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博山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銅錯金博山爐,是博山爐的代表式樣

博山爐,又稱博山香爐,是中國古代焚香時使用的一種熏爐。博山爐出現於西漢,盛行於時期,主要材質為青銅或陶瓷,以爐蓋呈山形為特徵。

形制

滿城漢墓博山爐的細部

博山爐的結構主要為爐體和底座,在爐體上有山形蓋,蓋上一般雕刻人物、龍虎、鳥獸等,並有鏤空的孔洞,以便使香煙透出,形成一種雲霧環山繚繞的效果。[1]一般認為蓋子做成山形是象徵海外的仙山「博山[1],符合漢魏盛行神仙家說的文化氛圍,亦有學者認為其原型為華山泰山蓬萊山須彌山崑崙山[2],或許還含有封禪的含義[3],其真正的含義尚不完全清楚[4]

底座為圓盤形,中間一般亦會雕刻有人物、龍虎、鳥獸等造型。[1]亦有用沒有承盤的[5][6]茂陵出土有帶有長柄的鎏金銀博山爐。材質主要為銅製,亦有陶瓷製、玉制的,漢代的銅製博山爐常有鎏金、銀或鑲嵌寶石。[4]

後來魏晉南北朝佛教亦沿用此種香爐,紋飾則常用蓮花、火焰、祥雲等。這種形制的香爐亦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等地[7][8]。日本藏有時期的白瓷製博山爐,博山蓋為蓮花形,受佛教影響很深[9][10]

記載

最早提到博山爐的文獻是《西京雜記》,其卷一中稱:[11]

長安巧工丁緩者……又作九層博山香爐,鏤為奇禽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

現在考古學上雖然稱這種熏爐為博山爐,但這種熏爐或一同出圖的物品的銘文上並沒有任何「博山爐」的字樣,而是僅僅稱之為熏爐或錯爐。[2]

目前已知最早提到這種熏爐叫博山爐的是宋代呂大臨的《考古圖》:[12]

按漢朝故事,諸王出閣則賜博山香爐,《晉東宮舊事》曰:太子服用則有博山香爐,象海中博山。下有槃貯湯使潤氣蒸香,以象海之囬環。此器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

同為宋代人的樂史則在其《太平寰宇記》中引《名山記》說:[13]

華岳有三峰,直上數千仞,基廣而峰峻,迭秀迄於嶺表,有如削成,今博山香爐,形實象之。

歷史

北宋景德鎮窯影青釉香薰,有着博山形的爐蓋
波斯波利斯百柱廳壁畫上的圓錐蓋形香爐,有學者認為是博山爐的原型。[3]

戰國末期南方地產生的形香爐傳至北方後[14](也有學者認為楚地的香爐本身就和西北有關[3]),漢代獲得的西域的樹脂類香料與南方的香料不同,為了適應這種新的香料,香爐變得更加深、圓,到了漢景帝時期,為增加安全性而出現了承盤,但其蓋仍然為豆形的扁平蓋。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西域絲路的開闢,西域的高蓋形香爐流入了中國,原有的香爐形狀也向着高蓋形發展,隨着與西域香爐的融合,誕生了博山爐。[7][6]這種圓錐形蓋的香爐跟近東古代的香爐十分相似[3],近東的香爐亦影響了基督教使用的香爐。但圓錐形蓋被具體化為山形,及其所有的方仙道含義則完全本地化了[3]

到了宋代,博山爐多變為瓷製,形制也發生了變化,只保留了博山形的爐蓋,爐身則常用不同的搭配。[15]韓國存有宋代青瓷制的博山蓋形香爐[16],日本也有類似的博山蓋形香爐。元代亦有博山蓋式香爐,北京德勝門外出土一爐身為鼎式的博山蓋式元代香爐,可能是作供具用,和之前個人或宮廷薰香的用法大異其趣,正是博山爐的尾聲。[15]

圖集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何賢武; 王秋華 (編).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 瀋陽: 遼寧科學出版社. 1993: 294–295. ISBN 7-5381-1661-3. 
  2. ^ 2.0 2.1 長村真吾. 博山炉原型考: 崑崙山との関係を中心に (PDF). アジアの歴史と文化. 2007, (11): 57–75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24) (日語). 
  3. ^ 3.0 3.1 3.2 3.3 3.4 傑西卡·羅森. 祖先与永恒: 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由鄧菲, 黃洋, 吳曉筠 等翻譯. 北京: 三聯書店. 2012: 463–482. ISBN 9787108035868.  或參見原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4.0 4.1 艾素珊. 由李莎翻譯. 西汉时期的博山炉——种类型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方法 (PDF). 民族藝術. 2009, (4): 88–105 [2017-03-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3-12). 
  5. ^ 博山爐. 奈良國立博物館.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日語). 
  6. ^ 6.0 6.1 長村真吾. 博山炉の形成過程における北方香炉の誕生と西域香炉との融合]. アジアの歴史と文化 (PDF) (12): 67–88. 2008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16) (日語). 
  7. ^ 7.0 7.1 徐廷緑. 百済金銅大香炉—古代東アジアの精神世界をたずねて. 由金容権翻譯. 東京: 三修社. 2005-11-10. ISBN 978-4-384-00267-6 (日語). 
  8. ^ 太田. DK-713 鍍金銀貴石嵌博山炉. 中國古美術.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9. ^ 白磁蟠龍博山炉. 考古用語辭典.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9). 
  10. ^ 大和文華館所蔵白磁蟠龍博山炉と類品をめぐって (PDF). 季刊 美のたより. 大和文華館.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12) (日語).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issue=被忽略 (幫助)
  11. ^ 28. 西京雜記.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第一.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12. ^ 考古圖.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卷十.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13. ^ 太平寰宇記.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卷二十九.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0). 
  14. ^ 楊金東. 汉代铜熏炉研究 (PDF). 華夏考古. 2014, (2): 83–94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12). 
  15. ^ 15.0 15.1 揚之水. 两宋香炉源流 (PDF).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4, (1): 46–68 [2017-03-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3-12). 
  16. ^ 백자 박산형뚜껑 향로 (白磁 博山形蓋 香爐). 文化財廳.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韓語).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博山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