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伊萬·葉菲莫維奇·彼得羅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伊萬·葉菲莫維奇·彼得羅夫
出生(1896-09-18)1896年9月18日
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廖爾省特魯布切夫斯克
逝世1958年4月7日(1958歲—04—07)(61歲)
蘇聯蘇聯莫斯科
墓地新聖女公墓
服役年份1918–1958
軍銜蘇聯大將
參與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俄國內戰
蘇芬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獲得勳章
蘇聯英雄 年頒授)
列寧勳章 列寧勳章 列寧勳章 列寧勳章
列寧勳章 紅旗勳章 紅旗勳章 紅旗勳章
紅旗勳章 一級蘇沃洛夫勳章 一級庫圖佐夫勳章 勞動紅旗勳章
紅星勳章 保衛敖德薩獎章 保衛塞瓦斯托波爾獎章 保衛高加索獎章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戰勝德國獎章 攻克柏林獎章 解放布拉格獎章 紅軍建軍二十周年獎章
蘇維埃陸軍海軍三十周年獎章 蘇聯武裝力量四十周年獎章
其他工作蘇軍第一副總監察長
國防部總監察長
簽名

伊萬·葉菲莫維奇·彼得羅夫(俄語:Ива́н Ефи́мович Петро́в,1896年9月18日—1958年4月7日),蘇軍大將。

早年

伊萬·葉菲莫維奇·彼得羅夫生於布良斯克特魯布切夫斯克一個鞋匠家庭。1913年,彼得羅夫進入教師文法學校,1916年畢業。1917年1月,彼得羅夫進入莫斯科的阿歷克塞軍事學校,同年6月1日從軍事學校畢業,擔任駐阿斯特拉罕的156後備步兵團簡編連連長[1]。彼得羅夫1918年參加紅軍,同年成為了一名布爾什維克。彼得羅夫曾參加第25步兵團平定薩馬拉城無政府主義分子叛亂和抗擊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的作戰。

1920年5月起,彼得羅夫到突厥斯坦服役,歷任排長、特別支隊軍事法庭審判員、團政委等職。曾參加薩馬拉戰役,波蘇戰爭和1922年對巴斯瑪奇運動的鎮壓。 1922年9月,彼得羅夫被任命為第11步兵師第2旅第13步兵團特勤隊任職。1926-1931年彼得羅夫就讀於步兵指揮人員進修班。1933年1月,任中亞聯合軍事學校校長兼政委。1940年6月任步兵師長,10月調任中亞軍區步兵監。1941年3月升任機械化軍軍長[2]

二戰

1941年7月起,彼得羅夫任南方面軍步兵第25師師長,之後於1941年10月到1942年7月任濱海集團軍司令。在敖德薩圍城戰後期,他接掌保衛戰的指揮,並在最後成功撤出了大部分軍隊,參加了塞瓦斯托波爾戰役,從1941年10月底堅守到1942年6月底,在城市陷落前一刻才撤離。1942年8-10月,彼得羅夫擔任第44集團軍司令。1942年10月,彼得羅夫任外高加索方面軍黑海軍隊集群司令。在圖阿普謝防禦戰役中,彼得羅夫在兵力十分劣勢且地形不利的情況下,組織防禦並派遣小股力量到德軍後方破壞,從而阻止了敵人從圖阿普謝突破[3]

1943年2月,彼得羅夫被授予大將軍銜,5月任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他指揮部隊勝利地參加了高加索會戰中的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克拉斯諾達爾戰役刻赤—埃利季根登陸戰役新羅西斯克—塔曼戰役。1943年11月-1944年2月再次擔任濱海集團軍司令。1944年3月,遭受總指揮伏羅希洛夫指責「進攻不利、臨陣脫逃,擅離職守」被降為上將,貶為西方面軍第33集團軍司令[2]

1944年4月,彼得羅夫任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8月任烏克蘭第四方面軍司令,指揮4個集團軍進行在喀爾巴阡山的戰鬥,屬下有基里爾·謝苗諾維奇·莫斯卡連科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等名將,協助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二方面軍作戰,並率先解放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因而受到蘇軍總參謀部的嘉獎,於1944年10月重新授予大將軍銜[2]。1945年3月在摩拉維亞-俄斯特拉發戰役中,因該方面軍政治委員列夫·梅赫利斯的報告,以「訓練與組織不力」為名被解除職務[4]。1945年4-6月,彼得羅夫擔任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參謀長,協助科涅夫組織了柏林戰役。1945年5月29日,彼得羅夫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戰後

戰後彼得羅夫歷任突厥斯坦軍區司令和蘇軍第一副總監察長。歷史學家Abraham Alikhanov認為斯大林晚年曾有意授予彼得羅夫元帥軍銜[5]。斯大林去世後,彼得羅夫擔任軍事和體育訓練總部部長,1955年3月任陸軍第一副總司令。1956年1月蘇聯國防部總監察長。1957年6月任國防部副部長的學術總顧問。1958年去世後葬於莫斯科新聖女公墓

參考資料

  1. ^ Лучинский А. А. 9. Генерал армии И. Е. Петров. 1976: 121—122. ISSN 0321-0626. 
  2. ^ 2.0 2.1 2.2 彼得罗夫生平. [2016-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3). 
  3. ^ A·A·格列奇科元帥主編. 高加索会战 第2版. 1973年. 
  4. ^ Russian Great Patriotic archive 16. : 210–214. 
  5. ^ Армяне в «деле Лаврентия Берия». [2013-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