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龍
龍屬於維基百科哲學和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 條目「龍」已被列為文化類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汗,google上沒搜到,baidu上找到了。還是侵權。唉,真可惜
--金色葡萄 16:30 2004年9月11日 (UTC)在www.baidu.com上的搜索結果
中國龍文化 ...螭龍。 龍作為華夏先民的圖騰,起初不過是剛剛采自荒山的一塊毛石,粗礦 而簡陋。在歷史老人的手中,它被不斷裁切、琢磨。商周予它威武,漢唐給它大 度;龍在魏晉如竹林七賢,仙風道骨;在遼金則如草原野馬,... www.loweb.com/dragon/0fm.htm 6K 2000-6-6 - 百度快照
viewjinghua.qianlong.com/00/03/17/32/3173295.html
...螭龍。 龍作為華夏先民的圖騰,起初不過是剛剛采自荒山的一塊毛石,粗礦
而簡陋。在歷史老人的手中,它被不斷裁切、琢磨。商周予它威武,漢唐給它大
度;龍在魏晉如竹林七賢,仙風道骨;在遼金則如草原野馬,...
viewjinghua.qianlong.com/00/03/17/32/3173295.html 125K 2004-6-14 - 百度快照
中國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百科全書。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形成的形象。歷史 龍被中國先民.
..象徵。 龍作為華夏先民的圖騰,起初不過是剛剛采自荒山的一塊毛石,粗礦
而簡陋。在歷史老人的手中,它被不斷裁切、琢磨。商周予它威武,...
zh.wikipedia.org/wiki/涓浗榫 12K 2004-7-31 - 百度快照
不光侵權,還BPOV
不光侵權,還BPOV。百科全書又不是散文集。-Mountain(Talk) 16:47 2004年9月11日 (UTC)
龙作为华夏先民的图腾,起初不过是刚刚采自荒山的一块毛石,粗矿而简陋。 在历史老人的手中,它被不断裁切、琢磨。商周予它威武,汉唐给它大度; 龙在魏晋如竹林七贤,仙风道骨;在辽金则如草原野马,恣肆奔腾, 帝王贵胄使它至贵至尊,民间百姓让它入乡随俗…… 毛石逐渐规整、光洁、方正如待命的兵阵。 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就奠基于这一方方基石。
推薦大家去這個網址看看http://www.jsdj.com/luyou/changsi/LONG.htm也是有關龍的介紹!
問題
從來沒聽說過西方龍的說法,倒是經常有中國龍的叫法。建議龍條目對世界各種龍作綜述性介紹,然後有中國龍和龍 (西方)做詳細介紹--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51 2006年2月10日 (UTC)
== 龍的演變 == 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聊天
這次上海維基考察團沒有辦起來,最終只有我一人去了博物館。儘管只有一人,我的興致依然滿高的。總共拍攝了一百多幅照片,將會陸續上傳到維基上來。今天上傳了一組圖片,主題是古代玉器中的龍。其中有幾幅照片因為手震拍攝效果不好,下次去博物館,我會再補拍的。
因為在博物館見到了太多古代龍的形象,不知道這裡有沒有高人給大家講一下龍的演變呢?上古青銅器或者玉器上的龍紋總是抽象變形的,顯得古奧難懂;後世的龍的形象愈發形象起來。這裡面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我總覺得這是個滿有趣的話題。--Mountain 10:57 2006年2月25日 (UTC)
上一次我們在國家博物館的考察,我也拍攝了一個S形的玉龍,是獅子山漢楚王墓出土的--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13:50 2006年2月25日 (UTC)
-
西漢楚王墓玉龍
-
西漢楚王墓玉壁
- 兩位真是不錯,正好要寫有關古代玉器的條目,謝謝了。另外Mountain兄也開一個維基考察糰子頁面吧,儘管只有一個人,但放在那裡能夠長久保存。--用心閣(對話頁) 03:03 2006年2月27日 (UTC)
中國人何時自稱龍的傳人?
自1980年代以來,中國人也開始自稱為「龍的傳人」(源自台灣歌手侯德建的同名歌曲龍的傳人)----------開玩笑!不會這樣晚吧? 唐宋以前不知道,但最起碼鴉片戰爭以後就形成這種象徵了,
因爲有龍之傳人的歷史文化,才有了龍的傳人這樣的詩歌作品
龍是很久很久以來的一種信仰。——雙龍會 2007年10月12日 (五) 15:33 (UTC) 與其說信仰倒不如說是一種象徵,話說回來本條目應該有辦法放更多東西吧。--金肅 (留言) 2008年6月15日 (日) 09:53 (UTC)
龍是華夏部落聯盟的圖騰,不是實際生物,這個圖騰是用各個華夏部落的圖騰組合起來的,用來代表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對整個聯盟的權威,因為華夏部落聯盟是中國的源頭,夏朝來源於華夏部落聯盟,因此這個圖騰一直被繼承下來,因此中國人才自稱是龍的傳人,這個山海經中就有記載.這麼明確的事情,還需要爭論嗎? 另外女媧跟龍沒半點關係,相反跟鳳凰有關係,女媧信仰最初是有苗一族的信仰,有苗是百越的前身,他們的部落聯盟旗就是鳳凰.女媧是人首蛇身,而不是龍身.龍是黃帝打敗蚩尤之後成立的華夏部落聯盟的盟旗.他們崇拜的是盤古.女媧是華夏部落聯盟南下融合了有苗之後才成為華夏的主神明的.因此才有龍鳳旗幟代表華夏. 龍來自於持盤古信仰的北方民族,鳳來自於持女媧信仰的南方民族,當初都是他們的聯盟旗幟.而這個旗幟不是來自於自然生物,而是他們部落圖騰的集合.
- 中國古代平民不自稱「龍的傳人」是因爲封建時期皇帝自稱爲天龍、龍子,而平民沒有資格使用龍形,就算要用也不能用五爪金龍,只能用「四爪龍」(即為「蟒」),而且不能使用金色、黃色。直到民囯時期才開放了平民使用龍形。而在中國近代,由於中國受到侵略,使得國人民族意識開始增強,華夏、炎黃、龍的傳人的説法不斷被提及,才使得這些思想和意識在民間形成。不過使用龍作爲圖騰跟崇拜龍自古就有了。--魎皇鬼 (留言) 2009年5月19日 (二) 15:17 (UTC)
這個問題,大概跟中國人為了政治目的,硬把自己捏造成皇族,也就是華人的觀念被創造出來後才同時興起的,原因很簡單,帝制國家不可能出現區區平民卻敢自封為龍族後裔的情況,因為那跟意圖謀反是同樣的意思,如果有人敢公開提倡龍的傳人四個字,不用多說,直接誅九族了事,所以想也知道,龍的傳人最少也是民國之後才開始宣傳鼓吹的。114.26.21.181(留言) 2014年5月23日 (五) 13:42 (UTC)
- 上面ip用戶的黑體字是典型的以管窺豹的論斷,以自己有限的業餘知識去妄斷歷史如何如何,其實無異於民間笑話中的「皇帝張口就說,拿個柿餅來吃」。古代中國龍的形象和意義根本就不統一,先秦時龍不過被當做一種兇猛的異獸,漢時劉邦為了塑造自身神秘性才自稱龍子,但終有漢一代,龍型圖騰也並不被皇室特別待見。龍,或者準確是黃色的龍圖騰被作為統治者的象徵是隋唐以後才興起,到了元代才正式確立五爪龍是皇帝專屬,不過民間任然可以用其他三爪四爪龍形。只有到了明清兩代,皇權空前強大,等級森然,才詳細規定了龍的圖騰的嚴格使用規範。但是以上所有這些限制都是針對的是黃色的龍圖紋,而不是針對龍這個概念本身。而事實上由於「龍」本身是個虛構的動物,加上古代信息交流不暢,所以對龍的定義相當雜亂,很多未知的動物也被當做「龍」,在很多官方地方志和民間筆記中都記載,「龍」作亂危害人畜安全而被捕殺的記錄,而沿海地區也不是會有捕捉到「龍」的記錄,甚至有個別還吃過「龍肉」。由此可見所謂的「龍的傳人在帝制時代不可能存在,因為會被當做造反」這種結論根本就不成立。當然,「龍的傳人」確實不可能很早就有,因為古代中國人根本就沒有以動物為祖先的習慣。相反,突厥,蒙古等有此類習慣的民族的類似行為,比如自稱狼種,蒼狼白鹿之子,會被當做奇風異俗而記載。近代中國的「龍的傳人」觀念是和「祖國母親」一樣的舶來品,是模仿西方以有機體為國家象徵來凝聚民族主義的手段。180.109.227.154(留言) 2015年1月29日 (四) 05:57 (UTC)
- 以自己有限的業餘知識去妄斷歷史如何如何,閣下自己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秦始皇那時出現過秦文公得黑龍還有祖龍死這個典故,而漢之後是魏晉南北朝,是到處動亂皇權不彰的時代,民間才會出現敢亂用龍圖騰的情況,結果卻被你說成崇拜龍的終有漢一代,更不用說自秦始皇之後,不管哪個朝代的皇帝所穿的都是繡有龍圖騰的龍袍,這樣的情況下,誰敢自稱是龍的傳人?當然,民間確實有些把莫名其妙的生物捕殺之後稱為龍的,而古代的地方記載會把那些東西稱為龍,原因很簡單,故意用誇飾的筆法寫地方史,因為是留名千古的東西,像周處除三害的殺虎斬蛟,傳啊傳的最後升級多了個"龍"字,另外就是古代漢人習慣把一些大型水蛇也稱為龍,但是自不自稱傳人跟猛獸之類的原因無關,而是因為一個更單純的緣故,那就是古代漢人根本沒有"X之傳人"這種概念,別說龍之傳人,連什麼神之傳人仙之傳人佛之傳人都沒有,當然更不會出現自認為是龍之傳人的情況。另外最後順便請問閣下一個問題,張口就來,說的是你自己嗎?114.26.4.58(留言) 2016年10月14日 (五) 16:53 (UTC)
- 龍的崇拜跟自稱龍的傳人不是一回事,龍的傳人的說法確實是80年代後才有的。Dreamer in Utopia(留言) 2019年9月27日 (五) 05:46 (UTC)
英文維基的Chinese Dragon條目都比中文的豐富
去英文維基上看看en:Chinese Dragon,都比中文維基的龍條目豐富的多,有英文好的翻譯一下。或者多找點資料,先發到討論頁來再修改也行啊。另:維基共享資源上有許多關於中國龍的圖片,可以用來優化本條目。--魎皇鬼 (留言) 2009年5月19日 (二) 15:01 (UTC)
- 龍的條目太短太短啦……儘管這個不是基本條目,但是這個至少應該是中文維基百科最基本的條目嘛--路人119.85.178.222(留言) 2012年9月17日 (一) 14:41 (UTC)
(龍是)猶太人策劃下帶動華夏首創?未見證據支持此說法
龍 條目中包含 「而另一說指龍是猶太人策劃下帶動華夏首創」 此段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並未見詳實的史料佐證。建議刪除 車軸草(留言) 2012年6月14日 (四) 11:11 (UTC)
」中國古代端獣之說「
參考文獻那一大段「中國古代端獣之說」究竟在說什麼,為什麼把它放在參考文獻裡,意義何在?Nature42(留言) 2015年11月7日 (六) 14:39 (UTC)
地域中心
優先呈現東亞龍有地域中心之嫌。為避免、則應該將這個條目移動至龍 (東亞),而將龍 (消歧義)移動至這個條目。 --KRF(留言) 2017年1月12日 (四) 02:52 (UTC)
- 沒有這種嫌疑,龍本身就是中國的生物,後來傳到日本等地。西方的德拉貢或者印度的那伽根本跟龍不是同一種生物,只是歷史上翻譯的人錯誤翻譯成「龍」罷了。不能靠篡改歷史來達到所謂的偽中立。Dreamer in Utopia(留言) 2019年9月27日 (五) 05:49 (UTC)
歐洲根本沒有龍的傳說,現代歐洲龍的象形是電影公司杜撰的。 Peterchen2020(留言) 2020年10月29日 (四) 19:47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龍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ccler.com/longwenhua/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29233028/http://www.ccler.com/longwenhua/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8日 (六) 00:16 (UTC)
有關該條目翻譯問題章節的調整
原文為「2024年(龍年)開始,中共官方媒體提出中國龍代表好運吉祥,與西方龍負面的形象有別,因此龍的英文應翻譯為「loong」而非「dragon」。」
我看到的是民間的呼籲才做出變更,因此需調整為「2024年初,一些中國內地的民間群體認為中國龍代表好運吉祥,與西方龍負面的形象有別,因此龍的英文應翻譯為「loong」而非「dragon」。」連同下方的「中共官方媒體」也一併變更
--彩色琪子(留言) 2024年6月18日 (二) 03:57 (UTC)
龍的「翻譯問題」章節語句變更相關
由於曾在該條目的討論頁發起討論後長時間未見回復,故在此重提
再說,早在2024年初就已經看見並知道此事,但我最終看見是民間呼籲而非官媒提出且被官媒接受,因此是否將其變更為「近年以來,尤其是2024年(龍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知道中國龍代表好運吉祥,與西方龍負面的形象有別,因此龍的英文應翻譯為「loong」而非「dragon」且逐漸被官媒和民眾熟知。」
--彩色琪子(留言) 2024年12月5日 (四) 07:23 (UTC)
- 根據WP:討論遞進機制,僅影響單一條目的討論需在討論頁發起。無人參與討論可用{{rfc}}或發送{{討論通告}}。(目前移動後在互助客棧留下了標題,相當於討論通告的效果。)——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5日 (四) 07:26 (UTC)
- (=)中立雖然有可考證,但請在討論區舉出
但我最終看見是民間呼籲而非官媒提出且被官媒接受
的更多事證。--Allervousシカ部・ざ・ろっく! 2024年12月5日 (四) 07:42 (UTC) - (中國)龍也不是中國大陸獨有的吧?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5日 (四) 08:13 (UTC)
- 台灣的英文翻譯為「dragon」而非「loong」。--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2月12日 (四) 14:41 (UTC)
- 龍的含義並非只有中國與西方。印度的那伽也意譯為龍,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Nāgārjuna有入「龍宮」的傳說,其漢名四世紀的鳩摩羅什譯為龍樹,唐玄奘譯為龍猛,都是超過千年的用法。--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2月12日 (四) 14:5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