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景濤
樂景濤 | |
---|---|
出生 | 1884年 大清 |
逝世 | 1944年 中華民國西安 |
職業 |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
樂景濤(1884年—1944年,蒙名慕容嘎),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蒙古族政治人物[1],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熱水塘人。
生平
樂景濤生於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其父名叫樂山,是克什克騰旗管旗章京。樂景濤自幼念書,後來到北京接受啟蒙教育。辛亥革命後,克什克騰旗扎薩克府自草地遷入經棚。1915年,樂景濤創辦了克什克騰旗第一所蒙古族小學——萃英小學。[1]
1922年春,樂景濤自北京蒙藏學校同白雲梯、郭道甫、路級三等人赴外蒙古學習,1924年樂景濤結業並回到克什克騰旗,靠着父親樂山的照應着手從事軍事工作。在達王廟,樂景濤成立了共300人的蒙古騎兵隊伍,並從蘇聯及蒙古人民共和國運來2000條步槍和30萬發子彈,裝備該騎兵隊伍。該軍是後來內蒙古人民革命軍的前身。樂景濤在其創建的學校和軍隊中,公開宣傳俄國十月革命、階級鬥爭、進化論,發動學生到經棚街上張貼打倒王公貴族的漫畫,他還倡導民族平等。因此,樂景濤被當時人稱作「紅黨」。[1]
1925年10月,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張家口召開,樂景濤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軍事委員)。會後,樂景濤受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總部派遣,回到家鄉克什克騰旗組建了「內蒙古騎兵團」,該團以達王廟的300名士兵作為基礎,到1925年12月末已擴充到600人。同時,樂景濤還在經棚設了蒙旗軍官學校,以萃英小學學生為基礎,招收40位蒙古族青年學習軍事、政治,樂景濤任校長,金永昌任教導主任。[1]
1925年12月6日,樂景濤奉令率600名騎兵自達王廟起兵,進攻經棚。當時駐經棚的是奉軍石文華部,大約有1000人。奉軍在作戰中共200人投降。樂景濤部最終佔領經棚,此後其部隊擴至1200人。不久,樂景濤部攻克林西,隨即進軍烏丹,12月11日攻克烏丹。從12月6日至11日,樂景濤部連克三城,俘虜奉軍參謀長1名,士兵1000名,繳獲大炮7門,並繳獲大批武器彈藥。樂景濤部士兵僅戰死1人、負傷4人。此時,樂景濤部已擴至3000多人。隨後,樂景濤部追擊奉軍至開魯、洮南,逮捕了巴林左旗章京色楞、阿拉坦格日勒,林東設治局局長王立三等50多人。奉軍領導人張作霖十分震驚,事後乃派員調查,並呈報北京政府蒙藏院,要求對樂景濤進行查辦。[1]
1926年3月,馮玉祥國民軍向西撤退。樂景濤的縱隊也撤離了錫林郭勒盟、昭烏達盟、卓索圖盟西下。自林西啟程時,樂景濤部處決了林西縣稅捐局局長全濟、林東設治局局長王立三。樂景濤部西下後,自經棚南白岔向多倫開進。在多倫城,部隊駐紮了六、七天,同奉軍湯玉麟部進行了激烈戰鬥。此後,樂景濤部自張家口乘火車至歸綏,並在歸綏常駐。不久,樂景濤離開部隊。[1]
1927年8月,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特別會議在烏蘭巴托召開。在此次會議上,樂景濤負責的軍運工作未獲得充分肯定;而且因為樂景濤在外蒙古學習的四弟與郭道甫關係甚密,而郭道甫在此次會議上受到批判,所以樂景濤也受牽連。會議之後,樂景濤自動退出了內蒙古人民革命黨。[1]
此後,樂景濤在北平任蒙藏委員會職員,並代理會長5年左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樂景濤赴南京投靠蔣介石,並加入了中國國民黨。1931年,樂景濤作為邊遠省代表出席了中國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央委員。1935年,在中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後來繼任五屆一、二、三中全會中央執行委員。[1]
其女樂竹芳亦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