27日7 | 德爾塔II型 7925H |
1218千克(2443磅) | 2011年5月3日 | 2018完成 | 克里斯托弗·托·拉塞爾(UCLA)[23] | 472 (2015年)[24] |
「黎明號」是首艘先後環繞兩顆地外天體運行的航天器,這兩個天體為小行星帶中質量最大的原行星灶神星和矮行星穀神星。此次任務是通過高效的太陽能離子推進器實現的,在脫離地球軌道後,整個任務過程僅需425千克氙。2009年飛掠火星後,它於2011年7月16日進入灶神星軌道,2011年12月8日進入最低的灶神星軌道,在執行了為期一年的灶神星探測任務後,2012年9月5日離開軌道。2015年3月6日,它進入穀神星軌道,從而成為首艘到訪矮行星的航天器。2015年12月16日開始進入最低軌道,並於2016年6月被批准執行延長飛行任務[25][26]。2017年10月19日,美國航天局宣佈,任務將延長至聯氨燃料耗盡,這一時刻將發生在2018年11月1日。目前該航天器正處於環穀神星不受控制的軌道上。 | |||||||||
10 |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 | 凌日法調查系外行星 | 2009年3月7日 | 德爾塔II型 7925-10L |
1052千克(2319磅) | 2009年5月12日 | 2018年完成 | 威廉·博魯茨基 (艾姆斯研究中心) |
640 (2009年)[27] |
一架以約翰內斯·開普勒命名的空間望遠鏡,位於以日心為中心的地球跟蹤軌道上,其任務是探索系外行星系統的結構和多樣性,特別針對太陽系外環恆星軌道上地球般大小行星的探測[28],2010年1月首次宣佈發現到系外行星。該探測器最初計劃運行壽命為3.5年,但9年後仍可以使用,包括一項"K2"「第二燈」的擴展任務。截止2015年,該望遠鏡已探測到2300多顆已被確認的行星[29][30],包括熱木星、超級地球、環聯星運轉行星和位於其宿主恆星宜居帶上的行星。此外,「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還探測到超過3600顆未經確認的候選行星[31][32]以及2000多顆交食雙星[32],該望遠鏡將在燃料耗盡後的2018年10月30日退役[33]。 | |||||||||
11 | 聖杯號 | 月球 | 2011年9月10日 | 德爾塔II型 7920H-10C |
307千克(677磅) | 2012年3月7日 | 2012完成 | 瑪莉亞·朱貝 (麻省理工學院) |
496 (2011)[34] |
重力重建和內部實驗室(英語首字母縮寫為」聖杯號「)提供了可確定月球內部結構的高品質引力場地圖[35]。聖杯號發射後不久,先後釋放了兩顆小型探測器「聖杯A(退潮)」和「聖杯B(漲流)」,並分別於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月1日進入月球軌道,初步探測階段於2012年5月完成。在任務延長階段後,這兩顆探測器於2012年12月17日撞擊到月球。MoonKAM(中學生獲得月球知識)是該任務的一項與教育有關的子項目和手段。[36] | |||||||||
12 | 洞察號 | 火星(着陸器) | 2018年5月5日 | 宇宙神5型 (401) |
721千克(1590磅) | 2018年11月 | 可操作 | 布魯斯·班納特 (噴氣推進實驗室) |
830 (2016年)[37] |
這是一架重約358千克的着陸器,再次使用了火星鳳凰着陸器技術,通過地震勘探、大地測量和熱量傳導(英文首字母縮寫即為「洞察號」)等手段探測火星內部,以研究火星的內部結構和組成,進一步加深對類地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理解[38]。它的發射時間從2016年被推遲到2018年5月[39],2018年11月26日,該着陸器成功降陸在距離好奇號火星車約600公里(370英里)的地方[40] | |||||||||
13 | 露西號 | 特洛伊小行星 | 2021年10月 | 宇宙神5型 401[41] |
2025年 | 開發中 | 哈羅德·利維森 (美國西南研究院) |
450[42] + 148[43] | |
該探測器以人類祖先「露西」之名命名,將巡遊木星的6顆特洛伊小行星,以更好地了解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44]。按計劃露西號於2021年發射[45],2027年到達木星軌道前方(L4)的特洛伊星雲,探訪小行星「3548歐律巴忒斯」(及它的衛星)、「15094波呂墨勒」(15094 Polymele)、「11351琉科斯」(11351 Leucus)和「21900奧魯斯」(21900 Orus)。在飛掠一次地球後,「露西號」還將於2033年抵達木星軌道後方(L5)的特洛伊星雲,探訪帕特洛克勒斯-梅諾埃修斯雙星。它也將在2025年飛過主小行星帶內的小行星「52246唐納德約翰森」(52246 Donaldjohanson)。 | |||||||||
14 | 靈神星 | 靈神星 | 2022年7月 | 獵鷹重型火箭 | 2608千克 | 2026 | 開發中 | 林迪·埃爾金斯-坦頓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
450[42]+ 117[43] |
「靈神星軌道飛行器」將前往研究小行星靈神星,這是小行星帶中質量最大的金屬型小行星,被認為是原行星裸露的鐵質內核[46]。該探測器計劃於202 2年發射[47],將攜帶一台成像儀、一具磁強計和一台伽馬射線光譜儀。 |
機會任務
通過捐贈科學儀器或設備硬件資金,或為航天器的任務擴展出資,提供了參與非美國宇航局任務的機會。
- 阿斯佩拉3號(ASPERA-3)是一台研究太陽風與火星大氣層相互作用的儀器,正在歐洲空間局火星快車號軌道器上飛行。2003年6月發射升空,自2003年12月以來一直環繞火星運行。首席研究員是美國西南研究院的「大衛·溫寧漢」(David Winningham)。
- 月球礦物測繪儀(M3)是美國宇航局設計的一台儀器,搭載在2005年2月選擇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錢德拉揚1號軌道器上[48]。2008年發射升空,旨在以高解像度探測月球礦物成分。2009年9月,也就是任務結束後一個月宣佈,M3在月球上探測到了水。主要研究者是布朗大學的「卡爾· 麥格欽·皮特斯」(Carle McGetchin Pieters)。
- 太陽系外行星觀測和深度撞擊擴展調查,簡稱埃波西(EPOXI)於2007年7月被選中[49][50],這是深度撞擊探測器在成功探訪坦普爾1號後進一步開展的兩項新任務:
- 太陽系外行星觀測與特徵描述(EPOCh)任務在2008年使用了深度撞擊高解像度相機,以便更好地描述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系外巨行星,並在同一恆星系統中尋找其他行星。首席研究員是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德雷克·德明」(L.Drake Deming)。
- 彗星深度撞擊擴展調查(DIXI)任務是利用深度撞擊任務探測器飛越第二顆彗星哈特利2號,其目的是拍攝它的慧核,以增加對彗星多樣性的理解。2010年11月4日成功飛掠哈特利2號,並抵達最接近距離。該任務首席研究員是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的「邁克·阿赫恩」(Michael A'hern)。
- 坦普爾1號彗星新探索 (NExT)與埃波西號擴展任務於2007年7月被一起選中[50]。它是星塵號探測器的一項新任務,具體為在2011年飛越坦普爾1號彗星以觀察自2005年7月深度撞擊任務到訪後的變化。2005年晚,坦普爾1號距離太陽最近,彗星表面可能有所改變,此次飛越於2011年2月15日成功完成。康奈爾大學的「約瑟夫·維弗卡」(Joseph Veverka)為首席研究員。
- 斯特羅菲奧(Strofio) [51]是一台獨特的質譜儀,為歐空局貝皮可倫坡號/水星行星軌道飛行器上「塞麗娜」(SERENA)儀器套件的一部分。斯特羅菲奧將研究構成水星大氣層的原子和分子,以揭示水星表面的組成。美國西南研究院的「斯特凡諾·利維」(Stefano Livi)為首席研究員。
- 梅根(MEGANE)[52][53](利用伽馬射線和中子探測火星的衛星)是一台計劃搭載在火星衛星探測器(MMX)上的儀器,該探測器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於2024年發射的火衛一和火衛二探測器。梅根包括一台伽馬射線光譜儀和一台中子光譜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大衛·勞倫斯」(David J. Lawrence)為首席研究員。
- 此外,自從月球先驅機械人計劃終止後,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就一直歸屬在發現計劃下管理。
任務時間表
提案和概念
無論資金何時到位,都有一個甄選過程,其中可能有多達二十多項概念任務參與競選。這些任務有時會進一步成熟,並在另一次評選或計劃中重新提出[54],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聚斯-尤里」任務,它曾被勝出的星塵號任務取代,但最終作為起源號發射[54],而在新疆界計劃中,一項類似「木星內部探測」(INSIDE)但內容更廣泛的任務被作為朱諾號入選。因此,一些設想後來成為實際執行的任務,或者以類似概念最終在另一類任務中得以實現。下表結合了以前和當前的提案。
發現級任務建議的其他示例包括:
- 惠普爾探測器(Whipple),使用凌日法探測奧爾特星雲中天體的太空觀測台。
- 木衛一火山觀測者。
- 彗星跳躍者(Comet Hopper)。
- 泰坦海洋探測器(Titan Mare Explorer),探測土衛六上的海洋和湖泊。
- 聚斯-尤里(Suess-Urey),類似於後來的起源號任務[54]。
- 赫爾墨斯(Hermes),水星軌道器[55] (類似信使號水星軌道器)。
- 木星內部探測器,一艘測繪木星磁場和重力場圖以研究木星內部結構的軌道飛行器[56],這一任務概念後來進一步成熟,最終在新疆界計劃中作為朱諾號任務實施[57]。
- 塵埃望遠鏡是一台測量宇宙塵埃各種性質的太空望遠鏡[58],塵埃望遠鏡結合軌道傳感器和質譜儀,能對元素甚至同位素構成作出分析[58]。
- 奧西里斯(「OSIRIS」-起源光譜解釋,資源識別及安全的英文縮寫)是一艘小行星觀測和取樣返回任務的概念,2006年被選作進一步的研究[59],2016年9月8日作為新疆界計劃第三次任務-奧西里斯發射升空[60]。
- 小天體大巡遊(Small Body Grand Tour),小行星交會任務[61]。這一1993年的任務設想評估了可能的目標,即接近小行星4660涅柔斯和2019范·阿爾巴達。任務延長期間考慮探訪的其他目標包括恩克彗星(2P)、愛神星(433厄洛斯)、1036伽倪墨得、灶神星和威爾遜哈靈頓彗星(1979 VA)。
- 彗星彗發交會取樣返回是一艘設計用來與彗星交會的航天器,在彗星彗發內進行延伸觀測(並不登陸彗星),並採集少許彗發樣本帶回地球研究[62] (另見星塵號)。
- 微型埃克索探測器將使用一種新型微電子推進方式,稱為「微電子霧化射流推進」,前往近地天體並收集重要數據[63]。
聚焦火星
- 帕斯卡(Pascal),一項火星氣候網任務[64]。
- 穆迪 (MUADEE-「火星高層大氣層動力、能量及演化」英文首字母縮寫)[65] (類型於火星偵察計劃的馬文號任務)。
- 火衛一探測器(Phobos Surveyo)為探索火星的衛星—火衛一的軌道器任務概念,它還將釋放一輛適用於火衛一低重力環境的特殊漫遊車。
- 帕克羅斯(PCROSS),基於洛克羅斯,但是探索火衛一福玻斯的任務[66]。
- 梅林號(Merlin)的任務是要在火星的衛星得摩斯上釋放一台着陸器[67]。
- 火星衛星多次登陸任務(M4),將在火衛一和火衛二上進行多次登陸[68]。
- 霍爾(Hall)是火衛一和火衛二取樣返回任務[69]。
- 阿拉丁(Aladdin)是一項發現級火衛一和火衛二取樣返回任務[70],為1999年「發現計劃」評選的最終入圍者,計劃於2001年發射,2006年之前取回樣品[71]。樣本採集方法是向衛星發射一顆彈丸,然後由飛過的航天器收集噴出物[71]。
- 火星間歇泉跳躍者(Mars Geyser Hopper)是一艘着陸器,它將研究火星春季期間在南極附近地區發現的二氧化碳間歇泉[72][73]。
- 魔術(MAGIC-「厘米級火星地質科學成像」英文首字母縮寫)是一艘軌道飛行器,它能提供5–10厘米/像素的火星表面圖像,使特徵的解像度達到20–40厘米[74]。
- 紅龍號是一艘着陸器並取樣返回[75]。
聚集月球
- 月升號,從月球南極-艾托肯盆地取樣返回,目前尚沒有任何地質模型能充分解釋該地區的所有特徵和重大分歧[76]。
- 埃科蒙(EXOMOON),登月「實地」調查[77]
- 普索略(PSOLHO),利用月球掩星來尋找系外行星[78]。
- 露內特(Lunette),月球着陸器[79]
- 月球雙着陸器(Twin Lunar Lander),一項探索月球地質物理的任務[80]。
聚集金星
- 金星聯合探測器(Venus Multiprobe)計劃於1999年發射,它將向金星投放16台大氣層探測器,然後緩慢降落到金星表面,測量壓力和溫度[54]。
- 維斯珀(Vesper)是一艘專注於研究金星大氣層的金星軌道器概念[82][83][84],這是2006年發現計劃篩選中收到研究撥款的三個提案之一[83],其它二個是奧西里斯和聖杯號,最終,聖杯號被選中並發射升空[59]。
- V-星 (V-STAR-「金星樣本目標、獲取和返回」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是一項金星大氣層取樣返回任務[85][86],雖然注意到從金星表面取樣返回很困難,但現在所提的是從高層大氣中取樣返回的發現級任務[85],它將沿着星塵任務的線路,但使用的是自由返回軌道(不會進入金星軌道)[85]。
- 維瓦號(VEVA-「金星火山和大氣層探索」英文首字母縮寫),一艘金星大氣層內探測器[87]。其核心是一次為期7天的大氣層氣球漂浮飛行,同時釋放各類微型探測器進入該行星的稠密大氣中[87]。
- 金星探路者(Venus Pathfinder),一艘長壽型金星着陸器[88]。
- 雷文號(RAVEN),金星軌道飛行器雷達測繪任務[89]。
- 勇氣號(VALOR),一項用氣球研究大氣層的金星任務[90],兩隻氣球將環金星飛行8天[90]。
- 金星飛行器(Venus Aircraft),一種利用太陽能在金星大氣層中長時間自動飛行的航空器[91],它將攜帶1.5千克的科學有效載荷,必須與強風、高溫和腐蝕性大氣相抗衡[91]。
- 西風號漫遊車,由垂直翼帆上的風力驅動的漫遊車概念,該項目設想產生於2012年,此後在電子元件開發方面取得了進展,這些電子元件可使探測器在沒有冷卻系統的情況下在金星表面運行50天[92]。
選擇過程
發現1和2號
前兩次發現任務分別為近地小行星交會(後來稱為會合-舒梅克號)和火星探路者,這兩個最初的任務並沒遵循發現計劃開始時的相同選擇過程[93]。
「火星探路者」是從「火星環境調查」(Mars Environmental Survey)計劃的技術和工程發展實驗演示想法中挽救回來的[93],此外,「探路者」的目標之一是支持火星探測器計劃[93],後來任務的選擇則是通過一個更為漸進的過程,包括宣佈的機會任務[93]。
而就會合-舒梅克號任務而言,該方案的工作小組建議,第一次飛行任務應是前往一顆近地小行星[94]。1991年在審查了一系列僅限於近地小行星飛行任務的提案後[94],於1993年12月正式選定會合-舒梅克號飛行任務,此後在發射前,進行了為期2年的研製[94]。會合-舒梅克號於1996年2月15日發射升空,並在2000年2月14日抵達了小行星厄洛斯軌道[94]。火星探路者於1996年12月4日發射,1997年7月4日登陸火星,帶去了美國宇航局首輛火星探測車-「探路者號」[95]。
發現3和4號
1994年8月,美國宇航局宣佈下一次擬議的發現計劃任務機會[96],1994年10月,有28項提案提交給美國宇航局:[96]
- 紫苑(ASTER)-小行星地球返回;
- 彗核穿透器;
- 彗核之旅(CONTOUR);
- 彗發化學成分探測(C4);
- 戴安娜(Diana),月球和彗星任務;
- 弗雷西普(FRESIP)-尋找地球般大小的內行星概率的任務;
- 赫爾墨斯全球軌道器(水星軌道器);
- 冰月任務 (月球軌道器);
- 月際1號 (月球漫遊車)[97];
- 木星綜合天文望遠鏡 (木衛一軌道環觀測);
- 月球探索軌道飛行器[98];
- 月球探勘者(月球軌道飛行器) – 1995年2月被選擇為第三次發現計劃任務;
- 主帶小行星探測/交會;
- 火星航空平台(大氣層);
- 火星極地探路者(極地着陸器);
- 火星上層大氣層動態、能量與演化;
- 水星極地飛越
- 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
- 小行星、彗星和地球生命的起源;
- 佩爾(PELE):研究行星火山作用的月球任務;
- 行星研究望遠鏡;
- 偵測號(RECON),與慧核交會;
- 聚斯-尤里 (太陽風採樣返回) –入圍第四次發現計劃;
- 探訪小行星和彗星的小型任務;
- 星塵號 (彗星/星際塵埃取樣返回) –入圍第四次發現計劃;
- 金星成分探測器(大氣層);
- 金星環境衛星(大氣層);
- 金星聯合探測任務(大氣層)[99] –入圍第四次發現計劃。
1995年2月,月球探勘者,一項月球軌道飛行器任務被選中發射;1995年晚些時候,第四次發現任務的另三項任務被進一步挑選出來:「星塵號」、「聚斯-尤里號」和「金星聯合探測器」 [96]。「星塵號」是一項彗星採樣返回任務,於1995年11月從其它兩項入圍提案中脫穎而出[100]。
發現5和6號
1997年10月,美國航天局在1996年12月提交的34項建議中,選擇了起源號和輪廓號作為下一次的發現任務[101]
以下是五項入圍最終選撥的提案:[102]
發現7和8號
1999年7月,美國宇航局選擇了信使號和深度撞擊號作為下一次發現計劃任務[103]。「信使號」是自水手10號以來首艘環水星的軌道器及探測任務[103]。兩項任務的目標都是於2004年底發射,每項費用限制在3億美元左右[103]。
1998年,五項獲選的入圍提案都獲得了375萬美元,以進一步完善他們的設計概念[104]這五項提案從約三十項提案中精選而出,以求實現最佳的科學目標[104]。這些任務是:[104]
阿拉丁和信使號也曾入圍1997年的提案評選[104]。
發現9和10號
2000年發現計劃招標中共收到26份提案,最初預算定為3億美元 [105],其中黎明號、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和「木星內部探測器」[106]三項候選方案於2001年1月入圍A期設計研究。「木星內部探測器」類似於後來新疆界計劃中的「朱諾號」任務;而「黎明號」是一項探訪小行星灶神星和穀神星的任務;「開普勒」則是一台專門探尋系外行星的太空望遠鏡。三項入圍提案各獲得45萬美元,以進一步完善和開發任務概念[107]。
2001年12月,「開普勒號」和「黎明號」獲選發射[108]。當時,僅發現了80顆系外行星,而「開普勒號」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尋找更多,特別是類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108][109]。「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和「黎明號」最初都計劃於2006年發射[105]。
但在此之後,有數項任務出現了成本超支,且「慧核之旅」任務在軌道上也遭遇到發動機故障,發現計劃陷入困難期。儘管「黎明號」和「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任務都將成為廣受讚譽的成功案例,但它們都沒能實現2006年雄心勃勃的發射目標,分別被推延至2007年和2009年發射。「開普勒號」還將繼續接受幾次任務擴展,而「黎明號」也成功地實現了環灶神星和穀神星繞飛。儘管如此,新任務項目的選擇還是變得更緩慢,下一次的選擇將比上一次需要更長的時間。但隨着新任務的成功,發現計劃的形象得到提升,困難開始從聚光燈下消失。此外,隨着項目的推進,開發或執行中的任務數也開始增加。
發現11號
2004年4月16日發佈了最初的發現任務招標公告[110],唯一入選A階段概念研究的是JASSI方案。這是一項基於新疆界計劃中朱諾號項目的木星探測任務,而當時朱諾號正被考慮挑選為第二次新疆界任務的最終方案(最後於2005年選定,並於2011年發射)。在概念研究中,並沒考慮對其他投標提案進行概念研究,因此,也沒為這次招標選擇發現級任務(儘管在2004年選擇了機會任務-「月球礦物測繪儀器」作為招標公告的一部分)[111]。
2006年1月3日發佈了下一次發現任務招標公告[112],本次共有三項提案入圍發現任務評選:聖杯號(最終獲勝者)、歐西里斯和維斯珀[113]。「奧西里斯」(OSIRIS)與後來的奧西里斯-雷克斯任務非常相似,這是一項到101955本努小行星採樣返還任務,而「維斯珀」(Vesper)則是一次金星軌道器任務[113],曾在1998年入圍發現計劃決賽評選[113]。三項入圍方案於2006年10月公佈,並獲得120萬美元的獎金,以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他們的最後一輪提案[114]。
2007年11月,美國宇航局選擇了「聖杯號」方案作為下一個發現任務,目標是繪製月球引力圖,並於2011年發射[115],此外,還有23項其他提案也在審議之中[115]。該任務預算為3.75億美元,包含建造和發射費用[115]。
發現12號
2010年6月7日發佈發現任務招標公告,這一期共收到28份提案,其中涉及探月的3份、火星探測4份、金星7份、木星和木星特洛伊小行星各1份、土星2份、小行星7份、彗星3份[116][117]。在28項提案中,有三項入圍方案在2011年5月收到了300萬美元,以進行更詳細的概念研究:[118]
2012年8月,「洞察號」被選中進行開發和發射[119]。該任務於2018年5月發射,並於2018年11月26日成功登陸火星。
發現13和14號
2014年2月,美國航天局發佈了一項發現計劃「招標公告草案」,發佈日期為2021年12月31日[121]。2014年11月5日發佈正式招標公告,2015年9月30日,美國宇航局選擇了五個任務概念作為最終入圍者[122][123],每個獲得300萬美元,以用於為期一年進一步的研究和概念完善[124][125]。
- 金星深層大氣層稀有氣體、化學成分調查和成像 (DAVINCI);
- 金星輻射率、無線電科學、干涉雷達地形測繪和光譜研究 (VERITAS);
- 近地天體照相機 (NEOCam);
- 露西號;
- 靈神星號。
2017年1月4日,露西和靈神星號分別入選第13和第14次發現任務[126][127]。「露西號」將飛越五顆木星特洛伊小行星,它們都位於木星環繞太陽的軌道,或位於木星的前方或在它的後方運行[128][127];而「靈神星號」將通過環繞和研究金屬小行星靈神星來探究行星內核的起源[128]。
發現15和16號
2018年12月22日,美國航天局發佈了發現計劃2019年招標公告草案,其中概述了美國航天局打算選擇兩個分別準備於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和/或2028年7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發射的「發現15號」和「發現16號」任務[129][130]。正式招標公告將於2019年4月1日發佈,並在2019年7月1日前接受提案提交[131]。
入圍決賽提案於2020年2月13日揭曉。入圍提案包括:[132]
- 達文西+(金星深層大氣層稀有氣體、化學成分調查和成像+)是一艘金星大氣層探測器[133]。
- 木衛一火山觀測者將是一艘飛往木星的軌道飛行器,它將至少九次飛越木星的衛星艾娥,以觀察該衛星上的火山活動[134]。
- 三叉戟號(Trident)將飛越海王星和它的衛星海衛一[135]
- 維塔斯號 (金星輻射率、無線電科學、干涉雷達地形測繪和光譜測量,一項高解像度測繪金星表面地圖的金星軌道器概念)[136]。
2021年6月,維塔斯號及達文西+入選成為發現計劃第15及第16號任務。
其他為發現15號和16號任務提交的提案還包括:
- 小行星、彗星、半人馬小天體和行星際塵埃
- 半人馬號(Centaurus),一項偵測任務,通過飛掠方式探索多顆半人馬小行星,以了解太陽系和行星的形成[137][138]。
- 客邁拉號(Chimera),環繞高度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29P/施瓦斯曼–瓦赫曼1號運行的任務概念,以研究海王星外天體(TNO)和木星系彗星之間中間地帶的演化[139]。
- 化石號(FOSSIL-「來自太陽系起源及我們的星際區域的碎片」英文首字母縮寫),發射到地球尾隨軌道上的探測器,以測定本地和行星際塵雲的組成[140]。
- 螳螂號(MANTIS-「主帶小行星和近地天體成像和光譜之旅」的英文首字母縮寫),這是一項飛越14顆類型和質量不同的小行星任務概念[141]。
- 金星
- 月球
- 月球潛水員(Moon Diver)將釋放一輛月球車,沿着一深坑猛衝下去,以分析暴露的地質層,並調查該深坑是否與某一熔岩管相連[143]。
- 月球羅盤探測車(Lunar Compass Rover)是一個探索月球正面磁場和漩渦的任務設想,將回答行星科學中一些突出的問題,包括行星磁學、太空等離子體物理學、空間風化、行星地質學和月球水循環。月球羅盤探測車的提案沒有提交給本輪的發現計劃[144]。
- 等時線號(ISOCHRON-「內太陽系年表」的英文首字母縮寫)將執行一項月海玄武岩自動採樣返回任務[145]。
- NanoSWARM,該概念提出使用一艘月球軌道器來研究月球漩渦、空間風化、月球水、月球磁場和小尺度磁層[146]。
- 火星
- 指南針(COMPASS-「火星極地大氣和地下科考氣候軌道探測器」英文首字母縮寫)是一項火星軌道器任務概念,它通過研究火星冰床以及它們與當前氣候的相互作用來研究火星的氣候記錄[147]。這項任務由亞利桑那大學的月球和行星實驗室以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大氣和空間物理實驗室主導。
- 破冰生命(Icebreaker Life)是由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主導的用一架着陸器來尋找火星生命直接跡象的任務概念。通過生物標記物檢測,重點對冰膠結地面進行採樣,了解其保存和保護生物分子或生物跡象的潛力。
- 木星
圖集
藝術想像圖
發現計劃 | |||||
---|---|---|---|---|---|
會合舒梅克號 1996年 |
火星探路者 1996年 |
月球探勘者 1998年 |
星塵號 1999年 |
起源號 2001年 |
彗核之旅 2002年 |
信使號 2004年 |
深度撞擊 2005年 |
黎明號 2007年 |
開普勒 2009年 |
聖杯號 2011年 |
洞察號 2018年 |
露西號 2021 |
靈神星號 2022年 |
任務徽章
本節包括探索任務的標識或徽標圖片以及發射年份。
發現計劃 | |||||
---|---|---|---|---|---|
會合舒梅克號 1996年 |
火星探路者 1996年 |
月球探勘者 1998年 |
星塵號 1999年 |
起源號 2001年 |
彗核之旅 2002年 |
信使號 2004年 |
深度撞擊 2005年 |
黎明號 2007年 |
開普勒 2009年 |
聖杯號 2011年 |
洞察號 2018年 |
露西號 2021 |
靈神星號 2022年 |
發射
本節包括發現任務的運載火箭圖像以及發射年份。
發現計劃 | |||||
---|---|---|---|---|---|
會合舒梅克號 1996年 |
火星探路者 1996年 |
月球探勘者 1998年 |
星塵號 1999年 |
起源號 2001年 |
彗核之旅 2002年 |
信使號 2004年 |
深度撞擊 2005年 |
黎明號 2007年 |
開普勒 2009年 |
聖杯號 2011年 |
洞察號 2018年 |
露西號 2021 |
靈神星號 2022年 |
參考文獻
- ^ 发现计划网站标题(2016年1月). 美國太空總署. 2016-01-15 [2016-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4).
- ^ 丹尼尔·索尔·戈尔丁. www.hq.nasa.gov. [202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8).
- ^ 3.0 3.1 3.2 3.3 3.4 回顾开始:探索计划是如何产生的 (PDF). 美國宇航局. 2010 [2014-05-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3-01).
- ^ 高分辨率的坑洼地表. 信使號拍攝的特色圖片. JHU – APL. 2014-03-12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4).
- ^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6).
- ^ 常见问题. Near.jhuapl.edu.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 ^ 8.0 8.1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 ^ 1998年1月11日,美国太空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 CNN. [2018-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探勘者任务概述.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0).
- ^ 探勘者号任务概述. Nssdc.gsfc.nasa.gov. [2018-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 ^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9).
- ^ 美国宇航局的星尘号:好到最后一刻 . NASA.gov. 美國宇航局. 2015-04-20 [2016-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 ^ 14.0 14.1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2).
- ^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 ^ 存档副本.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 ^ 事故调查委员会报告 (PDF). 美國宇航局. 2003-05-21 [2021-01-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1-03).
- ^ 18.0 18.1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9).
- ^ 麥克.沃爾. 美国宇航局长寿型信使号探测器撞击水星. Spacenews.com. 2015-04-30 [2018-05-02].
- ^ 再見,信使號!美國航天局探測器墜落在水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邁克·沃爾 .2015年4月30日《太空新聞》.
- ^ 21.0 21.1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9).
- ^ 2005年7月4日深度撞击探测器撞击彗星. CNN.com. 2005-07-04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 ^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航天器–详情. Nssdc.gsfc.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9).
- ^ 存档副本.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阿倫, 雅各布. 黎明号离开灶神星成为第一个小天体单足跳者. 新科學人. 2012-09-06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7).
- ^ 黎明号-开启太阳系之旅. 《黎明號任務時間表》. 噴氣推進實驗室.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 ^ 美国宇航局的下一个行星发现者. Popularmechanics.com. 2013-10-30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2).
- ^ 科赫, 戴維; 古爾德, 艾倫. 开普勒任务. 美國太空總署. 2009年3月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 ^ 克拉維, 惠特尼; 朱, 費利西亞; 約翰遜, 米歇爾. 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标示出第1000颗发现的系外行星,在宜居带发现了更多的小世界。. 美國太空總署. 2015-01-06 [2015-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7).
- ^ “外星地球”是八颗新的遥远行星之一. BBC. 2015-01-07 [2015-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 ^ 邁克·沃爾. 美国宇航局系外行星档案. TechMediaNetwork. 2013-09-05 [2013-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 ^ 32.0 32.1 美国宇航局 –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2014-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 ^ 开普勒—美国宇航局的行星搜寻探测器—将在燃料耗尽后退役. NASASpaceflight.com. 2018-10-30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美國英語).
- ^ 存档副本 (PDF). [2021-01-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26).
- ^ 哈伍德, 威廉. 美国宇航局发射圣杯号月球勘探器.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 2011-09-10 [202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1).
- ^ About GRAIL MoonKAM. 薩莉·萊德科學教育公司. 2010 [201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7).
- ^ 美国宇航局批准2018年发射火星洞察号任务. Nasa.gov.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 ^ 美国航天局首次进行火星内部勘探的新任务. NASA. 2012-08-20 [202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2).
- ^ 美国宇航局暂停2016年“洞察号”火星任务发射. 2015-12-22 [202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 ^ 火星:美国宇航局降落洞察号机器人以研究火星内部. BBC. 2018-11-26 [202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1).
- ^ 美国宇航局授予露西任务发射承包合同. 美國宇航局. 2020-01-31 [2020-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 ^ 42.0 42.1 斯蒂芬·克拉克. 美国宇航局早先发射的“灵神星号”任务被标榜为现代低成本航天器的示范. Spaceflightnow.com.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 ^ 43.0 43.1 存档副本. [202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
- ^ jobs. 美国宇航局将到访的五个太阳系景点:自然新闻与评论. 自然新聞. 2015-03-16, 519 (7543): 274–5. doi:10.1038/519274a.
- ^ 列維森, 哈爾. 露西号:调查特洛伊小行星的多样性 (PDF). 2017年1月 [2017-02-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02).
- ^ 金屬世界之旅:靈魂星探索任務構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DF) 第45屆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2014年).
- ^ 美国航天局将发神“灵神星号”到一颗金属小行星. NASA. 2017-05-24 [2017-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3).
- ^ 美国宇航局-美国宇航局选择月球测绘仪作为机会任务. www.nasa.gov. Dolores Beasley/Gretchen Cook-Anderson : HQ.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英語).
- ^ 深度撞击新彗星. Space.com. 2006-10-31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2).
- ^ 50.0 50.1 美国宇航局-美国宇航局赋予成功两次航天器的新任务. www.nasa.gov. 格雷·豪塔盧姆、塔巴塔·湯普森.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英語).
- ^ 发现计划–斯特罗菲奥. 美國宇航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1).
- ^ 行星任务–梅根. 美國宇航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2).
- ^ 梅根.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54.0 54.1 54.2 54.3 三项提议的探索任务. 美國宇航局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1).
- ^ 納爾遜, R. M.; 霍恩斯, L. J.; 韋斯, J. R.; 斯邁思, W. D. 1994LPI 25..985N Page 985. 天體物理數據系統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1994: 985. Bibcode:1994LPI....25..985N.
- ^ 美国宇航局宣布入围的“发现”级任务. 今日太空. 2001-01-04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9-16).
- ^ 太空任务名录. 月球和行星實驗室. 亞利桑那大學.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3).
- ^ 58.0 58.1 宇宙尘埃-来自遥远世界的信使 (PDF). 斯圖加特大學. [2021-01-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24).
- ^ 59.0 59.1 美国宇航局公布发现计划的选择. 新聞稿. 美國宇航局. 2006-10-30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9).
- ^ 奥西里斯号简介 (PDF). 亞利桑那大學.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7-22).
- ^ 法夸爾, 羅伯特; 簡, 邵江; 麥克亞當斯, 吉姆·V. 发现级小行星交会任务的扩展任务机会. 天體物理數據系統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 2000-09-12, 95: 435. Bibcode:1993STIA...9581370F.
- ^ 桑德福德, 斯科特·A.; 阿赫恩, 米高; 阿拉曼多拉, 路易斯·; 布里特, 丹尼爾; 克拉克, 本頓; 德沃金, 傑森· P.; 弗林, 喬治; 格拉文, 丹尼; 亨乃爾, 羅伯特; 漢納, 瑪莎; 霍爾茨, 弗萊德; 凱勒, 林賽; 梅辛傑, 斯科特; 史密斯, 尼古拉斯; 施塔德曼, 弗蘭克; 韋德, 戴倫; 津納, 恩斯特; 佐倫斯基, 米高·E. 彗星彗发交会取样返回 (PDF).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6-28).
- ^ 里德l, 約瑟夫·E.; , 科琳; 李, 揚 H. 一种低成本的新型微型猎手-探索任务概念 (PDF). 低成本行星任務會議,LCPM-10. 加州理工學院. 2013-06-19 [2014-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3-01).
- ^ 哈伯勒, R. M.; 卡特林, D. C.; 查塞菲埃, E.; 弗蓋特, F.; 霍爾丁, F.; 列奧維, C. B.; 安文思, J.; 米哈洛夫, J.; 波默羅, J. P.; 墨菲, J. R. 帕斯卡探索任务:火星气候网任务. 天體物理數據系統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2000年: 135. Bibcode:2000came.work..135H.
- ^ 穆迪:一项发现级火星高层大气层探索任务. 荷蘭: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201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科拉普雷特, A.; 貝勒羅斯, J.; 安德魯斯, D. 帕克罗斯 – 福玻斯近距离交会观测卫星. 天體物理數據系統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2012年, 1679: 4180. Bibcode:2012LPICo1679.4180C.
- ^ 里夫金, A. S.; 夏伯特, N. L.; 莫奇, S. L.; 恩格, D.; 古奧, Y.; 阿維德森, R. E.; 特雷比·奧倫努, A.; 澤洛斯, F. P. 梅林号:火星卫星探测、勘探、侦测和登陆调查 (PDF). 外星智慧探索. [2021-01-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28).
- ^ 李, 帕斯卡; 霍夫頓, 克里斯托弗; 洛貝, 基拉. 火卫一和火卫二:人类进入火星轨道前的机器人探测 (PDF). 火星勘探的概念和方法(2012年).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3-01).
- ^ 李, 帕斯卡; 維弗卡, 約塞夫; 貝勒羅斯, 朱莉; 鮑徹, 馬克; 博因頓, 約翰; 布拉昂, 史蒂芬; 蓋勒特, 拉爾夫; 希爾德布蘭, 艾倫; 曼澤拉, 戴維; 蒙加斯, 格雷格; 奧列森, 史蒂文; 理查茲, 羅伯特; 托馬斯, 彼得·C.; 韋斯特, 米高· D. 霍尔: 火卫一和火卫二取样返回任务 (PDF). 第41屆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2010年).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2-27).
- ^ 彼得斯, C.; 莫奇, S.; 章, A.; 佐倫斯基, M.; 舒爾茨, P.; 克拉克, B.; 托馬斯, P.; 加爾文, W.; 麥克斯溫, H.; 約曼斯, D.; 麥凱依, D.; 克萊梅特, S.; 戈爾德, R. 阿拉丁– 福玻斯-得摩斯取样返回. 天體物理數據系統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1997年: 1111. Bibcode:1997LPI....28.1111P.
- ^ 71.0 71.1 彼得斯, C.; 加爾文, W.; 章, A.; 克拉克, B.; 克萊梅特, S.; 戈爾德, R.; 麥凱依, D.; 莫奇, S.; 馬斯塔德, J.; 帕皮克, J.; 舒爾茨, P.; 托馬斯, P.; 圖佐利諾, A.; 約曼斯, D.; 約德爾, C.; 佐倫斯基, M.; 巴努因賈, O.; 多明戈, D. 阿拉丁: 火卫一和火卫二探索并取样返回 (PDF). 月球和行星科學.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4-09-05).
- ^ 蘭迪斯, 傑弗里·A.; 奧列森, 史蒂文·J.; 麥奎爾, 梅麗莎, 火星间歇泉探测器的设计研究 (PDF),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第50届航空航天技术会议, 美國宇航局格倫研究中心, 2012-01-09 [2012-07-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3)
- ^ 火星间歇泉探测(AIAA2012) (PDF). 美國宇航局技術報告. 美國宇航局. [2014-02-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3).
- ^ 拉維內, M. A.; 馬林, M. C.; 卡普林格, M. A. 来自轨道的厘米级(魔术)火星地质科学成像 (PDF). 火星探測的概念和方法(2012年).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0-29).
- ^ 红龙号, 红龙号火星着陆器主要用于科考和载人登陆前的可行性调查研究 (PDF), SpaceX, 2011-10-31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6-16)
- ^ 杜克, M. B.; 克拉克, B. C.; 甘貝爾, T.; 露西, P. G.; 萊德, G.; 泰勒, G. J. 南极-艾托肯盆地取样返回任务 (PDF). 月球新觀點講習班二.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4-11-09).
- ^ 机器人研究所: EXOMOON – 探索和侦察任务能力扩展概念. 機械人研究所,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 2011-06-15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8).
- ^ 克拉克, T. L. Planetary System Occultation from Lunar Halo Orbit (PSOLHO): 一项发现任务. 天體物理數據系統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2003年, 203: 03.05. Bibcode:2003AAS...203.0305C.
- ^ 克勞斯, K. 通向开发地月间可持续建筑的概念 (PDF). 利格.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2012-10-24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3-01).
- ^ 尼爾, C. R.; 班納特, W. B.; 阿爾卡萊, L. Lunette: 二艘着陆器探月的地质物理的任务 (PDF). 第42屆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2011年).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3-01).
- ^ 考虑中的探索任务.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1).
- ^ 深度冲击:入选可行性研究的五个发现任务方案. 深度衝擊. 馬里蘭大學. 1998-11-12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6-20).
- ^ 83.0 83.1 美国航天局-维斯珀可以探索地球炽热的孪生星球. 美國航天局.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3).
- ^ 艾倫, M.; 秦, G.; 維斯珀科學團隊. 前往金星的维斯帕任务. 天體物理數據系統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1998年, 30: 1106. Bibcode:1998BAAS...30.1106A.
- ^ 85.0 85.1 85.2 金星取样目标、获取和返回(V-STAR) (PDF).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2007美國宇航局學院. 亨利基金會. [2021-01-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15).
- ^ 斯威瑟, 泰德; 彼得森, 克雷格; 尼爾森, 埃里克; 格什曼, 鮑勃. 金星取样返回任务-一系列的探索,一系列的付出 (PDF). 加州理工學院. [2021-01-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5-26).
- ^ 87.0 87.1 克拉森, Kenneth; 格里利, 羅納德. 维瓦号金星探索任务:火山和大气层的探索. 宇航學報 (科學). 2003-03-31, 52 (2–6): 151–158. Bibcode:2003AcAau..52..151K. doi:10.1016/s0094-5765(02)00151-0.
- ^ 洛倫茲, 拉爾夫·D.; 梅霍克, 道格; 希爾, 斯圖爾特. 金星探路者:一艘独立的长寿型金星登陆器任务概念 (PDF). 第八屆國際行星探測器研討會 (IPPW-8). 國家航空航天研究所. [2021-01-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27).
- ^ 沙普頓, V. L.; 赫里克, R. R.; 羅傑斯, F.; 沃特曼, S. 雷文号–探索任务预算内的金星高分辨率测绘. 天體物理數據系統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2009年, 2009: P31D–04. Bibcode:2009AGUFM.P31D..04S.
- ^ 90.0 90.1 貝恩斯, 凱文· H.; 霍爾, 傑弗里·L.; 巴林特, 提博; 克扎諾維奇, 維克多; 亨特, 加里; 阿特雷亞, 蘇希爾·K.; 利馬耶, 桑傑·S.; 扎恩勒, 凱文. 用气球探索金星:中小型任务的科学目标和任务结构 (PDF). 喬治亞理工大學圖書館. [2021-01-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2-27).
- ^ 91.0 91.1 蘭迪斯, 傑弗里·A.; 拉馬爾, 克里斯托弗; 科洛扎, 安東尼. 美国宇航局 TM-2002-0819 : 在金星大气层中飞行.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美國航空航天研究所. 2002-01-14. CiteSeerX 10.1.1.195.172 .
- ^ 西風號:前往金星的陸地航行探測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DF)傑弗里·A. 蘭迪斯, 史蒂文·R.奧列森 , 大衛·格蘭蒂埃和指南針團隊. 美國宇航局約翰·格倫研究中心. 第65屆國際航天大會, 加拿大多倫多. 2015年2月24日. 報告: IAC-14,A3,P,31x26111
- ^ 93.0 93.1 93.2 93.3 存档副本. [2021-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 ^ 94.0 94.1 94.2 94.3 02-0483D 法夸尔.英德 (PDF). [2018-04-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2-26).
- ^ 美国宇航局格伦中心参与火星探路者任务. Nasa.gov. 1996-12-04 [2018-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 ^ 96.0 96.1 96.2 发现95:美国宇航局为发现计划挑选前往月球、太阳、金星和某一颗彗星的任务. [2018-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 ^ 月际1号:穿越月球表面的科学任务 (可下载PDF). Researchgate.net. [2016-01-11].
- ^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科学家从美国宇航局寻求巨额资金-图森公民莫格,第2部分(1993–2009). Tucsoncitizen.com. 1995-01-27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0).
- ^ 美国宇航局技术报告服务(NTRS)–金星联合探测器任务. Ntrs.nasa.gov.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0).
- ^ 星尘号被选中为发现飞行任务. Stardust.jpl.nasa.gov.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 ^ 收集太阳风样本和探访三颗彗星的任务被选为下一次的航天发现计划 (TXT). Nssdc.gsfc.nasa.gov.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太空新闻 – LPIB 82. Lpi.usra.edu. 2002-09-30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103.0 103.1 103.2 美国宇航局选择探访水星和彗核任务作为下一次的航天发现计划. Nssdc.gsfc.nasa.gov.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 ^ 104.0 104.1 104.2 104.3 五项发现任务提案获选进行可行性研究 (TXT). Nasa.gov.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105.0 105.1 蘇珊·賴奇利. 2001年新闻发布稿-喷气推进实验室小行星任务获得美国航天局的赞誉. Jpl.nasa.gov. 2001-12-21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1).
- ^ 美国宇航局公布入围的发现任务. Spacetoday.net. 2001-01-04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9-16).
- ^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理查德·斯坦格. 太空—美国宇航局为下一次发现任务挑选入围者—2001年1月5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 ^ 108.0 108.1 美国宇航局. Nasa.gov.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为美国宇航局发现计划的开普勒扩展任务提供科学分析支持. Seti.org.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5).
- ^ 存档副本 (PDF). [2021-01-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4-01).
- ^ 存档副本 (PDF). [2021-01-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4-01).
- ^ Cain, Fraser. 用维斯珀探测器返回金星. 今日宇宙.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 ^ 113.0 113.1 113.2 保羅·烏利維; 大衛·M·哈蘭. 机器人探索太阳系:第4部分:现代 2004年-2013年. 斯普林格. 2014-09-16: 349 [2021-01-23]. ISBN 978-1-4614-48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 美国宇航局-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计划选择. Nasa.gov. 2008-11-02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9).
- ^ 115.0 115.1 115.2 美国航天局瞄准月球-科技-太空-太空网. NBC新聞. 2011-09-06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 ^ 漢特, 埃里克. 金星科学家担心被忽视. 《自然》. 2011-09-02, 477 (7363): 145 [2021-01-23]. Bibcode:2011Natur.477..145H. PMID 21900987. S2CID 4410972. doi:10.1038/477145a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6).
- ^ Jpl, Nasa. 火星车. Marsmobile.jpl.nasa.gov. 2012-08-20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4).
- ^ 美国宇航局选择未来关键行星任务的调查方案. 美國宇航局. [201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7).
- ^ 瓦斯塔格, 布里安. N美国航天局将于2016年向火星发射钻探机器人. 《華盛頓郵報》. 2012-08-20 [202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9).
- ^ 凱恩, 范. 下一次发现任务选择的边界. 未來的行星. 2014-02-20 [202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
- ^ 美国航天局发现计划招标公告草案. 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 (SpaceRef). 2014-02-19 [202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史蒂芬·克拉克. 美国宇航局可能会选择两项探索任务,但代价昂贵。. 實現航天飛行網.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布朗, 德韋恩·C.; 坎蒂略, 洛里. 美国宇航局选择未来关键行星的调查任务. 美國宇航局新聞 (華盛頓特區). 2015-09-30 [2015-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 ^ 克拉克, 史蒂芬. 美国宇航局收到新的行星科学任务建议. 實現航天飛行網. 2014-02-24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凱恩, 范. 选择探索太阳系的下一个创意. 行星學會. 2014-12-02 [2015-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0).
- ^ Updated: NASA taps missions to tiny metal world and Jupiter Trojans. Science (AAAS). 2017-01-04 [2017-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9).
- ^ 127.0 127.1 美国宇航局选择了两个探索早期太阳系的任务. 2017-01-04 [2017-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 ^ 128.0 128.1 常, 肯尼思. 美国宇航局想要探索如马萨诸塞州般大小的金属星球. 《紐約時報》. 2017-01-06 [201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7).
- ^ 美国宇航局:探索2019年招标公告主页. 美國太空總署. [202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9).
- ^ NSPIRES: 发现计划招标查案(征招: NNH19ZDA009J). 美國太空總署. [2020-02-16].
- ^ 美国宇航局公告:发布2019年发现计划招标公告. 美國宇航局. [2019-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 ^ 美国宇航局选择了四项可能的任务来研究太阳系的秘密. 美國太空總署. 2020-02-13 [2020-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5).
- ^ 金星,地球邪惡的孿生兄弟,向太空機構招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香農·哈爾撰寫, 《科學美國人》. 2019年6月12日.
- ^ "追隨熱源:木衛一火山觀察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S. 麥克尤恩, E.特特爾, L. 凱斯泰, K. 庫拉納, J. 韋斯特萊克及其他人. EPSC 摘要 Vol. 13, EPSC-DPS2019-996-1, 2019年 EPSC-DPS 聯合會議 2019年.
- ^ 三叉戟号探索海卫一特里同:一项发现级任务 (PDF). 大學空間研究協會. 2019-03-23 [2019-03-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02).
- ^ 維塔斯號(金星輻射率、無線電科學、干涉雷達地形測繪和光譜測量): 一項計劃中的發現任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蘇珊娜·斯姆雷卡、斯科特·亨斯利、達比·迪爾、約恩·赫爾伯特以及維斯特項目科學團隊. EPSC 摘要 Vol. 13, EPSC-DPS2019-1124-1, 2019年 EPSC-DPS 聯合會議 2019年.
- ^ 辛格, 凱爾西; S. 阿蘭·斯特恩, 半人马号:一项探索半人马小行星以及更多来自行星形成时代信使的航天器发现任务提案, 2019 [2019-10-08], doi:10.6084/m9.figshare.9956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 ^ 半人馬號:探索半人馬小行星以及更多來自行星形成時代信使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凱爾西.N.辛格、S.艾倫·斯特恩、丹尼爾·斯特恩、安妮·韋比瑟、凱西·奧爾金和半人馬號科學團隊.EPSC 摘要s Vol. 13, EPSC-DPS2019-2025-1, 2019年 EPSC-DPS 聯合會議 2019年
- ^ "客邁拉號: 一項首次探索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級任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沃爾特·哈里斯、勞拉·伍德尼、傑羅尼莫·維拉努埃娃及奇美拉號科學團隊. EPSC 摘要 Vol. 13, 2019年EPSC-DPS聯合會議 2019年.
- ^ "來自太陽系起源及我們的星際區域的碎片(化石號): 一項發現級任務概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米哈莉·賀蘭尼、尼爾·J·特納、康奈爾·亞歷山大、尼古拉斯·阿爾托貝利、蒂博爾·巴林特、朱莉·卡斯蒂略·羅格斯、布魯斯·德萊恩、塞西爾·恩格蘭德、喬恩·希利爾、霍普·伊希、薩夏·肯普夫、托賓·蒙薩特、大衛·奈斯沃恩、拉里·尼特勒、彼得·波科恩、弗蘭克·波斯伯格、拉爾夫·斯拉馬、托馬斯·斯蒂芬、佐爾坦·斯特諾夫斯基、傑米·薩萊、安德魯·韋斯特法爾、黛安·伍德以及化石號科學團隊. EPSC 摘要Vol. 13, EPSC-DPS2019-1202-6, 2019年EPSC-DPS聯合會議 2019年
- ^ 主帶小行星和近地天體成像和光譜之旅(曼提斯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安德魯·S·里夫金、芭芭拉·A·科恩、奧利維爾·巴努因、卡羅琳·M·恩斯特、南希·L·夏伯特、布雷特·W·德內維、本傑明·T·格林哈根、雷切爾·L·克里瑪、馬克·佩里、佐爾坦·斯特諾夫斯基和曼提斯號科學團隊. EPSC 摘要 Vol. 13, , EPSC-DPS2019-1277-1, 2019年EPSC-DPS聯合會議 2019年
- ^ 用於金星偵察的高光譜觀測器盤旋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拉里·W·埃斯波西托及盤旋號團隊. EPSC摘要 Vol. 13, EPSC-DPS2019-340-2, 2019年EPSC-DPS聯合會議 2019年.
- ^ 月球行者: 通過探索月球月海上的深坑以了解次生地殼史的發現級任務概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伊薩·A·奈斯納斯、勞拉·克伯、亞倫·帕內斯、理查德·科恩菲爾德、格倫·塞拉等.2019年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航空航天會議. 2019年3月2日至9日. 美國蒙大拿大天空市. doi:10.1109/AERO.2019.8741788
- ^ 月球磁異常探測將解決的行星科學關鍵問題:月球羅盤探測車發現級任務概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avid T. Blewett, J大衛·T·布萊維特、傑斯帕·S·哈萊卡斯、本傑明·T.格林黑根等. 秋季會議, 華盛頓特區, 2018年12月14日.
- ^ 內太陽系年表等時線號) 發現級任務: 月球最年輕的月海玄武岩取樣返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 S.德雷珀、R. L克里馬、S. J. 勞倫斯B. W. 德涅維及等時線號任務團隊. 2019年第50屆月球和行星科學大會(LPI Contrib. No. 2132).
- ^ NanoSWARM: 一項提議的研究太空風化、月球水、月球磁場和小尺度磁層的發現級任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9年第50屆月球和行星科學大會(LPI Contrib. No. 2132).
- ^ 火星極地大氣和地下科考氣候軌道探測器(指南針): 解讀火星氣候記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伯恩、P. O.海恩、P. 貝切拉和指南針任務團隊. EPSC 摘要 Vol. 13, EPSC-DPS2019-912-1, 2019年EPSC-DPS聯合會議 2019年.
- ^ 魔術,一項針對木星冰冷的衛星-木衛四所提出的地球物理探測的任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大衛·E·史密斯、特里·赫福德、瑪麗亞·T·祖伯、羅賓·坎普、弗朗西斯·尼莫、馬克·維佐雷克、愛德華·比爾豪斯、安東尼奧·熱那瓦、埃爾萬·馬扎里科和魔術任務隊. EPSC 摘要 Vol. 13, EPSC-DPS2019-363-1, 2019年EPSC-DPS聯合會議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