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世界(英語:world)一詞在現代社會意為對所有事物的代稱。
在大多數的語境中,「世界」的含義更為狹義,經常與地球及其中的所有生命、與整個人類或與國際洲際範圍相關聯。在這個意義上,世界歷史是指整個人類的歷史,而世界政治是研究超越國家和大陸的問題的政治科學學科。諸如「世界宗教」、「世界語言」、「世界政府」、「世界大戰」、「世界人口」、「世界經濟」或及「世界冠軍」等術語亦是如此。
詞源
中文源自佛教概念,由「世」(時間)和「界」(空間)組合而成的世界(梵語:लोकधातु lokadhātu),即所謂由所有時間和空間組成的萬事萬物。
唐神龍元年(705),《楞嚴經》具有文字記載。
英語中為「world」,源自古英語「weorold」,指「人間」。
現代翻譯源自1912年《哲學字彙》將日語「sekai」與「world」、「cosmos」作為對應。
概論
現代意義
- 狹義來講,通常指人類現今所生活居住的地球,而更偏重於空間。在許多場合下,也以全球、環球(寰球)、環宇(寰宇)、國際、萬國等詞作為代稱。在古代也常以天地、天下、人間、世間、世上、萬物、自然等指代。人類所知的地球世界可以用一張世界地圖來描述,分為七大洲四大洋。
- 人類強調全世界的某一領域或體系時,也可用「世界」冠名,如植物世界、動物世界等。
佛教概念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世界」(梵語:lokadhātu)一詞是從佛經梵語的漢語翻譯中來的,由「世」(時間)和「界」(空間)組合而成。古代譯經僧在翻譯梵文時使用仿譯,用一個漢字去對應梵文里的一個詞或詞根,然後組合起來。「世界」這個詞就是如此。梵文的loka被翻譯成「世」或「世間」,而dhātu被翻譯成「界」。
今日世界
對於全球人類來說,20世紀與21世紀在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有:
- 1914年和1939年的兩次破壞性的世界大戰
-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
- 巨大的殖民體系的結束
-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踏上了月球
- 發生在北約和華約國家之間的冷戰
- 北美、歐洲和日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 更加關心環境問題,包括森林的消失、能源和水的短缺、生物多樣性的衰退、氣候變化,以及空氣污染
- 傳染病問題,如愛滋病及COVID-19的流行
此外,全球人口數量也呈現爆炸性的增長:從1820年1月17日的10億,到1927年3月15日20億,1960年1月20日到達30億,1974年6月19日40億,1988年10月17日50億,2000年1月25日到達60億,2011年10月17日到達70億。在2017年4月24日16時21分(UTC)達到75億人。[1]在2022年11月15日1時29分達到80億人。
在21世紀,科學技術仍然呈現出指數性的增長趨勢,這既給人類帶來了希望,例如醫學的進步,同時也帶來了恐懼,例如戰爭中越來越多致命武器的出現。關注的議題則有全球變暖、流行性感冒、可再生能源等。
客觀認識
對世界的客觀認識稱為世界觀,這是認知哲學和生產科學中的重要概念。
參見
參考資料
- ^ World Population Clock: 7.5 Billion People (2017) - Worldometers. www.worldometers.info. [2017-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英語).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