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倭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倭刀,又稱雙手刀雙手帶,古稱單刀,中國古代對日本刀或仿製日本刀而成的刀械的稱呼,在宋朝時傳入,明朝時興盛。主要源自太刀,與中國單刀相比,長度較長,其刀柄也較長,需用兩手持握。以倭刀為主的中國武術,稱倭刀、單刀術或倭刀術。在民國時,發展出苗刀

歷史

就文獻所知倭刀最早傳入中國是在於宋代,但當時只是當作收藏品一樣的使用。

倭刀顯現了日本鑄劍技術在中古至近代領先世界各國的地位。在明朝洪武年間,錦衣衛在大將軍藍玉官邸內,搜出近萬把日本武士刀,朱元璋即以謀反罪逮捕藍玉,處決相關謀反人士萬餘人;明軍在外出作戰時,也有相當比例的部隊裝備來自兵仗局所打造的或購自日本的倭刀[1]

倭刀是明朝末年產生的重大的軍事變革產物。當時中國沿海的明朝軍與內戰後出國流亡搶劫的日本武士集團倭寇交戰時,原本使用的兵器難以與倭寇的日本刀對抗(此日本刀應該是野太刀的刀種,明朝時在日本流行的加長型日本刀[來源請求])。抗倭名將戚繼光曾有「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斷!」之嘆。故習彼之長以治彼,仿製過來且做適合中國的改良與之對抗。

倭寇成為明朝軍隊心頭大患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倭寇很重視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幾位有先見之明的將領認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輕盈敏捷、刀身又鋒利,在許多方面皆佔盡優勢,無往不利。

明朝崇禎年間宋應星著作《天工開物》提及「倭刀出鞘,暗室生輝」之讚許。

倭刀原本流行在江浙閩南一帶,但是在中國北方京津一帶,及東北關外地方,有少數武術家以家族傳承的方式在研習雙手刀法。在北方,稱呼它為雙手刀,或雙手帶。戚繼光及戚家軍被明朝政府移防至北方山海關鎮邊,以及,清初,鄭成功的軍隊在降清後,被移防至關外,被認為是雙手刀法北傳的起因。在北方,倭刀大部份是跟通背拳一起被傳授,在形意拳門下,也有雙手刀的傳授。

寫於清朝中葉的小說《兒女英雄傳》中,作者文康於小說中稱呼女主角十三妹的兵器是倭刀,可見倭刀的名稱在清朝中葉仍然盛行。直到清朝中晚期,倭刀仍然是軍隊的制式裝備之一[2]

刀法

明代兵書《武備志》記載,名將戚繼光在辛酉年(1561年)與倭寇的對戰中取得了《影流之目錄》[注 1],在研究推演後寫成了一部刀法,後人稱之為《辛酉刀法》,兩法一併被茅元儀收錄於《武備志》[參 1]。1621年程宗猷寫的《單刀法選》記載,其刀法源於日本人[注 2],其師浙江人劉雪峰盡得日本人真傳[注 3]。以後也有1644年吳殳譜寫《單刀圖說》。

參見

註釋

  1. ^ 一說即日本兵法三大源流陰流日語陰流
  2. ^ 程宗猷《單刀法選》:「器名單刀,以雙手執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
  3. ^ 程宗猷《單刀法選》:「有浙師劉雲峯者,得倭之真傳,不吝授余,頗盡壺奧。」
  1. ^ 《武備志》,八十六卷,十五頁

參考文獻

  1. ^ 《大明會典·一百九十三章》:出征官軍。所部參隨頭目人等,各一把蓮明鐵盔、青紵絲齊腰甲、青綿布弔線甲、倭腰刀、黑漆弓、真皮撒袋、矛鎗、行兵仗局關領,兵部應付,裝載前去,事寧交還。
  2. ^ 包世臣《齊民四術》卷9〈雄淵〉:「甲士萬人:穿山鳥二百,腰弩千,弓千,矛二千,鉞六百,鳥銃千,倭刀千,棒千,單刀自副。」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