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爺
彩塑「兔兒爺」 | |
---|---|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雙彥泥彩塑工作室 |
分類 | 傳統美術 |
編號項目 | BJⅦ-11 |
登錄 | 2009年 |
兔兒爺是老北京民間的傳統玩具,最早源於明末的祭月泥偶,到了清代,逐漸轉變成了兒童的玩具。
起源
一般認為,兔兒爺的形象源自月中的玉兔,一個流傳較廣的傳說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年,北京城裏忽然鬧起了瘟疫,幾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麼藥也不見好。月宮中的嫦娥看到人間燒香求醫的情景,心裏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到人間去為百姓們消災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來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都要送給她東西。可玉兔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這樣,玉兔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者騎上獅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內外。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宮中去了。可是,她那美好的形象卻永遠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於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着鎧甲的,也有身着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每到農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人們還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兔兒奶奶」。
兔兒爺的產生,其實源於人們對月神的崇拜和對神話的確認。有關月亮的傳說在此產生重要影響。月中有兔的傳說始於春秋時代。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反映了神話的內容:一彎新月中並置着口銜靈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這說明漢代仍流傳月中有兔子的神話。河南鄭州出土的西漢晚期畫像磚「東王公乘龍」也出現了玉兔搗藥的形象。1968年,江蘇省丹陽市發現了一座南朝佚名陵墓,墓中出土了兩塊畫像磚,分別表現月亮和太陽,月亮磚中有一棵樹,樹下有一隻搗藥的玉兔,杵臼畢具,十分生動。
在民間,老百姓們都遵守着「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約,所以,祭月多由婦女承當。通常總是跟在母親身邊的小孩子非常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因此產生了專供兒童祭月用的造像:兔兒爺。
文獻記載
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載:「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需;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華紙肆市月光紙,繢滿月像,趺坐蓮華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掛殿,有兔持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約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粉。」
明紀坤(約1636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
明《北京歲華記》載:「市中以黃土博成,曰兔兒爺,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
清方元鶤《都門雜詠》所寫:「兒女先時爭禮拜,擔邊買得兔兒爺。」
清《燕京歲時記》:『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甲冑而帶纛旗者,有騎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餘。其餘匠藝工人無美不備,蓋亦謔而虐矣。』
清詩人張朝墉《燕京歲時雜詠》云:『蟾宮桂殿淨無塵,剪紙團如月滿輪。別有無知小兒女,燒香羅拜兔兒神。』
清詩人櫟翁《燕台新詠》曾寫「兔兒節」一詩:「團圓佳節慶家家,笑語中庭薦果瓜。藥竊羿妻偏稱寡,金塗狡兔竟呼爺。秋風月窟營天上,涼夜蟾光映水涯。慣與兒童為戲具,印泥糊紙又搏沙。」
清末徐柯在《清稗類鈔·時令類》中說:「中秋日,京師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貼金泥,身施彩繪,巨者高三四尺,值近萬錢。貴家巨室多購歸,以香花餅果供養之,禁中亦然。」
《春明採風志》曾記載:「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線。下扯其線,則唇亂搗。」這是形容北京的一種俗稱「叭噠嘴」的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
《道光都門紀略》中描述:「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閒;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有一段對兔兒爺的描寫:「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紅的袍,從腰以下是翠綠的葉與粉紅的花,每一個葉折與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鮮明而勻調的彩色,使綠葉紅花都閃閃欲動。」
古今所見
在清朝年間,上至北京東安市場的高級貨店,下至各大廟會集市及繁華地區街攤都會有擺賣的「兔兒爺」。那時的兔兒爺,多是用泥模子扣出來的,也有手工捏的。除了頭頂上那對長耳朵和畫上的三瓣兒嘴巴露出兔子模樣外,「兔兒爺」的身體、臉形、姿態都是人的樣子。除源於清光緒年的一種金甲紅袍、端坐於蓮花塘上的正統型兔兒爺外,常見的兔兒爺大致分為戲曲角色型和生活型兩類。前者臉譜穿戴、身段神氣。後者更加人化,也更趨社會時尚,如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鈍、賣茶湯的……社會群相應有盡有。
現如今,兔兒爺已成了稀罕物。在廠甸、後海、以及少數商場的工藝店裏還能偶見。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中保存了一些各種造型的兔兒爺玩具。雖然這種民間工藝品的人氣大不如前,不過還是有一些年輕人、外國遊客對這種民間味道很感興趣。春節期間的廟會也已經有售。
誤寫
按北京話發音,應為「兔兒爺」而非「兔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