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上海聖伯多祿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伯多祿堂
重慶南路聖伯多祿堂正面外景
聖伯多祿堂內景(攝於聖周

重慶南路聖伯多祿堂(英語:St. Peter's Church)是一座位於中國上海市黃浦區重慶南路270號的天主教堂。目前也是上海教區市區總鐸區的總鐸座堂。

教堂歷史

1908年,上海天主教會把創辦於徐家匯的震旦學院(後改名震旦大學,1952年撤銷)遷到了呂班路(今重慶南路)。震旦學院內有擔任行政工作和任教職人員的外國傳教士,他們都要過宗教生活,故震旦學院內有一小教堂。 震旦學院於1903年在徐家匯初創辦時,還沒有一個教徒學生。遷到呂班路後,教會逐步把學院辦成了有醫學院、法學院、理工學院的正規大學,並改名震旦大學,學生中也有了教徒。這樣一來,震旦大學的小教堂就成為校內天主教徒過宗教生活的場所。

1924年,震旦大學共有學生392人,其中72人是教徒。隨着教徒學生的增加,震旦大學內的小教堂已顯得太小。

1933年開始建造一所較大的教堂,次年落成,取名聖伯多祿加尼削教堂。聖伯多祿加尼削教堂落成後,不僅滿足了震旦大學天主教徒師生宗教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成了當地教徒開展宗教活動的主要教堂。由於教徒對天主教稱為聖人的聖伯多祿加尼削這個宗教人物不熟悉,教會決定改用聖伯多祿來命名,稱聖伯多祿教堂,簡稱伯多祿堂。聖伯多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教徒都很熟悉。(上海各主要天主堂旁一般都開設教會小學,伯多祿堂亦不例外,其旁開設的小學名叫磐石小學。伯多祿是拉丁文Petrus的音譯,意即磐石。 )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原來聚居在南市董家渡一帶的大批富裕信徒移居上海法租界內避難,居住在該堂周圍地段,於是該堂成為上海教區一個重要堂口,教友人數由數百人猛增到3000人,且上層信徒較為集中。

1966年「文革」開始後,伯多祿堂被關閉,並被盧灣區文化館佔用,建築與電子管風琴等設施均遭嚴重破壞。

1984年,伯多祿堂部分歸還天主教上海教區,並在聖誕節開放。

1995年1月,成都路高架道路建設時,該堂由原址向西側稍移後重建。1996年初,新堂建成,總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基本上仿照原建築風格。現在是天主教上海教區為在滬外國人開設英語專場彌撒的教堂。同年上海天主教知識分子聯誼會定居伯多祿堂。

1998年上海教區光啟社搬遷到伯多祿堂。2002年6月起君王堂英語彌撒遷移至該堂。聖伯多祿堂為市區教友較為集中的一所聖堂,現為浦西東區總鐸座堂,有常駐神父4位。

住堂神父

  • 本堂
    • 吳建林 司鐸
  • 副本堂
    • 於呈祥 司鐸
    • 任亞寧 司鐸

彌撒時間

  • 周一至周六:
    • 7:00 (中文彌撒),每逢首瞻禮六(每月第一個周五)彌撒後有聖體降福
    • 提前主日彌撒(周六): 17:00(英文彌撒),18:30(中文彌撒)
  • 主日:
    • 7:00(第一台中文彌撒)
    • 9:00(第二台中文彌撒),每月一、三主日彌撒後有追思
    • 11:00(英文彌撒)
    • 17:00(韓文彌撒)
  • 每月一、三主日:
    • 15:30(德文彌撒)

其他活動

除彌撒外還有唱經班練唱、成人慕道班、少兒學習班、圖書資料閱覽等活動項目。另外主日、周六還有本堂口的教友醫生義務為需要的教友進行醫療諮詢等。

聯繫方式

地址:黃浦區重慶南路270號 郵編:200025

電話:64678080

公交路線:36、869、932、933、974、986、隧道八線、地鐵10號線13號線一大會址·新天地站後步行744米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