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副豬嗜血桿菌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副豬嗜血桿菌病,也寫作豬副嗜血桿菌病,又稱格拉澤氏病革拉澤氏病(Glasser's disease)。副豬嗜血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引起的豬的疾病,表現為的纖維性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胸膜炎腦膜炎等。副豬嗜血桿菌病曾一度被認為是由應激所引起的。

目前,副豬嗜血桿菌病已經在全球範圍影響着養豬業的發展。

副豬嗜血桿菌

副豬嗜血桿菌為格蘭氏陰性菌,非溶血性,NAD依賴型細菌。副豬嗜血桿菌屬變形菌門γ-變形菌綱巴斯德氏菌目巴斯德氏菌科嗜血桿菌屬

副豬嗜血桿菌有多種不同形態的細菌,無鞭毛,無芽胞,新分離的致病菌有莢膜。在巧克力培養基金色葡萄球菌共同培養時,會在金色葡萄球菌菌苔附近呈衛星生長,菌落直徑達1~2毫米。

此病原菌與豬嗜血桿菌Haemophilus suis)十分相似,但豬嗜血桿菌在生長過程中需要X因子血紅素及其它卟啉類物質)和V因子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而副豬嗜血桿菌只需要V因子。拉丁名中的「para」表示微生物生長不需要補充X因子。

副豬嗜血桿菌對外界抵抗力不強。乾燥環境易死亡,60℃可存活5~20分鐘,4℃可存活7~10天。常用消毒藥可將其殺死。副豬嗜血桿菌對結晶紫桿菌肽紅黴素林可黴素土黴素卡那黴素磺胺類等藥物敏感[1]

歷史

  • 1910年,德國科學家Glässer首次報道副豬嗜血桿菌[2]
  • 1922年,Schermer和Ehrlich首次分離到副豬嗜血桿菌。
  • 1931年,Lewis和Shope在研究豬流感時發現了這一細菌,並將其命名為H. influenzae suis。Lewis和Shope分離到的細菌同時需要X因子V因子[3]
  • 1943年,Hjärre和Wramby將該病原體稱為豬嗜血桿菌(Haemophilus suis)。
  • 1969年,Biberstein和White證明該細菌在生長時不需要X因子,細菌更名為副豬嗜血桿菌(Haemophilus parasuis[4]
  • 1952年,Bakos等人首先報道副豬嗜血桿菌存在血清型[5]
  • 1992年,Kielstein, P等曾對副豬嗜血桿菌進行定型,並報道了15種血清型[6]。其所鑑定的血清型也被稱為「Kielstein-Rapp-Gabrielson(KRG)血清分型方法」。

病原學

根據Kielstein, P等的報道,至少可將副豬嗜血桿菌分為15個血清型,另有20%左右的分離株不能分型。不同血清型的毒力情況如下[6]

強毒力 中等毒力 無明顯症狀
致死 多發性漿膜炎,不致死 無臨床表現和病變
1, 5, 10, 12, 13, 14 2, 4, 8, 15 3, 6, 7, 9, 11

西班牙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中國,4型和5型是主要分離株,而澳大利亞丹麥的主要血清型為5型和13型。

臨床症狀

副豬嗜血桿菌病患豬會出現厭食、精神沉鬱、被毛粗亂、跛行、呼吸困難、振顫,耳朵發紺及共濟失調等症狀。 如疾病暴發可能引起較高的死亡率。

剖檢可見心包炎、腹膜炎、胸膜炎、腦膜炎和關節炎,全身漿膜表面出現漿液性纖維素性以及纖維素性化膿性滲出。

副豬嗜血桿菌病無明顯季節性、但冬春寒冷季節多發。

流行病學

副豬嗜血桿菌主要通過空氣、豬與豬之間的接觸及排泄物進行傳播,主要傳染源為病豬和帶菌豬。

副豬嗜血桿菌病通常只感染豬,有較強的宿主特異性。通常情況下,母豬和育肥豬是副豬嗜血桿菌的攜帶者。

副豬嗜血桿菌病可影響2周齡-4月齡豬,主要在斷奶後和保育期間發病。感染高峰為4-6周齡的豬。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病率在10%~15%,嚴重時病死率可達50%。

發病機理

副豬嗜血桿菌多存在於豬的上呼吸道,通常在鼻腔氣管分離到,極少從血液中分離到,從未從扁桃體分離到。

疾病診斷

副豬嗜血桿菌病可以臨床診斷的基礎上結合實驗室診斷技術確診。

病料採集

病料中的副豬嗜血桿菌較難分離。在選擇病料時,應選擇發病典型且從未進行藥物治療的豬只。從豬只各部位採集新鮮組織樣品,並在12小時內送檢[7]

實驗室診斷技術

副豬嗜血桿菌病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包括瓊脂擴散試驗間接血凝試驗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 IHA)、ELISA[8]PCR鑑定方法等。

瓊脂擴散試驗通過對細菌進行培養後分離鑑定,是目前最準確有效的方法。但此方法耗時較長。間接血凝試驗操作簡單,可憑肉眼進行判斷。魏子貢等人及劉茂軍等人都曾分別建立副豬嗜血桿菌抗體間接血凝檢測方法[9][10]。PCR鑑定方法是快速、準確且特異性高的方法,但所用儀器較昂貴。張培君等人及周勇岐等人都曾建立副豬嗜血桿菌的PCR鑑定方法[11][12]

鑑別診斷

  •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鑑別: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由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和副豬嗜血桿菌形態上極其相似。另外,副豬嗜血桿菌病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陽性血清存在交叉反應,不能使用間接血凝實驗進行鑑別。但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在斷奶後和保育期間發病,發病表現為纖維性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胸膜炎和腦膜炎。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在6~8周齡發病,主要病變為纖維蛋白性胸膜炎和心包炎,發病局限於胸腔。通過PCR等技術綜合使用,可準確地對這兩種細菌進行鑑別診斷和血清型鑑定[11]

疾病防治

疫苗防治

使用疫苗防治副豬嗜血桿菌病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疫苗可以選用自家苗商品疫苗。但副豬嗜血桿菌病血清型太多,也使得疫苗的研製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目前,在中國大陸批准的商品疫苗有:

  • 副豬嗜血桿菌病滅活疫苗(Z-1 51 7株)Haemophilus Parasuis Vaccine,Inactivated(z-1517 Strain)(Ingelvac HP-1) - 勃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美國)有限公司[13]
  • 豬副豬嗜血桿菌病滅活疫苗Glasser’s Disease Vaccine,Inactivated(HIPRASUIS—GLASSER) - 西班牙海博萊生物大藥廠[14]
  • 副豬嗜血桿菌病滅活疫苗 - 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前動物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5]

藥物防治

可以使用抗生素聯合用藥,如阿莫西林四環素慶大黴素進行肌肉注射,並配合地塞米松增強效果。

參考文獻

  1. ^ 宣長和. 猪病学.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3-4: 172–175. ISBN 7-80167-514-2. 
  2. ^ Glasser K. Untersuchungen uber die Schweineseuche mit besonderer Berucksichtigung ihrer Aetiologic und Pathologie [Studies on swine fever especially regarding etiology and pathology of the disease]. Deutsche Tierarztliche Wochenschrift. 1910;18:729–733
  3. ^ Paul A. Lewis M.D.; Richard E. Shope M.D. SWINE INFLUENZA : II. A HEMOPHILIC BACILLUS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OF INFECTED SWINE.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931-05-05, 54: 361–371 [2008-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6). 
  4. ^ Biberstein EL, White DC. 1969. A proposa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 new Hae mophilus species. J. Med. Microbiol., 2:75-78
  5. ^ Bakos K., Nilsson A., Thal E. Untersuchungen über Haemophilus suis. Nordic Veterinary Medicine 1952;4:241-255
  6. ^ 6.0 6.1 Kielstein P; Rapp-Gabrielson VJ. Designation of 15 serovars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on the basis of immunodiffusion using heat-stable antigen extracts.. J Clin Microbiol. 1992-4, 30 (4): 862–5. PMID 1572971 (英語). 
  7. ^ 張秀明,單虎,周勇歧,邵國青. 副豬嗜血桿菌的分離與鑑定[J]養豬, 2008,(05).
  8. ^ GD研發出豬副嗜血桿菌ELISA檢測方法[永久失效連結]
  9. ^ (簡體中文)魏子貢 蔡旭旺 金梅林 胡軍勇 葛君 陳煥春.副豬嗜血桿菌抗體間接血凝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J].中國獸醫科學,2006,36(9):713-718.
  10. ^ (簡體中文)劉茂軍 周勇岐 丁美娟 蘇國東 邵國青.副豬嗜血桿菌抗體間接血凝試驗[J].豬業科學,2007,24(12):23-25.
  11. ^ 11.0 11.1 (簡體中文)張培君 PatBlackall 等.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和副豬嗜血桿菌的鑑別診斷及血清型鑑定[J].中國獸藥雜誌,2002,36(10):18-20,28.
  12. ^ (簡體中文)周勇岐 劉茂軍 蘇國東 丁美娟 邵國青.副豬嗜血桿菌PCR鑑定方法的建立[J].豬業科學,2007,24(12):26-27.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91号. 農業部. 2006-07-24 [2008-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8) (中文(簡體)).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32号 (PDF). 獸醫公報. 2007-04-20, 9 (4): 40 [2008-01-14]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865号. 農業部. 2007-06-01 [2008-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9)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