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辛格·羅
Elizabeth Singer Rowe | |
---|---|
出生 | Ilchester, Somerset | 1674年9月11日
逝世 | 1737年2月20日 | (62歲)
筆名 | Philomela; the Pindarick Lady |
職業 | Poet, essayist and fiction writer |
代表作 | Friendship in Death (1728) |
配偶 | Thomas Rowe |
親屬 | Elizabeth Portnell (mothere); Walter Singer (father); Anne Finch (aunt) |
伊利沙伯-辛格-羅(Elizabeth Singer Rowe,女,1674-1737 年)是英國詩人、散文家和小說家,被稱為 "她的性別和時代的裝飾品 "和 "天堂歌手"。她是18世紀英國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家之一。她主要創作宗教詩歌,但她最著名的作品《死亡友誼》(1728 年)是一部詹森主義雜文集,收錄了死者寫給生者的虛構信件。儘管羅在死後被稱為虔誠的喪親隱士,但她仍廣泛通信,並參與家鄉薩默塞特郡弗洛姆的地方事務。直到19世紀,她的作品仍在大西洋兩岸廣受歡迎,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雖然今天已經很少有人讀到她的作品,但學者們稱她的作品在風格和主題上都是那個時代的激進派。
人物傳記
她於1674年9月11日出生於薩默塞特郡的伊爾切斯特,是伊利沙伯-波特內爾和持異議牧師沃爾特-辛格的長女。她的父母於波特內爾在伊爾切斯特監獄從事慈善工作時相識,當時辛格和其他持不同政見者被關押在那裏。辛格與波特內爾結婚後離開牧師崗位,成為一名布商。伊利沙伯年輕時 "受到父親的寵愛",受過良好的教育。她還接受了非教會主義或分歧教派教義的教育:允許婦女在公開場合發言,參與選擇牧師和接納新教會成員;她積極參與當地教會的事務。她的父親還培養她對文學、音樂和繪畫的興趣,據說她還上過寄宿學校。
她的妹夫西奧菲勒斯·羅在她死後出版的《雜記》的前言傳記中這樣描述她:「羅夫人並不是一位世俗意義上的美女,但她卻擁有很大的女性魅力。她身材中等,頭髮是細密的赤褐色,雙眸是深灰色偏藍的,充滿了火光,膚色精緻白皙,臉頰上泛着天然的紅暈,說話優雅。她的聲音極其甜美和諧,與她嘴唇上總是流露出來的溫柔語言完美契合。」 [1]
羅的母親在她18歲左右時去世,她的父親舉家搬到了薩默塞特郡弗洛姆的埃格福德農場,在那裏,威爾特郡朗格萊特第一代韋茅斯子爵的兒子亨利-蒂恩教她學習法語和意大利語。羅在朗格萊特建立的關係使她的文學生涯受益匪淺,並與子爵的女兒弗朗西絲-蒂恩建立終生的友誼。瑟恩的曾姑母安妮.芬奇在1713年左右寫了一首詩歌,其中提到了菲洛梅拉(羅),瑟恩夫婦和芬奇成為了她的贊助人。儘管約翰-鄧頓、馬修-普賴爾和艾薩克-瓦茨都曾向她示愛,但她還是於1710年嫁給了比她小13歲的詩人兼傳記作家托馬斯-羅。據說他們的婚姻很幸福,但也很短暫:1715年,托馬斯死於肺結核。托馬斯去世後,羅離開倫敦回到弗洛姆,與她的父親一起居住在魯克巷宅邸。
羅的父親於1719年去世,給她留下了一筆可觀的遺產,她將每年收入的一半捐給了慈善機構。羅曾寫道:"我的信應該被稱為死人寫給活人的書信。"她在去世前仔細整理了自己的文件,甚至給朋友們寫了告別信,"這似乎是羅自己策劃的死後'善終'印刷活動的一部分"。她於 1737年2月20日死於腦溢血,與她的父親一起葬在魯克巷公理會教堂的墓地裏。
羅是個神童,12歲開始寫作,可能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19歲時,她開始與書商兼雅典協會創始人約翰-鄧頓(John Dunton)進行 "柏拉圖式 "的通信,這也是鄧頓 "離譜"、"滑稽 "和 "陰險 "的61頁題為 "雙重求愛 "的關係總結的素材。1693年至1696年間,她是鄧頓《雅典水星報》的主要詩歌撰稿人,但後來她對自己與鄧頓的關係感到後悔,因為鄧頓是 "印刷界的表演藝術家",他將男性的殷勤改編成商業印刷品的做法受到了文人的 "嘲笑"。
其中許多詩歌被轉載到同樣由敦頓出版的《若干場合的詩歌》中。在此期間,她以菲洛梅拉和平達里克夫人為筆名模仿平達寫作,平達這種以抽象概念寫頌歌的方法在17世紀晚期是一種流行的詩歌形式。
幾次場合的詩(1696)
該文集由約翰·鄧頓 (John Dunton) 在羅22歲時以筆名菲洛梅拉 (Philomela) 出版。
幾種場合的聖歌和詩歌(1704)
這本宗教說教詩集出版於1704年,羅是其中的主要詩人,其他詩人還包括理查德-布萊克摩爾、約翰-丹尼斯和約翰-諾里斯。
《若干場合的詩歌》(1717年)這本詩集收錄了牧歌、讚美詩、一首模仿安妮-基里格魯的詩歌、一首 "強烈捍衛女性詩歌權利 "的詩歌,在這首詩歌中,伊利沙伯-約翰遜將羅爾視為 "被傲慢性別的暴政所統治 "的女性的捍衛者。這本詩集收錄了她最著名的詩作之一:《論托馬斯-羅先生之死》,這首慷慨激昂的詩是她在丈夫早逝後寫下的。據說這首詩是波普的《艾洛伊薩致阿伯拉爾》(1720年)的靈感來源,波普也將其收錄在第二版中。她在詩中寫道:"為了你,我立刻從這個世界上退隱,/在寂靜的陰暗處哺育無望的火焰"。她信守諾言,回到了父親位於弗洛姆的家中。
死亡中的友誼,《死者寫給生者的二十封信》(1728)
毋庸置疑,她最受歡迎的作品《死亡之友》於1728年首次出版,到1825年至少出版了七十九版,到1840年又出版了十版。在18世紀,這部作品的版本數量不斷超過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和理查森的《克拉麗莎》,而且隨着時間變化,差距越來越大。
該作品由一些想像中的信件組成,寫信人是善良的朋友和親人,包括一個兩歲的孩子寫給悲痛欲絕的母親,他們已經去世,去了天堂,並希望傳授精神上的建議,主要是為了確保朋友和親人的靈魂能上天堂。
這些信件的主題主要是道德困境和當代問題;許多信件讓人聯想到道德散文,而另一些信件則更接近小說中描繪的情境。在這裏,羅似乎是在開展一場反對情愛小說中的自由主義的運動。
在序言中,羅闡述了她的說教意圖:"這些書信的主旨在於改變人們關於靈魂不朽的印象;沒有靈魂不朽,一切美德和宗教,連同其暫時和永恆的善果,都將化為烏有"。根據神靈的說法,死亡是值得歡迎的,而不是令人恐懼的,因為靈魂會在天堂體驗到極樂。
羅關於死亡之友最直接、最廣為人知的文學模型是湯姆·布朗的《死者寫給生者的信》 (1702年),儘管布朗的作品以名人為特色,他們對臭名昭著的同時代人和地獄做出了詼諧的評論。 [2] 《死亡中的友誼》受到書信傳統、幽靈文學、拼湊文學[3]和詹森主義神學[4]的影響,並影響了許多後來的曠日持久的死亡場景,例如塞繆爾·理查森的《克拉麗莎》和莎拉·菲爾丁的《大衛簡單歷險記》。最後卷(1753)。 [5]
《各種場合的信件,散文和詩歌》(1729 年)該集包括《道德與娛樂信件》的第一部分。
道德和娛樂的信件(1729-32)
《道德與娛樂信件》是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虛構信件系列,重點關注愛情、婚姻和死亡。也許最好將這部作品描述為一本說教雜本,它還包含宗教詩歌、田園詩、塔索的翻譯以及羅和赫特福德夫人之間的信件。 [6]第一部分,1729年,作為《死亡之友》的「某種續集」出版,代表了較新的印刷文化中手稿文化的小圈子書信交流的舊形式。 [7]
《約瑟夫的歷史》 (1736)羅的《約瑟夫的歷史》 (1736)是一首延續了英國宗教史詩(如彌爾頓的《失樂園》)傳統的敘事詩,並通過寓言釋義為《舊約》中約瑟夫的故事增添了細節。羅的前任是理查德·布萊克莫爾的《約伯記》 (1700年)和馬修·普賴爾的《所羅門,或世界的虛榮》(1718年)。 《約瑟夫》被翻譯成德語,影響了瑞士詩人約翰·雅各布·博德默和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克·克洛普斯托克,他的聖經史詩《彌賽亞》 (1749)也受到了《失樂園》的影響。在這部作品中,她繼續批判放蕩主義以及異教神話和祭司技藝,頌揚一位散發着貞潔美德的英雄,他抵制波提乏妻子的誘惑,羅維稱她為薩布麗娜,她使用咒語、占星術和哲學論證。放蕩主義試圖引誘他。 [8]
菲洛梅拉:或者,伊利沙伯·辛格夫人(現為羅)的詩(1737 年)這是 1696 年《幾種場合的詩》的重印本。
《冥想與獨白、祈禱與讚美中的虔誠心靈練習》 (1737)在她去世後,艾薩克·瓦茨根據她的意願,在這部作品中修改並出版了她的宗教冥想。 [9]
伊利沙伯·羅夫人的散文和詩集雜項作品(1739)由西奧菲勒斯·羅死後出版,該集以高度讚揚的傳記和不少於十二首詩歌致敬作為序言。 [9]
評價
18 世紀的文學評論家和詞典編纂者塞繆爾·約翰遜對羅表示讚賞,並在《雜記》評論中寫道,該集中的散文家「似乎普遍模仿或試圖模仿羅夫人的豐富和華麗。然而,這不僅僅是他們的讚美;他們還努力為她增添了光輝的意象和純潔的情感」,他稱讚她在風格上的掌握,「在宗教的裝飾中使用了浪漫的裝飾」。 [10]十八世紀英國作家兼女學者伊利沙伯·卡特稱讚羅的「思想的快樂優雅」,形容她的詩句「憑藉美德而精煉」,「強大的張力喚醒了靈魂中更高尚的激情」。 [21]羅的同時代人認為她是「嘉芙蓮·菲利普斯的賢德繼承人」。 [11]
她去世後,其他作家和公眾都強調了她的美德。1739 年,《紳士雜誌》用三個系列的篇幅介紹了羅,稱她為 "性別的裝飾品"。喬治-巴拉德(George Ballard)是 18 世紀的文學古董商和傳記作家,他在《大不列顛幾位女士回憶錄》中將羅視為他馴化的賢淑謙遜的理想女作家典範。約翰-鄧科姆的《女性》對她的人品和文筆都給予了高度評價。早在 1803 年,一位匿名作者就認為羅代表了 "美德和她真正的美,[應該]使她成為後起之秀的選擇和欽佩"。她成為了 "文化權威",影響了後來的女作家和 19 世紀的基督教女性活動家。直到 1855 年,她的作品幾乎每年重印一次,到 1860 年已經絕版,1897 年《英國作家詞典》甚至沒有提到她;她的聲譽從 "典範 "和 "繆斯 "變成了 "古董奇珍"。
最近的學者將羅解讀為英國小說發展的關鍵人物:羅借用了 17 世紀末和 18 世紀初英國流行的法國和意大利浪漫小說中的固定人物和場景,改變了為拯救英國人的身體而進行的外在鬥爭。女主人公從誘惑者手中,通過沉思產生的良性自我控制,將女主人公的思想和靈魂從腐敗的世界中拯救出來,從而確定了後來小說的情節軌跡,這一點在後來的小說中得到了證明,例如伊麗莎·海伍德的《貝特西無思想》,塞繆爾·理查森飾演的克拉麗莎和弗朗西斯·伯尼飾演的塞西莉亞。 [12]羅的文學貢獻的原始女權主義和愛情意義繼續根據她的道德和說教主題進行重新評估。 [13]
參考書目
- 關於幾個場合的詩:菲洛梅拉寫的(約翰·鄧頓,1696)
- 撰稿人, 《湯森詩集:第五部分》(1704 年)
- 多次吟誦神聖的讚美詩和詩歌......由菲洛梅拉和其他幾位聰明人設計(1704;第 2 e.,神聖讚美詩和詩歌集[1709])
- 「托馬斯·羅先生之死」,林托的《幾種場合的詩》 (1717);附錄於亞歷山大·波普 (Alexander Pope)的《埃洛伊薩致阿伯拉德》(1720) 第二版
- 死亡中的友誼:死者寫給生者的二十封信(1728)
- 《道德與娛樂信件》 (1729-32),三部分系列
- 《約瑟夫的歷史》 (1736 年,8 本書;死後出版的擴充版 10 本書,1739 年)
- 菲洛梅拉:弗羅姆 (1737 年 [即 1736]) 的伊利沙伯·辛格夫人 [現為羅] 的詩,酒吧。未經埃德蒙·庫爾同意
- 冥想、獨白、祈禱和讚美中虔誠的心靈練習(1737)
- 伊利沙伯·羅夫人的散文和詩歌雜作(2 卷,1739 年)
- ^ The Life of Mrs. Elizabeth Rowe. digital.library.upenn.edu. [2015-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3).
- ^ Grieder, Josephine. Introduction. Friendship in Death. New York: Garland, 1972. Print. Foundations of the Novel. 6.
- ^ Backscheider, Paula. Elizabeth Singer Row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Novel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48 and 60.
- ^ Wu, Jingyue. “Curae non ipsa in Morte relinquunt”: Jansenism and Elizabeth Singer Rowe’s Fiction (1728-32). Studies in Philology. 2021: 399-423.
- ^ Backscheider, Paula. Elizabeth Singer Row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Novel.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3: 68. ISBN 978-1-4214-0842-2.
- ^ Pritchard, John.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Oxford: Oxford UP, 2004.
- ^ King, Katherine. "Elizabeth Singer Rowe's tactical use of print and manuscript." Women's Writing and the Circulation of Ideas: Manuscript Publication in England, 1550-1800. eds. George L. Justice and Nathan Tink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rint. 172.
- ^ Staves, Susan. A Literary History of Women's Writing in Britain, 1660-178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21–223. ISBN 978-0-521-13051-6.
- ^ 9.0 9.1 Staves, Susan. A Literary History of Women's Writing in Britain, 1660-178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27. ISBN 978-0-521-13051-6.
- ^ Boswell, James. Life of John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22. ISBN 978-0-19-954021-1.
- ^ Ezell, Margaret. Writing Women's Literary Histo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75–76. ISBN 0-8018-4432-0.
- ^ Backscheider, Paula. Elizabeth Singer Row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Novel.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3: 122–207.
- ^ Elizabeth Singer Rowe © Orlando Project. orlando.cambridge.org. [2015-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