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傣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傣族
ᦺᦑ ᥖᥭᥰ
刀安仁
召存信
朱婧汐
總人口
1500萬—2000萬
分佈地區
 緬甸6,345,236
 中國1,329,9852020年人口普查
 泰國145,236
 老撾126,229
語言
傣仂語傣那語黑傣語撣語蘭納語等等傣語漢語
宗教信仰
南傳佛教
相關族群
佬族撣族

傣族傣仂語ᦺᦑ /tai˥˩/傣阮語:ᨴᩱ/tai˧/傣那語:ᥖᥭᥰ /tai˥/泰語ไทยไท老撾語ໄຕ撣語တႆး),可以指稱泰老民族,又可指稱中國大陸境內的泰老民族。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稱作泰族,經民族識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稱呼被改為傣族。傣族是中國大陸跨境民族之一,與百濮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撣族坎底傣老撾的主體民族佬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泰語ไทย /tʰaj˧/),印度阿薩姆阿豪姆人系出同源。

中國大陸境內的傣族,包括有傣泐(雲南西雙版納、普洱)、傣阮(雲南西雙版納,有幾個村寨是傣阮村寨,而傣阮的主體主要位於泰國北部,此外還有老撾北部、緬甸撣邦)、傣龍(即撣族,緬甸撣邦雲南德宏)、黑泰(雲南金平)、傣痕緬甸語ဂုံရှမ်းလူမျိုး(雲南普洱,傣痕的主體主要位於緬甸撣邦景棟)等等。佤族對傣族稱呼為「Siam」[1]

泰老民族按照地區和文化的不同,有各自的稱呼,可以劃分為30多個群體,主要的是:

  • Shan(撣族 / Tai Long,傣龍)(Tai Yai,傣亞 / 花腰傣、Tai Nüa,傣那/花腰傣);
  • Khamti、Tai Laing、Tai Phake、Tai Aiton、Khamyang、Ahom、Turung,分佈於印度和印緬邊境
  • Laos(老族,又有6個支系老龍、老允、老康等等)、Lao Isan(泰國依善地區老族)、Nyaw(泰國依善地區)、Phu Thai(普泰,泰國依善地區和老撾中部)
  • Tai Dam(黑傣)、Tai Dón(白泰)、Tai Daeng(紅泰)、Phuan(傣Phuan)、Thai Song(松)
  • Tai Yuan(傣沅)、Tai Lü(傣泐)、Khun(傣痕緬甸語ဂုံရှမ်းလူမျိုး
  • Siamese(暹羅泰族)、Southern Thai(泰國南部泰族)、Khorat(呵叻泰族)。

歷史

傣族遷入東南亞的遷徙路徑

嶺南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派尉屠騅率領50萬大軍,向嶺南進發。經過幾年的激烈戰鬥,到公元前214年,秦軍最後打敗了西甌的反抗,終於統一了嶺南,設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派官吏進行統治。接着從中原流放了一些漢人罪犯到嶺南地區「與越雜處」,壯族先民地區進入了短暫的郡縣時代。

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駐守南海郡的秦將趙佗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趙佗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推行一系列「和綏百越」的政策,自稱「蠻夷大長老」。

漢武帝時期,南越國內部相互傾軋,公元前112年西漢王朝重新出兵嶺南,次年(前111年)打敗南越國,將嶺南重新劃歸到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從秦始皇統一全國到唐初的一千年左右里,隨着漢人到嶺南參與開發的日漸增多,使得壯族東部各個部族逐漸漢化,嶺南東部地區只留下了部分的壯語地名,只剩嶺南西部仍居住有大量的壯族。結合歷史語言學的研究,可以推斷出傣族與壯族的分化也是在這個漫長的郡縣時代開始的。

僚,在古書中,常用來指嶺南(廣東廣西)一帶的百越土著,同時僚也是壯傣語民族的自稱,至今東南亞的老撾,仍以寮(僚)作為族名與國名,泰語中仍以僚(rau)為複數第一人稱。

例如太平寰宇記(四庫全書本)卷157:「通典雲,五嶺之南,人雜夷,不知教義,以富為雄。」[2]

隋書卷三十一:「自嶺已南二十餘郡,大率土地下濕,皆多瘴厲,人尤夭折。南海、交趾,各一都會也...... 諸蠻則勇敢自立,皆重賄輕死,唯富爲雄。巢居崖處,盡力農事。刻木以爲符契,言誓則至死不改。父子別業,父貧,乃有質身於子。諸皆然。並鑄銅爲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來者有豪富子女,則以金銀爲大釵,執以叩鼓,竟乃留遺主人,名爲銅鼓釵。」至今廣西壯族仍存有銅鼓習俗。

越南境內有地名,Lao Cai,意思為僚人通過的地方,Lao Phan 意思為僚人經過的地方,至今當地仍有泰傣民族居住。泰傣民族可能是從廣西經過當地,前往中南半島腹地。(G.E. Hall, A History of SEA (1981))

壯傣走廊

現代壯泰語分佈。西南泰是狹義的泰傣語支,其他是壯語。

之後,壯族紛紛南遷,通過廣西的西江流域進入了越南紅河流域,然後又受到了早已經定居於此的越南京族的排擠,又不得不越過紅河流域,向西進入中南半島,沿左江流域-紅河流域-老撾高原-泰國中部平原等一條長線,形成了所謂的「壯傣走廊」。一部分進入雲南,形成現在的西雙版納傣族。

在「壯泰走廊」形成並發展的漫長歲月當中,由於雲貴高原北部的藏緬語族民族(彝語支民族為主)的南下,以及越南京族政權的興起,兩者開始形成了對壯-泰族先民的鉗狀制約力量,壯泰民族從漫長的壯泰走廊分佈變化為逐漸分離局面,也導致了現在壯族先民與現代傣族先民失去了緊密聯繫,終於產生了壯泰民族的最終分化。

從現在民族的分佈圖來看,壯族分佈與泰族(包括老族、傣族、撣族等)分佈呈一個葫蘆狀,壯族的分佈區和泰族的分佈區為葫蘆的兩大瓢,而兩者之間唯一的連續點就是越南西北泰族地區和雲南文山州的壯族地區,可以窺視出壯泰遷徙歷史的一些脈絡。[3]

獨立建國

12世紀,雲南的傣族建立了勐泐(即車里宣慰司)國,首都在景洪,版圖至蘭納老撾與越南西北。國主叫叭真(帕雅真),有四子,小兒子管西雙版納,其他三人分別管泰國的清邁、越南西北、老撾的豐沙里省,他的王國生存至1950年。

西元1238年,進入中南半島的泰族,建立了素可泰王國,取代了當地原有的高棉人政權,在同時代,周邊地區也建立起了其他大大小小的泰族政權,例如瀾滄王國蘭納王國,形成現在的泰族和寮族先民的政權。這些政權大都受到了這片土地的土著——孟族的影響,在宗教文化上也受到了孟人長久信仰的上座部佛教的洗禮,泰-老民族開始形成了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局面。同時,泰傣民族也參考了土著孟族使用的婆羅米文字,替泰語創造了書寫文字。

的黑齒蠻、「 金齒蠻」、「銀齒蠻」、「繡面蠻」、茫蠻、繡腳,「白衣」可能與傣族有關(但有爭議)。民國時期的「白夷」、「擺夷」、「百夷」即為傣族。

而德宏一帶則有被稱為麓川思氏的德宏傣族地方政權,由元末生存至明英宗時代。

在中國的分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內地31個省級行政區內有傣族人口1,261,311(一百二十六萬一千三百一十一)人,位列第19大民族。在中國內地,傣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新平元江景谷金平雙江等縣,在保山鎮沅瀾滄元陽彌勒馬關等地也有傣族民眾散居。[4]另外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新安鄉也是傣族聚居地。一部分南下到越南緬甸老撾北部。

因需要暖濕氣候種植水稻,其聚居地位於海拔二千米以下,主要分佈於雲南西南的河谷平原(大盈江瑞麗江)。

傣族自治地方

傣族鄉

傣族鄉 市州 縣區
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 雲南 臨滄市 滄源佤族自治縣
灣甸傣族鄉 雲南 保山市 昌寧縣
灣碧傣族傈僳族鄉 雲南 楚雄州 大姚縣
船房傈僳族傣族鄉 雲南 麗江市 華坪縣
石龍壩彝族傣族鄉 雲南 麗江市 華坪縣
新莊傈僳族傣族鄉 雲南 麗江市 華坪縣
平村彝族傣族鄉 雲南 臨滄市 臨翔區
芒寬彝族傣族鄉 雲南 保山市 隆陽區
龍潭彝族傣族鄉 雲南 普洱市 思茅區
荷花傣族佤族鄉 雲南 保山市 騰衝縣
東坡傣族鄉 雲南 楚雄州 武定縣
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 雲南 臨滄市 永德縣
永興傣族鄉 雲南 楚雄州 永仁縣
栗樹彝族傣族鄉 雲南 臨滄市 雲縣
高大傣族彝族鄉 雲南 玉溪市 通海縣
新安傣族鄉 四川 涼山州 會理縣

中國傣族人口分佈

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各地傣族人口列表(普查時點人口,單位:人;   帶色  部分,表示為世居省份)[5]
位次 地區 總人口 傣族 占傣族
人口比例(%)
佔地區
少數民族
人口比例(%)
佔地區
人口比例(%)
合計 1,245,110,826 1,159,231 100 1.10049 0.09310
31省份合計 1,242,612,226 1,158,989 100 1.10143 0.09327
G1 西南地區 193,085,172 1,150,154 99.217 3.19090 0.59567
G2 華東地區 358,849,244 4,283 0.369 0.17137 0.00119
G3 中南地區 350,658,477 3,528 0.304 0.01193 0.00101
G4 華北地區 145,896,933 682 0.059 0.00782 0.00047
G5 東北地區 104,864,179 187 0.016 0.00171 0.00018
G6 西北地區 89,258,221 155 0.013 0.00089 0.00017
1 雲南 42,360,089 1,142,139 98.526 8.06663 2.69626
2 四川 82,348,296 6,642 0.573 0.16127 0.00807
3 山東 89,971,789 1,797 0.155 0.28400 0.00200
4 廣東 85,225,007 1,256 0.108 0.09896 0.00147
5 江蘇 73,043,577 1,083 0.093 0.41669 0.00148
6 廣西 43,854,538 847 0.073 0.00503 0.00193
7 貴州 35,247,695 755 0.065 0.00566 0.00214
8 重慶 30,512,763 604 0.052 0.03060 0.00198
9 湖南 63,274,173 587 0.051 0.00916 0.00093
10 浙江 45,930,651 540 0.047 0.13658 0.00118
11 河南 91,236,854 500 0.043 0.04372 0.00055
12 安徽 58,999,948 373 0.032 0.09376 0.00063
13 北京 13,569,194 265 0.023 0.04526 0.00195
14 上海 16,407,734 246 0.021 0.23683 0.00150
15 河北 66,684,419 229 0.020 0.00789 0.00034
16 海南 7,559,035 197 0.017 0.01500 0.00261
17 福建 34,097,947 169 0.015 0.02895 0.00050
18 湖北 59,508,870 141 0.012 0.00543 0.00024
19 遼寧 41,824,412 104 0.009 0.00155 0.00025
20 內蒙 23,323,347 96 0.008 0.00198 0.00041
21 江西 40,397,598 75 0.006 0.05966 0.00019
22 山西 32,471,242 68 0.006 0.06592 0.00021
23 陝西 35,365,072 68 0.006 0.03854 0.00019
24 吉林 26,802,191 60 0.005 0.00245 0.00022
25 新疆 18,459,511 59 0.005 0.00054 0.00032
26 天津 9,848,731 24 0.002 0.00899 0.00024
27 黑龍江 36,237,576 23 0.002 0.00130 0.00006
28 西藏 2,616,329 14 0.001 0.00057 0.00054
29 甘肅 25,124,282 13 0.001 0.00059 0.00005
30 寧夏 5,486,393 11 0.001 0.00058 0.00020
31 青海 4,822,963 4 0.000 0.00018 0.00008
現役軍人 2,498,600 242 0.021 0.21664 0.00969

文化

語言文字

1962年 雲南德宏傣族家庭
1962年 雲南德宏傣族老人
1962年 雲南德宏傣族青年慶祝開門節

傣族說德宏傣語(傣那語)、西雙版納傣語(傣仂語)、紅金傣語金平傣語(傣端語)等多種傣語,都屬於壯侗語系台語支。 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分為四種形式:在西雙版納等地通行的稱為傣仂文﹐又稱西雙版納傣文﹔在德宏等地通行的稱為傣哪文﹐又稱德宏傣文﹔在瑞麗瀾滄耿馬等縣市的部分地區使用的稱為傣繃文﹔在金平使用的稱為傣端文,又稱金平傣文。這四種傣文都是從印度婆羅米字母演變而來的﹐與老撾文泰文緬甸文高棉文屬於同一體系。均為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但形體結構有所差異。[6]

傣文書法是以傣文字體為表觀內容,以最初時的火炭筆、白泥巴筆以及後來的「列占」(鐵錐筆)、蕨筆、鋼筆和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傳統傣文書法有「多溫暖斐」、「多勤搭毖」、「多法頇」、「多洛谷」、「多麻環折」、「多南簾奪」等六種書體,傣語把它們統稱為「南贊賀折」,意即「六種技法」或「六大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出現的書法藝術有「折篾形」、「貓閉眼形」、「方體形」、「疊壓形」、「雞爪形」、「卷首甩尾形」、「金藤繞圈形」、「金花吐絲形」等眾多流派、風格各異的優秀傣文書體。[7]

文學戲曲

傣族文學主要為敘事詩。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長篇敘事詩。現在保留的傣族傳統長篇敘事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其中有歌唱人類創世活動的如《布桑蓋與瓦桑蓋》、《坤撒》,頌揚祖先創業事跡的如《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歷史事件的如《召網香召網朔》、《勐卯與景欠戰爭史》,揭露統治階級貪婪殘暴的如《娥並與桑洛》、《召樹屯》、通過愛情主線揭示社會矛盾的如《朗鯨布》、《線秀》,還有新中國成立後表現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彩虹》、《流沙河之歌》等。[7]

傳統傣戲:過去西雙版納有一種以舞蹈為主兼唱戲詞的形式,這是傣戲的雛形。其情節比較簡單,主要表現持刀的獵人與化了裝的龍、鳳、龜、鶴進行鬥爭。傣戲的發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帶。因此傣戲又稱「滇西傣戲」。大約在19世紀初產生於德宏盈江的盞西和干崖。較早的劇目有《公孫犁田》、《冒少對唱》、《十二馬》等。到20世紀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個傣戲劇團,於是傣戲迅速風靡各地。傣劇的唱腔、道白均用傣語,唱腔以男腔、女腔為主,劇本多根據傣族民間故事改編,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間武術為主,也借用其他劇種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戲曲風格。在傣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揮了表演者道具扇子或手帕的作用,同時借鑑京劇滇劇傣拳創造了傣戲的武打動作,臉譜的化裝則由原來的紅、黑、白三色發展為較為細緻的「勾臉」,以表現人物性格。另外還根據劇情和角色的性格改進了曲調形式,音樂集傣族地區豐富的民間曲調而成,伴奏從以象腳鼓、鋩鑼、鈸為主發展到使用多種樂器,並採用了滇劇不少以鑼鼓經為主的伴奏手段。各地經常有劇團演出,每逢節慶日,村與村、壩與壩之間還舉行巡迴的交流演出。[7]

傣族舞蹈種類繁多。西雙版納傣族稱舞蹈為「凡」。民間舞蹈有:凡婻諾、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諾以模仿禽類動作為主要特徵,包括孔雀舞、鷺鷥舞、斑鳩舞等。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為道具而表演的獸類舞蹈,此外還有獅子舞、大象舞等。凡光為鼓舞,舞蹈者挎鼓或擊鼓而舞,自己為自己伴奏,僅限於男性表演,在民間流傳極廣。常見的鼓舞有嘎光鼓舞、象腳鼓舞、大鼓舞等。哈凡為邊歌邊舞的集體性舞蹈,常見的有《依拉賀》和放高升舞,多在節日期間結群表演。凡整為武術舞,其中包括拳術舞、棒術舞、刀術舞等。表演時常敲擊鼓、鋩、鑔等打擊樂器伴奏。表演者的步伐、節奏應與鼓點協調,具有娛樂和自身防衛等特點。除了以上幾種有統一名稱的舞蹈外,民間還有一些反映生產、生活和風俗習慣的舞蹈,常見的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環舞、花棍舞、蠟條舞、荷花舞等,其特點以舞蹈動作表現傣族生活的某些側面,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節日和迎接新年時,都要表演孔雀舞。[7]

傣族民間樂器有嘎臘薩、玎、篳、多洛、象腳鼓、鋩、排鋩和傣鑔等。傣族的特色樂器葫蘆絲是舌簧樂器,用循環換氣法能持續發出五度音程,音色優美、柔和、圓潤、婉轉。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樓里,能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而吹出的顫音尤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中國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創作出《月光下的鳳尾竹》樂曲,使葫蘆絲音樂風靡大江南北。象腳鼓因鼓身形似象腳而得名,常與鋩鑼、傣鑔組合在一起,廣泛用於歌舞和傣戲伴奏。嘎臘薩是竹製、吊橋形的敲擊體鳴樂器。玎是彈撥弦鳴樂器,傣族青年戀愛時經常彈奏,有「愛情樂器」之譽。[7]

醫藥

傣族醫學相當發達。傣醫理論認為,自然界存在風、土、水、火「四塔」,而人體同樣由風(氣)、水(血)、火、土「四塔」構成。四者平衡則身體健康,四者不平衡則生病。傣醫將疾病分為四大類,即熱病類、斑疹類、痹病類及毒病、血病類。傣醫還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將一年分為冷、熱、雨三季,選用不同的方藥治療不同季節的疾病。傣醫治療疾病,除採用內服、外用、內外合治三種療法外,還有一些獨特治療方法,如睡藥、敷藥、蒸藥、薰藥、研磨藥、刺藥等。傣醫常用成方有萬應小藥丸、五寶藥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現存傣醫藥文獻有《嘎牙山哈雅》、《瑪弩薩羅》、《藥典》、《醫書》、《藥書及病理》等。[7]

傣醫院校有:

武術

武術,西雙版納傣語叫「芬整」,德宏一帶叫「戛拳」。過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歲,一般都要學會幾套武術動作,作為防身、禦敵、防野獸之用。騰衝縣永樂寨,男女老幼人人習武,被譽為「傣族武術之鄉」。傣族武術廣泛吸收了中國漢族太極拳長拳形意拳氣功的內容,又引進緬甸泰國的武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步伐多以四平馬步、弓步、跪步為基礎,步穩勢烈,節奏分明,多借勁含力,以巧取勝。傣族武術在西雙版納有四個流派:一是以拳術為主的本地派,二是以棍棒為主的漢族傳來派,三是以長刀為主的緬甸傳來派,四是以短刀為主的泰國傳來派,總共有130多套武術。武術中以拳術最為豐富,也最有地方特色,有大洪拳、小洪拳、撲虎拳、四方拳、老虎撩尾拳、螃蟹拳、梅花拳等。傣族人還善於把各種動物的姿態糅合在武術之中,形成別具一格的青蛙拳、蛇拳、孔雀拳、鷺鷥拳、猴拳等。[7]

黑陶紅陶

傣族是製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西雙版納普洱鎮遠等地是黑陶的主產地。黑陶器的原料是傣鄉特有的一種黑土,經與一定的沙和沾土混合漚透後捶砸揉壓製成。黑陶器均以手工拉坯製作,坯拉好後用刀刮或刻畫出花紋,晾乾後燒制即成。黑陶器一般皆為素色,表面光滑,質地細膩。 由於黑陶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因而在炎熱的傣鄉,長時間用它蓄水不僅不會變質,而且能保持水的清涼感覺。還有一個用途是用作祈吉的滴水器,傣族寺廟佛殿中的柱腳處通常會有一個落水小洞,根據滴水的情況占卜,若有不吉要請佛爺為其念經解除。[7]

傣族紅陶製作材料為當地一種紅粘土,呈磚紅色,配以一定量的沙,拌透揉均,用木棒槌舂、打混合後,用自製的轉盤手工拉坯。坯拉好後用有花紋的木拍拍上簡單的花紋,放入棚下陰乾,陰乾後即行燒制。傣族紅陶器具出品和用得最多的是罐,傣語稱為「莫丁」,一般較大,造型十分别致,用於盛水裝飯,在炎熱條件下能免除腐壞之虞,為所有傣族人家必備之器。[7]

習俗

1962年 雲南德宏傣族姑娘繞絲

服飾

傣族婦女多數束髮,着窄袖短衫和長筒裙,但在芒市等地婚前着短衫,束小圍腰,婚後改為穿對襟短衫和黑色筒裙。男子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上着短衫,下穿長褲,冬天冷時披毛毯。過去傣族人有紋身的習俗。

節慶

  • 潑水節
  • 傣族人結婚時要殺牛,並請全村人來到自家吃飯。酒席持續三天。賀者為示感謝,會說一些吉祥話,或送上紅包。三天酒席結束後,新郎新娘正式結為夫妻。他們只種一次糧食在冬天結束農耕逸居。

參考文獻

  1. ^ 顏其香等. 《佤汉简明词典》.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1 [201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2.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七. [202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3). 
  3. ^ Luo, Wei; Hartmann, John; Li, Jinfang; Sysamouth, Vinya. GIS Mapping and Analysis of Tai Linguistic and Settlement Patterns in Southern China (PD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 (DeKalb: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December 2000, 6 (2): 129–136 [May 28,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2-18). 
  4. ^ (中文)中國少數民族分佈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2年:119-124頁. ISBN 7-5031-3001-6
  5. ^ 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0-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9). 
  6. ^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傣文條目[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傣族.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