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11年10月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關於模版,如何使一個參數調用另一個參數的值呢?
例如:
[[:{{{lang}}}:{{{src_name}}}|{{{show_name|$src_name}}}]]
我想show_name的默認值等於src_name,應如何編寫? --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日 (六) 05:19 (UTC)
[[:{{{lang}}}:{{{src_name}}}|{{{show_name|{{{scr_name}}}}}}]]
--Ben.MQ 2011年10月1日 (六) 05:29 (UTC)
請問怎樣在IE6中使用例如WP:hotcat、WP:twinkle這類的工具?
RT,請告訴在下 在 不更換瀏覽器的情況下如何使用這些JS(請留言在在下的討論頁,謝謝!)。——壞壞的中華小天魚 (☺) 2011年10月1日 (六) 03:12 (UTC)
- 只要現在不能用,那就永遠不能用。早早換上Firefox吧。--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1日 (六) 06:44 (UTC)
無聊,弄了個模版玩玩
給個意見,不知實不實用。--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日 (六) 09:41 (UTC)
- 呃,不實用。因為可以寫成[[:en:Wikipedia|]],自動生成Wikipedia。參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11年6月#template:WPP。--Ben.MQ 2011年10月1日 (六) 10:54 (UTC)
- 這正是我要寫這個的原因,這樣寫法太麻煩了,會顯示為en:example,帶了個頭.
- 如果要顯示example的話,就要寫[[:en:example|example]],改名的話會麻煩些(改兩個),這個一次寫好不帶尾,唯一模版名是長點,可以用重定向改成縮寫。懶人用的--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日 (六) 11:36 (UTC)
- 你沒明白我的意思,你自己輸入[[:en:Wikipedia|]],然後預覽看看--Ben.MQ 2011年10月1日 (六) 11:42 (UTC)
- 長知識了,謝謝--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日 (六) 11:56 (UTC)
- 這可能是新版本剛剛改的,因為過去輸入[[:en:Wikipedia|]],只會生成[[:en:Wikipedia|en:Wikipedia]]。——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0月2日 (日) 03:50 (UTC)
- 長知識了,謝謝--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日 (六) 11:56 (UTC)
- 你沒明白我的意思,你自己輸入[[:en:Wikipedia|]],然後預覽看看--Ben.MQ 2011年10月1日 (六) 11:42 (UTC)
- 如果要顯示example的話,就要寫[[:en:example|example]],改名的話會麻煩些(改兩個),這個一次寫好不帶尾,唯一模版名是長點,可以用重定向改成縮寫。懶人用的--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日 (六) 11:36 (UTC)
大編輯巡查
之前提議增加的變更超過500字節的巡查,不知有沒有哪位好心人幫實現一下?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日 (六) 18:36 (UTC)
- 找他們把RCPatrol打開,然後弄個工具篩選顯示超過500字節的編輯,這樣會方便一點。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05:31 (UTC)
- RCPatrol是神馬。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05:34 (UTC)
- mw:Manual:$wgUseRCPatrol。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05:37 (UTC)
- 在元維基啊,力不從心。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05:43 (UTC)
- 不在meta啊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08:18 (UTC)
- 囧,還是不懂怎麼弄。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10:00 (UTC)
- 不在meta啊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08:18 (UTC)
- 在元維基啊,力不從心。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05:43 (UTC)
- mw:Manual:$wgUseRCPatrol。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05:37 (UTC)
- RCPatrol是神馬。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05:34 (UTC)
- (?)疑問:不是每個維基人都能巡查麼?--鐵鐵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10月2日 (日) 06:17 (UTC)
- 巡查和標記巡查是兩回事。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06:19 (UTC)
- bugzilla:--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2日 (日) 13:00 (UTC)
- RCPatrol毫無意義⋯⋯真的,這個積壓絕對是堆滿日誌上限自動消失。(未巡查的編輯保留1個月還是多久的)--Ben.MQ 2011年10月2日 (日) 13:32 (UTC)
- Ben.MQ不支持添加這個巡查?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13:42 (UTC)
- 說實話...看commons上的情況.RCPatrol效果沒那麼好,比如沒有標記權限的用戶編輯客棧都會顯示需要巡查-Mys 721tx(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02:39 (UTC)
- Ben.MQ不支持添加這個巡查?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13:42 (UTC)
- RCPatrol毫無意義⋯⋯真的,這個積壓絕對是堆滿日誌上限自動消失。(未巡查的編輯保留1個月還是多久的)--Ben.MQ 2011年10月2日 (日) 13:32 (UTC)
- bugzilla:--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2日 (日) 13:00 (UTC)
- 巡查和標記巡查是兩回事。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日 (日) 06:19 (UTC)
WP:TW在IE 9上的相關問題
很少用IE所以一直沒注意到。最近想改到IE下查頁面才發現TW的標籤出不來,之後注意到的問題。
不清楚這塊源代碼是從哪裡出來的,Opera顯示的是Inline(頁面地址)……
這一塊代碼貼在下面:
//根據情況覆蓋mwInsertEditButton函數
var oldInsertEditButton=mwInsertEditButton;
function exInsertEditButton(parent,item) {
parent.appendChild(item.element);
}
mwInsertEditButton=function (parent,item) {
if(mwEditButtons.length==0){
mwInsertEditButton=exInsertEditButton;
return exInsertEditButton(parent,item);
}else{
mwInsertEditButton=oldInsertEditButton;
return oldInsertEditButton(parent,item);
}
}
問題出在這一行:
mwInsertEditButton=function (parent,item) {
在其他瀏覽器下都是正常的,唯獨IE需要在開頭加上var ,否則出錯:SCRIPT5009: 「mwInsertEditButton」未定義
我在IE的F12工具裡面手動運行了加了var的,正常。其實也可以直接寫成
function mwInsertEditButton(parent,item) {
了解MediaWiki的應該知道這段東西的出處……幫忙修改一下吧--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14:18 (UTC)
- 我怎麼記得基於morebits的小工具都直接IE下禁用啊⋯⋯--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4日 (二) 14:23 (UTC)
- 禁用的麼……IE9下加載morebits不會出問題(我自己在測試的一個東西用到morebits,沒有出現任何異樣)……另外在Opera的腳本控制台發現一樣問題,可能是「var oldInsertEditButton=mwInsertEditButton;」的位置。--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14:26 (UTC)
- 如果禁用的話可以解釋一下原因什麼的麼……在IE 10平台預覽下發現IE 8和之前版本都有問題--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14:54 (UTC)
- 如果您用的是Twinkle.js裡帶的morebits,那麼禁用是因為在下懶得處理和IE有關的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Jimmy Xu 查 · 論 · 編 2011年10月4日 (二) 16:12 (UTC)
- (&)建議:有問題的是IE 8和之前版本,對於IE 9能否允許運行?--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17:04 (UTC)
請求修改ProveIt插件
- 這是我第二次提出同樣的問題:現在的這個插件顯示日期規則是錯誤的,但是一直都沒有人來修改。我再列出來各項,大家看一下效果[1]。
參考文獻
- ^ 作者. 中文维基-自由的百科全书啊!. 吃. 維基媒體: 頁碼. 出版日期 [2011-10-04].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於2011年10月5日 (三) 00:00 (UTC)之前加入的。
為什麼訪問Hello World經常時不時出錯?
上次出錯的時候還以為僅僅是自己電腦的問題,最近又在別的地方訪問了一次,結果也報錯,過一會兒又好了,不知這是什麼原理?怎麼就只有Hello World會出錯?--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07:46 (UTC)
- 我把大段代碼拆出去了:Hello World程序樣例。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13:14 (UTC)
- 如何知道一定是代碼部分的內容?--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2:06 (UTC)
- 看了沒刪的版本,正常,可能是你機子問題?--Cwek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5:02 (UTC)
- 還有,如果大部分人都正常,就撤銷刪除操作,歷史版本--Cwek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5:02 (UTC)
- 我上次在別的機子的另外一次訪問也報錯,我覺得巧合的可能性比較小。很奇怪的是當我幾次訪問條目主頁面都訪問不到的時候,討論頁和歷史紀錄訪問都沒問題。--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7:24 (UTC)
- 不行啊,分拆出去的Hello World程序樣例我剛剛訪問的時候也時不時報錯,估計應該是那一段代碼的問題。--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7:31 (UTC)
- Hello World程序樣例正常,不明,瀏覽器為firefox4 RC2,我試試其他的--Cwek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8:22 (UTC)
- 傲遊3(3.1.8.1000)雙模式都正常,opera(11.50),chrome(14.0.803.0)都OK--Cwek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8:28 (UTC)
- 剛剛用IE訪問新條目的歷史版本頁面也報錯,刷新了不少次,有幾次可以不報錯。--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9:29 (UTC)
- 如何知道一定是代碼部分的內容?--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02:06 (UTC)
- 就是不出錯我也建議分拆代碼出去。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14:47 (UTC)
- 回報測試結果:
- Hello World:IE 9(9.0.8112)正常,IE 10平台預覽(10.0.1008)正常,Opera(11.51)正常,Firefox(7.0.1)正常
- Hello World程序樣例:IE 9(9.0.8112)正常,IE 10平台預覽(10.0.1008)正常,Opera(11.51)正常,Firefox(7.0.1)正常
- 可能是你的瀏覽器的問題--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5日 (三) 09:25 (UTC)
- 我猜測是那一堆框框的問題,網絡不好的話可能傳錯,然後導致整個瀏覽被取消。我這邊要多試驗幾次就時不時報錯。--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5日 (三) 09:51 (UTC)
- 我自己這邊出錯的是IE8,還有另外一台出錯的機器是IE6--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5日 (三) 09:57 (UTC)
- 我猜測是那一堆框框的問題,網絡不好的話可能傳錯,然後導致整個瀏覽被取消。我這邊要多試驗幾次就時不時報錯。--愛管閒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1年10月5日 (三) 09:51 (UTC)
- 可能是你的瀏覽器的問題--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5日 (三) 09:25 (UTC)
今天upload.wikimedia.com訪問很不流暢
很多來自這個網址的圖片(包括wikied的圖標)加載很慢,甚至斷掉了
是不是牆的原因,還是其他原因?
廣州的中國電信ADSL,其他地方有沒這樣情況?
--Cwek (留言) 2011年10月5日 (三) 07:41 (UTC)
上海電信,表示速度時快時慢,極不穩定--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5日 (三) 15:37 (UTC)
不想讓別人看到個人的測試頁...
如題,假如我自己創見了一個我自己用戶子頁,是在測試自己的東西,但是若不想要讓別人看到我在測試什麼,我要如何做?(一般而言用戶子頁是可以被別人看到的) -Adrien Wu ( 論 - 獻 ) 2011年10月6日 (四) 13:06 (UTC)
- 請使用非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維基站點進行測試。-HW論 獻 DC9 2011年10月6日 (四) 13:17 (UTC)
- 可以使用顯示預覽功能,不保存頁面,只是預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6日 (四) 13:26 (UTC)
錯誤轉換:「部落」過度轉換成「部落格」、「博客」過度轉換成「部落格」
條目:賽德克·巴萊,「部落」過度轉換成「部落格」,錯誤例子:「陸續襲擊各部落格之警察駐在所」(應改作「陸續襲擊各部落之警察駐在所」)。但是需注意內文也有正確的轉換,正確例子:「《賽德克·巴萊》官方部落格」。
「博客」過度轉換成「部落格」,錯誤例子:「在部落格來售票網上販售《賽德克·巴萊》開鏡紀念套票」(應改作「在博客來售票網上販售《賽德克·巴萊》開鏡紀念套票」)。
問題應該是出在CGroup/IT的B部份:「原文:blog;台灣:部落格;大陆:博客;香港:網誌;新加坡:部落;」。以上是錯誤回報。--章·安德魯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17:12 (UTC)
- 唯有加多一項「博客來」--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18:58 (UTC)
- 把zh-sg「部落」的轉換改成單向。請報告到Wikipedia:字詞轉換錯誤修復請求/2011年10月。(不過據說那裡效率頗低)--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5日 (三) 06:05 (UTC)
- 是極極極極極極極極極低。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5日 (三) 06:54 (UTC)
- 話說網誌一詞最先是台灣人開始用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5日 (三) 12:44 (UTC)
- 原因是不知道誰莫名其妙加入的zh-sg:部落。簡直搞笑⋯⋯ Ben.MQ 2011年10月6日 (四) 07:45 (UTC)
- 回應書生:我不清楚現時台灣用「部落格」還是「網誌」較多,但現時香港確實最多使用「網誌」,或者直接用英文「Blog」。--Hargau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03:27 (UTC)
- 現時台灣用「部落格」較多,說「網誌」有的人還聽不懂。受不少知名台灣藝人在大陸的網站開「微博」的影響,「微博」比「微網誌」還多人講。--Ellery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07:04 (UTC)
- 把zh-sg「部落」的轉換改成單向。請報告到Wikipedia:字詞轉換錯誤修復請求/2011年10月。(不過據說那裡效率頗低)--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5日 (三) 06:05 (UTC)
版面字型一問
為何昨天起維基版面「港澳繁體」及「台灣正體」被調較至非「新細明體」字型?現在的字型防礙閱讀,且不美觀,能否不轉換便可閱讀新細明體文字?——探索人生 2011年10月7日 (五) 01:16 (UTC)
問:小工具的「參註分組簡化顯示」
小工具的「參註分組簡化顯示」可以識別<ref group="參">和<ref group="註">麼?--鐵鐵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10月7日 (五) 11:43 (UTC)
或許可以學英文維基百科那樣在速刪模板上放一個按鈕?
主要是覺得有那麼一群發廣告的人每次一掛hangon然後就走人了,還有一些人不知道需要解釋原因(雖說指引很清楚……)。
我想能不能在速刪模板上放一個按鈕,點擊之後激活一個腳本詢問用戶為什麼有異議並且強制輸入理由。之後通過API修改頁面和討論頁。(類似現在的TW一樣)
不知道這個可不可行。--人家才不是バカ!う~☆ 2011年10月3日 (一) 02:25 (UTC)
防濫用過濾器過濾掉沒有討論頁也沒有理由的{{hangon}}?但是這樣有沒有新手友好的問題?--Mys 721tx(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02:37 (UTC)
腳本會提示輸入原因,不覺得有對新手不友好。用防濫用過濾器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不太有人去理那些提示……--人家才不是バカ!う~☆ 2011年10月3日 (一) 10:49 (UTC)
- 做了一個概念測試一類的東西……到這裡。(複製過來的速刪模板作了一點修改配合腳本)--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3日 (一) 17:02 (UTC)
- 防濫用過濾器濾掉的話也可以做成不寫理由就提交不了編輯那種,類似於{{unreference}}忘寫日期的那種....--Mys 721tx(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17:09 (UTC)
- 也可以……不過那個大紅叉叉估計會把一些人給嚇到--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3日 (一) 17:42 (UTC)
大概想到防濫用過濾器規則,不過不能檢測討論頁是否存在真讓人感覺很那啥。看了MW上AbuseFilter的說明,似乎沒有檢測頁面存在的函數--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03:48 (UTC)
added_lines rlike "\{\{\s*[Hh]angon\s*(?:\|)?[\s ]*\}\}"
另外什麼時候AbuseFilter能查到創建者用戶名呢…………那樣就能用這個東西防止擅自移走速刪模板了--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03:53 (UTC)
(user_name == article_creator) & removed_lines rlike "\{\{\s*[Dd](?:elete)?\s*\|.+\}\}"
- 我的想法是可以在模板裡面加入對討論頁的判斷,如果沒有則包含某一段內容,以便abusefilter檢測到。--Ben.MQ 2011年10月4日 (二) 07:52 (UTC)
- 沒記錯的話,防濫用過濾器查的是頁面的源代碼吧……包含到模板里也沒用--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14:00 (UTC)
- 可以偵測生成的HTML,具體我是完全不懂的,但是應當可以實現--Ben.MQ 2011年10月4日 (二) 14:20 (UTC)
- new_html會不會太消耗資源了--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17:23 (UTC)
- 首先,就為了這個功能完全用不着動morebits.js,在Common.js里載入這個庫太划不來了。其次,用AbuseFilter,如果有用戶想先{{hangon}}再寫理由呢?所以說還不如參照忘寫
|time=
的方式給個警告…--Jimmy Xu 查 · 論 · 編 2011年10月4日 (二) 16:10 (UTC)
- 我又有一個想法:或許考慮給hangon加個time參數表示放置的時間,要求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比如20分鐘)解釋理由?另外morebits現在改成點擊按鈕後加載了。--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17:23 (UTC)
- 這個討論就先這樣結束好了……等AbuseFilter升級了再說……--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5日 (三) 15:18 (UTC)
- 不用腳本了,完全改成英文WP的樣式。--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7日 (五) 14:24 (UTC)
{{Harvnb}}
{{哈佛注釋模板}}在英文版的條目中被點擊後會自動跳轉並有藍背景色襯托,便於閱讀者查找識別,而中文版只會自動跳轉,沒有顯示藍背景色,能否修正?對比英文版:en:Paul_Dirac#CITEREFFarmelo2009、中文版:保羅·狄拉克#CITEREFFarmelo2009。另外,中文環境下有沒有類似哈佛注釋格式規範的注釋規範,我們中文版又該如何處理在同一條目中多次使用的(取自不同頁數的)參考書籍?「<ref>」和{{RefTag|name=}}可以使用「name=」參數在正文中多次引用,但引用內容必須取自同一頁數,否則每次引用來自同書異頁的內容都要贅注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書號等信息。謝謝!--Shibo77 2011年10月6日 (四) 06:52 (UTC)
- 建議使用<ref>時只寫書名及頁數,然後在==參考資料==後再加一個==參考書目==,參考資料是網頁則按原來的方法吧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進行中 2011年10月6日 (四) 08:24 (UTC)
- 建議用<ref name="注脚名">{{rp|页码}}或者直接{[r|注脚名|page=页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6日 (四) 11:28 (UTC)
- 這個{{R模板}}可能對於一般讀者來說看不懂引號後面跟着的是頁數,能否讓它顯示類似:[10]第56頁,修改一下Template:R/ref,添加:“第{{{3}}}页</sup>”(「第」字可要可不要),刪除或保留引號:「<nowiki>:</nowiki>」。--Shibo77 2011年10月7日 (五) 12:09 (UTC)
- 第xx頁這種形式,未見於任何文獻引用規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8日 (六) 01:33 (UTC)
- 可是[10]:56這種形式我也沒見過,也看不懂,英文版沒有介紹這是哪種注釋規範。英文倒有個APA、MLA規範是在正文中顯示,但它好像是把作者人名和出版日期或頁數放在括弧里,例如「(Farmelo 2009, p.10)」,有「頁」字的標註(「p.」,即「page」的簡寫,複數使用「pp.」)。參閱:en:Wikipedia:Citing sources#Parenthetical referencing。所以建議修改成類似:[10]56頁。中文環境下我只見過頁數放在腳註的,沒有放在正文中的。可是好像沒有合適的注釋模板。參閱唐朝:
傅樂成. 第四章〈隋帝國的亂亡〉.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和清朝:李雲漢. 《中國近代史》〈第六章 民國初年的政治與外交〉: 第258頁.
,沒有使用「name=」功能,所以除了章節和頁數改變了,其餘全部信息都與前後的注釋重複。上次寫夏朝的時候就發現假如使用「name=」的語法,就不易標註頁數。例如:39. 王玉哲. 《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华远古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 ISBN 7-208-03283-1 (简体中文)
目前沒有寫出頁碼,在正文中引用了20次,大概出自十多頁,難道這需要被分成十幾個單獨的注釋不成?目前好像唯一具備「name=」、頁數雙功能的注釋模板就是這兩個模板:{{R}}(在正文顯示頁數頗為奇怪)和{{Harvnb}}(不太會用,好像還沒有被漢化,只接受英文姓名)。--Shibo77 2011年10月8日 (六) 02:14 (UTC)
- 可是[10]:56這種形式我也沒見過,也看不懂,英文版沒有介紹這是哪種注釋規範。英文倒有個APA、MLA規範是在正文中顯示,但它好像是把作者人名和出版日期或頁數放在括弧里,例如「(Farmelo 2009, p.10)」,有「頁」字的標註(「p.」,即「page」的簡寫,複數使用「pp.」)。參閱:en:Wikipedia:Citing sources#Parenthetical referencing。所以建議修改成類似:[10]56頁。中文環境下我只見過頁數放在腳註的,沒有放在正文中的。可是好像沒有合適的注釋模板。參閱唐朝:
- 第xx頁這種形式,未見於任何文獻引用規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8日 (六) 01:33 (UTC)
js出問題了
哪兒的JavaScript出問題了?Help:編輯工具和WP:TW和{{noteTA}}全都亂了,不顯示或者用不起來了。--t8 2011年10月6日 (四) 04:15 (UTC)
- 應該是WP:TW的問題,登陸時好像顯示「不能加載tw<什麼什麼>option.js」(一晃而過,沒看太清楚)。--t8 2011年10月6日 (四) 04:20 (UTC)
- 那幾個頁面測試正常,但是我這邊的最近更改摺疊出問題了……--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6日 (四) 05:48 (UTC)
- 頁面上方中文語系摺疊也出問題,條目內容無法使用台灣正體的的預設字體,而是大陸簡體預設的宋體。--Justice305 (留言) 2011年10月6日 (四) 06:44 (UTC)
- 似乎和jQuery有關係
Uncaught exception: TypeError: Cannot convert '$that.attr( 'id' )' to object
Error thrown at line 230, column 2 in <anonymous function: $.fn.makeCollapsible>() in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JQuery-makeCollapsibl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if ( $that.attr( 'id' ).indexOf( 'mw-customcollapsible-' ) === 0 )
called from line 9, column 96 in <anonymous function: each>(object, callback, args) in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modules=jquery%2Cmediawiki&only=scripts&skin=vector&version=20111005T084642Z:
if(callback.call(object[i],i,object[i++])===false)
called via Function.prototype.call() from line 4, column 646 in <anonymous function: each>(callback, args) in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modules=jquery%2Cmediawiki&only=scripts&skin=vector&version=20111005T084642Z:
return jQuery.each(this,callback,args);
called from line 24, column 1 in <anonymous function: $.fn.makeCollapsible>() in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JQuery-makeCollapsibl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return this.each(function() {
called from line 394, column 1038 in <anonymous function>($) in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modules=ext.gadget.SimpifyRefNotesTag%2CTwinkle%7Cjquery.autoEllipsis%2CcheckboxShiftClick%2CcollapsibleTabs%2Ccookie%2CdelayedBind%2ChighlightText%2CmakeCollapsible%2CmessageBox%2CmwPrototypes%2Cplaceholder%2Csuggestions%2CtabIndex%2Ctipsy%7Cmediawiki.action.view.rightClickEdit%7Cmediawiki.action.watch.ajax%7Cmediawiki.language%2Cuser%2Cutil%7Cmediawiki.legacy.ajax%2Cmwsuggest%2Cwikibits%7Cmediawiki.page.ready&skin=vector&version=20111006T012941Z&*:
$('.mw-collapsible').makeCollapsible();
called from line 13, column 1598 in <anonymous function: resolveWith>(context, args) in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modules=jquery%2Cmediawiki&only=scripts&skin=vector&version=20111005T084642Z:
callbacks.shift().apply(context,args);
called via Function.prototype.apply() from line 6, column 191 in <anonymous function: ready>(wait) in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modules=jquery%2Cmediawiki&only=scripts&skin=vector&version=20111005T084642Z:
readyList.resolveWith(document,[jQuery]);
called from line 12, column 1527 in <anonymous function: DOMContentLoaded>() in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modules=jquery%2Cmediawiki&only=scripts&skin=vector&version=20111005T084642Z:
jQuery.ready();
--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6日 (四) 07:00 (UTC)
- 我的最近更改頁面亦出問題了:全部為展開狀態(本應全摺疊),並找不到藍色的按鈕。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進行中 2011年10月6日 (四) 08:39 (UTC)
- 會否和upload.wikimeida.com連接不暢有關,這一兩天很多腳本或圖標加載有問題,wikied也加載的很慢,最後連圖標也沒了,圖片部分加載都有問題--Cwek (留言) 2011年10月6日 (四) 10:35 (UTC)
- 我加載我的監視列表時--Cwek (留言) 2011年10月6日 (四) 10:39 (UTC)
[18:33:00.612]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9B%91%E8%A7%86%E5%88%97%E8%A1%A8 [HTTP/1.0 200 OK 4072ms] [18:33:03.665]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mediawiki.special.changeslist%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 [HTTP/1.1 200 OK 2278ms] [18:33:03.704]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 [HTTP/1.1 200 OK 1888ms] [18:33:03.727]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user&only=styles&skin=vector&user=Cwek&version=20110819T043402Z&* [HTTP/1.1 200 OK 1124ms] [18:33:03.752]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tartup&only=scripts&skin=vector&* [HTTP/1.1 200 OK 1482ms] [18:33:04.700]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kins.vector&only=scripts&skin=vector&* [HTTP/1.1 200 OK 2043ms] [18:33:04.732]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JSL.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7582137 [HTTP/1.0 200 OK 608ms] [18:33:04.766]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modernskin-thunk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7315139 [HTTP/1.0 200 OK 2059ms] [18:33:04.800]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specialchar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6504871 [HTTP/1.0 200 OK 1139ms] [18:33:04.840]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0.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7917158 [HTTP/1.0 200 OK 2013ms] [18:33:04.869]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HotCa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7917642 [HTTP/1.0 200 OK 2106ms] [18:33:04.902]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ToolsRedirec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6531175 [HTTP/1.0 200 OK 1981ms] [18:33:04.937]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PreviewFootnote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6099608 [HTTP/1.0 200 OK 2262ms] [18:33:04.999]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wikEd.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9404773 [HTTP/1.0 200 OK 2215ms] [18:33:05.045]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tools-vector.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5809954 [HTTP/1.0 200 OK 1295ms] [18:33:05.086]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refToolbar.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5818643 [HTTP/1.0 200 OK 1669ms] [18:33:05.117]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tools-vplu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5809435 [HTTP/1.0 200 OK 1825ms] [18:33:05.149]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tools-vot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5857600 [HTTP/1.0 200 OK 2153ms] [18:33:05.206]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ToolbarThunk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3647783 [HTTP/1.0 200 OK 2340ms] [18:33:05.254]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tools-plu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5786639 [HTTP/1.0 200 OK 2574ms] [18:33:05.309]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tools-VFD.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8983338 [HTTP/1.0 200 OK 2605ms] [18:33:05.357]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tools-ZHC.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8983332 [HTTP/1.0 200 OK 2637ms] [18:33:05.396]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Edittools-cit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8983335 [HTTP/1.0 200 OK 2699ms] [18:33:05.429]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mwEmbed.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4683144 [HTTP/1.0 200 OK 2746ms] [18:33:05.461]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UTCLiveClock.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5766904 [HTTP/1.0 200 OK 2964ms] [18:33:05.495]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wikimediaplayer.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6532477 [HTTP/1.0 200 OK 2964ms] [18:33:05.548]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popupUserLanguag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3791289 [HTTP/1.0 200 OK 3027ms] [18:33:05.594]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internalLinkHelper.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2368850 [HTTP/1.0 200 OK 3183ms] [18:33:05.642]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markblocked.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4651058 [HTTP/1.0 200 OK 3183ms] [18:33:05.679]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disableAnimationCollaps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5869384 [HTTP/1.0 200 OK 3307ms] [18:33:05.717]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CommentsinLocalTim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7253990 [HTTP/1.0 200 OK 3401ms] [18:33:05.751]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SimpifyRefNotesTag.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7519301 [HTTP/1.0 200 OK 3541ms] [18:33:05.786]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ScriptImage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3803151 [HTTP/1.0 200 OK 3619ms] [18:33:05.821]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assessortag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6494949 [HTTP/1.0 200 OK 3635ms] [18:33:05.854]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E6%A8%AA%E5%B9%85%E6%8E%A7%E5%88%B6%E5%99%A8&cache=/cn.js&303-4 [HTTP/1.0 200 OK 3900ms] [18:33:05.889]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cripts&skin=vector&* [HTTP/1.1 200 OK 1576ms] [18:33:05.921]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user&only=scripts&skin=vector&user=Cwek&version=20110819T043402Z&* [HTTP/1.1 200 OK 1264ms] [18:33:05.955] GET http://geoiplookup.wikimedia.org/ [HTTP/1.1 200 OK 1170ms] [18:33:06.105] 未知属性 'zoom'。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mediawiki.special.changeslist%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6.146]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mediawiki.special.changeslist%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6.179] 预期为 'important' 但却得到 'ie'. 期待 ';' 或 '}' 结束声明,但却是 'ie'。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mediawiki.special.changeslist%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6.380] 解析 'list-style-type' 的值时出错。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mediawiki.special.changeslist%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6.701] 未知伪类或者伪元素 '-webkit-input-placeholder'。 选择器错误导致忽略规则集。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mediawiki.special.changeslist%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7.022] 未知属性 'column-count'。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7.067] 未知属性 'border-radius-topleft'。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7.103] 未知属性 'border-radius-topright'。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7.186] 未知属性 'border-radius-bottomright'。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18:33:07.338]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jquery%2Cmediawiki&only=scripts&skin=vector&version=20111005T084642Z [HTTP/1.1 200 OK 2200ms] [18:33:09.620]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jquery.client%7Cmediawiki.page.startup&skin=vector&version=20110926T181543Z&* [undefined 125ms] [18:33:11.053]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8/common/images/Arr_r.png [undefined 297ms] [18:33:11.101]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8/common/images/Arr_d.png [HTTP/1.1 200 OK 624ms] [18:33:11.143]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8/common/images/Arr_.png [HTTP/1.1 200 OK 624ms] [18:33:11.922]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8/vector/images/search-ltr.png?303-4 [HTTP/1.1 200 OK 562ms] [18:33:11.958]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images/wikimedia-button.png [HTTP/1.1 200 OK 608ms] [18:33:11.998]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8/common/images/poweredby_mediawiki_88x31.png [HTTP/1.1 200 OK 608ms] [18:33:12.052]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gadget.SimpifyRefNotesTag%2CTwinkle%2CdisplayConversionTab%2Chantsect%2CpopupUserLanguage%7Cjquery.autoEllipsis%2CcheckboxShiftClick%2CcollapsibleTabs%2Ccookie%2CdelayedBind%2ChighlightText%2CmakeCollapsible%2CmessageBox%2CmwPrototypes%2Cplaceholder%2Csuggestions%2CtabIndex%2Ctipsy%7Cmediawiki.action.watch.ajax%7Cmediawiki.language%2Cuser%2Cutil%7Cmediawiki.legacy.ajax%2Cmwsuggest%2Cwikibits%7Cmediawiki.page.ready&skin=vector&version=20111006T012953Z&* [HTTP/1.1 200 OK 4056ms] [18:33:12.092]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vector.collapsibleNav%2CcollapsibleTabs%2CeditWarning%2CsimpleSearch&skin=vector&version=20111003T022523Z&* [HTTP/1.1 200 OK 1607ms] [18:33:12.134]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jquery.ui.button%2Ccore%2Cdialog%2Cdraggable%2Cmouse%2Cposition%2Cresizable%2Cwidget&skin=vector&version=20110919T161434Z&* [HTTP/1.1 200 OK 2995ms] [18:33:12.18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6/62/Wiki_zh-hans.png [undefined 50825ms] [18:33:16.761]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9B%91%E8%A7%86%E5%88%97%E8%A1%A8:1 [18:33:16.799] 预期为颜色,但却得到 '#white'。 解析 'background' 的值时出错。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9B%91%E8%A7%86%E5%88%97%E8%A1%A8:1 [18:33:16.836] 预期为 'important' 但却得到 'ie'. 期待 ';' 或 '}' 结束声明,但却是 'ie'。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9B%91%E8%A7%86%E5%88%97%E8%A1%A8:1 [18:33:18.630] 解析 'filter' 的值时出错。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9B%91%E8%A7%86%E5%88%97%E8%A1%A8:1 [18:33:18.735]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url('。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9B%91%E8%A7%86%E5%88%97%E8%A1%A8:1 [18:33:18.924] 未知属性 'zoom'。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9B%91%E8%A7%86%E5%88%97%E8%A1%A8:1 [18:33:18.959] 期待 ';' 或 '}' 结束声明,但却是 '!'。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9B%91%E8%A7%86%E5%88%97%E8%A1%A8:1 [18:33:19.235]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twinkleoption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happy=yes [HTTP/1.0 200 OK 780ms] [18:33:19.312]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HotCa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2761ms] [18:33:22.087]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3AGadget-HotCat.js%2Flocal_default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577ms] [18:33:22.098]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HotCat.js/zh-cn&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smaxage=21600&maxage=86400 [HTTP/1.0 200 OK 639ms] [18:33:22.154] missing } after property list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assessortag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6494949:316 [18:33:22.165] GET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acycle/wikEd.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4571ms] [18:33:22.176] GET http://prototype.wikimedia.org/mwe-gadget/mwEmbed/remotes/mediaWiki.js?uselang=zh-cn [HTTP/1.1 200 OK 2542ms] [18:33:22.187]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Tooltip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1482ms] [18:33:22.199]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Wikimediaplayer.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624ms] [18:33:22.210]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action=raw&ctype=text/css&title=MediaWiki%3AJQuery-makeCollapsible.css [HTTP/1.0 200 OK 671ms] [18:33:22.221]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JQuery-makeCollapsibl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1139ms] [18:33:22.236] GET http://meta.wikim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Wikiminiatla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smaxage=21600&maxage=86400 [HTTP/1.0 200 OK 1420ms] [18:33:23.895]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PhiLiP/wikicache/load.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546ms] [18:33:23.953] $that.attr("id") is undefined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JQuery-makeCollapsibl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230 [18:33:24.608]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jquery.ui.tabs&skin=vector&version=20110919T161342Z&* [HTTP/1.1 200 OK 1435ms] [18:33:24.620]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Edittool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1092ms] [18:33:24.635]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3A%E6%A8%AA%E5%B9%85%E5%88%97%E8%A1%A8%E8%A3%85%E8%BD%BD%E5%99%A8&cache=/cn.js&language=zh&project=wikipedia&country=CN [HTTP/1.0 200 OK 983ms] [18:33:24.647]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Template%3AAdvancedSiteNotices%2Fajax&variant=zh-cn&printable=yes [HTTP/1.0 200 OK 2262ms] [18:33:24.704] "mwEmbed:remote: r192" [18:33:25.426]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PhiLiP/wikicache/jquery.storag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733ms] [18:33:25.534]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PhiLiP/wikicache/wikicach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921ms] [18:33:25.632] GET http://meta.wikim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BannerLoader&banner=2011MobileSurvey_blank&campaign=Mobile+Readers+Survey&userlang=zh-cn&db=zhwiki&sitename=Wikipedia&country=CN [HTTP/1.0 200 OK 561ms] [18:33:25.711]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edittool-plu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951ms] [18:33:26.116]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action=raw&ctype=text/css&title=User%3APhiLiP%2FToolsRedirect%2Ftools-redirect.css [HTTP/1.0 200 OK 484ms] [18:33:26.126]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msg-zh-han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593ms] [18:33:28.251] GET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title=User:Shibo77/wikEd_international_zh.js [HTTP/1.0 200 OK 1030ms] [18:33:28.27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0/Button_link.png [undefined 139792ms] [18:33:28.29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3/Button_sub_link.png [undefined 139870ms] [18:33:28.30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0/Button_category02.png [undefined 97594ms] [18:33:28.33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d/Media_icon.png [undefined 97594ms] [18:33:28.34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3/External_link_icon.png [undefined 118623ms] [18:33:28.39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7/Template_button.png [undefined 118623ms] [18:33:28.42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4/Button_category03.png [undefined 139699ms] [18:33:28.44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7/Button_redir.png [undefined 139699ms] [18:33:28.45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0/Image_icon.png [18:33:28.47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c/Button_advanced_image.png [18:33:28.48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e/Btn_toolbar_gallery.png [18:33:28.50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b/Math_icon.png [18:33:28.51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2/Nowiki_icon.png [18:33:28.53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8/Button_sig_zh.png [undefined 181944ms] [18:33:28.55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d/Button_sig.png [18:33:28.59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9/Button_headline2.png [18:33:28.60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a/Button_headline3.png [undefined 207231ms] [18:33:28.61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4/H-line_icon.png [18:33:28.63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3/Button_enter.png [undefined 160915ms] [18:33:28.64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f/Bold_icon.png [18:33:28.65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7/Italic_icon.png [undefined 182084ms] [18:33:28.66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Button_underline.png [undefined 181975ms] [18:33:28.67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9/Button_strike.png [18:33:28.69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a/Button_align_left.png [18:33:28.70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f/Button_center.png [18:33:28.72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5/Button_align_right.png [18:33:28.73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a/Button_sup_letter.png [18:33:28.74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a/Button_sub_letter.png [18:33:28.76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6/Button_big.png [18:33:28.77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8/Button_small.png [18:33:28.78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e/Button_shifting.png [18:33:28.79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8/Btn_toolbar_enum.png [18:33:28.81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1/Btn_toolbar_liste.png [undefined 182084ms] [18:33:28.82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3/Button_definition_list.png [18:33:28.83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e/Button_font_color.png [undefined 160915ms] [18:33:28.85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Button_blockquote.png [undefined 182084ms] [18:33:28.87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3/Button_code.png [undefined 182084ms] [18:33:28.88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2/Button_source.png [undefined 181944ms] [18:33:28.90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4/Button_hide_comment.png [18:33:28.92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4/Button_array.png [18:33:28.93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4/Button_ref.png [undefined 160915ms] [18:33:28.95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f/Button_ref_adv.png [18:33:28.96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e/Button_refs.png [18:33:28.977]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HTTP/1.0 200 OK 1076ms]
- 我這邊也出問題了。{{noteTA}}模板點擊無反應,使用巴別擴展的話,css貌似出問題,全亂套了,見我的用戶頁。其它問題見User:Shizhao/test,或許是升級到Mediawiki 1.18的原因?--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6日 (四) 12:37 (UTC)
- 分享與收藏小工具也不能用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6日 (四) 12:43 (UTC)
- 補充:除巴別外,其它問題只見於firefox 7,chrome無此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6日 (四) 12:58 (UTC)
- 應是升級後出的問題(剛好升級前後時都在維基)。用的是IE8、FX,目前預設為大陸宋體、頁面中文語系摺疊部分仍沒改善。--Justice305 (留言) 2011年10月6日 (四) 16:09 (UTC)
- 補充:除巴別外,其它問題只見於firefox 7,chrome無此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6日 (四) 12:58 (UTC)
- 回報:目前頁面摺疊已經恢復。這個功能還有問題的話清理一下緩存刷新看看。--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7日 (五) 03:04 (UTC)
- Shizhao的用戶頁上的一套東西已經測試過了,Opera 11.51,還有一點點BUG。表格摺疊的時候要按「[摺疊]」邊上的中括號,還有最後一個表格「摺疊 User:Shizhao/test」,「摺疊」一直顯示的「摺疊」,不會變成「展開」--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7日 (五) 03:11 (UTC)
- 巴別BUG依舊存在,Javascript的各種BUG應該都已經解決了--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7日 (五) 03:15 (UTC) (✓)已修復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5:54 (UTC)
- 中文語系預設字體還沒解決,目前在整理Hunter × Hunter條目,結果和製漢字「樫」會強制使用簡體「㭴」(這也會有簡化字?真是太神奇了);還有用IE8讀取條目容易出現錯誤訊息。--Justice305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04:39 (UTC) (✓)已修復@bugzilla:31424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5:57 (UTC)
- 字體問題是因為頁面中class為「mw-content-ltr」的<div>被設置了lang="zh"(<div lang="zh" dir="ltr" class="mw-content-ltr">),不應該對它設「lang」屬性的(它的「dir」屬性其實也不用設),繼承<html>的lang就可以了。哪位有權限能改的? (✓)已修復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5:11 (UTC)
- User:Shizhao/test上除了表格的mw-collapsible摺疊不行,別的摺疊都沒問題了。 bugzilla:31514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5:26 (UTC)
- 我這裡WP:TW也已經完全好了。
- 但編輯工具還是不行,默認的編輯按鈕都無效,自定義的User:Tomchen1989/customEdittools.js更用不起來。--t8 2011年10月7日 (五) 06:37 (UTC)
- 「段落首行空兩格」的功能也還沒恢復。——♠白布¤飄揚§§ 2011年10月7日 (五) 17:53 (UTC) (✓)已修復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4:54 (UTC)
- 這些問題都是怎麼出現的?奇怪。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7日 (五) 18:03 (UTC)
- 很可能是升級到新的皮膚和編輯器的那次,中文這邊很多js的兼容性問題就一直沒有全部修補好,這次升級可能問題就更突出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8日 (六) 01:44 (UTC)
Template:Infobox_Officeholder/Office
好多條目出現「第第28任任」的問題,如彭定康/衛奕信/蘇欽達/休·洛/谷垣禎一等,請求修復Template:Infobox Officeholder/Office--太刻薄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03:45 (UTC)
- 可能order參數已包括第X任,自己編輯刪除吧--Cwek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03:50 (UTC)
- 不應處理Template:Infobox Officeholder/Office,而應對這些條目進行修復。因為填寫形如「order=28」的條目更多,比填寫形如「order=第28任」的多不少,修改模板前者會變成「28某國總理」等。--t8 2011年10月7日 (五) 07:19 (UTC)
- 已將彭定康/衛奕信/蘇欽達/休·洛/谷垣禎一修復。--t8 2011年10月7日 (五) 07:21 (UTC)
- 不用修改模板,就把它們的第X任的「第」和「任」就行了--Cwek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10:01 (UTC)
- ok--太刻薄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6:03 (UTC)
小編輯功能取消了?
以往編輯任何頁面時,「我接受上述方針指引並提交編輯」按鈕上方有兩個選項,一個是類似「將這次修改儲存為小編輯」的東西,另一個是「監視本頁」。我今天發現前者不見了,只剩下後者。請問小編輯功能取消了?還是變成只有資深用戶才可使用?--Orangemoon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10:28 (UTC)
- 我這裡還有呢⋯⋯--Ben.MQ 2011年10月7日 (五) 10:31 (UTC)
- 我最近剛升級Firefox 7.0.1,這是無法顯示的原因嗎?--Orangemoon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10:45 (UTC)
- 我前兩天還用fx7.0.1執行小編輯呢啊?(現在用的opera 11.51依然支持小編輯)--鐵鐵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10月7日 (五) 11:35 (UTC)
- 剛下載來測試一切正常。--Ben.MQ 2011年10月7日 (五) 11:53 (UTC)
- 很奇怪,本來想截圖讓你們看,結果現在卻忽然回復正常了,有顯示「這是一個小修改」的選項。--Orangemoon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11:58 (UTC)
- 剛下載來測試一切正常。--Ben.MQ 2011年10月7日 (五) 11:53 (UTC)
- 我前兩天還用fx7.0.1執行小編輯呢啊?(現在用的opera 11.51依然支持小編輯)--鐵鐵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10月7日 (五) 11:35 (UTC)
- 我最近剛升級Firefox 7.0.1,這是無法顯示的原因嗎?--Orangemoon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10:45 (UTC)
新話題和新頁面沒有「小編輯」了,一般的編輯還在。--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7日 (五) 14:26 (UTC)
- 經測試後的確如此。這是新設定還是技術問題?--Orangemoon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14:30 (UTC)
- 我猜是新的設定……--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7日 (五) 14:45 (UTC)
- 個人倒轉。修改可小修改,創建沒有。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進行中 2011年10月7日 (五) 15:10 (UTC)
- 經過測試,創建新頁面及在討論頁「加入主題」均被取消了標記為小修改功能。以往我建立重定向頁時,都會標記為小修改,現在只好改變習慣了。--Hargau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6:07 (UTC)
- 個人倒轉。修改可小修改,創建沒有。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進行中 2011年10月7日 (五) 15:10 (UTC)
- 我猜是新的設定……--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7日 (五) 14:45 (UTC)
文庫的小工具用不了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於2011年10月8日 (六) 12:00 (UTC)之前加入的。
這個消息沒人通報啊~我也是才發現:wikitech:Server admin log
September 26
19:50 logmsgbot: catrope synchronized wmf-config/InitialiseSettings.php 'Here goes... Set $wgServer protocol-relative on all wikis, and enable $wmgHTTPSExperiment on all wikis'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11:00 (UTC)
- 請中國大陸用戶測試:六四事件、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11:02 (UTC)
- Pass。悲觀的等待被和諧中....--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2日 (日) 11:40 (UTC)
- 可行,要保守秘密,不要太張揚--Cwek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12:31 (UTC)
- 早早存檔。--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2日 (日) 12:54 (UTC)
- 最近有沒有其他大節日?力道應該不會增強吧。--章·安德魯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14:41 (UTC)
FYI,Bugzilla上有人提議強制管理員等用戶使用HTTPS。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13:03 (UTC)
- 管理員用戶強制使用https是為了保證賬戶安全嗎?在沒有https之前一直使用全局ssh代理。--Kegns♖ 2011年10月8日 (六) 14:35 (UTC)
[Wikitech-l] Native HTTPS support live on all projects
I'm happy to announce we've added native HTTPS support to all of the projects. See the blog post for more information:
If you find any bugs, please report in bugzilla.
- Ryan Lane
公告出來了。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16:51 (UTC)
對於反封鎖毫無效果
似乎維基媒體基金會並不在意多購買ip地址,因此只要GFW封當前的ip,維基https就用不了了,所以對於反封鎖毫無效果。--王小朋友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11:50 (UTC)
- 本來就不是反封鎖。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14:45 (UTC)
- 為了管理安全和賬戶登錄過程安全而已,哪裡寫了用來反封鎖的……--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4日 (二) 17:47 (UTC)
- 低調,低調。——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0月5日 (三) 15:19 (UTC)
樫字繁簡轉換
- 「樫」「㭴」是繁簡轉換的問題,不是js的問題,去WP:字詞轉換錯誤修復請求問問,解決之前可以手動轉換。--t8 2011年10月7日 (五) 06:37 (UTC)
(:)回應:我的意思是大陸簡化字是針對常用字來簡化,卻連和製漢字「樫」也一併簡化,這很少用,中日文都有其同義字「櫧」、「橿」(日文發音三者相同),根本沒有簡化的必要。我認為是微軟雅黑設定問題,有可能收錄「樫」、「㭴」但優先使用「㭴」,原在簡體中文環境下沒問題,直接套在繁體、問題就出現了。--Justice305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08:08 (UTC)
- 大陸的漢字簡化,只要某偏旁簡化,所有使用它作為偏旁的字都要簡化;日本漢字簡化可能只簡化了部分常用的,和大陸的簡化不一樣。這裡「樫」的問題是mediawiki裡面繁簡單字對應的問題,和電腦字型也毫無關係,電腦字型不懂繁簡對應關係的,只知道哪一串代碼對應哪個字,㭴樫的代碼不同,字型缺字的話會顯示方框而不可能繼承使用對應的繁簡字。你看這不顯示得很好嗎:㭴樫。--t8 2011年10月7日 (五) 11:15 (UTC)
- 當然既然是和製漢字,當年大陸簡化時可能沒考慮進去,或許是數字化後制定字符集時,按照大陸簡化的習慣「只要某偏旁簡化,所有使用它作為偏旁的字都要簡化」而定的。由於是罕見的和製漢字,繁簡單字對應數據有問題也正常。另外還有,簡體最通用的譯名感覺應該是「富坚义博」:冷僻異體漢字「冨」使用常用的「富」;既不用和製漢字「樫」,也不用對和製漢字進行了簡化的「㭴」,而使用常用的「坚」。所以最好還是手動繁簡轉換,且無所謂修改php的繁簡表與否了。ps.還有其他叫「樫」的日本名人麼?--t8 2011年10月7日 (五) 11:56 (UTC)
- (:)回應有,樫野有香,樫井笙人,樫本學ヴ(學級王ヤマザキ)--霧隱虎 (留言) 2011年10月7日 (五) 14:52 (UTC)
- (:)回應:好像跟原來討論離題離很大…
- 事實真是如此,現我在台灣正體環境下連這裡「樫」也會強制變成「㭴」(目前條目內容部分中文預設簡體環境以雅黑體顯示),以前不會這樣。
- 偏旁簡化並不是一直可類推下去,還是有限制的,請見簡化字條目;況且和製漢字非中文漢字,簡化它幹嘛?所以才讓我驚訝。
- 其實也有日文漢字被兩岸三地列入中文漢字的類似狀況,例如:鯰,但這已是常用字、源自不見經傳的中文俗字從日本逆輸入,所以簡化也沒問題。
- 「樫」同「櫧」、「橿」,推測可能因木質「堅」硬所造的字。目前兩岸三地官方僅香港開始著手規範和製漢字讀音;台灣這邊學術研究是暫與「堅]同音。--Justice305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4:34 (UTC)
- 那種限制是對於比如「簡化左偏旁而不簡化右偏旁」而言的,對於「言」字旁,「說」要簡,「信」不能簡。「堅」簡化為「坚」是屬於「改換形聲字的聲旁」,這個幾乎沒有例外,「堅」也幾乎不會作為形旁,所以可以說在「純粹的」簡體字環境下絕對不可能、不應該出現任何包含繁體「堅」的字。
- GB2312和GB18030沒簡化的「㭴」,可能是Unicode按簡化的規則引入的。
- 「樫」多用於人名,總不能拿意義相近的「櫧」、「橿」代替吧(簡體使用:冨槠义博、冨橿义博)
- 既然有其他人叫「樫某某某」,那php的繁簡表還是有必要修改的。
- 目前確實是有bug:在普通情況下(沒有強制禁止轉換符「-{}-」),使用「台灣正體」的時候,「樫」會被錯誤轉成「㭴」。不過,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加了強制禁止轉換符「-{}-」的「樫<<==就是這裡這個」,在使用「台灣正體」的時候,它也會被轉成簡體::那還真是奇怪了。。)--t8 2011年10月8日 (六) 06:04 (UTC)
- 還有,現在字體的問題解決了吧?(為什麼對那麼多節點加lang屬性?全頁都繼承<html>的lang不就行了麼?不過不管怎樣應該還是解決了>_<)--t8 2011年10月8日 (六) 06:15 (UTC)
- (:)回應:
- 不會吧?試過IE8、FX、其他字型,在台灣正體環境下怎還強制顯示「㭴」?
- 忘了說,加「-{}-」當然可以避免強制轉換,但繁體環境下出現簡體字就是不正常了!--Justice305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5:31 (UTC)
- 這下可好了,武裝鍊金在繁體環境下變成武裝𫔀金,啥時候鍊變成缺字啦?--Justice305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8:47 (UTC)
貌似這個文件出現了錯誤,雖然已經被刪除,但是還有文件歷史存在,點擊刪除全部後,操作正常,但是頁面仍然如此,沒有任何效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8日 (六) 01:20 (UTC)
- (✓)已修復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04:07 (UTC)
- 下列已刪除的圖像仍然有問題:
- File:NMissYou-cover.gif
- File:Emblem of Hakodate City.gif
- File:Emblem of Iheya.gif
- File:Emblem of Takinoue.gif
- File:Guangshen Railway Logo.png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9日 (日) 00:48 (UTC)
- 全部(✓)已修復。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03:08 (UTC)
- 這些應該是那次文件丟失事故的遺留問題。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03:50 (UTC)
- 再來一批:
話說這是如何修復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0日 (一) 01:16 (UTC)
- 奇怪,上面兩個圖片怎麼只能提F3和F4的速刪,TW問題嗎?沒得提F6?--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02:09 (UTC)
- (✓)已修復,才女應該是新建了下圖片描述頁再刪的。--Jimmy Xu 查 · 論 · 編 2011年10月10日 (一) 02:55 (UTC)
今日維基百科載入很慢
今日維基百科載入很慢,無論是載入條目頁面,還是編輯條目時按預覽,都要載入一段很長的時間。根據瀏覽器狀態列,出問題的是 bits.wikimedia.org 。(如果block掉這個網址,雖然載入速度回復正常,但版面格式會出錯。)我試過用另一部電腦,及使用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也同樣遇到載入很慢的問題,所以相信是 bits.wikimedia.org 的問題。--CCCY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07:25 (UTC)
- 現在載入速度又好像大致回復正常了,真奇怪。--CCCY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07:26 (UTC)
- 請報告位置和網絡服務提供商(ISP)。--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3日 (一) 10:10 (UTC)
- 相同問題。北京科技網。--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3日 (一) 10:10 (UTC)
- 沒有發現問題。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11:09 (UTC)
- 原來貴校是用科技網的…--Jimmy Xu 查 · 論 · 編 2011年10月4日 (二) 17:10 (UTC)
- 香港電訊盈科,晚上9:50至10:15期間,遇到相同問題,現在已恢復正常。 -- Kevinhksouth (Talk) 2011年10月3日 (一) 14:18 (UTC)
- 北京有的地方到現在完全無法訪問http://zh.wikipedia.org全站。——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0月5日 (三) 15:22 (UTC)
- 卡在geoiplookup.wikipedia.org好久好久--58.62.165.169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08:45 (UTC)
- 北京有的地方到現在完全無法訪問http://zh.wikipedia.org全站。——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0月5日 (三) 15:22 (UTC)
這個表格為什麼不能正常顯示?
Portal:化學/回答區/模板庫--MakecatTalk 2011年10月16日 (日) 05:26 (UTC)
- Fixed --Ben.MQ 2011年10月16日 (日) 05:50 (UTC)
Template:Chart出了問題
用戶:星光下的人/沙盒/10,最底下兩行顯示不出來,懇請各位技術行家指點。——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13:04 (UTC)
- 1個隱藏分類: 模板包含上限已經超過的頁面--Ben.MQ 2011年10月15日 (六) 13:52 (UTC)
- 其實模板並不多,同樣的情況藤原北家的世系圖也出現了,該條目顯然是從日語翻譯的,說明只是中文維基的問題。——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14:50 (UTC)
- 原文呢?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15:21 (UTC)
- 其實只要將chart模板恢復回上個版本的100欄(3萬字節)問題就解決了(現在是200欄,7萬字節),我已經說了,重覆包含模板每個模板的數據量都是個別加算的,所以會用超過100欄的系譜你就老實的去分拆吧。-- 同舟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15:23 (UTC)
- 沒法拆啊,就沒別的辦法嗎,英文維基上好像一點問題也沒。——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6日 (日) 01:50 (UTC)
- 因為英文版的Chart只提供50欄(1萬7字節),我是將中文版的Chart回退為100欄了。另外ja:藤原北家根本沒有用任何模板製作系譜,所以不涉及到chart模板的額外字節。我就告訴你,chart和familytree的設計本身就是有缺憾的,你在條目用了多少個chart模板,條目的實際總字節是要再加上chart模板字節乘以chart模板引用數。-- 同舟 (留言) 2011年10月16日 (日) 02:15 (UTC)
- 是否是長度和寬度之和存在一個上限,如果這樣,我只求130欄,差不多恰好可以滿足。——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6日 (日) 07:35 (UTC)
- 因為英文版的Chart只提供50欄(1萬7字節),我是將中文版的Chart回退為100欄了。另外ja:藤原北家根本沒有用任何模板製作系譜,所以不涉及到chart模板的額外字節。我就告訴你,chart和familytree的設計本身就是有缺憾的,你在條目用了多少個chart模板,條目的實際總字節是要再加上chart模板字節乘以chart模板引用數。-- 同舟 (留言) 2011年10月16日 (日) 02:15 (UTC)
- 沒法拆啊,就沒別的辦法嗎,英文維基上好像一點問題也沒。——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6日 (日) 01:50 (UTC)
- 其實模板並不多,同樣的情況藤原北家的世系圖也出現了,該條目顯然是從日語翻譯的,說明只是中文維基的問題。——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14:50 (UTC)
問:如何才能不讓手機端不自動跳轉zh.m.wikipedia.org?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了,以前都能隨心所欲的通過opera mini上網頁版wiki,但是現在絕對會跳轉到被封鎖的移動版。 請問如何才能關閉跳轉啊?
——hydalisk (留言) 2011年10月18日 (二) 02:37 (UTC)
- 在手機上打開 http://zh.wikipedia.org/w/mobileRedirect.php?expires_in_days=3650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8日 (二) 05:14 (UTC)
問題解決了,非常感謝!!!--hydalisk (留言) 2011年10月18日 (二) 10:19 (UTC)
聽說MediaWiki更新了接着問題出來了很多,數一數有哪些問題?
- TW好像出過問題,聽說已修復
- 段首縮進出現過問題,現在也沒事了
現在發現還有:
- 有不少圖片加載有問題,包括維基的Logo。
- wikied加載的異常地慢,而且加載完後是沒圖標
(好像和upload.wikimedia.org有關,像圖片那些都是來自這裡,顯示是超時)
- ToolsRedirect重定向工具不正常(顯示不正常,功能不能實現)
- 編輯首段沒了
是firefox7.0.1,好像國慶前一兩天都沒問題的 求解釋和解決下,謝謝 --Cwek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1:39 (UTC)
- 圖片沒問題,編輯首段沒問題,ToolsRedirect我不使用,1.18升級大概是在10-6。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1:50 (UTC)
- 不是所有圖片,很偶發性,直接進去圖片頁面,圖片就不行了,但好像縮略圖就沒事,編輯首段好像加載久些又沒事--Cwek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2:19 (UTC)
- 圖片和編輯首段從來沒有遇到問題,除了我自己調試的時候,沒有時有時無的現象。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2:43 (UTC)
- 「這是一個小編輯」選項時有時無。。剛開始我以為取消了,然後突然又出現了,後來又沒了。。然後還有一個問題不知道跟MediaWiki有沒有關係,我的電腦沒換過,沒重裝過,最近瀏覽條目的時候,某個字不能識別出來的情況變得特別的多。不是一般的多。-治癒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2:06 (UTC)
- rev:86786,現在新建頁面和討論頁增加新話題不能設置為小編輯。後者列出具體頁面看看。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2:43 (UTC)
- 哪些是牆,哪些升級造成? 囧rz...--Cwek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2:19 (UTC)
- 找一個沒有牆的環境再看看。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2:43 (UTC)
- 牆外chrome表示除了點擊過的鏈接變成詭異的顏色,以及MediaWiki:Ipbreason-dropdown和Mediawiki:ipboptions只顯示原文之外,其他沒有什麼問題。。--Ben.MQ 2011年10月8日 (六) 12:49 (UTC)
- 翻牆器這幾天失效,只能用網頁代理,圖片正常,提示「不能加載twinkleoptions.js」,嘗試編輯,wikied依然加載超慢--Cwek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3:07 (UTC)
- 找一個沒有牆的環境再看看。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2:43 (UTC)
- 個人只發現ToolsRedirect不正常,可能是MW升級同時更換了jQuery版本造成的不兼容。另外upload.wikimedia.org雖然訪問正常但是持續抽風中,圖片加載一下快一下慢。WikiEd因為個人習慣用Opera所以從來沒用過。--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8日 (六) 14:29 (UTC)
Uncaught exception: TypeError: Cannot convert 'container.attr( 'tagName' )' to object
Error thrown at line 122, column 4 in <anonymous function: loading>(container) i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if ( container.attr( 'tagName' ).toLowerCase() == 'span' )
called from line 201, column 4 in <anonymous function: loadRedirect>(pagename, container, deep, after) i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TR.loading( container );
called from line 192, column 6 in <anonymous function: loadView>(after) i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TR.loadRedirect( wgPageName, TR.tabs.view.cont, 0, after );
called from line 114, column 6 in <anonymous function: loadTabCont>(tabname, callback, reload) i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callback( function( success ) {
called from line 191, column 4 in <anonymous function: loadView>(reload) i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TR.loadTabCont( 'view', function( after ) {
called from line 30, column 4 in <anonymous function: addTabs>() i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TR.loadView();
called from line 17, column 4 in <anonymous function: dialog>() i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TR.addTabs();
called via Function.prototype.apply() from line 42, column 1290 in <anonymous function: handle>(event) in jquery,mediawiki:
var ret=handleObj.handler.apply(this,args);
called from line 37, column 1052 in <anonymous function: eventHandle>(e) in jquery,mediawiki:
return typeof jQuery!=="undefined"&&(!e||jQuery.event.triggered!==e.type)?jQuery.event.handle.apply(eventHandle.elem,arguments):undefined;
called via Function.prototype.apply() from unknown location in program code:
/* no source available */
container.attr("tagName") is undefined loading() container = [div#tab-view]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第 122 行)
loadRedirect() pagename = "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 container = [div#tab-view] deep = 0 after = functio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第 201 行)
loadView() after = function()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第 192 行)
loadTabCont() tabname = "view" callback = function() reload = undefined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第 114 行)
loadView() reload = undefined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第 193 行)
addTabs()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第 30 行)
dialog()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第 17 行)
anonymous() jquery,mediawiki (第 42 行)
anonymous() jquery,mediawiki (第 37 行)
[在此錯誤處中斷] if ( container.attr( 'tagName' ).toLowerCase() == 'span' ) { 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 (第 122 行)
- 換用了FF測試WikEd,加載非常迅速(感覺大約7秒),這裡上海電信4M ADSL網絡。--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8日 (六) 14:44 (UTC)
- ff7.0.1編輯加載超慢,10分鐘有多,主要卡在「正在連接到upload.wikimedia.org」,好像在拿某些圖標,標題欄在打轉,之後才加載wikied,依然在upload.wikimedia.org卡着,標題欄不打轉,wikied圖標由拿圖中變成剩下字。wikied加載完是沒圖標的。
- 在家是廣州電信4M ADSL,現在在學校,好像也是電信,分到30~60k網速,國慶前一兩天沒事,後面開始問題來了。
- 剛剛編輯衝突,FF剛好又崩了,原來加載本編輯頁的記錄沒了,只能上面了概括下--Cwek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5:25 (UTC)
- ToolsRedirect把提示錯誤的地方解決了,但好像還是不能用(我不知道它應該是怎樣/怎麼用)。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5:07 (UTC)
- FF7.0.1
-- [12:25:46.034] 使用的 getAttributeNode() 已废弃。请使用 getAttribute() 替代。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6%96%B9Project [12:25:47.089] POST http://zh.wikipedia.org/w/api.php [HTTP/1.0 200 OK 589ms] [12:25:47.123] GET http://bits.wikimedia.org/w/extensions/UsabilityInitiative/images/wikiEditor/toolbar/loading-small.gif?45 [HTTP/1.1 404 Not Found 564ms] [12:25:47.697] container.attr("tagName") is undefined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29
-- [12:28:42.547] POST http://zh.wikipedia.org/w/api.php [HTTP/1.0 200 OK 626ms] [12:28:42.577] POST http://zh.wikipedia.org/w/api.php [HTTP/1.0 200 OK 622ms] [12:28:42.604] POST http://zh.wikipedia.org/w/api.php [HTTP/1.0 200 OK 630ms] [12:28:42.628] POST http://zh.wikipedia.org/w/api.php [HTTP/1.0 200 OK 623ms] [12:28:43.178] POST http://zh.wikipedia.org/w/api.php [HTTP/1.0 200 OK 1425ms] [12:28:43.205] POST http://zh.wikipedia.org/w/api.php [HTTP/1.0 200 OK 1429ms] [12:28:44.611] POST http://zh.wikipedia.org/w/api.php [HTTP/1.0 200 OK 1156ms] [12:28:45.768] container.attr("tagName") is undefined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29
--Cwek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04:29 (UTC)
- ToolsRedirect:container.attr('tagName')應該換成container.prop('tagName')--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9日 (日) 08:12 (UTC)
- jQuery 1.6 BUG Ticket 9083 與 9084(attr('tagName') doesn't return tagName):This is expected behavior as of jQuery 1.6. tagName is a property that should either be checked by doing elem.tagName or using the new prop method.
- 是不是要告訴User:PhiLiP,好像那個腳本是放在他那裡的User:PhiLiP/ToolsRedirect/tools-redirect.js,不確定,或者要告訴管理員們處理。--Cwek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08:26 (UTC)
- 在User:PhiLiP的對話頁留消息了。--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9日 (日) 08:51 (UTC)
- fixed by jimmy xu wrk.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14:03 (UTC)
- 在User:PhiLiP的對話頁留消息了。--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9日 (日) 08:51 (UTC)
恩,大部分腳本問題都解決了,還有兩個問題,一個,圖片問題,現在部分圖片加載不了,或加載了縮略圖,點進去看描述頁,圖就掛了,看控制台記錄,基本來自的upload.wikimedia.org的圖片就不行的。可能與牆有關(因為用網頁代理出去看,圖全出回來了,服務器應該沒問題)
第二個是編輯,wikied要很久才出來,而且圖標全掛了,以下是web控制台記錄,
[22:35:18.801] 未知属性 'zoom'。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8.811]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8.825] 预期为 'important' 但却得到 'ie'. 期待 ';' 或 '}' 结束声明,但却是 'ie'。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8.901] 解析 'list-style-type' 的值时出错。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9.041] 未知伪类或者伪元素 '-webkit-input-placeholder'。 选择器错误导致忽略规则集。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hiero%7Cmediawiki.legacy.commonPrint%2Cshared%7Cskins.vector&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9.177] 未知属性 'column-count'。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9.201] 未知属性 'speak'。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9.224] 未知属性 'border-radius-topleft'。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9.242] 未知属性 'border-radius-topright'。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9.284] 未知属性 'border-radius-bottomright'。 声明被丢弃。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9.309] @media 或 @-moz-document 规则中不允许 @import 规则。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site&only=styles&skin=vector&*:1 [22:35:19.680] 使用的 getAttributeNode() 已废弃。请使用 getAttribute() 替代。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 [22:35:20.327] 未知属性 'speak'。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0.351]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0.377] 预期为颜色,但却得到 '#white'。 解析 'background' 的值时出错。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0.401] 预期为 'important' 但却得到 'ie'. 期待 ';' 或 '}' 结束声明,但却是 'ie'。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0.926] 解析 'filter' 的值时出错。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0.980]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url(//zh.wikipedia.org/w/resources-1.18/resources/jquery.ui/themes/vector/images/ui-bg_inset-hard_100_f0f0f0_1x100.png?2011-09-19T16:13:20Z)'。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1.016]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url(//zh.wikipedia.org/w/resources-1.18/resources/jquery.ui/themes/vector/images/ui-bg_highlight-soft_25_ffef8f_1x100.png?2011-09-19T16:13:20Z)'。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1.039]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url(//zh.wikipedia.org/w/resources-1.18/resources/jquery.ui/themes/vector/images/ui-bg_flat_15_cd0a0a_40x100.png?2011-09-19T16:13:20Z)'。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1.217] 未知属性 'zoom'。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1.244] 期待 ';' 或 '}' 结束声明,但却是 '!'。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1.990] mwEmbed:remote: r192 @ http://prototype.wikimedia.org/mwe-gadget/mwEmbed/remotes/mediaWiki.js?uselang=zh-cn:11 [22:35:26.131] missing } after property list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ediaWiki:Gadget-assessortag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6494949:316 [22:35:27.333]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Curly_Brackets.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590ms] [22:35:27.358]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support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903ms] [22:35:27.430]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oppose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903ms] [22:35:27.474]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neutral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1188ms] [22:35:27.504]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opinion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1996ms] [22:35:27.529]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suggestion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1207ms] [22:35:27.551]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reply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1208ms] [22:35:27.582]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remind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251ms] [22:35:27.605]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note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1512ms] [22:35:27.629]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question_vote_3.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1515ms] [22:35:27.651]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question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1819ms] [22:35:27.678]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kept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3992ms] [22:35:27.701]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keep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1830ms] [22:35:27.724]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delete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135ms] [22:35:27.748]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speedy_delete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3361ms] [22:35:27.779]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merge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303ms] [22:35:27.802]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move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344ms] [22:35:27.827]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userfy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455ms] [22:35:27.849]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deferred.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3797ms] [22:35:27.874]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possible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612ms] [22:35:27.901]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dot_dot_dot.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663ms] [22:35:27.922]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abstain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775ms] [22:35:27.947]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Emoticon_smil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2923ms] [22:35:27.969] GET http://commons.wikipedia.org/w/thumb.php?f=Symbol_%E5%9B%A7_vote.svg&w=22 [HTTP/1.0 301 Moved Permanently 885ms] [22:35:27.993] GE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3A%E6%A8%AA%E5%B9%85%E5%88%97%E8%A1%A8%E8%A3%85%E8%BD%BD%E5%99%A8&cache=/cn.js&language=zh&project=wikipedia&country=CN [HTTP/1.0 200 OK 1182ms] [22:35:28.06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e/Toolbaricon_bolditalic_A.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22133ms] [22:35:28.09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a/Toolbaricon_strike.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22113ms] [22:35:28.11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f/Toolbaricon_quote_1.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22154ms] [22:35:28.13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1/Toolbaricon_justify-left.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24297ms] [22:35:28.16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1/Toolbaricon_hiddencomment.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24297ms] [22:35:28.18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c/Norwegian_ndash_sign.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24296ms] [22:35:28.21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d/Toolbaricon_sr.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24337ms] [22:35:28.23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5/Toolbaricon_media.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24693ms] [22:35:28.26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d/Wikieditor-references.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43112ms] [22:35:28.298] 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 '/'。 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 [22:35:28.355] 未知属性 '-moz-background-clip'。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2 [22:35:28.381] 未知属性 '-moz-background-origin'。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12 [22:35:28.63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e/Nuvola_clipboard_lined.svg/22px-Nuvola_clipboard_lined.svg.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41565ms] [22:35:28.84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3/Nuvola_apps_korganizer-NO.png/22px-Nuvola_apps_korganizer-NO.png?20111003T022716Z [undefined 41585ms] [22:35:28.971] GET http://meta.wikim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BannerLoader&banner=2011MobileSurvey_blank&campaign=Mobile+Readers+Survey&userlang=zh-cn&db=zhwiki&sitename=Wikipedia&country=CN [HTTP/1.0 200 OK 639ms] [22:35:29.001] mw.loader.using is not a function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PhiLiP/wikicache/wikicache.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121 [22:35:29.04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8/Button_sig_zh.png [undefined 43051ms] [22:35:29.138]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Gnome-format-justify-center.svg&w=23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650ms] [22:35:29.165]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Curly_Brackets.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649ms] [22:35:29.188]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Gnome-format-text-underlin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671ms] [22:35:29.215]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Nuvola_apps_edu_mathematics-p.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650ms] [22:35:29.240]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25E5%259B%25A7_vote.svg&w=22 [HTTP/1.0 404 Not Found 685ms] [22:35:29.267]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Toolbaricon_sourc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999ms] [22:35:29.290]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oppose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671ms] [22:35:29.317]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support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650ms] [22:35:29.342]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neutral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932ms] [22:35:29.370]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suggestion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003ms] [22:35:29.395]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reply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015ms] [22:35:29.433]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Gnome-format-justify-right.svg&w=23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015ms] [22:35:29.461]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note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280ms] [22:35:29.486]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question_vote_3.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304ms] [22:35:29.532]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question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088ms] [22:35:29.560]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keep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092ms] [22:35:29.600]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opinion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983ms] [22:35:29.626]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tructure_du_site_ic%25C3%25B4ne.svg&w=23 [HTTP/1.0 404 Not Found 572ms] [22:35:29.651]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delete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431ms] [22:35:29.687]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remind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186ms] [22:35:29.746]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merge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353ms] [22:35:29.779]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move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072ms] [22:35:29.865]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userfy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179ms] [22:35:29.905]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possible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165ms] [22:35:29.935]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dot_dot_dot.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3574ms] [22:35:30.030]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abstain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221ms] [22:35:30.102]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Emoticon_smil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226ms] [22:35:30.268]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speedy_delete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1066ms] [22:35:30.409]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Gnome-format-indent-more.svg&w=23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926ms] [22:35:30.537]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deferred.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865ms] [22:35:30.673] GE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thumb.php?f=Symbol_kept_vote.svg&w=22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705ms] -- [22:36:12.00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4/Button_category03.png [undefined 126025ms] [22:36:12.06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2/Nowiki_icon.png [undefined 125989ms] [22:36:12.10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a/Button_headline3.png [undefined 126342ms] [22:36:12.40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8/Button_small.png [undefined 144418ms] -- [22:36:30.83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4/H-line_icon.png [undefined 126015ms] [22:36:30.86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Button_blockquote.png [undefined 126013ms] -- [22:37:15.02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3/Button_code.png [undefined 144870ms] [22:37:15.42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c/Button_advanced_image.png [undefined 39409ms] -- [22:37:33.83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3/Button_definition_list.png [undefined 21023ms] [22:37:33.88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3/Button_sub_link.png [undefined 23126ms] [22:37:36.02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a/Button_sup_letter.png [undefined 21025ms] -- [22:37:57.02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f/Bold_icon.png [undefined 21011ms] [22:37:57.42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a/Button_sub_letter.png [undefined 125643ms] -- [22:38:18.01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d/Media_icon.png [undefined 123828ms] [22:38:18.06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f/Bold_icon.png [undefined 21368ms] -- [22:38:36.89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Button_blockquote.png [undefined 107550ms] [22:38:39.03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9/Button_strike.png [undefined 123875ms] [22:38:39.06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1/Btn_toolbar_liste.png [undefined 125949ms] [22:38:39.10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d/Button_sig.png [undefined 125971ms] -- [22:38:57.84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e/Button_font_color.png [undefined 21016ms] [22:38:57.87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0/Image_icon.png [undefined 21017ms] [22:39:00.01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f/Button_ref_adv.png [undefined 105069ms] [22:39:00.04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8/Btn_toolbar_enum.png [undefined 21023ms] [22:39:00.07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f/Button_center.png [undefined 21357ms] -- [22:39:21.01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4/Button_ref.png [undefined 102898ms] -- [22:39:39.85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e/Button_refs.png [undefined 21051ms] [22:39:42.00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6/62/Wiki_zh-hans.png [undefined 84073ms] [22:39:42.06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4/Button_hide_comment.png [undefined 104957ms] [22:39:42.09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e/Button_shifting.png [undefined 104994ms] [22:39:42.12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0/Button_category02.png [undefined 123765ms] [22:39:42.43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7/Button_redir.png [undefined 123427ms] -- [22:40:00.83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9/Button_headline2.png [undefined 105079ms] [22:40:00.86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3/Button_enter.png [undefined 107141ms] [22:40:03.01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2/Button_source.png [undefined 105072ms] [22:40:03.08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a/Button_sub_letter.png [undefined 20996ms] [22:40:03.11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7/Italic_icon.png [undefined 104980ms] [22:40:03.15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5/Button_align_right.png [undefined 123742ms] [22:40:03.44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Button_underline.png [undefined 123411ms] -- [22:40:21.84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d/Media_icon.png [undefined 21004ms] [22:40:21.88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4/Button_category03.png [undefined 107213ms] [22:40:21.91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2/Nowiki_icon.png [undefined 125943ms] [22:40:24.01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a/Button_headline3.png [undefined 126056ms] [22:40:24.06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8/Button_small.png [undefined 126035ms] [22:40:24.11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4/H-line_icon.png [undefined 125987ms] -- [22:40:42.84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4/Button_array.png [undefined 126027ms] [22:40:45.08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b/Math_icon.png [undefined 21368ms] [22:40:45.44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e/Btn_toolbar_gallery.png [undefined 39405ms] -- [22:41:03.84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0/Button_link.png [undefined 21014ms] [22:41:03.87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3/External_link_icon.png [undefined 21033ms] [22:41:06.01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a/Button_align_left.png [undefined 21055ms] [22:41:06.05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6/Button_big.png [undefined 21028ms] [22:41:06.08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7/Template_button.png [undefined 21372ms] -- [22:41:27.04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4/Button_hide_comment.png [undefined 21022ms] [22:41:27.11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e/Button_shifting.png [undefined 21345ms] -- [22:41:45.93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0/Button_category02.png [undefined 21010ms] [22:41:45.97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7/Button_redir.png [undefined 23054ms] [22:41:46.00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9/Button_headline2.png [undefined 23067ms] [22:41:48.03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3/Button_enter.png [undefined 21066ms] [22:41:48.09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2/Button_source.png [undefined 21367ms] [22:41:48.12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7/Italic_icon.png [undefined 39758ms] -- [22:42:06.94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Button_underline.png [undefined 21020ms] [22:42:06.98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5/Button_align_right.png [undefined 23049ms] -- [22:42:31.33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Button_blockquote.png [undefined 21003ms] -- [22:42:53.245] mw.loader.version is not a function @ http://bits.wikimedia.org/zh.wikipedia.org/load.php?debug=false&lang=zh-cn&modules=ext.wikiEditor%7Cext.wikiEditor.dialogs%2Ctoolbar%7Cext.wikiEditor.toolbar.hideSig%7Cjquery.wikiEditor%7Cjquery.wikiEditor.dialogs%2Ctoolbar%7Cjquery.wikiEditor.dialogs.config%7Cjquery.wikiEditor.toolbar.config%2Ci18n&skin=vector&version=20111006T130854Z&*:4 [22:42:53.283] 预期为变量结尾,但却得到 ':'。 解析 'float' 的值时出错。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83 [22:42:53.351] 未知属性 'mergin-left'。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5 [22:42:53.603] 未知属性 '-moz-opacity'。 声明被丢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wek&action=edit:7 [22:42:53.63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9/WikEd_bold.png [undefined 188803ms] [22:42:53.65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7/WikEd_redo.png [undefined 188802ms] [22:42:53.68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6/WikEd_undo.png [undefined 188802ms] [22:42:53.71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6/WikEd_strikethrough.png [undefined 188802ms] [22:42:53.73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4/WikEd_italic.png [undefined 188801ms] [22:42:53.76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1/WikEd_underline.png [undefined 209774ms] -- [22:43:13.31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a/WikEd_nowiki.png [undefined 190090ms] [22:43:14.39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f/WikEd_superscript.png [undefined 21007ms] [22:43:14.42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8/WikEd_undo_all.png [undefined 21007ms] [22:43:14.46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a/WikEd_case.png [undefined 188991ms] [22:43:14.49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d/WikEd_redo_all.png [undefined 188947ms] [22:43:14.51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a/WikEd_ref.png [undefined 188947ms] [22:43:14.54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e/WikEd_subscript.png [undefined 188947ms] [22:43:14.56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1/WikEd_wikilink.png [undefined 188947ms] -- [22:43:35.39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2/WikEd_bullet_list.png [undefined 21008ms] [22:43:35.46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a/WikEd_indent_list.png [undefined 167964ms] [22:43:35.49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b/WikEd_number_list.png [undefined 188940ms] [22:43:35.51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5/WikEd_definition_list.png [undefined 188950ms] [22:43:35.54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7/WikEd_heading.png [undefined 188953ms] [22:43:35.57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6/WikEd_weblink.png [undefined 188962ms] -- [22:43:56.40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7/WikEd_image.png [undefined 168033ms] [22:43:56.44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5/WikEd_dummy.png [undefined 168031ms] [22:43:56.48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f/WikEd_wikify.png [undefined 167997ms] [22:43:56.50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6/WikEd_references.png [undefined 167996ms] [22:43:56.53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d/WikEd_table.png [undefined 188967ms] [22:43:56.56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a/WikEd_redirect.png [undefined 188967ms] [22:43:56.59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c/WikEd_sort.png [undefined 188956ms] -- [22:44:17.46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b/WikEd_ref_hide.png [undefined 167969ms] [22:44:17.48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d/WikEd_textify.png [undefined 167972ms] [22:44:17.49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1/WikEd_font_size.png [undefined 167972ms] [22:44:17.51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8/WikEd_align_down.png [undefined 167978ms] [22:44:17.53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8/WikEd_align_preview_down.png [undefined 167978ms] [22:44:17.54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8/WikEd_clear_history.png [undefined 188958ms] [22:44:17.55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d/WikEd_close_toolbar.png [undefined 188958ms] [22:44:17.57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7/WikEd_syntax.png [undefined 188978ms] -- [22:44:38.39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5/WikEd_find_prev.png [undefined 168047ms] [22:44:38.41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d/WikEd_find_next.png [undefined 168033ms] [22:44:38.43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d/WikEd_case_sensitive.png [undefined 168012ms] [22:44:38.44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7/WikEd_close.png [undefined 168022ms] [22:44:38.45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1/WikEd_preview.png [undefined 168022ms] [22:44:38.47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5/WikEd_find_all.png [undefined 188991ms] [22:44:38.48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f/WikEd_fix_math.png [undefined 188991ms] [22:44:38.49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b/WikEd_fix_punct.png [undefined 189011ms] -- [22:44:59.40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a/WikEd_regexp.png [undefined 168056ms] [22:44:59.41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1/WikEd_replace_prev.png [undefined 168056ms] [22:44:59.454]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5/WikEd_fix_html.png [undefined 168002ms] [22:44:59.46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3/WikEd_align_top.png [undefined 168004ms] [22:44:59.47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6/WikEdDiff.png [undefined 168003ms] [22:44:59.491]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8/WikEd_fix_redirect.png [undefined 188972ms] [22:44:59.50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4/WikEd_fix_unicode.png [undefined 188972ms] [22:44:59.51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6/WikEd_fix_all.png [undefined 188992ms] -- [22:45:20.399]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0/WikEd_fix_basic.png [undefined 168069ms] [22:45:20.41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4/WikEd_find_ahead.png [undefined 21013ms] [22:45:20.44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7/WikEd_fix_chem.png [undefined 168038ms] [22:45:20.48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9/WikEd_fix_units.png [undefined 168037ms] [22:45:20.493]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a/WikEd_replace_all.png [undefined 168038ms] [22:45:20.50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0/WikEd_replace_next.png [undefined 168038ms] [22:45:20.51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b/WikEd_diff.png [undefined 188993ms] [22:45:20.53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5/WikEd_fix_dash.png [undefined 189002ms] -- [22:45:41.406]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4/WikEd_jump_next.png [undefined 168036ms] [22:45:41.42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7/WikEd_jump_prev.png [undefined 168052ms] [22:45:41.458]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1/WikEd_resize_grip.png [undefined 168015ms] [22:45:41.47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0/WikEd_fix_caps.png [undefined 168014ms] [22:45:41.48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3/WikEd_fullscreen.png [undefined 168014ms] [22:45:41.500]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4/WikEd_fix_reg-ex-typo.png [undefined 168013ms] [22:45:41.515]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d/WikEd_grip.png [undefined 188962ms] -- [22:46:02.607]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7/WikEd_align_preview.png [undefined 167824ms] [22:46:02.622] GET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c/WikEd_clear_summary.png [undefined 167834ms]
wikied加載之前還要等upload.wikimedia.org的圖片,之後才加載wikied的
因為沒太嚴重地影響操作,能檢查處理下,就處理下吧。--Cwek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14:52 (UTC)
- 只能你自己處理……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15:17 (UTC)
- 暈倒,剛剛過去機房上機,剛用IE6打開wiki,圖片全回來,裝了FF7.0.1和fasterfox,再開,圖片又有問題了,把fastterfox禁了,又沒事了,難道是fasterfox的影響了--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7:55 (UTC)
- 我裝了Fasterfox看也沒問題(設置:Turbo Charged,Enable Enhanced Prefetching,Enable Page Load Timer)。但注意到FAQ裡面有一句話:
- 暈倒,剛剛過去機房上機,剛用IE6打開wiki,圖片全回來,裝了FF7.0.1和fasterfox,再開,圖片又有問題了,把fastterfox禁了,又沒事了,難道是fasterfox的影響了--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7:55 (UTC)
Users who are behind a firewall which monitors web surfing habits (such as users at work) should note that all links which are prefetched will appear to the firewall as though they were visited by you (even though they will not appear in your history file). These users may wish to disable prefetching by disabling prefetching in the "Fasterfox" tab.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8:25 (UTC)
左面的導航方格
以前左面有一個方格,內有一個連結可以到互助客棧的首頁,現在是整個方格不見了,是
- 電腦又出問題;
- wiki又改版;
- wiki又出錯;
- 還是我又虛構了一些記憶?
不然真的只能在用戶頁放連結了。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進行中 2011年10月8日 (六) 16:01 (UTC)
- 那個經常時不時出問題 然後又自己好 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8日 (六) 16:13 (UTC)
- 在一個長開翻譯的頁面找到了名字,叫作幫助,內有
- 幫助
- 社區入口
- 方針與指引
- 互助客棧
- 詢問處
- 字詞轉換
- IRC即時聊天
- 聯絡我們
- 關於維基百科
- 資助維基百科
- 新頁面已刷新緩存,還是不行,只好等好了XD。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進行中 2011年10月8日 (六) 16:20 (UTC)
發現一個可以用來將分類更名的工具
fr:Projet:JavaScript/Notices/RenommageCategorie,我剛才用了一下,非常方便。--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10月9日 (日) 23:09 (UTC)
- 我怕的是以後想搞正名運動、打編輯戰或混編輯次數就更加方便。--Mewaqua 2011年10月10日 (一) 02:05 (UTC)
- 這工具是什麼語言的啊。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0日 (一) 04:49 (UTC)
- 法語?--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05:42 (UTC)
- 「搞正名運動」XD--章·安德魯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1:45 (UTC)
- 法語?--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05:42 (UTC)
- 這工具是什麼語言的啊。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0日 (一) 04:49 (UTC)
- (!)意見,目前如果要為分類更名會非常麻煩,是否可以引入工具以簡化操作?--黑暗魔君 (留言) 2011年10月18日 (二) 11:00 (UTC)
新的摺疊效果
發現摺疊功能有所更改,不知是不是MediaWiki軟件更新造成的,有沒有辦法恢復舊的摺疊效果,也就是點擊Navbar欄目的任何一處便觸動摺疊功能?請參閱先前的討論。--Shibo77 2011年10月10日 (一) 08:52 (UTC)
- 這個所謂「新」的效果,其實就是MediaWiki原本舊有的那個,而且「摺疊」連結就算在繁體模式下仍然顯示成簡體字。因此請有關方面儘快恢復到先前的那個版本,謝謝! --Moonian‧♨一盅兩件立即嘆‧貢獻 主要 全部 2011年10月10日 (一) 10:51 (UTC)
- 文字可以通過修改MediaWiki:Collapsible-expand和MediaWiki:Collapsible-collapse的相應語言版本進行本地化。另外參考mw:MediaWiki_1.18#New_plugin_for_collapsible_elements, mw:Manual:Collapsible_elements, mw:RL/DM#jQuery.makeCollapsible--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0日 (一) 12:08 (UTC)
- 文字跟uselang不跟variant。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2:15 (UTC)
- 這次更新的摺疊模板可以改回原來的嗎?摺疊後會縮短了,很難看--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3:38 (UTC)
- 文字跟uselang不跟variant。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2:15 (UTC)
- 以前點那個提頭的條帶就可以進行摺疊和展開,現在非要點那個[展開]。完全沒有更優,反而更麻煩,還不如原來的呢。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0日 (一) 13:42 (UTC)
- 現在的摺疊效果是系統內置的,原來的摺疊效果是在MediaWiki:common.css自己設置的。如果全部用系統內置的的好處是瀏覽器處理的代碼量能少一些吧。如果仍然覺得不好,我將恢復。其實我覺得現在這個摺疊效果比原來的那個好看多了,更有2.0風格--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0日 (一) 14:14 (UTC)
- 其實我覺得摺疊效果做的最好看的是commons--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0日 (一) 14:17 (UTC)
- 舉個例子。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0日 (一) 14:29 (UTC)
- Maybe commons:User:Bencmq/sandbox --2011年10月10日 (一) 14:50 (UTC)
- 囧rz...,難道這不是原來的效果?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0日 (一) 15:30 (UTC)
- 感覺zhwiki摺疊起來的東西太多了,導致很多地方都要點開看,所以才顯得麻煩。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5:18 (UTC)
- Maybe commons:User:Bencmq/sandbox --2011年10月10日 (一) 14:50 (UTC)
- 舉個例子。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0日 (一) 14:29 (UTC)
- 我說好看,主要是因為新的摺疊效果,動態縮放上與左側導航欄的效果一致,全站風格更加統一,而commmons的那個,則在畫面展現上(箭頭)與左側導航欄一致,也是使得全站風格趨於統一。如果能夠把二者合起來就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1日 (二) 01:15 (UTC)
- 或者能否提供選項或參數能實現兩種風格摺疊的切換?--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4:04 (UTC)
- 效果怎麼樣都好,就在操作上能不能恢復成原來的這樣,即點擊色帶即可進行展開和摺疊,不必非要點擊[展開]及[摺疊]按鈕。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1日 (二) 02:50 (UTC)
- 我說好看,主要是因為新的摺疊效果,動態縮放上與左側導航欄的效果一致,全站風格更加統一,而commmons的那個,則在畫面展現上(箭頭)與左側導航欄一致,也是使得全站風格趨於統一。如果能夠把二者合起來就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1日 (二) 01:15 (UTC)
- 我也認為如果能夠提供兩種摺疊模式的選擇最好了。進一步的話,能夠採用新的摺疊,但是同時兼容舊的的一些優點那就更好不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1日 (二) 06:21 (UTC)
- 這次更新的模板折疊只能點擊右側的字樣,實在是有點不順手。說到更新,不曉得中文維基會不會引進折疊模板的淡出效果?--章·安德魯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6:52 (UTC)
- 強烈要求恢復原點擊條帶即可進行摺疊展開操作的方式。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1日 (二) 07:25 (UTC)
- 這次更新的模板折疊只能點擊右側的字樣,實在是有點不順手。說到更新,不曉得中文維基會不會引進折疊模板的淡出效果?--章·安德魯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6:52 (UTC)
- 我也認為如果能夠提供兩種摺疊模式的選擇最好了。進一步的話,能夠採用新的摺疊,但是同時兼容舊的的一些優點那就更好不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1日 (二) 06:21 (UTC)
- 那我去把commons的搬過來了?(代碼MediaWiki:CollapsibleTemplates.js,沒有加入Common.js。現有摺疊的文檔在Help:摺疊顯示)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7:35 (UTC)
- 最好能夠恢復原來點標題欄任意位置就能摺疊(最好在所有摺疊都能應用,包括{{hideh}}),還有,這個新摺疊淡入淡出效果不錯,能否兩者加在一起,問問?--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8:15 (UTC)
- 大樣子差不多,有些邊角可能不一樣,比如Help:摺疊顯示#定義顯示與隱藏部分好像jQuery.makeCollapsible和commons的都沒有。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8:32 (UTC)
- 意見同Cwek,現在只能在「展開」兩字點擊才能展開模板,實在太不user friendly了。--沙田友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4:58 (UTC)
- 已建出能實現新舊摺疊模式的{{hideh}},詳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有人喜歡舊的{{hideh}}嗎?]]--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05 (UTC)
- 已由user:Liangent改回舊版,若要使用新舊兼容版,可使用{{Template:HideH_wno}}--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6日 (日) 02:16 (UTC)
內部連結的指向及模版的引用中的簡繁轉換的問題
貌似標題比較難以理解,舉兩個例子好了。
{{周刊少年Sunday}}{{周刊少年Sunday连载中}}- [[Category:周刊少年Sunday]]
可以將上面兩者放到沙盒中測試,其結果肯定是無法正確引用模版Template:週刊少年Sunday連載中和無法正確指向Category:週刊少年Sunday,而在上述的模版頁面和分類頁面中,「週」和「周」是簡繁轉換的一對對應的字,類似的問題在以前做重定向頁時似乎也碰到過。如果要做重定向頁面的話,似乎就違反了自動簡繁轉換的初衷,或者說似乎浪費了這樣的技術了吧? 這個應該算是可以發到這邊來的技術問題吧?如果不合適發到這裡的話就有勞「您」移動了。謝謝。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3:29 (UTC)
- 第一個名字不全,自然連不上。第二個求高人解釋,好像都是靠重定向,繁簡轉換好像不適用在這個上?--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3:32 (UTC)
模版的那個在頁面中的確就應該那樣用{{}}引用吧,比如條目AQUAPAZZA或銀之匙 Silver Spoon頁腳部分的模版語句。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7:57 (UTC)汗...的確是漏字了,筆誤。謝謝指出。不過結果還是一樣的,{{周刊少年Sunday连载中}}一樣無法引用模版。(上文錯誤已修正)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8:03 (UTC)- 「周刊少年Sunday」不會在任何一種variant中被轉換成「週刊少年Sunday」(可以直接把它寫在內容裡面,然後試着轉換成各種varient查看),因此必須手工創建重定向。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8:36 (UTC)
- 那不就等於說是基本上每一個模版和每一個分類都要創建一個簡體字(或繁體字)的重定向頁?或者就是在引用模版/分類的時候要用繁體字(或簡體子)輸入其名字?這兩種方法不都是「勞民傷財」的麻煩事麼...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8:55 (UTC)
- 根本的解決方法是把「周」字的轉換弄好;直接的解決方法是建立重定向;取巧的解決方法是所有條目名、模板名、分類名等儘量用簡體,引用的時候儘量用繁體。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13:44 (UTC)
- 兩個已建重定向,可能繁簡轉換的局限吧--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14:28 (UTC)
- 恩...總之先謝謝Cwek君吧。謝謝你了。
- 不過我覺得我提出這個情況的目的不只是說建立兩個重定向頁了事就好的。這個問題很可能會在所有的以中文為標題的分類和模版的引用中碰到,所以是希望簡繁轉換可以確實地應用到整個中文維基百科,而不是只在條目和各命名空間(namespace)的內文中得到應用...當然,由我這個什麼都不懂的技術白痴來提這種要求有點過分就是了...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15:02 (UTC)
- 內文中也沒法把「周刊少年Sunday」轉換成「週刊少年Sunday」,要是能轉換,頁面名也就沒問題了,所以我說根本的解決是修轉換。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15:26 (UTC)
- 恩?不對啊。我在沙盒內輸入週刊少年Sunday連載中,以簡體中文預覽的結果是周刊少年Sunday连载中。....呃,難道我和您講的不是同一件事,我們在某些地方相互誤會了?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2日 (三) 06:07 (UTC)
- 反過來,從簡體轉換成繁體。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2日 (三) 06:13 (UTC)
- 「週」和「周」不是所謂一對一的轉換,自然容易出事。繁體中文一樣有周,例如「周朝」不會繁化為「週朝」。同樣道理,系統不會將「周刊」繁化為「週刊」,這是因為「週刊」即使在繁體中文世界更普及,但是仍會間中使用「周刊」,這是出版社的決定,維基的系統不宜強行轉換。--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1年10月19日 (三) 07:04 (UTC)
- 反過來,從簡體轉換成繁體。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2日 (三) 06:13 (UTC)
- 恩?不對啊。我在沙盒內輸入週刊少年Sunday連載中,以簡體中文預覽的結果是周刊少年Sunday连载中。....呃,難道我和您講的不是同一件事,我們在某些地方相互誤會了?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2日 (三) 06:07 (UTC)
- 內文中也沒法把「周刊少年Sunday」轉換成「週刊少年Sunday」,要是能轉換,頁面名也就沒問題了,所以我說根本的解決是修轉換。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15:26 (UTC)
- 兩個已建重定向,可能繁簡轉換的局限吧--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14:28 (UTC)
- 根本的解決方法是把「周」字的轉換弄好;直接的解決方法是建立重定向;取巧的解決方法是所有條目名、模板名、分類名等儘量用簡體,引用的時候儘量用繁體。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13:44 (UTC)
- 那不就等於說是基本上每一個模版和每一個分類都要創建一個簡體字(或繁體字)的重定向頁?或者就是在引用模版/分類的時候要用繁體字(或簡體子)輸入其名字?這兩種方法不都是「勞民傷財」的麻煩事麼...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8:55 (UTC)
- 「周刊少年Sunday」不會在任何一種variant中被轉換成「週刊少年Sunday」(可以直接把它寫在內容裡面,然後試着轉換成各種varient查看),因此必須手工創建重定向。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8:36 (UTC)
不能回退
搜尋引擎行銷的最新修訂版本被spam賬戶加入的鏈接,不知為何無法通過回退功能回退。點擊回退後,頁面顯示已經回退成功,但是點擊歷史頁面卻沒有顯示這次回退編輯--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0月12日 (三) 01:13 (UTC)
問:wp7中點擊訪問原始維基網頁,仍會再次跳轉回移動版
使用wp7手機訪問維基百科的網頁時,會自動跳轉到移動版,這是正常的。但是有時候需要訪問完整版的維基百科,點擊任意移動版頁面下方的「在原始Wikipedia上查看此頁面」(其URL為zh.wikipedia.org/wiki/xxx?,沒有了".m.",但最後多一個?),發現會先嘗試打開zh.wikipedia.org/wiki/xxx,然後又重新跳轉回zh.m.wikipedia.org/wiki/xxx。訪問其他提供雙版本的網站未發現此現象(也是首次訪問會顯示為移動版 手動改成桌面版不會再次跳回),故懷疑非手機瀏覽器問題,而是wiki設置不當所致。如果在瀏覽器設置里設置為desktop version,就不會有問題(廢話)。另外注意,我並不是要永久禁用移動版網站,只是臨時訪問當前頁面的完整版。——小烈 (找我?) 2011年10月12日 (三) 15:35 (UTC)
- 沒看懂。請確保你的瀏覽器會發送stopMobileRedirect=true的cookie。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2日 (三) 16:38 (UTC)
- 剛手機發的沒打太多字,已經重新組織語言。這玩意兒是靠cookie實現的?我以為是根據refer頁呢,只要refer頁是wiki內部網站那麼就不啟用跳轉,之類的。--小烈 (找我?) 2011年10月12日 (三) 17:03 (UTC)
- 那個cookie是永久禁用用的……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09:47 (UTC)
- 剛手機發的沒打太多字,已經重新組織語言。這玩意兒是靠cookie實現的?我以為是根據refer頁呢,只要refer頁是wiki內部網站那麼就不啟用跳轉,之類的。--小烈 (找我?) 2011年10月12日 (三) 17:03 (UTC)
我用改變User-agent的方式偽裝成iPhone上維基,發現也有此問題。那麼我是否應該提交到bugzilla? --小烈 (找我?) 2011年10月15日 (六) 09:35 (UTC)
- bugzilla:31329 早就交了,沒想到還沒修好……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6日 (日) 04:14 (UTC)
- (✓)已修復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9日 (三) 14:28 (UTC)
請問有沒有方法實現的?
想做一個這樣的輸入框,輸入一個內鏈,提交後就把我用戶頁的一個重定向子頁改成我輸入的內鏈。
因為不知為何我看頁面存廢被重置了,見過這樣避開url檢查(試過這樣可行),所以想做這樣的小工具實現修改重定向而不用進去重定向頁修改。
請問可行嗎?--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0:12 (UTC)
- 直接訪問你要的用戶頁編輯不就行了嗎,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Cwek?action=edit --Ben.MQ 2011年10月13日 (四) 10:47 (UTC)
- 不用進去重定向頁修改,想輸入完內鏈按提交就把重定向頁修改好了(就是把我的重定向頁里的#REDIRECT [[目标页名称]]的「目標頁名稱」改成我在輸入框的內鏈,就像Help:如何創建新條目那個創建新條目輸入框,那樣輸入內鏈,一按按鈕,我的重定向頁修改好了),偷懶啊 囧rz...--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0:59 (UTC)。
- 應該是不可以。不明白有什麼區別——你總是要打開一個頁面才能繼續操作。你把要編輯的那個頁面的地址存在收藏夾/書籤欄里不就行了。--Ben.MQ 2011年10月13日 (四) 11:18 (UTC)
- 囧rz...看來是技術限制了,唯有手動改吧,區別有的,不用進去,不用選住要替換的,一填,一按,好了--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1:28 (UTC)
- 表示查了mw:Extension:InputBox、Help:魔術字、Help:解析器函數,似乎沒有提供這種功能……用morebits吧……--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14日 (五) 10:00 (UTC)
- 什麼是morebits?求指導或關於其的說明文件,謝謝--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0:48 (UTC)
- 表示查了mw:Extension:InputBox、Help:魔術字、Help:解析器函數,似乎沒有提供這種功能……用morebits吧……--才不是バカ!cout<<"老娘最強!";cin>>talk; 2011年10月14日 (五) 10:00 (UTC)
- 囧rz...看來是技術限制了,唯有手動改吧,區別有的,不用進去,不用選住要替換的,一填,一按,好了--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1:28 (UTC)
- 應該是不可以。不明白有什麼區別——你總是要打開一個頁面才能繼續操作。你把要編輯的那個頁面的地址存在收藏夾/書籤欄里不就行了。--Ben.MQ 2011年10月13日 (四) 11:18 (UTC)
- 不用進去重定向頁修改,想輸入完內鏈按提交就把重定向頁修改好了(就是把我的重定向頁里的#REDIRECT [[目标页名称]]的「目標頁名稱」改成我在輸入框的內鏈,就像Help:如何創建新條目那個創建新條目輸入框,那樣輸入內鏈,一按按鈕,我的重定向頁修改好了),偷懶啊 囧rz...--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0:59 (UTC)。
有人喜歡舊的{{hideh}}嗎?
我複製了新舊的{{hideh}}代碼,然後做了這個模板(暫時為{{User:Cwek/工作室/Template:HideH}})
默認為新摺疊,設置參數名為type,為第二個參數,新摺疊值為new,舊的為old。
樣板如下,不知為何在Special:展開模板添加參數就運行不對了,但至少我在我的子頁測試可以。
請問可以不?能不能替代現在的{{hideh}},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修改--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0:52 (UTC)
- 感覺覺得新的好看,舊的好用……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4:27 (UTC)
- Commons的雖然好看也能在整個標題點開,但是沒法用鍵盤展開了,還是不是很好用。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4:36 (UTC)
- 以前的可以嗎?你來修改下,這模板是複製新舊摺疊的代碼寫的--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05 (UTC)
- 如果這個通過的話,有對{{hidden}}也同樣處理的想法,如何?--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17 (UTC)
同時提供新舊模式容易引起混亂,建議由社群討論應該統一使用哪個模式。而我的意見是實用較美觀重要,支持統一使用舊模式。--沙田友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21 (UTC)
- 或者有人口味獨特,要用新版 XD(總之不是我)(不過新版的摺疊動畫不錯,還以為忘了關動畫開關)--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31 (UTC)
- 好的,如果功能上沒問題的,我提議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問問(不知地方對不對),跟具情況確定是更新(用該版),退回(用舊版)或維持原狀(用新版),不過有新的不用,會不會浪費?--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31 (UTC)
- 既然新不如舊,為何還要純粹為了避免浪費而虧待自己?--沙田友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37 (UTC)
- 再加一個commons的版本吧。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6:01 (UTC)
- 既然新不如舊,為何還要純粹為了避免浪費而虧待自己?--沙田友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37 (UTC)
- 好的,如果功能上沒問題的,我提議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問問(不知地方對不對),跟具情況確定是更新(用該版),退回(用舊版)或維持原狀(用新版),不過有新的不用,會不會浪費?--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31 (UTC)
bugzilla:31670。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3日 (四) 15:59 (UTC)
- 剛剛提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上,等討論回復--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04:36 (UTC)
- 已由user:Liangent改回舊版,若要使用新舊兼容版,可使用{{Template:HideH_wno}}--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6日 (日) 02:45 (UTC)
【CSS】已訪問的跨項目鏈接
顏色變成了紫色,感覺像已訪問的紅字一樣。Firefox 7.0.1 @ Mac OS X--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14日 (五) 10:37 (UTC)
- [原創研究?]--Jimmy Xu 查 · 論 · 編 2011年10月14日 (五) 12:58 (UTC)
- 1.18開始的。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6:08 (UTC)
- 原來跨維基鏈的顏色是比內鏈稍微淺一點的藍色,現在的確像是紫色的——怎麼這次更新改掉怎多東西的 囧rz...--Cwek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00:13 (UTC)
- 1.18開始的。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6:08 (UTC)
- Fx 9沒變化啊,難道我色弱?--鐵鐵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10月15日 (六) 08:30 (UTC)
- Fx7- preferences - content - color 裡面就是紫色的0.0 --Ben.MQ 2011年10月15日 (六) 10:11 (UTC)
問:如何讓目錄只顯示部分章節?
比如
== 1 == === 1.1 === === 1.2 === === 1.3 === == 2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3 == == 4 ==
我只想讓目錄(__TOC__)顯示2(包括子目錄)和3該怎麼做?--鐵鐵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10月15日 (六) 08:22 (UTC)
- 別用===了唄,用;效果差不多。-治癒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08:26 (UTC)
被封禁的用戶用戶名劃刪除線
如題,這個功能怎麼不好用了?Firefox7.0.1--Kegns♖ 2011年10月22日 (六) 06:51 (UTC)
- 我試試 User:Liangent-test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2日 (六) 06:55 (UTC)
- (✓)已修復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2日 (六) 07:19 (UTC)
- 感謝Liangent的迅速處理--Kegns♖ 2011年10月22日 (六) 09:11 (UTC)
- (✓)已修復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2日 (六) 07:19 (UTC)
關於條目提刪討論有兩件事情想提
- 我復刻(嗯,完全複製頁面的wiki代碼)了一個10.18版本的提刪討論頁在這裡,你們試試能不能看(標題用的是DISPLAYTITLE模板),最上面的Portal Here就是原頁面鏈接,可以實驗比對.據回報結果是我復刻的頁面可以正常瀏覽的,而原頁面不行.這十分詭異.
- 關於條目倪光炯原作者Bastien Sens-Méyé在我的討論頁這裡說明了這位教授的重要性(OPERA實驗的9年前,他發現了可以支持中微子有可能是超光速例子假說的實驗證據,除此以外還有他在反物質等領域的研究),而且給出了足夠的參考,也證明了他在學術界的地位(實話說,個人認為學術人士條目不應該用大眾的關注度來衡量存在的合理性),因而我覺得應該直接撤銷提刪.
以上. - Dr. Cravix ★Daydream Nation 2011年10月22日 (六) 15:32 (UTC)
- 裡面有用{{#titleparts:,{{PAGENAME}}之類的代碼。
- 移到其他版面去。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2日 (六) 19:13 (UTC)
- 最初提刪原因是翻譯太差[最初版本],現在重寫後我已經改票了。 Aoke1989(留言) 2011年10月23日 (日) 04:21 (UTC)
繁簡轉換系統有問題
特定字(無關繁體簡體)至少在繁體下出現錯誤,例如「鵰」。--百楽兎 (留言) 2011年10月23日 (日) 13:57 (UTC)
- 如果你在繁體下看不到引號中的字,那是系統轉出來的,並非我所寫的原字。--百楽兎 (留言) 2011年10月24日 (一) 11:05 (UTC)
Template:H:title
{{H:title}}如果直接使用
{{H:title |spantitle |label |link=yes/no (defaults to "no") |dotted=yes/no (defaults to "yes") }}
會出現
label
英文版維基百科則沒有這個問題,如en:Template:ATC code A。--Dingar (留言) 2011年10月26日 (三) 09:23 (UTC)
最近我寫的條目都沒有目錄了。
剛才寫的最高指導原則、好漢兩個半 (第二季)都沒有目錄了?怎麼回事?其他條目都還有目錄。-治癒留言 2011年10月21日 (五) 06:12 (UTC)
- 是不是章節太少,目錄是不會出來的--Cwek (留言) 2011年10月21日 (五) 07:39 (UTC)
- 都只有三個章節。--Mihara57 (留言) 2011年10月21日 (五) 07:41 (UTC)
- 4個章節就夠了--Ben.MQ 2011年10月21日 (五) 07:56 (UTC)
- 都只有三個章節。--Mihara57 (留言) 2011年10月21日 (五) 07:41 (UTC)
- 可以手動加入 __TOC__ -P1ayer (留言) 2011年10月26日 (三) 13:20 (UTC)
摺疊無法展開。Firefox 7.0.1@Mac OS X 10.5 --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23日 (日) 14:34 (UTC)
- sortable和collapsible衝突,和mw-collapsible也衝突。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3日 (日) 15:52 (UTC)
- (✓)已修復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9日 (六) 03:53 (UTC)
建議在Twinkle增加 "report user to administrators"
英文版的Twinkle有"report user to administrators"的功能,這樣可以譲提報當前破壞的用戶更加方便,迅速。希望中文版可以儘快引入--Coekon-OBE 2011年10月28日 (五) 05:21 (UTC)
- 是提報到WP:VIP吧?--Mys 721tx(留言) 2011年10月28日 (五) 06:59 (UTC)
- 是。在英文維基,只要簡單地用Twinkle在破壞用戶的用戶頁 點兩下就可以提報到WP:VIP,但是在中文維基就麻煩很多,所以建議應該引進此功能--Coekon-OBE 2011年10月28日 (五) 09:44 (UTC)
- Jimmy xu說不願意做。--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28日 (五) 11:39 (UTC)
- 現在還在手動的提報刪除侵權版本呢,什麼時候自動一下啊。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9日 (六) 04:11 (UTC)
優良條目候選
優良條目候選中如果使用{{subst:GANAuto}}的話新提名會放到最底,甚至是模板:進行中的內容評選之下,造成排版出問題,如這裡。有人能去解決一下?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進行中 2011年10月29日 (六) 14:23 (UTC)
- 沒好想法。要麼把模板提前,要麼把內容拆到一個新頁面吧。Liangent (留言) 2011年10月29日 (六) 16:2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