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克什米爾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政治地圖:包括比爾本賈爾嶺及克什米爾河谷
帕哈爾加姆拍攝的利德谷
南迦帕爾巴特峰,世界第九高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段
喀拉喀什河(墨玉河),自阿克賽欽河源流經崑崙山脈

克什米爾[註 1]印地語कश्मीर烏爾都語کشمیر‎‎)是介於青藏高原西端與南亞次大陸最北端交接的一個地區。19世紀中期之前,「克什米爾」一詞僅指代喜馬拉雅山脈比爾本賈爾嶺之間的河谷地,而今日則泛指由印度控制的查謨和克什米爾(細分為查謨克什米爾)和拉達克、由巴基斯坦控制的阿扎德克什米爾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以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的阿克賽欽喀喇崑崙走廊[1][2][3]。1世紀上半葉,克什米爾地區為劍浮沙的重要據點,後發展為佛教中心。9世紀克什米爾濕婆教英語Kashmir Shaivism由此興起[4]。1339年,沙阿米爾建立斯瓦特王朝,成為克什米爾地區的首位穆斯林統治者[5]。在此後的五個世紀內,穆斯林君主繼續控制這一地區,包括蒙兀兒帝國(1586—1751)和阿富汗杜蘭尼王朝(1751—1820)[5]。1820年蘭季德·辛格統領的錫克帝國吞併了克什米爾[5]。1846年錫克帝國在第一次英錫戰爭中戰敗,英國佔領這一地區並根據《阿姆利則和約英語Treaty of Amritsar (1846)》將其出售給查謨拉者古拉卜·辛格。古拉卜及其後代在英國主導之下統治英屬印度土邦,直至1947年克什米爾成為一主權爭議地區。今分別由印度、巴基斯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方控制[1][2],由印巴之間的控制線中印之間的實際控制線分割。

名稱

克什米爾的梵語名稱為「कश्मीर」(káśmīra[6]。克什米爾古典《尼拉馬塔普拉那》稱此河谷得名於一稱「薩蒂薩拉斯」(Sati-saras)的湖泊[7][8]。當地亦傳「Kashmira」一名原意為「脫水之地」[9]

另一理論稱「克什米爾」得名於仙人迦葉波。據傳,迦葉波引領民眾定居這一地區,由此「克什米爾」即源於「Kashyapa Mir」(迦葉波湖)或「Kashyapa Meru」(迦葉波山)[9]

克什米爾語中的克什米爾亦稱「克什爾」(Kasheer)[10]

歷史

古代

克什米爾在古世紀跟中世紀是古印度宗教思想的重要交匯場所,古印度的思想也在這進行綜攝而衍生出支派。其中佛教教派的中觀派唯識派便是揉合了印度濕婆教不二論所形成。中觀派對後世藏傳佛教教義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今日印控克什米爾的首府斯利那加,是建立在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建立的城市遺址上。克什米爾在歷史上長期是佛教的重要地區。佛經說一切有部長期影響着克什米爾。不少佛教僧侶來到克什米爾學習佛法,其中龜茲國出家人鳩摩羅什在此與導師盤頭達多學習經典,後翻譯多部經典成漢文傳往東亞。

吐蕃帝國贊普朗達瑪遇刺身亡後,吐蕃陷入分裂,王室後裔尼瑪袞逃亡到拉達克,建立拉達克王國。大約在10世紀末,佛教經過拉達克、古格,重新傳入西藏。

伊斯蘭勢力在14世紀初擴張到克什米爾。1320年左右,拉達克王子仁欽英語Rinchan與叔父爭奪王位,失敗,逃往克什米爾,被國王Sahadev封為大臣。在克什米爾,他與穆斯林將軍沙阿·米爾英語Shah Mir成為朋友。蒙古帝國入侵克什米爾,Sahadev和仁欽逃往西藏。隨後,沙阿·米爾英語Shah Mir於1339年建立賽義德王朝,開始改奉伊斯蘭教

近代

由於是崎嶇的山地,克什米爾的交通狀況很差,很多地區基本無法進入。圖中是該區唯一一條連接克什米爾谷地和拉達克的公路。

19世紀時期,克什米爾雖然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但被先後置於杜蘭尼王朝莫臥兒帝國錫克帝國的統治之下。地處交通要道的克什米爾地區成為各方勢力的爭奪焦點。1834年,錫克帝國查謨總督、道格拉人(藏人稱其為森巴人)古拉卜·辛格派出名將左拉瓦爾·辛格,率兵5,000名,突然侵入拉達克。拉達克王向清政府駐藏大臣求援,未果。1835年,道格拉人的軍隊擊潰拉達克軍,攻抵拉達克首都列城,拉達克被迫簽訂城下之盟,拉達克王被廢黜,拉達克淪為錫克帝國道格拉人的附庸。但拉達克人不斷反抗,在道格拉軍1839年第四次入侵拉達克後,其對拉達克的統治才相對鞏固。翌年,道格拉人攻佔巴爾蒂斯坦(今巴基斯坦統治的北部地區)。1841年,攻佔西藏的阿里地區,不久受到藏軍的反擊,被逐出該地。藏軍乘勝入侵拉達克,但被道格拉人打敗。這次戰爭就是歷史上的中國-錫克戰爭,又稱為西藏-森巴戰爭。最終,雙方簽訂合約,拉達克正式併入錫克帝國的查謨-克什米爾。

1845年,英國侵略錫克帝國,錫克帝國戰敗,被迫與英國議和,割讓大量領土。根據《拉合爾條約英語Treaty of Lahore》,查謨-克什米爾從錫克帝國中獨立。1846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在贏得戰爭之後進佔克什米爾谷,並將這塊土地通過《阿姆利則條約英語Treaty of Amritsar》賣給查謨的多格拉人,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建立。《阿姆利則條約》寫明,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的領土範圍西起拉維河,東至印度河,共210,000平方公里。[11]

印度民族起義中,克什米爾支持英屬印度殖民政府。普拉塔卜·辛格英語Pratap Singh of Jammu and Kashmir在位期間,英軍先後征服坎巨提那加爾英語Nagar (princely state)吉爾吉特三個土邦,將他們降為克什米爾的附庸。現狀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該地一直屬英屬印度的查謨-克什米爾土邦的一部分。

克什米爾的民族和宗教成分比較複雜,根據英屬印度1941年的統計,克什米爾土邦境內最大宗教為伊斯蘭教穆斯林佔總人口77%;其次是印度教徒,佔總人口20%;佛教徒和錫克教徒僅佔3%。但是,該邦上層王公貴族大都屬印度教,而下層平民百姓大都屬伊斯蘭教,這樣的組成,在印巴分治後,就成為後來印巴為爭奪此地的克什米爾戰爭的根本原因。

現代

1947年,印巴分治時,查謨-克什米爾的瑪哈拉賈哈利·辛格不希望加入任何一方。他試圖讓克什米爾保持獨立,聲稱希望讓克什米爾成為另一個「瑞士」。英國撤軍以後,一支由親巴基斯坦的普什圖族部落和巴基斯坦士兵組成的軍隊從巴基斯坦西北邊省出發,進駐克什米爾。克什米爾被巴基斯坦入侵後,辛格逃往印度,要求印度出兵協助進攻克什米爾。應印度政府的要求,辛格在10月27日與印度政府簽訂《加入書》,條約規定原屬於查謨-克什米爾土邦所主張的所有土地(包括印度控制的查謨和克什米爾谷地、由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西部和北部地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的喀喇崑崙走廊阿克賽欽在內的整個大克什米爾)併入印度自治領[12][13]隨後,印度出兵克什米爾,擊退了巴基斯坦軍對克什米爾首都斯利那加的圍攻。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發生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史稱克什米爾戰爭

1948年1月,聯合國安理會設立了印、巴問題委員會,建議停火,然後舉行公民投票。1949年1月1日起停火開始生效。同年7月,兩國代表在卡拉奇達成協議,確定了停火線,由聯合國駐印、巴軍事觀察小組監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進行。印度在其控制區內成立了查謨和克什米爾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區內成立了名義上獨立的自由克什米爾政府。根據停火線,印度佔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佔其餘部分。這場戰爭使克什米爾事實上喪失了獨立,哈里·辛格的兒子,王儲卡蘭·辛格英語Karan Singh被任命為克什米爾邦攝政王,直到1952年克什米爾王位被廢除,頭銜改為元首英語Sardar。1964年3月30日,長官頭銜改為總督。

兩國在該領土上進行了數次戰爭。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兩次發生敵對行動。第二次印巴戰爭期間,印度軍隊佔領了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方,導致僵局和聯合國談判停火。第三次印巴戰爭後,兩國代表在西姆拉達成協議,確定將1972年當時的停火線轉變為「控制線」,時至今日仍然有效。

2019年8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宣佈廢除印度憲法第370條:取消該地之特殊自治地位,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進行重組。導致克什米爾谷地的示威活動。[14]

地理

分治

三方實際控制區

今天兩國事實上的邊界,粗略的輿1947年印巴戰爭中建立的停火線相當,由聯合國設立的分界線將該地的大約三分之一分給巴基斯坦控制,而印度控制地區占前土邦面積的二分之一。儘管這些地區實際上是由其各自的申索國管理的,但印巴兩國沒有正式承認對方提出領土主張地區的加入。巴基斯坦宣稱除阿克賽欽和喀喇崑崙走廊以外的整個地區,並主張安理會47號決議提及的公投方案。而印度認為該方案已經在1972年《西姆拉協定》後失效,宣稱這些地區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在1963年《中巴邊界協定》「割讓」給中國的喀喇崑崙區域。

印度控制部分

印度控制了45.5%的地區(10萬1,387平方公里),過去在控制地區成立了查謨-克什米爾邦。根據《2019年查謨和克什米爾重組法》,從2019年10月31日起,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分割成查謨和克什米爾中央直轄區與拉達克中央直轄區。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可以分為2個區域:1為自由克什米爾,13,350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管轄的自治邦(state),2為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過去又稱北部地區,72,496平方公里,巴基斯坦政府計劃將其合併為「臨時省」。二地合計共85,846平方公里,與印度和中國不同,目前巴基斯坦仍未將其憲法擴大到巴控克什米爾區域(沒有正式併入其領土內)[15]

中國控制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認為其管轄的區域屬於克什米爾地區,中國政府認為分割新疆和拉達克的「傳統習慣線」在其西側[16]

  • 阿克賽欽:面積37,555平方公里。印度認為其從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繼承了此處的宣稱,而中國認為其始終由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和田縣、策勒縣管轄。
  • 喀喇崑崙走廊:面積5,800平方公里。位於克什米爾北部的小片地區。1963年起巴基斯坦承認此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但印度仍有領土主張。
  • 中控巴里加斯:印度主張巴里加斯屬於印度拉達克聯邦屬地列城縣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其屬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

人口

克什米爾地區宗教構成[17]

  伊斯蘭教(80.98%)
  印度教(16.86%)
  錫克教(1.24%)
  佛教(0.59%)
  其他(0.31%)

克什米爾是一個多種宗教信仰的聚集地,並擁有眾多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印度教徒以及佛教徒。其中藏傳佛教拉達克地區最為盛行。拉達克境內的列城有很多佛陀雕像。

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包含北部地區自由克什米爾)99%的居民是伊斯蘭教徒,且多為什葉派。巴基斯坦政府鼓勵國內其他地區的民族移居至此,形成了境內的普什圖人旁遮普人的聚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的阿克塞欽地區,居住着一些藏族人。

印度控制的查謨克什米爾(包括查謨、克什米爾山谷)人口中佔70%的為伊斯蘭教徒(根據印度2001年的數據),其餘為印度教佛教等其他教徒,其中克什米爾谷地穆斯林占絕對多數,查謨印度教徒居多,而查謨的南部有許多部落,這些部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鄰近的哈里亞納邦、旁遮普邦、德里市。拉達克的土著居民屬於藏族支系,主要信奉藏傳佛教。

在1941年時,印度人佔了總人口的15%。但在1990年,居住在克什米爾山谷的部分印度居民被強制驅逐(根據某些調查亦可以認為是「自願離開」)。當年的160,000人中,現今只有15,000還居住於此地。(一些學者和社會人士聲稱在村莊裏的印度人口更高,達到45萬人[18]

控制國 地區 人口 伊斯蘭教徒 印度教徒 佛教徒 其他信徒
 印度 克什米爾河谷英語Kashmir Valley 689萬 96.4% 2.5% 1.1%
查謨 538萬 33.5% 62.6% 0.1% 3.8%
拉達克 27萬 46.4% 12.1% 39.7% 1.8%
 巴基斯坦 阿扎德克什米爾 460萬 100%
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 180萬 99%
 中華人民共和國 阿克賽欽
喀喇崑崙走廊
  • 數據來源於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947年至1948年,近五十萬人自印控克什米爾(多自查謨)遷移至西巴基斯坦阿扎德克什米爾[19]:125
  • 根據1941年人口普查,近十萬名居於阿扎德克什米爾的印度教徒在戰亂期間離開[19]:118
  • 約有五至十五萬名克什米爾伊斯蘭教徒和十五至三十萬名克什米爾班智達由於戰亂而流離失所[20][21]

經濟

克什米爾經濟以農業為中心。河谷的主要傳統農作物及食物來源為大米,印度玉米、小麥、大麥及燕麥亦有種植。克什米爾氣候溫和,由此適宜種植蘆筍、菜薊、海甘藍、蠶豆、荷包豆、甜菜、花椰菜和捲心菜等。河谷中果樹諸多,果園培育梨、蘋果、桃和櫻等。主要樹木為雪松、冷杉、松、法桐、楓、樺木、核桃、蘋果及櫻。

歷史上克什米爾以其羊絨世界聞名,出口至諸多國家和地區(但由於克什米爾羊數量的減少及來自中國大陸的競爭其出口量逐漸下降)。克什米爾人亦擅長編織,出產帕什米納披肩、絲綢地毯、無領長衫以及陶器。番紅花亦在此地得到出產。自然培育的水果和蔬菜亦作為有機食品,主要出口至中東地區。斯利那加以其銀器、紙殼子、木刻及絲織品聞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據稱含大量碳氫化合物岩石儲備[22][23]2005年克什米爾大地震對克什米爾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破壞,截至2005年10月8日在巴控地區導致超過70,000人死亡,在印控地區導致近1,500人死亡。

交通

克什米爾地區交通方式主要為空運及道路車運[24]克什米爾鐵路英語Kashmir Railway全長135公里(84英里),現代化程度高,2009年10月開始興建,2013年得到擴建,連接巴拉穆拉斯利那加巴尼哈爾格德拉英語Katra, Jammu and Kashmir至巴尼哈爾的路段完工後,鐵路將把克什米爾同印度其他地區連接起來[25]。此外相關鐵路(例如Bilaspur-Leh線)經過地表高度高於大部分的高原鐵路包含青藏鐵路

參見

註釋

  1. ^ 又譯喀什米爾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Kashmir: region, Indian subcontinent.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3).  Quote: "Kashmir, region of the northwestern Indian subcontinent. It is bounded by the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Xinjiang to the northeast and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o the east (both parts of China), by the Indian states of Himachal Pradesh and Punjab to the south, by Pakistan to the west, and by Afghanistan to the northwest.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portions are administered by Pakistan and comprise three areas: Azad Kashmir, Gilgit, and Baltistan, ... The southern and southeastern portions constitute the Indian state of Jammu and Kashmir. The Indian- and Pakistani-administered portions are divided by a 「line of control」 agreed to in 1972, although neither country recognizes it as an international boundary. In addition, China became active in the eastern area of Kashmir in the 1950s and since 1962 has controlled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Ladakh (the easternmost portion of the region)."
  2. ^ 2.0 2.1 Kashmir territories profile. BBC. [1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4).  Quote: "The Himalayan region of Kashmir has been a flashpoint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 for over six decades. Since India's parti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Pakistan in 1947, the nuclear-armed neighbours have fought three wars over the Muslim-majority territory, which both claim in full but control in part. Today it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militarised zones in the world. China administers parts of the territory."
  3. ^ Kashmir profile — timeline. BBC. [16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Quote: "1950s - China gradually occupies eastern Kashmir (Aksai Chin). 1962 - China defeats India in a short war for control of Aksai Chin. 1963 - Pakistan cedes the Trans-Karakoram Tract of Kashmir to China."
  4. ^ Basham, A. L. (2005) The wonder that was India, Picador. Pp. 572. ISBN 0-330-43909-X, p. 110.
  5. ^ 5.0 5.1 5.2 Imperial Gazetteer of India, volume 15. 190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and London. pp. 93–95.
  6. ^ A Comparative Dictionary of the Indo-Aryan Languages. Dsalsrv02.uchicago.edu. [2015-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7. ^ Akbar, M. J., Kashmir, behind the vale, Viking: 9, 1991 
  8. ^ Raina, Mohini Qasba, Kashur The Kashmiri Speaking People, Trafford Publishing: 3–, October 2013, ISBN 978-1-4907-0165-3 
  9. ^ 9.0 9.1 Snedden, Christopher, Understanding Kashmir and Kashmir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 2015, ISBN 978-1-84904-342-7 
  10. ^ P. iv 'Kashmir Today' by Government, 1998
  11. ^ Kashmīr and Jammu – Imperial Gazetteer of India, v. 15, p. 72.. [2013-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2. ^ Justice A. S. Anand, The Constitution of Jammu & Kashmir (5th edition, 2006), page 6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3. ^ Kashmir, Research Paper 04/28 by Paul Bowers,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United Kingd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age 46, 30 March 2004
  14. ^ 中國關注喀什米爾局勢 印巴劍拔弩張引國際擔憂. BBC. 2019-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英國英語). 
  15. ^ FO rejects rumours govt planning AJK-Pakistan merger. DAWN. 2020年1月31日 [2023年10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9日). 
  16. ^ 外交部关于进一步申述有关中印边界的事实和重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给印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的照会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 570–575. 1959年12月31日 [2023年2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1月25日). 
  17. ^ Population by religion community - 2011. Census of India, 2011. 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016-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5). 
  18. ^ 更多歷史爭論參見Alexander Evans的『A departure from history: Kashmiri Pandits, 1990-2001』 Contemporary South Asia, Vol 11, 1 2002 p19-37
  19. ^ 19.0 19.1 Snedden, Christopher, What happened to Muslims in Jammu? Local identity, ‘"the massacre” of 1947’ and the roots of the ‘Kashmir problem’, South Asia: Journal of South Asian Studies: 111–134, ISSN 0085-6401, doi:10.1080/00856400108723454 
  20. ^ Evans, Alexander. A departure from history: Kashmiri Pandits, 1990-2001. Contemporary South Asia. 2002-03-01, 11 (1): 19–37. ISSN 0958-4935. doi:10.1080/0958493022000000341. 
  21. ^ Kashmir: The Predicament - Commentary. 2009-01-05 [2016-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5). 
  22. ^ Iftikhar Gilani. Italian company to pursue oil exploration in Kashmir. Daily Times. [20 Nov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23. ^ Ishfaq-ul-Hassan. India, Pakistan to explore oil jointly. Daily News and Analysis. [20 Nov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24. ^ Local Transport in Kashmir –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Kashmir – Mode of Transportation Kashmir India. Bharatonline.com. [3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7). 
  25. ^ How to Reach Kashmir by Train, Air, Bus?. Baapar.com. [22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8日). 

來源

  • Drew, Federic (1877). 「The Northern Barrier of India: a popular account of the Jammoo and Kashmir Territories with Illustrations.&;#8221; 1st edition: Edward Stanford, London. Reprint: Light & Life Publishers, Jammu. 1971.
  • Neve, Arthur (Date unknown). The Tourist's Guide to Kashmir, Ladakh, Skardo &c. 18th Edition. Civil and Military Gazette, Ltd., Lahore. (The date of this edition is unknown - but the 16th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1938)
  • Evans, Alexander. "Why Peace Won’t Come to Kashmir", Current History (Vol 100, No 645) April 2001. pp. 170-175.
  • Stein, M. Aurel (1900). Kalhaṇa's Rājataraṅgiṇī – A Chronicle of the Kings of Kaśmīr, 2 vols. London, A. Constable & Co. Ltd. 1900. Reprin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9.
  • Knight, E. F. (1893). Where Three Empires Meet: A Narrative of Recent Travel in: Kashmir, Western Tibet, Gilgit, and the adjoining countries. Longmans, Green, and Co., London. Reprint: Ch'eng Wen Publishing Company, Taipei. 1971.
  • Blank, Jonah. "Kashmir–Fundamentalism Takes Root", Foreign Affairs, 78,6 (November/December 1999): 36-42.
  • Younghusband, Francis and Molyneux, Edward 1917. Kashmir. A. & C. Black, London.
  • Drew, Frederic. Date unknown. The Northern Barrier of India: a popular account of the Jammoo and Kashmir Territories with Illustrations. Reprint: Light & Life Publishers, Jammu. 1971.
  • Moorcroft, William and Trebeck, George. 1841. Travels in the Himalayan Provinces of Hindustan and the Panjab; in Ladakh and Kashmir, in Peshawar, Kabul, Kunduz, and Bokhara... from 1819 to 1825, Vol. II. Reprint: New Delhi, Sagar Publications, 1971.
  • Anonymous. 1614. Baharistan-i-Shahi: A Chronicle of Mediaeval Kashmir. Translated by K.N. Pandit. [1]
  • Schofield, Victoria. Kashmir in the Crossfire (London: I B Tauris, 1996)
  • Behera, Navnita. State, identity and violence : Jammu, Kashmir and Ladakh (New Delhi: Manohar, 2000)
  • Varshney, Ashutosh. India, Pakistan and Kashmir: Antinomies of Nationalism. Asian Survey, November 1991. pp. 997-1019.
  • 馬大正:《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3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及領土糾紛》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