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內斯特·古爾比斯
全名 | 厄內斯特·古爾比斯 Ernests Gulbis |
---|---|
國家/地區 | 拉脫維亞 |
居住地 | 拉脫維亞尤爾馬拉 |
出生 | 拉脫維亞里加 | 1988年8月30日
身高 | 190 |
體重 | 76 |
轉職業年 | 2004年 |
持拍 | 右手持拍(雙手反拍) |
職業獎金 | 7,508,343美元 |
單打成績 | |
職業戰績 | 245勝327負 |
冠軍頭銜 | 6 |
最高排名 | 10(2014年9月6日) |
現今排名 | 149 (2018/9/17) |
大滿貫單打成績 | |
澳網 | 第三圈(2020) |
法網 | 四強(2014) |
溫網 | 第四圈(2018) |
美網 | 第四圈(2007) |
其他大型單打賽事 | |
奧運會 | 第一圈(2008) |
雙打成績 | |
冠軍頭銜 | 2 |
最高排名 | 160(2007年6月25日)9 |
現今排名 | 309 |
厄內斯特·古爾比斯(拉脫維亞語:Ernests Gulbis,1988年8月30日—),拉脫維亞職業網球運動員,出生於里加於。2004年轉為職業選手,單打最高排名曾到達10位。2008年古爾比斯和舒特勒搭檔贏得侯斯頓泥地賽雙打冠軍。他曾在2007年美國網球公開賽中打入第四圈並在2008年法國網球公開賽中打入八強。
成長背景
家庭背景
古爾比斯出生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父親艾納爾斯(Ainārs Gulbis)在成為投資商人前是拉脫維亞著名的籃球運動員,母親米萊娜(Milēna Gulbe-Kavace)是一位拉脫維亞演員。姐姐伊琳娜(Elina Gulbe)從英國的法學院畢業後現在紐約工作,兩個妹妹勞拉勞拉(Laura Gulbe)和莫妮卡(Monika Kavace)也在學習網球,弟弟克里斯托普斯(Kristops Gulbis)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Saddleback學院學習高爾夫。古爾比斯的祖父艾維斯(Alvils Gulb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是贏得三次歐錦賽冠軍的前蘇聯國家籃球隊的主力隊員,外祖父則是前蘇聯著名演員兼導演烏爾迪(Uldis Pūcītis)。
愛好及其他
網球啟蒙
古爾比斯5歲的時候在他外婆的引導下開始接觸網球。由於他父親的中學同學金特爾斯是網球教練,古爾比斯小時候就跟他學習網球。未滿12歲的,古爾比斯就曾到西班牙華倫西亞的一所網球學校學習,但因為他不適應那裏的訓練模式很快便離開了。之後,他的母親米萊娜通過互聯網Google到了慕尼黑的尼基·皮里奇網球學校(NIKI PILIC - Tennis Academ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當12歲的古爾比斯剛到皮里奇網球學校受訓時,學校創始人、同時也是前克羅地亞台維斯盃隊長的尼古拉·皮利奇對古爾比斯的父母表示:他不想一對一教學,因為他不願意到處比賽。但四年後,古爾比斯身上所體現的巨大潛力讓皮里奇改變了主意,他成為了古爾比斯的全職教練,並且經常陪伴弟子旅行參賽。2007年美網後古爾比斯結束了同皮里奇的合作,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奧地利人卡爾-海因茨·韋特(Karl-Heinz Wetter)曾擔任他的教練。
職業生涯
2006年
首次參加ATP巡迴賽-聖彼得堡公開賽,年僅18歲零2個月的古爾比斯成功闖入準決賽,後被該項賽事最終的冠軍安錫擊敗。同年11月在德國的Eckental獲得首個挑戰賽冠軍。
2007年
以外圍賽選手的身份晉級悉尼公開賽正賽,第一圈遭2006年澳網亞軍巴格達迪斯淘汰。 轉戰歐洲賽場古爾比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Bergamo半準決賽負於山度奴(Fabrice Santoro)、Heilbronn準決賽負於羅德拉(Michaël Llodra)、在法國Besancon贏得第二座挑戰賽冠軍,之後又在薩拉熱窩包攬單雙打冠軍。 古爾比斯在大滿貫處子秀法國網球公開賽中戰勝英國名將漢文;美網戰勝8號種子羅比度首次進入大滿貫十六強。 10月在比利時蒙斯奪冠後,古爾比斯成為2007最年輕的TOP50選手。
2008年
由於2007年底就開始的膝傷和澳網前就開始的牙病影響,2008賽季前2個月對古爾比斯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直到3月北美硬地賽季開始後,他進入了拉斯維加斯的1/4決賽,但在印第安韋爾斯和邁阿密兩站大師賽的第二圈均是拿到發求勝賽局甚至賽點的情況下被納賓迪安和迪維丹高逆轉。
泥地賽季開始階段也比較糟糕,侯斯頓單打第一圈不敵本站最終的冠軍西班牙人普霍爾。但在和德國老將舒特勒合作的雙打比賽中贏得了他的第一個巡迴賽冠軍頭銜。在之後的巴塞隆拿和帕特沙赫也並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直到法國網球公開賽進入半準決賽創造了古爾比斯在大滿貫的最好成績。
來到草地上的古爾比斯在皇后會盃第三圈1-2負於梅利。溫網第二圈1-3不敵最終奪冠的二號種子拿度。
加拿大羅渣士盃首圈在決勝盤5-1領先的情況下被阿卡蘇索逆轉。辛辛那堤大師賽淘汰7號種子硬地高手比歷克首次晉級大師賽半準決賽,負於祖高域。北京奧運會第一圈不敵四號種子迪維丹高。美國網球公開賽第二圈1-3被洛迪克逆轉。
進入室內賽季後,古爾比斯在梅斯、維也納、馬德里大師賽和聖彼得堡站均在第二圈被淘汰。由於糾纏了1年多的膝傷影響,古爾比斯退出巴黎大師賽。
2008年
古爾比斯在布里斯班國際賽首圈一舉淘汰頭號種子祖高域,但此後就再未通過任何比賽的前兩圈。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他在法國網球公開賽中,十六強時擊敗2009年的冠軍——羅傑·費達拿,又乘着氣勢在半準決賽擊敗當屆賽事第六種子——湯瑪斯·貝迪治(他本人是第十八種子),最後雖在準決賽敗給祖高域,但仍在新的ATP排名中排在了前十位,開啟生涯巔峰。[1]
台維斯盃
- 2007年 出戰的所有戴維斯杯的比賽均取得了勝利,並將拉脫維亞首次帶入歐非區1組。
- 2008年 歐非區1組第一圈與馬其頓的比賽中因膝傷影響,輸給了排名724位的Lazar Magdincev。保組賽對陣意大利,雖然古爾比斯取得兩場單打的勝利但拉脫維亞隊還是以2-3負於意大利隊。
單打冠軍
- 2014 (2) Nice (室外/泥地賽事) , Marseille (室內賽事/硬地賽事)
- 2013 (2) St. Petersburg (室內賽事/硬地賽事) , Delray Beach (室外/硬地賽事)
- 2011 (1) Los Angeles (室外/硬地賽事)
- 2010 (1) Delray Beach (室外/硬地賽事)
技術風格
古爾比斯比賽風格是攻擊型底線型。他最有效的武器是他的反手,快速平擊球難以被對手閱讀和防守。他同時也以細膩的技巧著稱,包括進攻性很強的上旋高吊球和網前小球,這使得他能夠隨心所欲的將球打到球場的任何位置,包括很深的後場。古爾比斯使用他的放小球技術非常頻繁,甚至有時候到了用放小球來嘲諷對手的地步。
他的比賽風格非常主動,這通常會導致較高的非受迫性失誤數,尤其是在比賽困難的時候,這個風格也使得他常常被用來和沙芬比較。他強悍的底線進攻是建立在強大的發球基礎上的,一發常常能夠達到210公里到225公里。但是他常常被他的二發所困擾,在atp的雙誤統計中常常名列前茅。
儘管他的技術風格更適應快速球場,但他職業生涯最佳表現卻都是在泥地上取得的,原因是他的暴力擊球和快速平擊球的方式在泥地有更好的效用。
古爾比斯主要的弱點是二發和保持專注的能力,同時他那不穩定的精神力也影響了他的發揮。儘管擁有強大的發球和強力的擊球,他把握破發點的能力卻相當可憐,同時拯救破發點和在搶七的把握上也不盡如人意,更是經常在發球勝盤局裏面出現一些無厘頭的回球失誤,很多都是簡單的回球,這使得他的穩定性和面對困難比賽的能力常常被人詬病。
他另一個特點是常常在賽後採訪開一些玩笑和爆一些猛料。
生涯統計
單打冠軍(1)
次數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比分 |
1. | 2010年2月28日 | 美國Delray Beach | 硬地 | 伊沃·卡爾洛域 | 6–2、6–3 |
雙打冠軍(1)
序號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搭檔 | 決賽對手 | 比分 |
1. | 2008年4月14日 | 美國侯斯頓泥地賽 | 泥地 | 舒特勒 | 奎瓦斯 吉雷斯諾爾 |
7–5、7–6(3) |
職業生涯單打戰績
ATP男單賽事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勝-負 | |
---|---|---|---|---|---|---|---|
四大滿貫單打成績 | |||||||
澳洲網球公開賽 | - | 外圍賽 | 第一圈 | 第二圈 | 第一圈 | 1-2 |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 | 第二圈 | 半準決賽 | 第二圈 | 第一圈 | 6-3 | |
溫布頓網球公開賽 | - | 第一圈 | 第二圈 | 第二圈 | - | 1-2 | |
美國網球公開賽 | 外圍賽 | 第四圈 | 第二圈 | 第一圈 | - | 4-2 | |
勝-負 | 0–0 | 4-3 | 6-4 | 2–2 | 0–1 | 13-12 | |
大師系列賽 | |||||||
印第安韋爾斯大師賽 | - | - | 第二圈 | 第二圈 | 第二圈 | 2-2 | |
邁阿密大師賽 | - | - | 第二圈 | 第一圈 | - | 1-2 | |
蒙地卡羅大師賽 | - | - | - | 第一圈 | 第二圈 | 0-1 | |
羅馬大師賽 | - | - | - | 第二圈 | 準決賽 | 1-1 | |
馬德里大師賽 | - | - | 第二圈 | 第一圈 | 半準決賽 | 1-2 | |
加拿大大師賽 | - | 第一圈 | 第一圈 | 資格賽 | - | 0-2 | |
辛辛那堤大師賽 | - | - | 半準決賽 | 資格賽 | - | 3-1 | |
上海大師賽 | 未舉行 | 第一圈 | - | 0-0 | |||
巴黎大師賽 | - | - | - | 資格賽 | - | 0-0 | |
奧運會 | |||||||
北京奧運會 | - | - | 第一圈 | - | - | 0–1 | |
職業生涯統計 | |||||||
參賽數量(不含台維斯盃) | 1 | 14 | 21 | 26 | 5 | 36 | |
冠軍 | 0 | 0 | 0 | 0 | 1 | 0 | |
決賽 | 0 | 0 | 0 | 0 | 1 | 0 | |
勝-負 | 3-1 | 10-14 | 18-16 | 34-32 | 10-4 | 59-62 | |
年終排名 | 141 | 61 | 53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