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中文名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
作者理查德·伯恩斯坦
Ross H. Munro
類型企業前瞻
語言英語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克諾夫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7
出版地點美國
規範控制
ISBN978-0-679-45463-2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作者是理查德·伯恩斯坦羅斯·門羅,出版於1997年。該書認為,美國中國之間的衝突將主導21世紀初的幾十年,並主張採取各種措施來應對作者所認為的中國對於美國的威脅。[1][2]


進展

理查德·伯恩斯坦第一次談論他對這本書的想法是在1996年。伯恩斯坦當時是《紐約時報》的書評人,但他之前也曾擔任《時代》雜誌駐北京分社社長。伯恩斯坦打電話給門羅,探討他對這本書的想法,最後他們決定一起合寫這本書。門羅是伯恩斯坦的朋友,曾任《多倫多環球郵報》駐北京記者,1978年因撰寫有關人權的文章而被強制驅逐出中國大陸境內,之後他在香港《時代周刊》工作。為了保持統一的寫作風格,整本書都是由伯恩斯坦撰寫的,門羅則為書中的內容提供了事實依據。[3]

概要

這本書的開頭引用了中國將軍糜振玉的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有必要悄悄地培養我們對美國的復仇意識……我們需要養精蓄銳,等待時機。」[4]

伯恩斯坦和門羅在書中認為,基於1994年中國共產黨將美國視為「霸權主義大國」的聲明,中國政府將美國視為敵人,並希望在亞洲取代它。雖然伯恩斯坦和門羅將中國描述為意識形態上不是共產主義的,也不是擴張主義的,但他們也表示,中國的統治者希望建立自己的霸權並獲得美國的軍事技術來增強自己,並尋求在全球範圍內支持美國的反對者。作者將中國描述為「一個不滿足且雄心勃勃的大國,其目標是主宰亞洲」。[5] 此外,伯恩斯坦和蒙羅還表示,中國統治者將六四事件前學生示威的行為歸咎於美國。[6]

作者認為,中美之間有可能爆發戰爭,而台灣是最有可能的「導火索」。[6]該書有一章描述了未來潛在的台灣相關衝突,中國試圖軍事收復台灣。[3]伯恩斯坦和蒙羅預測,「在未來一兩年內,中國將成為地球上第二大軍事強國,經濟實力與之相匹配」。[7]

伯恩斯坦和門羅嚴厲批評了比爾·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政策,特別是批評克林頓未能兌現他在1992年總統競選期間的承諾:如果中國的人權狀況沒有改善,他將會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伯恩斯坦和門羅稱這是「美國近代外交史上最徹底的轉變之一」。他們還指出,將最惠國待遇與人權掛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壞主意」。不過,兩位作者對克林頓政府處理1996年台海危機的做法做出了積極評價。[8]

對於日本,作者主張美國應停止對日本重整軍備的反對,並將軟弱的日本視為美國的潛在危險。作者認為,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將日本置於和平、中立和從屬地位,同時在國內煽動反日情緒。兩位作者反對允許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6]

反響

《出版者周刊》雜誌稱這本書「有遠見,令人不寒而慄」,並稱讚這本書是「尖銳的批評」和「警鐘」。[1]唐納德·扎戈里亞(Donald Zagoria)在 1997 年 5 月/6 月版《外交政策》中撰文稱該書「悲觀」,並批評它「忽視了美國和中國在維護亞洲地區和平方面的共同利益」。[2]保羅·肯戈爾(Paul Kengor)在 1998 年《總統研究季刊》夏季刊中評論了這本書,稱讚它「為我們理解克林頓總統如何處理 1990 年代美國外交政策面臨的最關鍵、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提供了翔實的貢獻」。[8]哈利·S·羅文(Harry S. Rowen)在1997年《國家利益》雜誌夏季刊上評論了這本書,批評了伯恩斯坦和門羅在書中採用的「原始」經濟分析,並認為書中沒有充分考慮到中國的民主化和日益增長的互聯網自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疏忽」。[6]

史蒂文·戈爾茨坦在1997年《哈佛國際評論》秋季刊中譴責這本書是「論戰」,甚至是「對論戰的拙劣模仿,對促進辯論或理解幾乎沒有任何幫助」。[9]

後續

1998年,丹尼爾·伯斯坦(Daniel Burstein)在《巨龍:中國的未來》(Big Dragon: the Future of China)一書中稱該書已成為「中國威脅學派的聖經」。[10]該書出版後,門羅失去了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亞洲項目主任的職位。 據《標準周刊》報道,這是來自中國遊說團的壓力,尤其是 FPRI 受託人亞歷山大·黑格,他曾表示「討厭」這本書。[11][3]

參閱

參考文獻

  1. ^ 1.0 1.1 Zagoria, Donald.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 Foreign Policy. 1997-05, 3 (73)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2. ^ 2.0 2.1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Publishers Weekly. 1997-02-02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0) (英語). 
  3. ^ 3.0 3.1 3.2 Booknotes (transcript). CSPAN2 (National Cable Satellite Corporation). 1997-05-11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英語). 
  4. ^ Scobell, Andrew. Playing to Win: Chinese Army Building in the Era of Jiang Zemin [為贏而戰:江澤民時期的中國軍隊建設]. Asian Perspective. 2001, 25 (1): 92 [2024-04-04]. JSTOR 42704300. doi:10.1353/apr.2001.00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5. ^ Chen, Jian. The China Challeng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mplications for U.S. Foreign Policy [21世紀中國挑戰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 Peaceworks (U.S. Institute of Peace). 1998-06, 31 (21): 2 [202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6. ^ 6.0 6.1 6.2 6.3 Rowen, Harry S. Off-Center on the Middle Kingdom. The National Interest. 1997, (48): 101-104 [2024-04-04]. JSTOR 42897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7. ^ Bernstein, Richard; Munro, Ross H.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A.A. Knopf. 1997: 21. ISBN 978-0-679-45463-2. 
  8. ^ 8.0 8.1 Kengor, Paul. Reviewed Work: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by Richard Bernstein, Ross H. Munro.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Summer 1998, 28 (3): 704-706 [2024-04-04]. JSTOR 27551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9. ^ Goldstein, Steven. Conflict with China? Serious Concern or Inflammatory Polemic.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7, 19 (4): 54-55 [2024-04-04]. JSTOR 427623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10. ^ Burstein, Daniel. Big Dragon: The Future of China: What It Means for Business, the Economy, and the Global Order. Simon & Schuster. 1998: 69. ISBN 9780684853666. 
  11.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The Weekly Standard 2 (28). 1997-03-3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