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人民大學校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創立的知名大學之一,經歷了陝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華北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等辦校半個多世紀的歷史。

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成立於1950年,但學校官方一般將歷史追溯至1937年,將陝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華北大學等歷史上存在過的學校作為自己的前身。此外,1912年的北平中國大學的文商學院於1949年併入華北大學朝陽大學於1950年全部併入中國人民大學,燕京大學的部分社會科學於1952年併入,共同構成了中國人民大學的重要組成來源。

中華民國時期

前期承傳

北平中國大學於1912年由孫中山創立,於1949年由華北大學接管、學生及教授轉入華北大學。中國大學一直是北京的學生運動中心, 而共產黨在1930年代即在該校建有支部, 在鬥爭中培養了一大批先進和革命志士。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中國大學學生會主席董毓華率領隊伍上街頭遊行,奪過軍警的水龍頭反射。在大陸標準中學課本上「一二·九」運動圖片即是指此事。[1]

陝北公學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大批多青年知識分子從國統區來到延安。為了最快地把他們培養成抗戰人才,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決定在積極擴大抗日軍政大學的同時創辦陝北公學(簡稱陝公),並委託林伯渠吳玉章董必武徐特立成仿吾張雲逸六人籌建陝北公學。

陝北公學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創辦的第一所具有社會教育性質的大學,第一任校長是成仿吾。陝北公學軍事色彩和政治色彩濃厚,但並非一所軍校。陝北公學和抗日軍政大學是抗戰初期延安最具知名度的大學,有一定分工。抗大主要負責訓練軍事幹部,陝北公學主要訓練根據地政權建設和黨的建設幹部,而且學員文化程度較高,多數是從中共控制區外來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陝北公學以「實施國防教育,培養抗戰人才」為辦學宗旨和培養目標,以「理論聯繫實際,適應抗戰需要」為教學原則,以「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為重點講授、自學為主、集體互助。學制較短,大部分學員三到四個月就可以從學校畢業。陝北公學前後辦學兩年,大約培養了6000多名學生,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後來都加入了中共。毛澤東親自為陝公制定了校訓:「忠誠、團結、緊張、活潑。」他還審定了成仿吾作詞、呂驥作曲的校歌。毛澤東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先後十幾次來校講話、兩次題詞,進行指導。他說:「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陝公。」

華北聯合大學

1939年6月,陝北公學與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工人學校和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四校聯合成立了華北聯合大學,學生有1500人,並於當年7月7日在延安正式宣告成立,校長兼黨團書記成仿吾。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39年6月20日作出的《關於抗大陝公等學校遷移到晉東南的決定》,抗大、陝公等以八路軍第五縱隊名義,在羅瑞卿率領下到晉東南靠近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機關辦學。中央決定:抗大總校落戶晉東南,華北聯大則落戶晉察冀軍區總部所在地河北阜平(後應付反掃蕩遷到平山),抗戰結束即遷到張家口。這次東遷的主要原因是延安面臨國共政治軍事摩擦,經濟困難,難以養活大批非生產人員。一年後,學校向正規化方向發展,各部改為學院,設有社會科學院,下設法政系、財經系;教育學院,下設教育系;文藝學院,下設戲劇系、音樂系、美術系、文學系;工學院,下設機械系、採礦系。除原有的專修科外,增設了本科和預科。後成立法政學院、群眾工作部、中學部。這時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學員 3000 多人,是華北聯合大學鼎盛時期。中國共產黨直到這時才創辦了真正意義的高等學校,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後辦起的第一所高等學府。

1941年8月至1943年是晉察冀邊區最困難的年代,由於日軍的「掃蕩」、封鎖使根據地縮小,邊區糧荒嚴重,生源減少。華北聯合大學經過兩次縮編,只保留了教育學院,改由邊區行政委員會領導。在此期間,許多幹部、學員在對敵鬥爭中犧牲。1944年,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對華北聯合大學教育學院的性質、任務、教育方針等問題做了具體規定,即以提高在職幹部水平、文化為主,貫徹學以致用、理論和實際密切聯繫的原則,培養幹部為抗戰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建設服務、為群眾服務的技能。

1945年底,華北聯合大學在張家口復校,成仿吾任校長,周揚任副校長,張如心任教務長。華北文工團、延安魯藝工作團於12月合併到華北聯大,簡稱華大文工團。聯大設立了文藝、法政、教育、外語四個學院。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10月,國軍攻佔張家口,華北聯大等學校被迫提前於9月撤出,先後遷到山西廣靈河北束鹿,1948年5月又遷到河北正定,8月晉察冀邊區的華北聯大與邊區的北方大學合併,改稱華北大學。華北聯合大學一共存在了9年,畢業生超過一萬兩千人,在敵後根據地最為艱難的1941年到1943年期間,它的辦學規模曾一度有所減小,但抗日戰爭勝利後,它很快恢復活力,並向新型正規大學過渡。解放戰爭時期的聯大學生大多參加了土改和大生產運動。

北方大學

北方大學於1945年11月在邊區成立。1948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將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當時的北方大學是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邊區人民政府創辦的一所規模較大、學科專業比較齊全的高等學府,時由范文瀾任校長,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大學下設行政學院、財經學院、教育學院、工學院、醫學院、農學院、藝術學院等學院。北方大學建校兩年多的時間,共培養了各種專業人才1000多人。

華北大學

1948年,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並於1948年8月24日正式掛牌,下設四部兩院。一部為政治訓練班;二部為教育學院;三部為文藝學院;四部為研究部;兩院分別是工學院和農學院。

華北大學成立時,由吳玉章任校長,在校學生15000餘人。1949年4月,華北大學遷入北平。遵照中共中央關於放寬招生條件、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為解放全中國迅速培養大批幹部的指示精神,華北大學重放在辦學方面,大量吸收原北平之其他大學師生(例如北平中國大學),並在河北正定和天津各辦一所分校。1950年10月,華北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大學。從1948年8月到1949年年底,華北大學共為中共培養幹部19194名。

1948到1949年期間,下屬單位陸續脫離華北大學獨立辦學:

工學院獨立出來發展為北京工業學院(現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農學院與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現更名為中國農業大學);二部外語系同北平外事學校合併為北平外國語學校,後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外國語大學。三部文藝學院離開後分別籌建:中央戲劇學院——華北大學文藝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華北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後更名為浙江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華北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以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藝術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國京劇研究院等。此外,華北大學還抽調部分幹部、教師分赴中原和廣東,籌建中原大學和南方大學。至此,原華北大學成立時之主體除了行政管理部門外,教育部門只餘下一部政治訓練班及二部教育研究室外,其餘全部被剝離。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國人民大學 (文革前時期)

人大門前的「事實求是」

1949年6月至8月,劉少奇率代表團赴蘇聯秘密訪問,請蘇聯幫助建立一所大學。經多次協商後,斯大林決定由蘇聯幫助中國建立一所新型大學,並決定該大學不設在阿爾馬達而設在北平,由蘇聯派教授按蘇聯模式辦學。8月7日,毛譯澤東表示同意。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通過了《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六次會議(1950年2月19日)任命吳玉章為中國人民大學第一任校長。國家領導人對於人民大學的建設極為關注;1950年人民大學的經費就佔了高等教育部全部概算的五分之一。劉少奇在1950年的開學典禮上這樣說過:「這個大學是我們新中國辦的第一所新式大學,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學,中國將來的許多大學都要學習我們中國人民大學的經驗,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的樣子來辦。」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首次確立以中國人民大學為首的六所高等學校(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為全國重點大學

人大最初的校址定北京鐵獅子胡同段祺瑞執政府所在地,也就是清代的和親王府舊址上,後遷往中關村。鐵獅子胡同1號(現張自忠路1號)現在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所在地。

開辦初期,人大以蘇式大學為模式辦學,

1954年,貿易系對外貿易專業併入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成立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後發展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955年外交系獨立,單獨組成外交學院;俄文系獨立,成立北京俄語學院,後合併於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另教育研究室併入北京師範大學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國人民大學大批幹部和教師遭到批鬥,全部教學、科研工作癱瘓。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員會通知中國人民大學停辦。1973年10月10日,中共北京市委、市革命委員會通知,撤銷大學領導小組和革命委員會,軍宣隊全部撤離。中國人民大學被徹底解散。

中國人民大學 (文革後時期)

郭影秋及其他師生奔走下,人大得到鄧小平支持後在77年復校招生,並提出人大主要培養財貿、經濟管理幹部和馬列主義理論工作者。復校初期在北京師範大學上課,於1978年正式復校後遷回原址。 但由於二炮部隊只交回校園之一小部份,因此引起一連串之爭取活動,然最終亦只收回了約三份之一[2]

由於人大只有人文社會學科,因此難以與國內擁有全方位學科的幾所主要大學復競爭排名。(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榜)[3][4]。但在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人大仍處於比較靠前的位置。2012年,人大首次入選武書連版中國19所一流大學的名單中,是唯一的文科大學。[5]

2012年3月,人大與北京通州區簽署協議,計劃在通州潞城鎮建設通州校區(東校區),與海淀校區(西校區)一起構成人大雙主校區,以期解決人大校園面積較小的問題。根據媒體報道,通州校區面積達2000畝,為海淀校區近兩倍,但學校正式新聞報道則未提及具體面積。根據人大規劃,東校區將大力發展人大具有傳統優勢的人文社會學科,有選擇地適當發展理工醫學科、藝術學科。亦此可見人大發展理工甚至醫學學科的雄心。另外,人大在蘇州亦建有分院,在深圳也有一個小型的研究院,而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項目開辦包括一個比較法學碩士及中國法學碩士的課程,及與香港理工大學開辦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此外,也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合辦歐洲式的MBA課程。

院校關係

由於院系調整因素,人民大學的院系是有出有進。合併入的院系中也有自己的淵源。

人大商學院:第一套班底來自由孫中山宋教仁黃興興中會名義在1912年成立之北平中國大學,該校號稱「北中大,南黃埔,一文一武」;與廣州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同為民國時代由孫中山所創立之學校齊名,中大自創校以來一直都是北京的學生運動中心,而李大釗李達吳承仕楊秀峰等多位紅色教授亦曾在該校任教,中國大學於1949年3月停辦,文、商學院師生們併入華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併入華北大學的部份最後成為人民大學的一部份。

社會科學學科:第一套班底來自起源於1870年的燕京大學,自北方大學被分解後,人大成立時已基本上沒有任何教育資源,燕京大學的社會學系的加入,正好是人大成為中國大學中社會學科領先的原因之一。

人大法學院:1950年中國政法大學併入,前身是成立於1912年的朝陽大學,其法律系科曾經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兩所法律院系之一,校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海運倉(今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和北新倉中醫研究院等機構所在地)。創辦人是汪有齡,董事長為居正(覺生)。朝陽大學的法科當時非常出名,有「南東吳、北朝陽」,「無朝(陽)不成院(法院)」的說法。抗日戰爭其間,朝陽大學先後遷往湖北省沙市、四川省成都重慶。1945年後,返遷北平。1949年,華北人民政府接管朝陽大學,在原址上成立了中國政法大學(與現在的中國政法大學沒有傳承關係),校長謝覺哉。1950年2月,中國政法大學與華北大學、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合併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朝陽大學的校址校舍、教師、學生、圖書等都歸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

山西大學於1953年撤銷建制,法學院改為財經學院,後併入人大。另外,1952年輔仁大學的哲學、經濟等4系部分師生分併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4校。

人大新聞學院:成立於1955年,1958年又將以燕京大學新聞係為基礎組建的北京大學新聞專業併入人大。自此,匯聚人大、燕大、北大三校力量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正式開始其輝煌歷程。燕京大學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英基督教在華分會於北京開辦的著名教會大學,燕京大學新聞系成立於1928年。1952年,中國大陸實行院系調整,燕京大學被拆分,文科、理科等併入北京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新聞系及一些社會學科最終併入中國人民大學。

第一分校及第二分校:按北京市政府要求成立於1978年,於85年代被併入北京聯合大學

參考文獻

  1. ^ 中国人民大学由孙中山创建. [201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7). 
  2. ^ 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201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6). 
  3. ^ 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榜. [201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6). 
  4.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指标与权重. [201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5. ^ 2012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9所). [201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