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偶氮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偶氮苯
IUPAC名
(E)-diphenyldiazene
英文名 Azobenzene
別名 Azobenzene
識別
CAS號 103-33-3  checkY
PubChem 2272
ChemSpider 2185
SMILES
 
  • N(=N/c1ccccc1)\c2ccccc2
InChI
 
  • 1/C12H10N2/c1-3-7-11(8-4-1)13-14-12-9-5-2-6-10-12/h1-10H/b14-13+
InChIKey DMLAVOWQYNRWNQ-BUHFOSPRBP
RTECS CN1400000
性質
化學式 C12H10N2
摩爾質量 182.22 g·mol−1
外觀 橙色針狀結晶
密度 1.09 g/cm³(固體)
熔點 69℃ (342 K)
沸點 293℃ (566 K)
溶解性 2.4e-6 g/100mL (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
pKa 3.3
結構
分子構型 sp2 at N
偶極矩 0 D (trans isomer)
危險性
歐盟危險性符號
有毒有毒 T
危害環境危害環境N
警示術語 R:R45, R20/22, R48/22, R50/53, R68
安全術語 S:S53, S45, S60, S61
主要危害 toxic
閃點 476℃
相關物質
相關化學品 亞硝基苯
苯胺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偶氮苯是最簡單的芳香偶氮化合物,眾多偶氮染料的母體結構。含有兩個苯基分別與偶氮基–N=N–兩端相連的結構。

歷史

沃勒合成尿素開創有機合成化學後第六年,Eilhard Mitscherlich便報道了偶氮苯的合成。他通過硝基苯苛性鉀的反應得到紅色固體,並將該物質命名為「偶氮苯」(Azobenzol)。這比威廉·珀金合成苯胺紫要早22年。[1][2]

很長時間內偶氮苯的組成一直不明。Mitscherlich 認為其化學式為C12H5N。[3]而有人通過蒸氣密度實驗,得出 C24H10N2的化學式。[4][5] 1860年,正確的化學式才由 P. Hofmann 提出。[6]1866年,凱庫勒提出了正確的偶氮苯的結構式。[7]

凱庫勒提出正確的結構後,N=N雙鍵的構型仍然不明。1921年,Arthur Hantzsch提出重氮氫氧化物[需要解釋]中的N=N雙鍵有「syn-/anti-異構」現象(即現今 IUPAC 推薦的E/Z-標記法)。[8]

異構體

偶氮苯的順反異構


1937年,S. Hartley 用光照射偶氮苯,得到了另一種黃色的物質,[9] 可用色譜分離。1939年,Howard Percy Robertson 利用X射線結構分析,得出該物質的結構。[10] 現在知道偶氮苯存在順反異構現象,兩種異構體在顏色、溶解性和色譜親和力上都有差異。[11]

(E)-偶氮苯的溶液在紫外光照射時,經平衡反應部分轉化為(Z)-偶氮苯。根據溶劑的不同,此反應產生15-40%不等的(Z)-偶氮苯。偶氮苯的光致異構是很多偶氮類功能材料光響應的基礎。對該反應的機理有很多研究。

穩定和較常見的(E)-偶氮苯無偶極矩(0D),而介穩的(Z)-偶氮苯有3D的偶極矩。[12]

性質

反式為橙紅色棱形結晶,溶於乙醇乙醚乙酸。順式為橙紅色片狀晶體,不穩定,緩慢轉化為反式異構體。有毒,易燃。鹼性條件下還原得氫化偶氮苯,在鋅/乙酸的條件下還原得苯胺。乙酸中用二氧化鉻氧化得氧化偶氮苯

製備

偶氮苯 (5)可通過如下方法製備:

應用

用於製造聯苯染料,也用作橡膠促進劑。

內文參考

  1. ^ E. Mitscherlich: Annalen der Physik und Chemie XXXII (1834). S. 224.
  2. ^ E. Mitscherlich: Annalen der Chemie und Pharmacie XII. S. 311.
  3. ^ O. L. Erdmann: 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hemie (1861). S. 444. [1].
  4. ^ P. Hofmann: Annalen der Chemie und Pharmacie CXV. S. 362.
  5. ^ P. Griesse: „Zur Kenntnis des s.g. Azobenzol und verwandter Verbindungen「. Annalen der Chemie CXXI (1864) [2].
  6. ^ P. Hofmann: Annalen der Chemie und Pharmacie (1860). S. 324.
  7. ^ C. Glaser: Zeitschrift für Chemie (1866). S. 308. [3].
  8. ^ A. Hantzsch, G. Reddelien: Die Diazoverbindungen. Springer, Berlin, 1921.
  9. ^ G. S. Hartley: Nature 140 (1937). S. 281.
  10. ^ H. P. Robertson et al.: J. Chem. Soc. (1939). S. 398.
  11. ^ A. H. Cook: J. Chem. Soc. (1938). S. 876.
  12. ^ R. J. W. Le Fevre, G. S. Hartley: J. Chem. Soc. (1939). S. 531.

參考資料

  • H. Zollinger: Chemie der Azofarbstoffe. (Chemische Reihe, Bd. 13). Birkhäuser-Verlag, Basel, 1958. ASIN B0000BPY7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