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民族聯盟
簡稱 | KNU |
---|---|
成立時間 | 1947年2月5日 |
類型 | 政治組織 |
總部 | 萊瓦村 洛基拉村 馬納普洛村(1995年以前) |
地址 | |
官方語言 | 斯高克倫語 |
隸屬 | 克倫民族解放軍 克倫民族保衛組織 |
主席 | 穆圖希頗 |
副主席 | 瑙澤波拉盛 |
總書記 | 紹威杜溫 |
網站 | www |
克倫民族聯盟(斯高克倫語:ကညီပှၤကလုာ်တၢ်ပာ်ဖှိၣ်အဘး ,緬甸語:ကရင် အမျိုးသား အစည်းအရုံး,英語:Karen National Union,縮寫KNU)是緬甸的一個代表克倫族的政治組織,該組織的武裝翼為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該組織活躍於緬甸東部山區,其地下網絡也延伸至緬甸其他地方的克倫族聚居區。在克倫語中,緬甸東部克倫族傳統地區被稱為「哥都禮」(又譯「高都麗」)。自1949年以來,克倫民族聯盟一直武裝對抗着緬甸中央政府。起初,抗爭的目的是獨立,之後則改為爭取建立聯邦制度。
2012年1月,緬甸政府與克倫民族聯盟在克倫邦東部首府帕安簽署了停火協議。時任鐵道運輸部部長的昂敏與穆圖希頗主席領導了此次和平會談。[1]
歷史
二戰期間,英國殖民政府為聯合克倫族抵抗日軍,承諾在戰後幫助克倫族獨立建國或建立具有完全自治權的「邦」。[2]克倫族士兵便與英軍一同浴血奮戰直到二戰勝利。二戰結束後的1947年,為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緬甸國父」昂山將軍和各個地方武裝簽訂了《彬龍協議》,親英方的克倫族武裝沒有參與。緬甸獨立後,英國政府沒有履行承諾,而克倫族則沒有解除武裝,繼續為爭取民族自治與平等權而抗爭。克倫族武裝後來分成了「克倫國家聯盟」、「克倫中央組織」、「佛教克倫」和「克倫青年」。1947年2月5日,四支武裝組織正式組建「克倫民族聯盟」。[3]1949年,克倫族武裝一度包圍了首都仰光,政府軍隨後組織反擊,瓦解了圍攻。[2]
1951年2月,緬甸政府宣佈成立與其他省邦平級的克倫邦政府,克倫族反政府武裝與緬甸政府的關係卻並未緩和。[2]1956年,克倫民族聯盟第二次大會作出決議:遵循民族民主政策,建立擁有邦內自決權的克倫族「高都麗邦」。[3]
1976年起,主席由波米亞擔任,直到2000年卸任。1984年8月19日,波米亞宣佈成立「高都麗共和國」。[4]1994年12月,緬甸政府利用克倫族佛教徒與基督教徒之間持續多年的宗教衝突,令民主克倫佛教軍從克倫民族解放軍中分裂了出來。1995年,政府軍攻克了克倫民族聯盟的總部所在地馬納普洛,克倫族反政府武裝只得退到泰緬邊境打游擊。[2]1997年,政府軍繼續對克倫民族聯盟發動大規模軍事攻勢,克倫民族聯盟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堅持武裝對抗。[3]
2008年2月14日,聯盟秘書長巴鐸曼薩拉潘在泰國湄索的家中被槍殺,兇手可能為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的士兵。[5][6][7][8]
2009年,克倫民族聯盟的兵力減少到3000至5000名。[9]2010年11月2日,克倫民族聯盟與克倫尼民族進步黨 (KNPP)、欽民族陣線 (CNF)、克欽獨立組織 (KIO)、新孟邦黨 (NMSP)以及北撣邦軍結盟。 [10]
2012年3月,聯盟高級領導巴鐸曼年貌以叛國罪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11]不久後他被釋放回泰國[12]。
2015年10月15日,克倫民族聯盟與其他幾個緬甸武裝一起與緬甸政府簽署了《全國停火協議》[13]。
2016年9月,克倫民族聯盟在德林達依省與孟民族解放軍發生衝突。2018年3月14日,兩個武裝之間達成了臨時的雙邊停火協議[14]。
2021年3月27日,克倫民族聯盟第5旅攻佔了緬甸與泰國邊境附近的緬甸政府軍據點,殺死了包括一名副營長在內的10名緬甸軍政府士兵。緬甸軍隊則對克倫族村莊進行多次空襲以示報復[15][16]。
2022年8月,克倫民族聯盟與民主克倫佛教軍合併,並組建新部隊——哥都禮武裝部隊。
運作
聯盟曾多年來一直通過控制與泰國的邊界黑市交易以及通過地方稅收來資助其活動。聯盟領導層以基督徒居多,整個組織也充滿了基督教的色彩,但大部分的克倫族人為佛教徒。[8]聯盟領導層由四年一度的大會選舉產生。
參見
參考資料
- ^ Burma government signs ceasefire with Karen rebels. BBC News. 2012-01-12 [2017-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 ^ 2.0 2.1 2.2 2.3 章魯生. 克伦族二战老兵:当年共抗日军 如今沦为难民. 《青年參考》. 2011-08-31 [201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 ^ 3.0 3.1 3.2 尹鴻偉. 反政府,缅甸克伦族解放军的自由之战. 《南風窗》. 2007-05-09 [2017-05-05].
- ^ Ananda Rajah.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kawthoolei: the kare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burma. 2001-05 [201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 ^ Radnofsky, Louise. Burmese rebel leader shot dead. The Guardian (London). 2008-02-14 [2008-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1).
- ^ Burmese rebel leader is shot dead. BBC News. 2008-02-14 [200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 ^ Radnofsky, Louise. Burmese rebel leader shot dead. The Guardian (London). 2008-02-14 [200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1).
- ^ 8.0 8.1 巴铎曼萨精神永存. 克倫新聞中心. 2013-02-19 [201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 ^ The Times March 24, 2009 Burma: world's longest war nears its end. The Times. UK. [201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1).
- ^ Armed ethnic groups denied vote form historic alliance. Mizzima.com. 2010-11-03 [201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4).
- ^ Myanmar court jails ethnic rebel leader for high treason. Daily Times. 2012-03-14 [2012-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1).
- ^ Burma frees ethnic Karen rebel leader. BBC News. 2012-03-19 [201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Myanmar signs ceasefire with eight armed groups. Reuters. 14 October 2015 [15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 KNU and NMSP agree to temporary ceasefire. The Myanmar Times. 14 March 2018 [28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9) (英語).
- ^ Six Die in Myanmar Air Strikes on Karen Villages Near The Thai Border. Radio Free Asia. [2021-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 ^ Staff, Reuters. Myanmar army launches air strikes in Karen state, group says. 2021-03-28 [2021-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透過www.reu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