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CRHK128/沙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幽默}}

香港聯邦共和國
Commonwealth Republic of Hong Kong(英語)
香港國徽
國徽
格言:Dieu et mon droit[參 1]
我權天授」/「天有上帝,我有權利」
國歌:天佑女王(吾王)
(God Save the King/Queen)
首都香港 (城邦) [參 2]
中央政府
所在地
中環添馬
最大行政區新界離島區(以面積計算)/新界沙田區(以總人口計算)
最大城市香港 (城邦)
官方語言香港語英語
官方文字香港文英文
族群
香港人 (93.6%)、印尼裔菲律賓裔 (3.8%)、白人 (0.8%)
政治體制聯邦制
議會民主制
法律體系英美法系
國家憲法香港憲法
政府西敏制
• 總統
User:Ael1025
• 總理
User:CRHK128
• 總理
User:CRHK128
• 國會
達蘇沙女男爵
• 
約翰·貝爾考
• 最高法院
廖柏嘉
現役軍人55萬5千(第9名
成立
面積
• 總計
2,755平方公里(第183名
• 水域率
59.91%
人口
• 2047年估計
8,290,825人(2047年中期估計)(第98名
• 密度
5,022.9/平方公里(第3名
GDPPPP2047年估計
• 總計
4955億美元第38名
• 人均
54722美元第10名
GDP(國際匯率)2047年估計
• 總計
3420億美元第34名
• 人均
49871美元第15名
貨幣港元HKD
時區UTC+8(香港時間)
• 曆法
公曆
行駛方位靠左行駛
電話區號852
ISO 3166碼HK
主要節日* 新年1月1日
家用電源電壓230V
家用插座標準G
家用電源頻率50 Hz
中央銀行香港銀行
人類發展指數0.910(第12名)
國家象徵
  • 女皇
  • 金色
  • 金色獅子
  • 洋紫荊
  • 地理最高點大帽山(海拔957米)
    最長河流香港河(37.125公里)
    最大湖泊萬宜水庫(6.66平方公里)
    海岸線1,180公里
    互聯網頂級域.hk
    1. ^ 此為香港政府格言。請見國家格言列表
    2. ^ 香港是城邦


    香港聯邦共和國英語Commonwealth Republic of Hong Kong),簡稱為香港,處於南中國海沿岸,珠江口以東。北接大陸地區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其餘兩面與南中國海鄰接。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新界等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人口約829萬人。

    公元前214年,香港被秦朝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此後為中原王朝或廣東越南地區領土,也曾建立過本土政權。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1842年大英帝國清朝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此後再於1960年簽訂《北京條約》和於19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永久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99年。二戰期間,香港曾被大日本帝國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戰後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直至1997年7月1日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共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成為中共的其中一個特別行政區。在50年後,即2047年7月1日,「五十年不變」的政治承諾到期,香港宣佈獨立並發表獨立宣言香港聯邦共和國成立。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在清廷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後,英國人開始發展香港,在英國的統治下,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同盟會,為後來清廷被推翻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在香港保衛戰中攻佔香港,香港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日佔時期。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大陸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國共內戰階級鬥爭大躍進運動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令香港人口迅速增長,因而帶來充足勞動力,加上資金和技術,使香港經濟20世紀後期急速增長,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大都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共依此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共中央政府管理,中共給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在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人特區政府及中共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政府高壓的權威也遭到民眾質疑。在50年後,即2047年7月1日,「五十年不變」的政治承諾到期,香港人心惶惶,害怕中共會吞併香港,最終特區政府被推翻,新香港政府宣佈獨立並發表獨立宣言香港聯邦共和國成立。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業航運中心,並以優良治安自由經濟、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法律制度而聞名於世界,素有「東方之珠」、「東方曼哈頓」等的美譽。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生活水平最高、最適宜居住及人均壽命最長的大都會空氣污染貧富懸殊政制發展等則為本港主要的社會問題。

    歷史

    香港地名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英國軍隊最初登陸香港島赤柱時,原居民陳群帶領英軍到港島北的故事(參考阿群帶路圖)。但英國於香港建立殖民地前,其實明朝末年已經有香港地方概念,當時的所指的香港是指鉄坑對面的小島,即現今黃竹坑對面的鴨脷洲[1],而不是指現今的香港仔。因鴨脷洲上擁有隋唐時代開始已為人信奉的洪聖爺廟(鴨脷洲洪聖廟),而香港仔只有初才多人信奉的天后廟,鴨脷洲的開發歷史應比香港仔更早,而香港仔這名字本身已說明它是比香港一名更晚才出現,而且現今黃竹坑、香港仔和田灣一帶,在100年前還是海灣,平地稀少,人口應不多。

    香港史前時期 前39000年~前221年

    於39,000至3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香港和附近地區已有人類活動[2],主要遺址位於黃地峒一帶。

    公元前3000年起,長江中游文化東南亞沿海文化、殷商青銅文化古越文化先後傳入香港。在新界大嶼山不少地方,都發現新石器時代聚落和玦飾工場遺址[3]

    在前2000年至前1000年青銅器時代,香港一帶初期受到東南沿海原始文化影響,後來商代青銅文化傳入香港。

    香港秦至元朝時期 前221年~1368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派軍攻占百越,置南海郡,將香港正式納入秦國地圖。由公元前203年開始,香港由南越國管轄,直至前111年西漢滅南越,香港才再由中原王朝管治。其後東漢東吳西晉東晉初年,香港一直仍屬番禺縣。東晉咸和六年(331年)起,該地區屬寶安縣管轄[4]

    公元736年(唐朝開元二十四年),香港屬於循州(今惠州市),並設立屯門軍鎮,當中兩千名士兵駐守屯門,主力保護海上貿易。自唐朝,香港瀝源(今沙田)以及大奚山沙螺灣土壤都適合牙香樹生長,種及產香也逐漸發展起來。一直到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海禁遷界為止。根據考證,明朝時期由東莞南部及新安全境(包括香港)香樹製品會經陸路運至尖沙頭(今尖沙咀),以小送到石排灣(今香港仔),再用艚船(俗稱為「大眼雞」)運至廣州,最後送往銷售[5]。「香港」這個名稱由來,其中一個說法源於香港盛產和出口香木,因此得名(運送香料的港口)[6]

    五代十國時期,香港由割據兩廣的南漢國管治[7]。由於大步(現稱大埔)一帶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立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公元971年(北宋開寶四年),宋滅南漢,北宋政府於九龍灣一帶設立官富場,並派鹽官駐守。南宋末年,宋端宗宋帝昺為躲避元朝軍隊,逃到香港,傳說他們曾在土瓜灣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或者宋皇臺

    香港明朝時期 1368年~1644年

    1514年(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佔屯門,立葡屬香港,明軍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開戰,史稱屯門海戰,最後全勝。

    香港清朝時期 1644年~1841年

    清朝初年,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南明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遷界令,加上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後來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八年)朝廷允許弛禁,原有宗族陸續遷回,外來宗族亦應廣東省政府鼓勵乘勢遷入,當中包括福建江西及廣東惠州、梅州客家籍農民,新界宗族分布新局面逐漸形成[a]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不久,清朝道光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1841年1月,琦善與查理·義律在清廷與英國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8],於1月20日由查理·義律發出《致女皇陛下臣民通函》中,宣稱和琦善之間「達成初步協議」[b],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及後於香港島赤柱登陸,獲香港島原居民陳群引路到香港島北部,當英兵行經香港村時從陳群以客家話回答中得知「Heong Kong」發音後記載於香港政府第二號憲報,後來簡略為「Hong Kong」拼法成為全島名稱,沿用至今。由於清廷和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存在《穿鼻草約》。直至1842年,英軍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打敗清軍,翌年派砵甸乍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清廷將香港島連同鄰近鴨脷洲正式永久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即英法聯軍之役)中再次戰敗,簽下《中英北京條約[8],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昂船洲一同永久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兩地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隔,位置就在今日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9]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兩百多個島嶼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割讓和租借後得出的土地形成今天香港的全境[9]

    英治香港初期 1841年~1941年

    英國國旗(1841年至1941年)
    香港旗(1870年至1876年)
    香港旗(1876年至1910年)
    香港旗(1910年至1941年)

    香港割讓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廣州與英軍談判。1841年1月琦善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致女皇陛下臣民通函》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10],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隊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給英國。此後,英國人開始發展香港,在英國的統治下,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為日後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打下基礎。

    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中英北京條約

    1873年,香港人的職業以漁民水手農夫屠夫舖東差役等為主。[11]

    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香港開埠

    1890年代的香港

    英國1841年正式取得香港島後,即宣佈香港為自由港,是為「香港開埠」。英國的商人,包括鴉片商販,逐漸將香港建立成與東方自由貿易的樞紐。美國的鴉片商販及銀行家亦有到香港參與跟中國華南即廣東福建臺灣一帶的貿易,而華中一帶的貿易則主要經上海進行。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65年的12 萬多人。清政府最初只實施廣州一口有限通商,自五口通商以後,香港成為列強與中國的主要轉口港,廣州的廣東以及福建[12]商人和來自廣東以及福建各地的商人亦移居香港。東南亞為世界各列強的殖民地,而經濟則被福建人控制,福建人經香港轉運貨物到五口通商城市,列強、滿清及五口通商的商家則收取當地的營商費用,英國人和福建人則賺取巨額的轉運利潤。廣州原為英國企業駐華的中心,但香港開埠後,英國人的公司(以鴉片為主)都改以香港為中心,亦由香港運到五口通商城市。除了貨物的轉運外,香港亦成為華南中國人移居海外的中轉站。從1851年至1900年期間,超過200萬廣東及福建人經香港移居海外,當中主要是四邑人以及廣府人華工身份(香港稱賣豬仔)興建鐵路或偷渡到發達國家如歐美以得到比在多中國很多的工資,福建人大多到東南亞經商,當地的企業絕大多數屬於福建人,而且控制了當地的經濟,福建人從營商取得大量財富,而且一直希望推翻滿清政府以建立一個資本主義民主的中國,大力出錢以供楊衢雲革命,有志得到資本的不少和香港的福建人通婚,如孫中山娶了陳粹芬,因為福建人很多隻願經商,不願替別人工作,亦有需要請華人監控當地工人,而且優先請了與福建人關係較密切的廣東人(包括廣府人、潮州人、客家人),當時東南亞歐美殖民地,人均GDP雖低於歐美,但亦遠高於清朝末代,當管理層的薪金亦遠比美國修鐵路華工高。因為當時[[美國排華嚴重,而且當地華工有黑社會操控,所以潮州人、客家人大多只在東南亞工]]作。而歐美亦有福建人的企業,但亦少於中國和東南亞,廣東人經商地主要在香港以及廣州。

    1890年代,南中國發生鼠疫1894年春,在廣州傳出超過10萬人死亡的消息。同年五月,上環太平山街一帶的中國人集中聚居的地區亦爆發爆發鼠疫,每天的死亡人數最多達100人。結果當年之內共有2,552人死於瘟疫,為數約10萬名的華人離開香港,貿易額亦一度大幅下降。之後30年之內,鼠疫仍偶爾在香港出現,1898年1900年期間,便再有1,290人死於鼠疫。

    現代化

    1915年香港地圖
    1920年代九廣鐵路尖沙咀站

    踏入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香港人口穩步增加,市區面積亦按此增大。1876年香港人口14萬人,至1914年已增至50萬人。隨著城市發展,香港一路增設各種現代市政建設,例如電車火車煤氣電力電報等等設施逐漸在香港出現。而於1912年成立的香港大學,為香港培養技術人材。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清朝滅亡,然而局勢一直動蕩不安,使不少人逃難來香港。而民國政府對廢除包括香港割讓不平等條約顯得有心無力,更因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未能藉《凡爾賽條約》收回德國控制的山東,使排外情緒更為高漲,並蔓延到香港,成為1922年海員大罷工1925年1926年省港大罷工的導火線之一。

    1931年起,隨著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三省,香港更開始面對日本的威脅,使英軍考慮加強對香港的防衛。而當時全球經濟大蕭條銀本位貨幣制度受到衝擊,都對香港經濟構成一定影響。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正式爆發,除了使大量難民湧入香港,更代表日軍的威脅更接近一步。

    香港日佔時期 1941年~1945年

    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良好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佔領而中斷。

    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展開對中國的侵略。1937年7月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並迅速攻佔廣州及鄰近地區,之後南下至深圳河北岸,與英軍為界。

    日軍偷襲珍珠港當天,即1941年香港當地時間12月8日早上,由酒井隆指揮從深圳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國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義勇軍。日軍不單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開戰的首天便取得制空權。英軍印軍撤退到醉酒灣防線,然後撤出九龍半島。英軍和渡海後的日軍繼續激戰。最終英軍失去了唯一的水庫。因此,港督楊慕琦於同年12月25日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九龍半島酒店三樓的日軍投降,香港人稱這一日為黑色聖誕節。香港經歷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佔領時期。

    日軍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管治香港的日本總督。到了日軍佔領的中期,更有香港居民參與東江游擊隊,在新界等地方對抗日軍。

    日佔時期,香港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皆受摧折。經濟上,日軍強迫香港市民以港幣及法幣(國民政府貨幣)兌換日本軍票,到了戰後所有的軍票都不獲承認而變成廢紙。戰時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大幅下降,香港的經濟陷入低谷。日本又在香港實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香港的街道地區亦被改成日文。由於食品及其他物資嚴重不足,加上日軍在香港實行疏散政策,鼓勵或強迫市民離開香港,戰後香港的居民人數大減至60萬左右。

    英治香港後期 1945年~1997年

    英國國旗(1945年至1997年)
    香港旗(1945年至1959年)
    香港旗(1959年至1997年)
    香港盾徽(1959年至1997年)
    1950年代的香港

    戰後發展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戰勝利以後,中華民國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英國承認位於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蘇聯以後第一個承認新政權的歐美國家。

    暴動

    1960年代的香港

    國共兩黨的衝突後來也蔓延到香港。1956年10月10日,支持國民政府的人士(右派工會)策動大規模搗亂多家香港親共人士(左派)機構,其間有人四出搶掠,事件導致300人死傷,史稱「雙十暴動」,港督葛量洪派遣軍警搜捕暴徒才告平息。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1960年代,隨著中共發動「文化大革命」影響下,1967年,香港於一場勞資糾紛而演化成暴動。由於受到言論煽動及誤解了民族主義,大批運揮動毛語錄及叫喊口號之暴徒遊行往港督府。[13]一個灼熱、令人煩惱之炎夏隨着1967年5月初來臨;集體示威逐漸減少,取而代之是恐怖主義及放炸彈活動。[13]巴士及電車司機如繼續上班保持香港正常運作,即受到恐嚇,甚至襲擊;暴徒在左派學校之課室內製造炸彈,然後在街上隨處放置,更成立鬥爭委員會,策劃與政府展開鬥爭。[13]街頭被香港親共人士(左派)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土製炸彈,使香港全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經濟一片蕭條。但不久便發現沒有鬥爭首領願意往中國參加造成死傷無數之全國性鬥爭運動;而支持動亂之富商,即所謂「紅色肥貓」,則將子女送往他們極鄙之兩國讀大學。[13]

    深圳方面的紅衛兵亦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包括爆發沙頭角槍戰。事件中共產黨民兵從中國邊境開火。[13]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堅持目前不打算收回香港,這事件方逐漸平息。

    暴動過後,香港政府意識到要改善民生,緩和社會矛盾。港督麥理浩在任內推行多項措施。最主要的是推行廉價出租公屋政策,使低下階層逐漸由山邊寮屋搬至公屋,改善生活環境。另外,麥理浩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打擊政府內嚴重的貪污問題。政府亦推行「九年免費強迫教育」、大學生資助計劃、廉價和優質醫療等,使香港步入現代化城市之列。再加上經濟迅速增長,香港與台灣、新加坡和韓國四個地方並列「亞洲四小龍」。

    經濟轉型及亞洲四小龍

    1970年代的香港

    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大陸之統治遭瓦解,因為在1949年中共政權成立,之後,數以萬計的人從大陸逃難到香港香港人口1947年的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20萬。此後的三十年,香港爆發逃港潮,大批大陸居民偷渡到香港,香港人口以每十年一百萬增長。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及帶來技術和資金,亦有不少外國公司把辦事處從中國大陸各大城市搬到香港。華人資本家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但1950-1980年代,東南亞排華,他們紛紛將資金轉移至香港以及新加坡,兩地經濟同時急速起飛,由於香港當時不是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管治,又沒有大飢荒,又處於經濟起飛時期,所以香港人的生活水平,事實上比中國大陸高出了許多,由1950年代香港只有英國的23%人均GDP急速上升到1987年追平英國的人均GDP,同時使香港金融業起飛。1950年爆發的韓戰使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禁運,香港原先依賴的轉口港貿易不能再維持。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轉型為工業為迅速發展創造條件,使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初時以紡織業為主,其後擴展至成衣、電子製品、鐘錶及印刷等。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9年的經濟改革開放,加上本地工資上升,香港的製造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步轉變為以商業及旅遊為主的城市。香港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及人均收入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皆擁有驕人成績,足證香港在20世紀最後40年所獲得的成就,但主權前途問題卻有待解決。

    前途問題

    1946年,香港總督楊慕琦提出楊慕琦計劃,以推動政制發展。計劃中香港會建立市議會,並縮減立法局中官守議員人數。惟後來計劃失敗,往後十多年再沒有政治改革措施。

    1958年,中共時任總理周恩來以反對「讓香港成為一個像新加坡一樣自治的地區」威脅英國,「中共將視任何(讓香港)走向自治地位的行動為「非常不友好的行動」,中共希望香港現有的殖民地位繼續,不發生任何變化。」。在60年代,中共官員進一步稱,「如果英國允許香港自治,中共將不會猶豫入侵香港、九龍和新界。」[14]

    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高速增長達20多年。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九年免費教育開始實行,香港公共房屋計劃進一步擴展,如十年建屋計劃居者有其屋計劃[15],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問題,使香港政府要考慮香港前途問題。英國政府曾多次要求中國當局延續新界租約。1980年代初,英國提出分拆香港主權治權,主權歸中國,英國仍保留管治權,均被中共拒絕。[15]

    過渡期

    1980年代的香港
    1990年代的香港

    1980年代初,新界租約將於十多年後屆滿,最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英國則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但遭當時的中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否定。中國堅持英國對香港沒有主權,只有治權;而且中國不單要收回新界,更認為把香港島和九龍割讓的是「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必須整體收回香港;但承諾保障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權利。鄧小平認為香港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系不同於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體制,立即融合對雙方均無好處,故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辦法,在收回主權的同時,容許香港擁有獨立的經濟及政治制度,即所謂「高度自治」。

    1984年12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分別作為中英雙方代表,在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和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等見證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將在1997年7月1日把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國政府會「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在除外交及國防外的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直至2047年——是謂「五十年不變」。《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對中共統治沒信心的香港人紛紛移民歐美,帶起第一浪香港移民潮

    1984年1997年之間,香港銳化成為全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全球排十名以內,但是,巨大的財富卻未能掩蓋香港人對未來政權更替、未來自由及民主的憂慮。1989年北京發生六四事件,香港絕大部分人反對鎮壓,除了逾百萬人大遊行外,更曾罷工罷市罷課一天,其後更引發新一浪香港移民潮。為穩固民心,當時港督衛奕信提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1990年4月4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通過,隨即由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簽署主席令發布,象徵主權移交後的小憲法得到落實。1992年7月,彭定康獲委派為最後一位香港總督。由於六四事件後,民主進程一直備受港人關注,因此彭定康上任後,在香港推行民主政制改革,在香港立法會增加直選的議席,但大陸當局認為彭定康的改革違反了《基本法》,自始香港政府跟大陸當局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直至香港主權移交

    香港特區時期 1997年~204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1997年至2047年)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1997年至2047年)
    2000年代的香港
    2000年代的香港
    2010年代的香港

    1997年7月1日,在英國代表查爾斯王儲、首相貝理雅和大陸當局代表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等的見證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英國國旗香港旗伴隨《天佑吾王》徐徐降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升起,現場並奏起《義勇軍進行曲》,標誌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從而也代表着英國正式結束其對香港長達156年的管治,香港主權移交也正式完成。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也於同日零時從深圳駛入香港境內,正式接替駐港英軍進駐香港履行防務職責。董建華正式就任香港首屆行政長官

    主權移交後不久亞洲金融風暴隨即爆發。在時任財政司曾蔭權和時任金融管理局局長任志剛帶領下,通用港府儲備入市抵抗大鱷對香港金融市場的衝擊,成功挽救香港經濟。

    2003年春季,非典型性肺炎爆發。這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SARS,共有299人死亡,為死亡率最高的地區。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8億港元[16]失業率上升至8.7%的歷史新高。同年年中,香港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立法時,在極強反對聲音中依然因為選舉制度問題將近而通過,成為了香港市民對政府不滿的導火線。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推行一些對香港有利的政策,例如落實《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和興建港珠澳大橋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貿易和物流中心的地位,但是仍然無法阻止同年香港主權移交六週年當日逾50萬人參與七一遊行(佔香港人口1/14);最後自由黨根據民意轉為反對,政府最終擱置立法建議。於疫症及遊行過後,為刺激市道,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委託時任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與中國大陸商討自由行,從而使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推出港澳個人遊。而香港政府的施政再度以經濟和民生為主,以此減少香港市民的不滿。香港政府亦制訂人口政策以吸引專才移民和投資移民,以提昇人口質素。

    2004年7至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的通貨膨脹,正式走出持續68個月的通縮時期。同年4月26日,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產生辦法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否決雙普選,並解釋,到2017年及以後先後實行特首和立法會普選[17]2005年3月12日,行政長官董建華宣佈因為「健康問題」辭職。作為補選中唯一候選人,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於同年6月21日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出任行政長官。同年,香港政府推出《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被泛民主派批評為「原地踏步」,議案最終因為票數不逾2/3而未有通過,故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08年立法會選舉辦法維持不變。同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運動員高禮澤李靜在男子雙打乒乓球項目中奪得銀牌,為香港取得歷來第二面奧運會獎牌。

    2006年2007年,因為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舊中環天星碼頭皇后碼頭被香港政府宣佈臨時拆卸,保育組織發起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保留皇后碼頭事件,包括舉行論壇、靜坐和絕食,事件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兩次事件也提高了香港市民對保育文物、公共空間城市規劃的意識。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18],決定香港可以於2017年普選產生行政長官、於2020年普選立法會。

    香港經濟2008年下半年開始穩定,因為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而失控地急轉直下,結束了香港自2003年7月開始5年來的經濟復甦,股市、樓市暴挫,裁員及結業的情況此起彼落。也就在同時,香港承辦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而香港政府又在此一段時期多番出現施政爭議,例如副局長風波[19]及處理滯留泰國的香港人事件等等[20],令到民怨日深,行政長官曾蔭權民望大幅下滑[21]

    2009年4月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進逼亞洲,香港政府以高標準處理。香港於5月1日確診首宗病例,史無前例宣布把該名墨西哥患者入住的灣仔維景酒店封鎖。同年12月,香港舉辦第五屆東亞運動會,為香港首次舉辦大型綜合性運動會。2009年末至2010年初,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撥款在立法會審議,期間引起爭議,發生一系統的社會運動,包括反高鐵運動撐高鐵運動五區苦行,最終更爆發警民衝突

    2010年,香港政府再次就政制改革諮詢香港市民,期間5名地區直選立法會議員發起五區總辭,以他們辭職後舉行的補選作為「公投」。政府發表《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最終由民主黨提出的「改良方案」在建制派和民主黨的支持下,在立法會以2/3票數通過,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增加至1,200名,而2012年立法會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即超級區議員)則各增加設備5席。2011年,為了堵塞五區總辭的漏洞,香港政府提出遞補機制,然而沒有進行諮詢,成為當年七一遊行的一大訴求之一,其後香港政府宣佈押後立法,並且進行諮詢。

    2010年8月23日,香港康泰旅行社一輛載有20名香港遊客的旅遊巴士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被一名當地前任警務高級督察挾持,最終釀成8死7傷的慘劇,香港政府稱事件為馬尼拉人質事件。事件造成菲律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關係一度緊張。香港政府在事件發生的開端時就隨即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嘗試解決事件,於事發當日下午,聯絡菲律賓的總統、派出專機與醫療支援隊前往災場善後,並且於事後派遣政務司司長親身前往接機及慰問倖存者、安排香港警察樂隊舉行迎接殉難儀式、安排專家作出應變與調查、對香港傳媒實行每天隔時段消息公布。此外,8月24日至26日連續3日香港區旗下半旗致哀,8月26日,全香港哀悼,早上8時正升旗禮及下半旗後默哀3分鐘,獲得全港各界的響應。香港政府對事件的迅速反應和處理手法,使到香港市民對香港政府的高級官員評分及滿意度和信任度一度上升。經過3年多的時間,菲方在2014年4月對港方作正式聲明和賠償,聲明說菲方對人質事件「致以最悲痛的歉意」[22]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出現種票風波,例如美孚出現「1屋7姓13票」[23]等,曾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翌年2012年,三名候選人梁振英何俊仁唐英年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最終梁振英以689票勝出當選[24]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由車女子凱林賽,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奪得銅牌。

    2012年9月8日,政府計劃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不過由於在政府資助出版的課程參考書《中共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中出現將中國共產黨形容為「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等稱頌中國共產黨的內容,以及《課程指引》中載有「國情範疇學習,重視『情懷』、注重『情感』、本於『真情』」,被社會質疑課程是「洗腦」教育,從而引起一連串大規模反對設立國民教育科的運動,例如設置街站、聯署、遊行、集會及絕食等,要求港府撤回該科目。同年10月9日,特首梁振英宣布在其任期內擱置國民教育科的課程指引,但拒絕撤回科目[25]

    2013年發生的免費電視牌照爭議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和批評,王維基香港電視網絡不獲發牌激起市民反彈,有評論指一連串事件令政府的公信度急跌,引發管治危機[26][27]。翌年2014年6月1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表逾23,000字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市民對白皮書普遍態度負面,擔心「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2014年9月26日,佔領中環雨傘革命展開。大量香港市民走上街頭抗議,不滿政改方案,並爭取一個自由度更高的行政長官選舉制度,示威者堵塞港島九龍的主要幹道。警方於9月27日出動防暴警察驅散示威群眾,9月28日使用催淚彈等驅逐示威者,但卻帶來反效果,引發更多示威。佔領中環行動歷時79日至同年12月15日結束。而政改方案隨後亦被否決。

    香港聯邦共和國時期 2047年~至今

    香港國旗(2047年至今)
    香港國徽(2047年至今)

    地理

    地貌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可見的扭曲岩柱

    香港管轄總面積為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5.6平方公里(香港島80.7平方公里、九龍46.9平方公里、新界及離島978平方公里,2014年年底數字)[28]:9,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香港土地可概括為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大部份及263個島嶼[29],衆島嶼中以大嶼山面積最大。

    香港為受到海水淹沒的多山地體,亦屬典型的濱海丘陵地形,山嶺多平地少,地貌豐富[30]。山脈走向為東北至西南[31],最高點為新界海拔957米的大帽山。現時香港有少於25%土地為已開發土地,約40%土地被劃為郊野公園及生態保育區。大面積天然平地集中在新界北部,如元朗平原粉嶺等,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適合耕種;其餘主要城市發展區多數位於九龍半島香港島北岸,該平地是近百年來香港填海工程的成果,將原來狹窄的土地經過多番填海而向外擴張,香港自1887年以來填海所得土地逾68平方公里。

    九龍及香港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則因為港闊水深和四面抱擁,有利於船隻航行,譽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32]。香港最初就是從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平地開始發展,至今該區仍然是香港都市的命脈所在。

    佔地50平方公里的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包括西貢火山岩和新界東北沉積岩兩個園區,展現香港獨特的地貌[33][34]

    香港位於大陸南岸和珠江河口附近。香港河是香港和大陸之間的邊界線。雖說是「一河之隔」,但由於香港河的源頭和沙頭角河的源頭幾乎都是在同一點,使得兩地之間沒有陸地交接點,在地理學角度上可以稱九龍及新界為一個分隔開的島嶼。不過隨著1960年代沙頭角河河口被填海工程填塞而興建中英街後,使得香港和大陸之間出現陸地交接點,故此可以說九龍及新界與大陸地區相連。不過自從在2047年7月1日,香港聯邦共和國成立之後,由於其與大陸當局的敵對狀態,香港政府為了可以更容易防守香港,所以把香港河沙頭角河重新打通,再次令香港與大陸分隔開,形成「兩河分治」。

    生態

    香港濕地公園的觀鳥屋

    香港有75%土地為郊區,自然生態盎然。至2006年6月,香港有逾3,100個維管植物品種或變種,境內繁殖的陸棲哺乳動物超過50種,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分別都過百種。當中不乏香港特有種,例如香港細辛香港巴豆盧文氏樹蛙等。另外,香港位於亞洲鳥類遷徙路線上的中途站,新界西北部的米埔沼澤區有最多候鳥棲息,所屬的后海灣濕地自1995年根據《拉姆薩爾公約》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瀕危品種包括黑臉琵鷺白腹軍艦鳥勺嘴鷸等亦會在香港過境。香港政府將部份郊區劃為郊野公園特別地區,以保護陸地自然生態環境;亦設有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以保護海洋自然生態[35]

    氣候

    香港位處北半球亞熱帶北回歸線的南部,背靠歐亞大陸及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副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每年年底,西伯利亞聚積的高氣壓將乾燥而寒冷的空氣吹向低氣壓的太平洋,成為了香港冬季時間的季候風。年中時間,太平洋形成高氣壓,這股夏季季候風則會吹向歐亞大陸,為香港帶來多雨潮濕的夏季[36]。每年約3月至5月為春季,氣候溫和潮濕,多雲有能見度低。6月至8月為夏季,氣溫炎熱,潮濕,降雨量高。9月至11月為秋季,大致涼爽,陽光充沛。夏秋兩季亦是颱風季節,有時會引發水浸山泥傾瀉;經常受到熱帶氣旋吹襲[c]。12月至翌年2月則是冬季,清涼乾燥,高地偶有霜降[37],不會降雪。

    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且密佈,香港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新界一些地區例如打鼓嶺石崗北潭涌等地比較接近內陸,早晚溫差亦普遍地比較市區大,一般平均日溫差約8度。

    受到中國大陸的影響,工業發展產生污染物經東北風吹至香港,以致空氣污染日益嚴重。高樓大廈林立的市區也令到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和微難以被吹散,屏風樓阻礙空氣流通,煙霞密佈及低能見度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多[38]。由其在冬季,煙霞多在弱北風剛到達香港或者當影響香港的東北季候風緩和時發生。另外,當有熱帶氣旋台灣附近,香港就會受到其外圍環流影響而轉吹西北風及出現下沉氣流,空氣污染亦會變得嚴重[39]

    香港氣象數據(平均數據採集自1991年至2020年;極端數據採集自1884年至1939年,以及1947年至今)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6.9
    (80.4)
    28.3
    (82.9)
    31.5
    (88.7)
    33.4
    (92.1)
    36.1
    (97.0)
    35.6
    (96.1)
    36.1
    (97.0)
    36.6
    (97.9)
    35.9
    (96.6)
    34.6
    (94.3)
    31.8
    (89.2)
    28.7
    (83.7)
    36.6
    (97.9)
    平均高溫 °C(°F) 18.7
    (65.7)
    19.4
    (66.9)
    21.9
    (71.4)
    25.6
    (78.1)
    28.8
    (83.8)
    30.7
    (87.3)
    31.6
    (88.9)
    31.3
    (88.3)
    30.5
    (86.9)
    28.1
    (82.6)
    24.5
    (76.1)
    20.4
    (68.7)
    26.0
    (78.8)
    日均氣溫 °C(°F) 16.5
    (61.7)
    17.1
    (62.8)
    19.5
    (67.1)
    23.0
    (73.4)
    26.3
    (79.3)
    28.3
    (82.9)
    28.9
    (84.0)
    28.7
    (83.7)
    27.9
    (82.2)
    25.7
    (78.3)
    22.2
    (72.0)
    18.2
    (64.8)
    23.5
    (74.3)
    平均低溫 °C(°F) 14.6
    (58.3)
    15.3
    (59.5)
    17.6
    (63.7)
    21.1
    (70.0)
    24.5
    (76.1)
    26.5
    (79.7)
    26.9
    (80.4)
    26.7
    (80.1)
    26.1
    (79.0)
    23.9
    (75.0)
    20.3
    (68.5)
    16.2
    (61.2)
    21.6
    (70.9)
    歷史最低溫 °C(°F) 0.0
    (32.0)
    2.4
    (36.3)
    4.8
    (40.6)
    9.9
    (49.8)
    15.4
    (59.7)
    19.2
    (66.6)
    21.7
    (71.1)
    21.6
    (70.9)
    18.4
    (65.1)
    13.5
    (56.3)
    6.5
    (43.7)
    4.3
    (39.7)
    0.0
    (32.0)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33.2
    (1.31)
    38.9
    (1.53)
    75.3
    (2.96)
    153.0
    (6.02)
    290.6
    (11.44)
    491.5
    (19.35)
    385.8
    (15.19)
    453.2
    (17.84)
    321.4
    (12.65)
    120.3
    (4.74)
    39.3
    (1.55)
    28.8
    (1.13)
    2,431.2
    (95.72)
    平均降雨天數(≥ 0.1 mm) 5.70 7.97 10.50 11.37 15.37 19.33 18.43 17.50 14.90 7.83 5.70 5.30 139.90
    平均相對濕度(%) 74 79 82 83 83 82 81 81 78 73 72 70 78
    月均日照時數 145.8 101.7 100.0 113.2 138.8 144.3 197.3 182.1 174.4 197.8 172.3 161.6 1,829.3
    可照百分比 43 32 27 30 34 36 48 46 47 55 52 48 41
    數據來源:香港天文台[40][41]

    行政分區

    香港行政區劃及各區人口密度,綠色代表人口密度低,紅色代表人口密度高

    香港下設為18個行政區劃,以方便香港政府協調及管理地區層面的服務及設施,並且鼓勵香港市民參與地區事務。各地區均是設有區議會,功能主要是屬諮詢性質。區議會是香港議會制度的一部份,但是不具備有立法和審批公共財政的權力[d]稅收[42]

    18個分區分別為:

    香港島 九龍西 九龍東 新界東 新界西

    交通

    香港渡輪

    香港擁有高度發達及方便的交通網路,公共運輸主要組成部份包括鐵路巴士小巴的士渡輪等,亦有電車輕鐵等。2013年全年,公共交通平均每日乘客約123.5萬人次[28]:39。其中鐵路是最主要公共運輸工具,每日載客約442萬人次[43];其次是專營巴士,每日載客約376萬人次[43]。香港是首個於公共運輸廣泛使用電子貨幣的地區,名為八達通的電子車票兼且貨幣智能卡系統,總流通量逾2,400萬張[44]。2007年年底,地鐵九廣鐵路合併港鐵[45],至今共有84座鐵路車站(連輕鐵則共152個站)。

    香港人口密度高,對高載客量的交通工具有相當的需求,巴士大多數是雙層巴士;而行駛在香港島北岸的電車更是全球唯一使用全兩層電車的車隊。至於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則為世界上最長的有蓋自動行人電梯系統。而在大嶼山昂坪360亦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索道系統。

    香港道路的使用率位居世界前列[46],道路總長度有2099公里[28]:39,主要由街道橋樑隧道等組成10條主要的幹線連接香港各地。香港最長的橋樑為青馬大橋(主跨距長1,377米)和斜拉式設計的汀九橋(兩主跨距總長923米)。而香港道路通行方向是根據英國的靠左行駛,有別於中國大陸。在香港註冊的60多萬架車輛當中,有68%是私家車,而每公里道路有約311輛車輛行走[47]。直至2014年年底,香港領牌車輛共70萬輛[28]:39。和其他國際大城市一樣,香港同樣面對著交通擠塞、舊區道路設計過時和汽車流量過大等問題。

    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

    在對外航空交通方面,位於赤鱲角的新香港國際機場載客運輸數量位居全球機場前列,是來往歐美亞洲大洋洲航班的轉機點。因為在特區時期政治上較為中立地位,香港曾經長時間作為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轉運站,而在香港獨立之後,政治上改為親歐洲,香港則改成作為中華民國之間的轉運站。2013年,有372,000架次飛機進出香港[28]:38[48]。香港國際機場全年24小時運作,於2010年處理5,390萬人次旅客及410萬公噸貨物[49][50];於2001年起至今一直擠身世界三甲最佳機場,當中8度被評級為全球最佳機場。旅客可以透過機場快綫公路香港市區連接,24分鐘以內就可以抵達中環中心商業區。現時機場已經分階段地擴展,包括中場發展計劃及三跑道系統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及加強對珠江三角洲鄰近地區的連接,進一步發展為區內旅客轉運中心,繼續鞏固為亞洲轉運機場的地位。

    陸路交通方面,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建造工程於2010年1月正式展開[51],預定於2017年通車。高鐵香港段全長約26公里,總站位於西九龍總站,經過地下鐵路隧道直接抵達香港及深圳的邊境,連接16,000公里長的中國高速鐵路網絡。高鐵香港段落成後,由廣州至香港的行車時間將會減半至約48分鐘。此外,連接香港東涌澳門珠海市港珠澳大橋亦在建造中,大橋落成後從香港駕駛至澳門珠海車程將從4至5小時縮短至約30分鐘。

    建築

    香港城市以現代主義建築為主,大量香港摩天大樓分佈於維多利亞港兩岸,高度逾90米的建築逾3,069座[52],形成全球密度最高最寬的天際線。從太平山山頂俯瞰維多利亞港兩岸或者從尖沙咀香港島方向眺望,以其城市景觀及海景優美之特色,成為香港吸引遊客之處,享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美譽。香港的摩天大樓不限於商業大廈,不少住宅同樣建得很高。全球最高100棟住宅大樓中,逾半位於香港[53]

    過去,摩天大樓主要集中在香港島北岸。自從九龍啟德機場於1998年7月關閉後,九龍區的樓宇高度限制便獲大幅放寬,使九龍半島的摩天大樓如雨後春筍般興建。於2010年落成、位於西九龍環球貿易廣場,高度為484米,成為香港最高、全球第9高建築物。另一方面,由於人口增多,加上八萬五建屋計劃之助力,即使是遠離香港市區新界,樓高40層以上的住宅大樓並不罕見,當中不少是公共房屋。另外,近年發展商主力發展新界地區,例如將軍澳沙田元朗等,使新界像市區般多了高樓建築,大多樓高40層以上,其中將軍澳問題最為廣泛,當中包括日出康城峻瀅等,使摩天住宅群由市區伸延至新界。

    雖然建築物高聳予人一片繁榮景象,但過於集中亦容易造成屏風樓熱島效應。2000年,香港政府進行諮詢[54],在2008年在各分區規劃大綱圖中制定建築物在所屬分區之高度限制。

    香港不少著名建築,當中包括有由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其外型為稜柱狀,就像「節節高升」的竹筍一樣,為最矚目的香港地標之一。除此之外,由諾曼·福斯特設計的滙豐銀行總行大廈於1985年重新興建完成之時,為當時全球最昂貴建築物;香港國際機場建築設計也是出自其手筆[55]

    排名 摩天大廈 樓高(米)
    1 環球貿易廣場 484
    2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415.8
    3 中環廣場 374
    4 中銀大廈 367.4
    5 中環中心 346
    6 如心廣場高座 318.8
    7 港島東中心 308
    8 長江集團中心 282.9
    9 天璽 269.9
    10 河內道18號 261

    香港橋樑的建築技術位居世界前列,連接青衣島馬灣青馬大橋,是全球最長的行車及鐵路懸索吊橋,而鄰近的汲水門大橋汀九橋則分別為最長的行車及鐵路斜拉橋和最長的三塔式斜拉橋。另外還有跨越藍巴勒海峽,將昂船洲和青衣島東南角的9號貨櫃碼頭連接起來的昂船洲大橋,橋塔是全球首次採用以不銹鋼混凝土的混合式結構。對香港港口物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也是香港新的建築地標之一。

    自1950年代開始,香港政府積極規劃很多建設項目,包括興建大量公共房屋及其他配套設施。同時,香港政府開始在新界各區設立衛星城市,到了2007年共建立9座新市鎮,容納約320萬人口[56]。這些新市鎮應付香港的人口增長,分散香港市區擠迫的人口,從而改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也積極進行填海工程,以使市區有更多可以使用的土地,但是近年來由於保育人士反對而大幅度地減少填海幅度。而未來香港土地利用的焦點包括西九龍填海地及前啟德機場土地:前者將會發展為西九文化區;後者則將會發展成為一個集休閒、旅遊、體育及中低密度商住區域

    注釋

    1. ^ 見《粵大記
    2. ^ 港現舊石器製造場 嶺南或為我發源地,人民網,2006年2月17日
    3. ^ 鄧聰考古與香港尋根,《新亞生活月刊》,第32卷第6期,2005年
    4. ^ 今日中國. 中國福利會. 1997. 
    5. ^ 源自《嶺海漫話》ISBN 9882111351
    6. ^ Iu, K. C. 1983,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cense Tree」 (Aquilaria sinensis),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3: 247-249, http://sunzi.lib.hku.hk/hkjo/view/44/4401544.pdf
    7. ^ 唐代及五代時期屯門在軍事及中外交通上的重要性. [2014年9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8月29日) (中文). 
    8. ^ 8.0 8.1 8.2 區志堅; 彭淑敏; 蔡思行. 改變香港歷史的六十篇文獻. 中華書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2011-05-01: 55–60. ISBN 978-962-8931-08-8. 
    9. ^ 9.0 9.1 劉智鵬. 展拓界址. 中華書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2010-05-25. ISBN 978-962-8931-18-7. 
    10. ^ 雖然義律在1月20日發出《致女皇陛下臣民通函》,但義律和琦善關於香港島的交涉仍在繼續進行及舉行了兩次會談。一次在1841年1月27日,地點是珠江口內的獅子洋(位於廣州番禺區蓮花山及東莞沙田鎮兩旁),另一次在2月10日,地點是蛇頭灣(位於東莞市虎門鎮北面),但兩次會談皆無結果。
    11. ^ 港人生死冊藏138年 入境處首揭神秘面紗 《明報》 2011年10月9日
    12. ^ 廣州十三行的閩商八行,旅粵福建商會,伍秉鑑為首等閩商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鬥委會共黨民兵字眼消失 警:精簡內容 警隊網刪改六七暴動史. 香港: 《明報》新聞A2版. 2015-09-15. 
    14.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13004464-260409 英解密文件:陸阻止香港民主化
    15. ^ 15.0 15.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簡明香港史200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 ^ (中文)疫情衝擊香港經濟損失巨大BBC中文網,2003年5月28日
    17. ^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普選問題草案說明_時政新聞_新聞_騰訊網
    18.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普選問題的決定》
    19. ^ 議員質疑蘇錦樑雙重效忠 副局長遭圍攻促棄加籍
    20. ^ 泰國動盪封機場 港旅客滯留無包機
    21. ^ 曾蔭權民望跌至歷來新跌. 明報. 2008-12-09 [2015年5月31日]. 
    22. ^ 菲律賓終跪低 家屬勉強接受. 東方日報 (香港). 2014-04-24. 
    23. ^ 揭建制派區選大勝之謎 瘋狂種票 1屋7姓13票. 《蘋果日報》. 2011-11-21 (中文(繁體)). 
    24. ^ 梁振英當選行政長官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2年3月25日
    25. ^ 國教指引擱置 大聯盟「收貨」. 經濟日報. 2012-10-09 [2012-10-09]. 
    26. ^ 方志恆. 電視風雲 衝擊政府管治. 明報. 2013-10-23 [2013-10-24]. 
    27. ^ 施永青. C觀點 - 發牌事件已變管治危機. am730. 2013-10-22 [2013-10-24].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統計201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9. ^ 全港共263個島嶼,由於地形曲折,香港亦有許多半島,見地政總署測繪處:香港地理資料PDF,2006年4月更新。
    30. ^ 香港是怎樣的城市,2011年10月6日查閱,旅行百科網
    31. ^ 彭琪瑞、薛鳳旋、蘇澤霖編著(1986年):《香港與澳門》,第25-45頁,香港:商務印書館。ISBN 9620750357
    32. ^ 香港旅遊發展局(2003年): 維港海上遊[失效連結] 旁述(英文DOC),見Victoria Harbour一段,第13頁
    33. ^ 認識香港的地質公園》小冊子
    34. ^ 香港地質公園獲國際地位,2011年9月18日,香港政府新聞網
    35. ^ 香港政府新聞處:〈郊野公園及自然護理〉,《香港便覽》系列,2006年6月更新。
    36. ^ 羅楚鵬、胡鳴高(1967年):《新編香港地理》,第二章〈香港的氣候〉第7至13頁,香港:齡記出版公司。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研究館藏,索書號DS 796 H7 L6 HKS.
    37. ^ 香港天文台:香港氣候,存取於2007年3月21日。
    38. ^ 1968至2010年香港低能見度時數的長期趨勢,載香港天文台網站,發表於2011年1月21日。
    39. ^ 李月嬋、翁忠海(2005年):《由煙霞引致香港能見度下降的分析》第五頁,發表於第十九屆粵港澳氣象科技研討會,載香港天文台網站
    40. ^ Monthly Meteorological Normals for Hong Kong (1991-2020).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21-11-24]. 
    41. ^ Extreme Values and Dates of Occurrence of Extreme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between 1884-1939 and 1947-2020 for Hong Kong).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21-11-24]. 
    42. ^ 香港政府新聞處:〈地方行政〉,《香港便覽》系列,2006年11月更新。
    43. ^ 43.0 43.1 參考自香港運輸署《交通運輸資料月報》,2011年8月號,第2頁。 公共交通平均每日乘客人次數據
    44. ^ 八達通的優勢. [2012-02-21]. 
    45. ^ 香港政府新聞處:〈民航〉,兩鐵12月2日落實合併,2007年10月[失效連結]
    46. ^ 《香港便覽 — 道路設施》,香港政府新聞處,2007年4月
    47. ^ 參考自香港運輸署交通運輸資料月報2011年8月號第40頁 第四組:車輛登記、領牌及檢驗統計數字
    48. ^ 2011年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創新紀錄
    49. ^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2010年屢創流量紀錄. 2011-01-16 [2011年7月30日] (中文). 
    50. ^ 香港政府新聞處:〈民航〉,《香港便覽》系列,2006年11月
    51. ^ 立法會十二題︰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建造工程,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52. ^ The World's Best Skylines: Skyscraper Cities Ranking List
    53. ^ Chun-Man CHAN:Advances i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Tall Bulidings in Hong Kong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
    54. ^ 2004年新聞發佈[失效連結]
    55. ^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簡介,香港摩天樓
    56. ^ 《香港便覽 — 新市鎮及市區的新大型發展計劃》》,香港政府新聞處,2007年3月

    [[Category:香港]] [[Category:聯邦制國家]] [[Category:城邦]] [[Category:亞洲島國]] [[Category:英聯邦]]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標籤或{{efn}}模板,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標籤或{{notelis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