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德—蘇聯關係
東德 |
蘇聯 |
---|
東德—蘇聯關係指的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間的雙邊關係。兩國都曾經是經互會的成員國,在冷戰期間皆屬於東方集團,並且兩國現今均已不復存在。
歷史
1945年,納粹德國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波茨坦會議的討論結果,德國將被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個戰勝國瓜分佔領,併合組一個最高管理單位盟國管制理事會來治理德國事務。[1]不過由於雙方意識形態的差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衝突加劇。1948年6月20日,英法美三國在西方佔領區進行了貨幣整合併發行西德馬克,但是沒有讓蘇聯參與。作為回應,蘇聯決定在佔領區內發行東德馬克。這一事件象徵着雙方分裂的開始,緊接着西德和東德分別於5月23日和10月7日宣佈成立。[2]
東德成立初期一直以蘇聯為榜樣進行建設,其中包括工業國有化以及農業集體化。[3]1953年斯大林去世,此後斯大林的繼任者決定緩和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係,於此同時東德的經濟政策也得以放緩。不過在此後幾十年裏東德一直都是蘇聯最忠實的夥伴,直到冷戰結束。[4]
1990年,美、蘇、英、法以及東西德六國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兩德宣告統一。[5]而後蘇聯於1991年12月26日宣告解體,不過俄羅斯軍隊依然駐紮在德國境內直到1994年6月25日才撤軍。[6]
經貿
兩國均屬經互會成員國,其中蘇聯為東德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蘇聯主要向東德出口石油產品,而東德主要向蘇聯出口機械設備。1961年,東德從蘇聯共進口45億可兌換馬克的商品,出口了38億可兌換馬克的商品。到了1978年,東德從蘇聯共進口197億可兌換馬克的商品,出口了183億可兌換馬克的商品。1979年,全東德65.9%的煤炭、37%的焦炭、89.1%的原油、78.2%的金屬薄板、99.1%的木材以及85.4%的棉花均從蘇聯進口。[7]而在1979年,蘇聯所有進口機械設備中大約有18.8%進口自東德。[7]在1979年10月5日東德建國30周年之際,勃列日涅夫對東德進行國事訪問並簽署了一項為期十年的經濟互助協定。按照協定,東德需要向蘇聯提供船舶、機械設備以及化學儀器,而蘇聯則需要向東德提供燃料及核設施。[8]
軍事
二戰結束後蘇聯駐德集群正式成立於1945年7月9日,由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構成。一開始其總部位於巴伯爾斯貝格,而後遷至溫斯多夫。[9]按照華約官方的說法,蘇聯駐德部隊的戰鬥力極高並且為攻擊型部隊,一旦戰爭爆發,這支部隊能夠迅速摧毀北約的防禦體系。[10]但是隨着後來蘇聯內部的改革,這支部隊開始轉化為防禦型部隊,最終在蘇聯解體後的1994年撤離了德國。[6]
參考文獻
- ^ Yalta Conference. spartacus.schoolnet.co.uk. [2010-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 ^ Anna M. acienciala.ku.edu.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0).
- ^ Vogeler, Ingolf. State Hegemony in Transforming the Rural Landscapes of Eastern Germany: 1945–1994.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96-09-01, 86 (3): 432–458 [2022-07-30]. ISSN 0004-5608. doi:10.1111/j.1467-8306.1996.tb01761.x.
- ^ Harrison, Hope M. Soviet–East German Relations after World War II.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1995-09-01, 42 (5): 9–17 [2022-07-30]. ISSN 1075-8216. doi:10.1080/10758216.1995.11655633.
- ^ German-American Relations - 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 (two plus four). usa.usembassy.de.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8).
- ^ 6.0 6.1 Atkinson, Rick. RUSSIAN TROOPS LEAVE GERMANY. Washington Post. 1994-09-01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 ^ 7.0 7.1 Vale, Michel; Bethkenhagen, Jochen. The Development of GDR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the USS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1982, 12 (1/2): 232–260 [2022-07-30]. ISSN 0012-87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0).
- ^ Vinocur, John. Soviet and East Germans Sign an Economic Pact. The New York Times (East Berlin). 1979-10-06: 30 [2022-07-30]. ISSN 0362-4331. OCLC 1645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9).
- ^ Das sowjetische Oberkommando in Potsdam-Babelsberg. Berlins Taiga :: Berlin Stadtführungen, Potsdam Stadtführungen und viel mehr. 2017-07-14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德語).
- ^ Zuerich, ETH-Bibliothek. Die Gruppe der sowjetischen Streitkräfte in Deutschland. E-Periodica.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0)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