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反海地情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反海地主義,是指針對海地人種族主義情緒(多數指多明尼加人)。

歷史

1500年-1800年

人權觀察在其報告中指出,海地和多米尼加之間的語言,文化和種族的差異是在殖民時代開始。例如,多明尼加共和國被西班牙帝國統治,從而獲得從西班牙的文化,並與當地美洲原住民和非洲文化融合。在另一方面,海地是由法國管轄,其文化是法國和西非的混合物。大多數海地的人口幾乎完全是非洲奴隸的後裔,而多明尼加人則是西班牙人,印第安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很明顯雖然同處一島但兩國文化和歷史背景仍有大分別。

反海地主義可追溯到西班牙人在聖多明各的都督(今多明尼加共和國)實行的種族隔離政策。在17世紀法國人開始控制西班牙島西部開墾種植園,在18世紀90年代和19世紀初,法國和西班牙來回全島作戰;在1809年海地革命導致法國和西班牙的控制被推翻。同一年西班牙短暫奪回東部的部分,但在1821年的另一次叛亂中失去了控制。不久,海地部隊再次短暫地控制了整個島嶼(從1822到1844年),在1844年被稱為三位一體會的的秘密革命運動宣佈獨立​​擊敗海地。到了19世紀後期,300多年的歐洲控制已經結束,西部希斯班尼奧拉島(海地)和東部希斯班尼奧拉島(多明尼加共和國)的近代史開始。

特魯希略時代

反海地主義在特魯希略時代的多明尼加被大大加強和制度化,兩國邊界爭端最終導致軍事干預和屠殺,海地人被指信仰巫毒教與行巫術,即反對當時的宗教信仰習俗的秩序。1937年10月發生了香菜大屠殺,有幾百至三萬個海地人被斬殺。在後來的交涉中特魯希略同意支付數十萬的賠償,但由於腐敗海地官僚,只有少數到達受害者家屬手中。

其他人如華金·巴拉格爾也有分參與此事。

現在

特魯希略的海地人政策一直延續在歷屆多明尼加政府中。

參考

Sagás, Ernesto. "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ty: Antihaitianismo in Dominican Culture". Webster University. Retrieved 200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