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俾斯麥級巡防艦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錨泊中的施泰恩號(1893年)
概況
建造者
使用者  德意志帝國海軍
前級 萊比錫級
次級 夏洛特號
建造期 1875-1880年
服役期 1878-1910年
完成數 6
損失數 1
報廢數 5
技術數據
船型
排水量
  • 標準:2,756-2,856噸
  • 滿載:2,890-3,386噸
船長 82-82.5米
型寬 13.7米
吃水 5.2-5.68米
動力輸出 2,334-2,989匹馬力
動力來源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
船速 12.5-13.9節
續航力 2380海里以9節
乘員 18名軍官、386名水兵
武器裝備

俾斯麥級(德語:Bismarck-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70年代建造的六艘蓋甲板巡防艦所使用的船級。該船級由首艦俾斯麥號布呂歇爾號施托施號毛奇號格奈森瑙號施泰恩號共同組成;它們是在1870年代初作為海軍大規模造艦計劃的一部分而訂購,旨在擔任艦隊偵察艦或前往德意志帝國感興趣的海外地區執行長期任務。這些艦隻裝備有十至十六門150毫米箍炮德語Ringkanone,並配備全帆裝索具,以便在遠洋航行中作為蒸汽機的補充;惟布呂歇爾號在完工後不久被改裝成魚雷測試和教學艦,其艦炮被各種魚雷發射管取代。

同級的大多數成員在其服役生涯期間都曾前往海外執行過數年的巡邏任務,通常是為了通過炮艦政策意義上的力量投射來保護德國的利益,並促進德國殖民帝國從1880年代開始的擴張。1882年,毛奇號為參與國際極地年的德國探險隊提供了支持。俾斯麥號則參與了1884年奪取喀麥隆殖民地的行動,並於1885-1886年間連同格奈森瑙號和施托施號被用來保護德國宣稱擁有主權的維圖蘭英語Wituland地區,即後來的德屬東非。此外,該級艦也曾在中美洲南美洲擔任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其中一些同級艦還被編入臨時性的帝國海軍巡洋分艦隊德語Kreuzergeschwader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布呂歇爾號和施泰恩號的整個服役生涯都是擔任訓練艦,最初是為了練習使用新開發的魚雷武器,因此當時大多數德國船員都曾在這兩艘艦上接受過相關培訓。自大約1900年起,它們也開始承擔培訓海軍學員見習水兵的職責。格奈森瑙號、毛奇號和施托施號在其服役生涯後期也被用作教學艦。在此角色中,它們同樣進行了遠程訓練巡航,主要是前往西印度群島地中海。俾斯麥號是第一艘除役的同級艦,於1891年被改裝成一艘宿營船。格奈森瑙號在馬拉加附近的一場風暴中沉沒。布呂歇爾號於1907年因鍋爐爆炸而嚴重受損,隨後被出售;同年出售報廢的還有施托施號。1908年,施泰恩號也被改裝成宿營船。一直服役到1910年的毛奇號則於1911年遭受了同樣的命運,並更名為「阿刻戎號」。同級倖存的成員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於1920年拆解報廢。

設計

普法戰爭結束後,德意志帝國海軍啟動了一項總體擴張計劃,即所謂的「1873年艦隊計劃」,以加強艦隊並使其現代化,主要是為未來可能與法國重新爆發衝突做好準備。與此同時,德國在亞洲中南美洲太平洋等海外市場的貿易需求正不斷擴大,而其他歐洲列強卻開始將德國公司排除在其海外利益領域的活動之外。[1]為了更好地保護德國的這些利益並進一步向海外投射力量,軍方明確了對長途航行和海外駐留型軍艦的需求。到1870年代中期,帝國海軍以往常規的風帆巡防艦隊已迅速老化,其中幾艘已經服役了逾二十年。[2]因此,海軍司令部決定建造現代化的蒸汽巡防艦用於偵察目的和海外巡邏。蒸汽動力在航運方面的技術革新一經面世,便迅速取代了當代海軍鐵甲艦中的風帆。但確保德國經濟利益所必需的海外長途巡航要求比鐵甲艦大得多的行動半徑,而蒸汽機當時還不夠可靠和高效,無法單獨依賴它們。因此,對於預期的任務,德國海軍領導層認為保留傳統的風帆索具是必要的。[3]

作為艦隊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海軍於1870年代初訂購了六艘俾斯麥級巡防艦。[4][5]其設計方案是在1873年到1875年之間定稿,[6]它們與之前的萊比錫級類似,但俾斯麥級的尺寸略小。[7]

整體特徵

俾斯麥級各艦的尺寸不盡相同,其中俾斯麥號與布呂歇爾號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72.2米和82.5米,有13.7米的舷寬以及5.68米的前吃水和6.18米的後吃水;兩者的標準排水量分別為2,856噸和2,756噸,滿載時則分別可達3,386噸和2,890噸。後四艘艦略小,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2.18米和82米,舷寬相同,有5.2米的前吃水和6.3米的後吃水,標準和滿載排水量也分別減至2,756噸和2,994噸。它們的艦體是採用橫向鐵框架和一層外表鍍銅套英語Copper sheathing木板構造,以避免在海外長時間巡航時受到生物淤積的侵害,因為在所到之處均進入船廠接受保養並不現實。為了保護輪機艙德語Maschinenraum,這些艦隻還在其下方配備了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6][7]

每艦的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18名軍官和386名水兵組成,但這在它們後來被用作訓練艦的服役生涯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訓練艦任務的標準編制是20名軍官和449名水兵,其中50名是海軍學員、210名是見習水兵,惟格奈森瑙號通常配備17名軍官和443名水兵,其中包括20名海軍學員和220名見習水兵。布呂歇爾號的整個服役生涯都是擔任魚雷訓練艦,其船員人數在14到34名軍官和287到494名水手之間變化。每艘同級艦都可攜帶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一艘哨艇英語Picket boat、兩艘(後來是六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以及兩艘小舢板英語Dinghy。而布呂歇爾號則有六艘哨艇、兩艘機動艇英語Launch (boat)、一艘大舢板英語Pinnace (ship's boat)、兩艘高低桅帆船和兩艘小舢板,後者後來被移除。[6]

推進裝置

展現了揚帆姿態的施托施號、施泰恩號和格奈森瑙號

俾斯麥級巡防艦由一台臥式三缸單脹往復式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5.2米的雙葉螺旋槳(布呂歇爾號為4.6米三葉螺旋槳)。所需蒸汽是由四座燃煤臥式箱型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提供,並通過管道引入一具可伸縮的煙囪英語Funnel (ship)內。這些艦隻的主機額定功率為2,334至2,989匹公制馬力(1,717至2,198千瓦特),最高航速從12.5至13.9(23.2至25.7公里每小時)不等。它們的燃煤裝載量介乎於270至326噸,使之能夠以9節(1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巡航2,480海里(4,590公里),或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航行1,940海里(3,590公里)。[6][7]

竣工時,俾斯麥級艦隻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德語Segelfläche為2,210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作為在長途航行期間對蒸汽機的輔助動力。但它們在後來有所裁減,布呂歇爾號甚至將索具完全拆除。這些艦隻都是良好的船具,但即便是在中等風壓下也會發生顯著的偏航德語Abdrift,且難以操縱。它們在迎浪狀態下的速度損失相當明顯,而在使用風帆航行時的表現亦相當勉強。[6]

武器裝備

俾斯麥級艦隻裝備有一系列150毫米口徑22倍徑後裝式英語Breechloader箍炮德語Ringkanone,其中俾斯麥號的安裝數量為十六門、施托施號和毛奇號有十門、施泰恩號為十二門、格奈森瑙號有十四門,而布呂歇爾號在改裝為訓練艦之前也曾短暫地攜帶了十六門作為主炮。俾斯麥號為此共可配備1660發彈藥,其餘同級艦的彈藥分配情況則已不可考。此外,每艘同級艦還裝備有兩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德語Schnellfeuergeschütz和六門哈乞開斯37毫米轉膛炮英語Hotchkiss gun作為副炮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6][7]

布呂歇爾號在被改裝為魚雷訓練艦之後曾配備了多種類型的魚雷發射管,數量從四到七具不等。它們的管長為350毫米,被分別放置在艦體水線英語Waterline上方和下方的不同位置。俾斯麥號也在艦艏的水線上方安裝有兩具3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其餘同級艦則不設此類武器。[6][7][8]

同級艦

建造數據
艦名 出處 造船廠[6] 動工 下水[9] 竣工[9]
俾斯麥號 奧托·馮·俾斯麥 基爾北德意志船廠 1875年11月[5] 1877年7月25日 1878年8月27日
布呂歇爾號 格布哈德·萊貝雷希特·馮·布呂歇爾 1876年3月[10] 1877年9月20日 1878年12月21日
施托施號 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1875年11月[11] 1877年10月8日 1878年3月10日
毛奇號 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 但澤帝國船廠 1875年7月[12] 1877年10月18日 1878年4月16日
格奈森瑙號 奧古斯特·奈德哈特·馮·格奈森瑙 1877年6月[13] 1879年9月4日 1880年10月3日
施泰恩號 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爾·馮·施泰恩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1878年[14] 1879年9月14日 1880年10月3日

服役歷史

俾斯麥號在悉尼旱塢

俾斯麥號

俾斯麥號進行過兩次主要的海外巡航,第一次是在1878年底到1880年底,該艦到訪了南美洲港口,並在中太平洋巡邏,當時德國在那裏有經濟利益,但沒有正式的殖民地。在這次航行中,其艦長與社會群島的統治者簽訂了友好條約,並在被召回德國之前干涉了薩摩亞內政。返航途中的風暴破壞迫使俾斯麥號在澳洲尋求維修,從那裏它被轉移到南美水域,在智利、秘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爆發的太平洋戰爭期間負責保護德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回到德國後,該艦進行了大修,並換裝了新的艦炮。[15]

1883年,俾斯麥號獲重新啟用,當時德國準備爭奪非洲領地。第二次海外部署從1884年持續到1888年;在此期間,德國開始攫取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該艦密切參與了1884年對喀麥隆的收購,派遣部隊上岸鎮壓反對德國在該國經濟活動的叛亂。它還參與了1885年和1886年德屬東非邊界的劃定,以及1887年德國對薩摩亞內戰的干預。在整個海外之旅中,俾斯麥號一直擔任愛德華·馮·克諾爾英語Eduard von Knorr及其繼任者卡爾·愛德華·霍伊斯納英語Karl Eduard Heusner麾下的德國海外巡洋分艦隊德語Kreuzergeschwader der Kaiserlichen Marine旗艦[16]

1888年返回德國後,俾斯麥號於1891年退役,並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歷史學家漢斯·希爾德布蘭德、阿爾貝特·勒爾和漢斯-奧托·施泰恩梅茨認為這是對該艦得名者奧托·馮·俾斯麥的故意侮辱,因德皇威廉二世當時與他存在重大的個人分歧。此後,俾斯麥號一直充當宿營船,直至1920年拆解報廢。[17]

布呂歇爾號

布呂歇爾號偕魚雷艇在巨浪中

布呂歇爾號在整個服役生涯中一直留在德國水域擔任魚雷測試和教學艦。這個角色集中在兩項主要職責上,即培訓船員操作魚雷和開發這項武器的戰術運用。為了完成這些任務,該艦對其原本的配置進行了大量的修改,移除了大部分的艦炮,以滿足佈設各類魚雷武器。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初,德國艦隊的大多數軍官和水兵都曾在布呂歇爾號艦上接受過魚雷訓練。至1890年代初,德國的魚雷艇部隊已經擴大到該艦無法同時兼任兩項職責的地步,因此制定戰術的任務便被移交至閃電號通報艦英語SMS Blitz。布呂歇爾號最初駐紮在波羅的海軍港基爾,受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指揮,他當時主張使用小型、廉價的魚雷艇來保衛德國,而不是其後來支持的昂貴戰艦[18][19]

1900年代初,布呂歇爾號被轉移至建有魚雷站德語Torpedostation弗倫斯堡-米爾維克基地德語Stützpunkt Flensburg-Mürwik,與協助其教學任務的老式鐵甲艦符騰堡號會合。到1906年,布呂歇爾號的艦況已經嚴重惡化,只能淪為一艘固定式教學艦。1907年,該艦因發生鍋爐爆炸而嚴重受損,並造成30人死亡,儘管事故發生時大部分船員都在岸上。由於軍方認為它過於破舊,不值得維修,遂將布呂歇爾號轉售予一家荷蘭公司,在西班牙的維戈充當貯煤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其最終的結局已無從考究。[20]

施托施號

施托施號在加泰羅尼亞

施托施號曾於1881年到1885年間開展過一次主要的海外巡航,先是作為東亞分艦隊的旗艦,後來又相繼出任東非和西非分艦隊德語Kreuzergeschwader der Kaiserlichen Marine的旗艦。這次部署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東亞海域度過的,它在那裏參與調解圍繞德國在太平洋不斷擴張的殖民帝國的爭端,並確保與外國政府達成貿易協定。1885年初,該艦被調往東非分艦隊,同樣在陣中擔任旗艦。在東非水域,分艦隊司令、海軍上校卡爾·帕申德語Karl Paschen將施托施號帶到桑給巴爾,在那裏他與桑給巴爾蘇丹談判達成和解,為德屬東非的建立鋪平了道路。施托施號的東非役期只持續了六個月,之後又被短暫地調到了西非分艦隊。該編制的存在被證明是不必要的,因此所屬艦隻於1885年12月被召回德國,分艦隊亦就地解散。[21]

從1886年初開始,施托施號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為其擔任海軍學員和見習水兵的教學艦做準備。該艦於1888年到1907年都是以這種身份服役服役,在此期間,其活動主要包括參與艦隊的訓練演習和海外訓練巡航。相關巡航大多是去往西印度群島地中海,但它也曾訪問南美和西非。施托施號還經常到外國港口宣示主權,並參與解決涉及外國政府的爭端,包括1895年兩名德國公民在摩洛哥遇害一案,以及在1902-1903年委內瑞拉危機期間的爭端。當1907年4月退役後,它曾一度在基爾充當廢船,繼而於同年10月作廢品出售。[22]

毛奇號

毛奇號在阿巴齊亞

毛奇號是同級第一艘鋪設龍骨的成員,但不同於其大多數姊妹艦,毛奇號是在政府船廠建造的,在當時的建造速度通常會比私營船廠慢得多,因此它的完工時間要晚得多。該艦於1881年至1883年間在南美洲進行了一次主要的海外部署。1881年下半年,毛奇號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到訪了幾個南美國家的港口,以保護德國的利益不受衝突中內亂的影響。它還搭載了參與國際極地年的德國探險隊前往南喬治亞島;為了紀念該艦,其在皇家灣靠岸的地點被命名為「毛奇灣德語Moltke-Hafen」。[23][24]1882年,毛奇號回到南美洲西岸,繼續它在該地區的部署,直到1883年中期被召回德國。[25]

1885年返回德國後,毛奇號成為海軍學員和見習水兵的教學艦。從1885年至1908年期間,該艦主要用於艦隊的訓練演習和海外訓練巡航;同施托施號一樣,毛奇號在旅程中經常會宣示主權和順帶保護德國的利益。相關巡航大多去往西印度群島和地中海,但該艦也曾北抵冰島,南達阿根廷。它於1910年10月從海軍名錄中除籍,被改裝成一艘宿營船,供基爾的U艇學校使用。1911年10月,毛奇號被重新命名為「阿刻戎號」(Acheron),至1920年才被售予拆船商,繼而拆解報廢。[26]

格奈森瑙號

格奈森瑙號艦姿

在服役生涯的頭十年裏,格奈森瑙號曾兩度被派往海外。第一次是在1882年,其任務是在烏拉比起義英語Urabi revolt期間保護在埃及的德國公民,不過當它到達時,英國軍隊已經基本上擊退了叛亂分子,使格奈森瑙號無需在衝突中採取行動便可回國。第二次時間更長的部署是在兩年後,從1884年持續到1886年。隨着德國加入了瓜分非洲的行列,這次巡航主要集中在東非,即德國設想的殖民地區。格奈森瑙號參與了1885年德屬東非的建立,特別是作為展示武力的一份子,以說服桑給巴爾蘇丹放棄反對德國在維圖蘭英語Wituland建立保護國。1886年,它還簡要巡視了德國在太平洋的利益地區。[27]

1887年,格奈森瑙號開始作為教學艦服役,並以此角色任職了十多年。在此期間,它通常被用於訓練巡航以及單艦、分艦隊和艦隊訓練。長途航行主要在西印度群島和地中海之間交替進行。在1895年的艦隊演習中,該艦意外地與一艘丹麥縱帆船相撞,導致後者沉沒,大部分船員遇難。1900年12月16日,在一次訓練巡航期間,格奈森瑙號錨泊在馬拉加外圍進行炮術訓練。一場強烈的風暴讓船員們猝不及防,由於艦長和輪機艙人員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艦隻起錨並試圖繼續航行。隨着無法在鍋爐中獲得足夠的蒸汽,它不久便被強風吹向了石堤英語Mole (architecture)並傾覆。其大多數船員倖免於難,但仍有41名官兵在沉沒中喪生,其中包括時任指揮官、海軍上校卡爾·克雷奇曼(Karl Kretschmann)。經檢查證實該艦的殘骸無法打撈,所以在事故發生後不久,它便作廢品出售,並原地拆除。[28]

施泰恩號

擔當訓練艦的施泰恩號

施泰恩號幾乎在其整個服役生涯中都是擔任訓練艦。因此,它的役期較大多數姊妹艦都要有限:除了布呂歇爾號外,其他所有俾斯麥級成員都至少接受過一次海外部署。施泰恩號唯一的一次非訓練任務是在入役初期,於1883-1884年為其姊妹艦施托施號運送輪替船員到中國水域。在其餘時間裏,它都用於培訓海軍學員和見習水兵,並參加分艦隊和艦隊的訓練演習。該艦的訓練任務經常涉及海外長途巡航,通常是去往地中海、西印度群島或南美洲。在這類航行中,施泰恩號即其它訓練艦訪問了外國港口,並對涉及海外德國公民的問題作出反應。該艦從1885年到1908年一直擔任該職責;在此期間,它曾於1888年進行了現代化改造,成為一艘專門的訓練艦。施泰恩號還經常擔任訓練分艦隊的旗艦。1908年,該艦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被改裝成一艘宿營船。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繼續以這種有限的能力繼續運用,直到1920年拆解報廢。[29]

註釋

參考資料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107.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3.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11-2.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6.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671. 
  • Kelly, Patrick J. Tirpitz and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253-35593-5.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有限度免費查閱,超限則需付費訂閱.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