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雄市立美術館在 2007 年至2009年開始推動「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劃」(3年計劃),此為具有前瞻性及獨創性的發展計劃,有計劃的蒐藏原住民當代藝術作品、建立原住民藝術資料庫,也與南島語系等地區的藝術機構建立交流互動及夥伴關係,3年期間共舉辦了3個展覽、19個人次的藝術家駐館創作活動、購藏44件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也建置了以原住民藝術為核心的線上藝術資料庫。這項計劃的推行,對於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1]

背景緣起

高美館由於地緣之便,鄰近台灣原住民族分佈廣泛的屏東縣、台東縣,與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在交流互動上一直很密切,且自高美館建館以來,「雕塑」即為主要的典藏項目,此典藏策略和南島語族較熟悉、擅長的立體創作相互謀合,高美館自開館以來即典藏許多台灣南島語族當代藝術作品,惟這些藝術作品的文化意義未被十足彰顯,高美館希冀積極承擔更重要的角色,推動台灣南島當代藝術的藝術創作。南島語族分佈廣泛且有複雜多元的文化樣貌,透過此計劃作為一個鏈結的平台,將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置於南島語系系統,開啟台灣與南島各族的交流互動,為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建構開啟另一種可能性和發展的空間,將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接軌國際,也深化藝術作品的內涵和文化意義。高美館更基於推動南島藝術此角色的獨特定位,不僅強化和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關係,也提升高美館的未來競爭力。[2][3]

計劃內容

1.國際交流展覽
展覽時間 展覽名稱 展覽概要
2007年10月20日至2008年3月30日 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 高美館與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棲包屋文化中心共同舉辦,促進台灣與卡納克族(Kanak people)之間的藝文交流,提高跨亞太區域原住民文化的能見度。[4] 藝術家共來自15個國家或自治區,共有84位藝術家的105件作品參與展出。
2008年12月13日至2009年4月5日 Le Folauga ─繼往開來:新西蘭當代太平洋藝術 高美館與新西蘭Tautai當代太平洋藝術信託(Tautai ContemporaryPacific Arts Trust)合作,集結了新西蘭最傑出活躍的太平洋裔藝術家佳作之展覽,許多作品大膽運用科技、數位、影像等媒材創作,[5]能夠帶給台灣觀眾及原住民藝術家不同的藝術視野、思考方向和啟發。[6]共有16位藝術家參與展出。
2010年2月6日至2010年4月11日 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蒲伏靈境:南島當代藝術展 展覽核心回歸到人的本質,透過山海子民在文化認同上的追尋與藝術上的實踐,探討每位藝術家個人生命經驗與集體族群文化之間的對話關係。共有泛太平洋地區共11位藝術家的38件作品參與展出。[7]
2.藝術家駐館創作交流活動[5]
年份 駐館藝術家 駐館創作作品
2006 魯碧.司瓦那(豆豆)、雷恩、Jean-Michel Boene、、Joseph Poukiou 《蝶蛻.編織生命中的彩翼》、《祖靈之眼》、《卡納克人》
2007 撒部.噶照、達鳳.旮赫地、希紫.紗帆、依法兒.瑪琳奇那、Michel Tuffery、Jim Vivieaere 《月亮的方向》、《繫》、《山海傳脈.守護之眼》、《風景:一座森林、兩隻狗兒、三條小船》
2008 峨冷、雷斌、Tui Hobson、Jean-Jacques Poiwi 《向着星光航行》、《初始》、《如果()不在這裏 應該在哪裏?》、《閔奮鬥》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曾媚珍. 跨越南北回歸線──在拉羅湯加談原住民當代藝術. 藝術認證. 2010, (35): 64-69. 
  2. ^ 李俊賢. 南島啊!南島:高美館策辦南島語族當代藝術系列之目的. 藝術認證. 2006, (8): 46-49. 
  3. ^ 李俊賢. 南島啊!南島﹝2﹞:高美館策辦南島當代藝術的理由. 藝術認證. 2006, (11): 43-45. 
  4. ^ 柯素翠(Susan Cochrane). 超越時光‧跨越大洋. 藝術認證\. 2007, (16): 36. 
  5. ^ 5.0 5.1 曾媚珍. 一種續航的力量 寫在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蒲伏靈境─南島當代藝術」展之前. 藝術認證. 2009, (27): 55. 
  6. ^ Le Folauga-繼往開來:紐西蘭當代太平洋藝術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 [永久失效連結]
  7. ^ 曾, 媚珍主編. 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蒲伏靈境:南島當代藝術展. 高雄: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0. ISBN 978-986-02-1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