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泰語
泰語屬於維基百科日常生活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請查看這面文章的英文版本,我不太確定其中的「方言」部分。泰語包括其它在泰國以外使用的語言嗎?--Samuel 04:58 2003年11月13日 (UTC)
- 請提供輔音字母的發音--斬雲割風 μ53Я |>463 μ53Я 741|{ |>463 2007年8月3日 (五) 05:14 (UTC)
泰語的b、d是內爆音
泰語的b、d兩個聲母是內爆音,跟吳語、湘語的濁音根本不一樣。古泰語的濁音清化後都念送氣音,所以低輔音裡面沒有不送氣清音。
The PT labial implosive *ɓ- remains an implosive or preglottalized stop in many dialects, such as Debao and Wuming. In most dialects, it is simplified to plain voiced /b-/. These dialects include Siamese, Lao, Black Tai, White Tai, Lungchow, Leiping, Saek, Yay, Qiubei, Huanjiang, Bouyei, etc. Some dialects have turned this sound into a sonorant. Pittayaporn (2009)譯:原始台語(Proto-Tai, PT)雙唇內爆音 *ɓ- 在許多方言仍為維持為內爆或前喉塞音,如德保壯語和武鳴壯語。在大部分的方言中,則簡化為一般的濁音/b-/。這些方言包含暹羅語(標準泰語)、寮語、黑傣語、白傣語、龍州壯語、雷平壯語、石語、雅依語、邱北壯語、環江壯語、布依語等。而有一些方言將此音轉為響音。
--Cosinepi-fly(留言) 2021年6月19日 (六) 20:37 (UTC)
請求添加對輔音和元音的國際音標轉寫
讀者看不懂現在的版本。--Wusizhe (留言) 2011年5月31日 (二) 11:55 (UTC)
拙見——泰語音系與漢語音系(尤其是聲調)對應關係
這是我自己將兩種語文研究得來的結果,不知道有沒有來源可以參考:
一、泰語文中所謂的「三組聲母」區別類似中古漢語對聲母分清濁的區別,因語音演變,濁音消失,而表現在聲調(四聲裂分陰陽)上。
高輔音即清/陰聲母,低輔音即濁/陽聲母,中輔音則較特殊,可陰可陽,可清可濁。[d]和[b]本分別是內爆音[ɗ]和[ɓ],因此保留下來。
前引字ห出現在低輔音ง ญ น ม ว ย ร ล前,使它們變成高輔音(漢語中不見例子),而前引字อ只出現在ย前,使得以下四個字中的ย變成中性(類似中古漢語影母三等):
- อย่า 不要
- อยาก 要求
- อย่าง 種(類)
- อยู่ 留
二、先列出泰語聲調表,好做對比。
No. 聲調 調值 對應漢名 1 中音 33 陽平 2 低音 21 陰上/陰入 3 降音 41 陽上/陰去/低陽入 4 高音 45 陽去/高陽入 5 升音 14 陰平
再列出聲調符號表,只出現在長元音開音節(不帶韻尾者)及帶半元音、鼻音韻尾的閉音節(以下簡稱舒聲韻)。
名稱 | 符號 |
---|---|
第一聲調符號 | ่ |
第二聲調符號 | ้ |
第三聲調符號 | ๊ |
第四聲調符號 | ๋ |
現仔細列出泰文的聲調標示(對應漢語聲調為我個人所歸納):
- 沒有聲調符號的舒聲韻,其聲調對應漢語中的平聲。
- 高輔音作升音調,對應漢語陰平聲。
- 中、低輔音作中音調,對應漢語陽平聲。
- 帶第一聲調符號的舒聲韻,其聲調對應漢語中的上聲。
- 高、中輔音作低音調,對應漢語陰上聲。
- 低輔音作降音調,對應漢語陽上聲。
- 帶第二聲調符號的舒聲韻,其聲調對應漢語中的去聲。
- 高、中輔音作降音調,對應漢語陰去聲。(陽上陰去混淆,同做降音調)
- 低輔音作高音調,對應漢語陽去聲。
- 僅有含中輔音的音節能與第三、四聲調符號相配。
- 第三聲調符號作高音調,對應漢語陽去聲。
- 第四聲調符號作升音調,對應漢語陰平聲。
- 高、中輔音不論輔音長短,作低音調,對應漢語陰入聲。
- 低輔音若含短元音,作高音調,對應粵語高陽入。
- 低輔音若含長元音,作降音調,對應粵語低陽入。
將以上規則納入以下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