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維基簡訊/2014/3月/專題報告
中文維基百科方針通過:「遊戲維基規則」
有關遊戲維基規則的方針於2014年2月4日經社群討論之後正式通過。遊戲維基規則(Gaming the system)是指惡意使用維基百科方針和指引,阻礙維基百科目標實現的行為。維基百科的方針和指引以最容易理解的字詞來傳達社群對如何管理百科所得出的共識,從而維護百科運作順暢有效。然而這些條文並非法律文件,因此缺乏法律嚴謹性。部份用戶可能會利用這一點來闡述有違方針理念原則的觀點,並同時用所謂的方針字面意思來作證明。所謂「遊戲」,即試圖「以方針,反方針」。此次設立這一方針,是為了避免這種擾亂性行為。
玩弄遊戲維基規則的用戶可能有以下的行為:
- 新用戶為了儘快參與投票而做50次重複編輯,以獲得WP:自動確認用戶權限。
- 以多條方針作為理據,對某用戶吹毛求疵,進行騷擾。
- 重複一個已經被社群否決的觀點,務求干擾討論,阻撓投票。
一般動機包括:闡釋觀點、持續進行編輯戰或強化某一特定的非中立觀點,因此有必要時可把以上特定方針與此方針結合使用。這一類行為的真正意圖與任何方針本身的設立目的相駁,且擾亂百科的正常運作,但卻經常沒有明文禁止。《遊戲維基規則》方針讓社群在遇到這一類情況時,有據可循,有法可依。
新方針:「假冒簽名」
中文維基百科社群另外還通過一項新方針「假冒簽名」。該方針規範您絕不應該冒用另一名編者的簽名。 維基百科嚴禁任何用戶簽注他人的用戶名來冒充其他用戶,篡改簽名代碼使其與另一名用戶的簽名極為相似也可能算作一種冒充的行為。維基百科也不允許您將自己的簽名代碼鏈接至他人的用戶頁,這終究會是徒勞無功,因為各頁面的修訂歷史記錄著所有編者的IP地址或用戶名。因此,如果版本差異中的簽名與該編者的常用或默認簽名大不相同的話,冒簽的用戶很容易被發現。儘管這不是絕對要求,但簽名在某種程度上與自己的用戶名比較相似是常用而且也是較能保護自己名譽的做法。
如果您發覺一名用戶的簽名具有擾亂性,或者好似在冒充另一名用戶,您理應要求該用戶更改簽名以符合相關方針規定。當要求用戶時,您應注意態度文明、注重禮儀、善意推定。請不要立即假定用戶在刻意使用擾亂性或不適當的簽名;當然同時若其他維基人請求您更改簽名,還請您不要將禮貌的請求視為人身攻擊。維基百科的成功取決於有效的團隊合作,雙方應該合作配合,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一名烏克蘭維基人去世
烏克蘭維基人伊霍爾·伊霍若維奇·柯斯登柯(烏克蘭語:Ігор Ігорович Костенко、英語:Ihor Ihorovich Kostenko)是一名烏克蘭大學地理系學生,同時擔任體育刊物的記者。柯斯登柯在利沃夫大學學習地理。他還擔任過體育網站「Sportanalitika」的記者。 不幸地,維基人User:Ig2000於2014年2月20日在烏克蘭基輔的抗議行動中中彈身亡,得年22歲,僅此讓我們永遠緬懷他。
他也是一名烏克蘭語維基百科活躍的編者,2011年7月23日加入在維基註冊而使用者名稱是Ig2000,為該語言的維基百科撰寫了280個條目,編輯次數超過1,600次。編輯的內容包括體育(特別是足球跟一級方程式賽車)、地理、經濟,還有烏克蘭軍史。另外他也替烏克蘭版維基新聞寫些體育報導。除了進行編輯之外,還為推廣維基百科做出過一些努力,例如:經營維基社群,他擔任烏克蘭維基Facebook社團頁的管理員。去年8月他提出一個名為Wiki Flashmob維基寫作活動的計畫,原先預期於今年1月份舉辦,由於這次的抗議事件而被迫取消。
2月18日,他與其他來自利維夫的大學生因為受到烏克蘭群眾愛國精神的感召加入首都基輔的抗爭,2月20日,他帶著盾牌走在抗議人群的前方,結果遭到兩顆子彈擊中,其中一顆擊中頭部當場身亡。對於這個不幸事件,烏克蘭維基百科2月21日在維基球標誌以及他的用戶討論頁上加上了黑絲帶以做為哀悼;23日,成千上萬的民眾參與他的葬禮。
維基新聞:烏克蘭維基人Ihor Kostenko死於2月20日基輔的抗議活動
案例分享(二)捷克分會的推廣經驗
此為Wikimania 2013的會前會(Preconference)「維基百科教育專案在做什麼?」專題報告,這期繼續分享案例之一
現場我們也拿到了一份講義,節錄自今年六月捷克維基媒體分會給維基媒體基金會部落格的供稿。這份講義提供了六點推廣教育專案時的技巧。這些技巧(或者可說是七點提醒)在我們推廣各種維基媒體的專案時,其實頗適合借鏡--
一、採務實態度穩紮穩打:
當一個看來不錯的專案開始之時,可能會遇到很多人來找你,跟你說「你很適合再加上...」,但如果你就隨之起舞,那最後就是什麼都做不好,所以在建立教育推廣專案之初,就要想定義清楚你的目標,選擇自己有能力處理的範圍,並且精緻、小而美的處理。從幾個學生開始、而不是幾所大學;如果你剛畢業,剛推廣時始可以找自己過去念書時欣賞的教授,第一學期先跟他們合作,一堂課幾十個學生開始,累積經驗、等到prototyping差不多了,再往更多學校或教授推廣。二、學會怎麼教別人編輯:
數理天才不一定就是好的數理老師,在維基百科優秀的編輯也不一定就是很好的老師。一開始教課時,可能會想要把所有關於維基百科的社群規範教給學生,但給的資訊量太多,可能反而讓學生覺得爆炸無法負荷而受挫。三、像維基社群說明進展:
別讓其他人覺得你在搞小圈圈,經常跟維基人們分享專案的新進展。醜話說在前,當你與社群參與者分享時,大概會遇到兩種人--一是保守派,他們會挑剔你的想法、不認同你的所作所為,這種人佔了社群中大多數;另外一種,則是相對稀有的主動者,他們會反求諸己,跟你問一聲「我能做什麼?」這樣主動協助的志工,對於專案的成功非常重要。事先通知也可以避免維基管理員對你反感,覺得你在增加維基百科的負擔。像是學期初要為學生開設個別的帳號時,也要先跟百科的社群通知,以免被誤認為同一個IP太多帳號是誰在設傀儡。四、找專人不如齊分工:
與其尋找單一的專案經理,不如創造讓志工們能找到各種的幫忙機會的平台。像是捷克語維基百科這樣的小社群中,大家幾乎都是在空閒時間進行維基的編寫,所以要像一家公司一樣的在維基百科找到一個能夠願意全心全意推動計畫的專人,根本是天方夜譚。然而因為大家都是因為興趣而來,所以如果把要做的事情拆成很多樣,每個人分攤自己較有興趣的,那比較容易把事情做完。與其用垂直的階層管理,在維基百科中,水平的合作模式比較容易成功。五、不要耍官僚主義:
所有關於教育專案的資料盡量集中放在同一個地方,讓這個網站看來盡量精簡,並且要分流,讓老師、學生、維基社群、以及記者媒體都能夠很快的找到他們所需的資料。當學校願意與維基合作的老師希望能請分會人員協助開課教授維基百科時,也不要讓老師填寫繁複的問卷或表格,只要知道學生數、課程名稱、還有要寫哪些領域的條目就可以了。六、宣傳你的專案成果:
要花一些力氣把與學校的合作讓大眾知道。記者每天都在用維基百科,所以他們也會很期待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參考來源網站中,有什麼新鮮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而當專案被教育相關的媒體報導出來後,也會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師們詢問、參與。
~本文完~
(本文來源,作者為Leoncio S.K.)
今期維基簡訊已經出版了沒有?協助我們更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