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因泰臘美那星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天文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天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天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小行星704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13日 (二) 13:5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小行星704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29日 (四) 07:32 (UTC)[回覆]

一些小行星的音譯名

我注意到User:Occultation近期將一些小行星條目的名字由編號修改為了其外文名的音譯(如將小行星1766Slipher改為「斯里弗星」)或其外文名詞源其他形式的音譯(如將小行星704Interamnia改為其詞源的意大利語形式Teramo的漢語譯名「泰拉莫星」)。這些翻譯基本上都是有理可循的,但經過搜索我沒有搜索到使用這些譯名的內容,向該用戶留言也沒有收到回復。我對行星命名一竅不通,想請問一下大家,這些譯名是某個漢語使用地區的常用譯名嗎?如果不是的話該怎麼處理呢?——傑里毛斯留言2022年7月22日 (五) 07:33 (UTC)[回覆]

大陸有天文學名詞委員會[1]--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7月22日 (五) 10:00 (UTC)[回覆]
謝謝提醒!感覺他近期的譯名很多還是蠻符合這個網站的規定的(除了這個網站一般不會把音譯的行星名字後面加「星」,他全加了,另外前幾年的譯名還沒看到),但是我感覺Interamnia、Hypesenor等衛星譯名可能不太符合中國內地的標準,不知道符不符合其他地區的標準,所以在繼續跟他探討。——傑里毛斯留言2022年7月23日 (六) 09:45 (UTC)[回覆]
你的回覆如下:
關於小行星、彗星的名字。在中國,清朝開始翻譯外來名字都必定加上「星」字來表達,外文在這方面可以變更成為不同的串寫方法表示,但中文不能,省略了「星」字會與非天體名詞混淆。例如:中國星(3789 Zhongguo),如果不加上「星」字就會變成「中國」,而中國兩個字是另外一個名詞(China)。將「星」字省略是不專業的行為。
有關 704 Interamnia (意大利泰拉莫市的拉丁名),發現者説明他是以他發現這顆小行星的地方名稱泰拉莫命名,只不過他是用泰拉莫的拉丁名。原理和上面 3789號小行星以中國命名,但不用 China 為小行星的英文名字,而採用中國的羅馬拼音 Zhongguo 作為小行星名字一樣。不應因為外文讀音有分別而修改提名人的原意。
翻譯小行星名字其中一個原則是必須按照提出命名的人原意去翻譯,而非翻譯的人自己去創作一個譯名。
例如:3317 Paris 發現者説明他是以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的兒子帕里斯(Paris)命名,並非以法國首都巴黎命名,所以這顆小行星不能翻譯為巴黎星。
7352 Hypesenor 小行星在2021年11月以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戰士協新諾 Hypsenor 的希臘文發音直譯。
--Occultation留言2022年7月24日 (日) 03:17 (UTC)[回覆]
關於小行星704,內地天文學名詞委和香港天文學會的準則皆按原文拉丁語名稱音譯。香港天文學會的譯名準則還說明了為何不譯作「泰拉莫」的理由。「泰拉莫星」可能並不是一個合適的譯名。-- 奈白不 留言  2022年7月24日 (日) 09:39 (UTC)[回覆]
@Occultation:感謝回復,確實有以城市名音譯的先例,如內地把Lutetia譯作「巴黎」(不過也標註了「魯泰西亞」這個譯名),但這種做法是有爭議的(香港天文學會方面認為不應該譯作「巴黎」),就像上面那位用戶說的那樣,目前內地和香港都沒有把Interamnia翻譯作泰拉莫,那麼最好還是不要使用這個譯名。我看上面用戶發的香港天文學會的準則里都加了「星」這個後綴,那應該是可以的吧,不過我不是香港人,不知道這個機構是什麼類型的,只是看到您和他都引用過這個協會的條文。另外,您能否提供下協新諾這個名字的來源?我在您的討論區提過這個問題,您沒有回覆,我們這邊比較常見的翻譯是「許普塞諾爾」和「許普塞諾耳」。——傑里毛斯留言2022年7月25日 (一) 07:56 (UTC)[回覆]
上面已經有協新諾的來源說明,可能你沒有留意。現在重複如下:
7352 Hypesenor 小行星在2021年11月以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戰士協新諾 Hypsenor 的希臘文發音直譯。
另外一點,國際天文聯會有關小行星的名字是有字數限制(包括空格及標點符號,不能超過16個字符的長度,而一個中文字是等於2個字符),所以中國機構命名的小行星,許多都需要用簡稱來符合這個要求。例如:200002 Hehe 和合,是18個字符的「蘇州和合文化基金會」縮寫。
同樣原因,中國大陸翻譯一些外國人名或者地名時,常常將一些輕音或者不發聲的音都一概按照中國式發音每個音符都翻譯,而非將主音譯出,形成一些不合理的長譯名。以 Hypsenor 為例,它的主發音只有三個,但中國大陸卻連一些輕聲的唇音都譯出來。這種情況其實是違背國際天文聯會限制字符數目和複雜名詞,需要簡單易讀的要求。
--Occultation留言2022年7月25日 (一) 18:22 (UTC)[回覆]
@Occultation:原本我找不到「協新諾」的來源,剛剛我發現香港天文學會也在使用這個名字,那應該是可以的。不過我不認同您認為「許普塞諾爾」和「許普塞諾耳」不符合天文聯會規定的說法,這個名字雖然看上去翻譯的有些羅嗦,但也是對沒有入聲的普通話來說比較貼近原音的翻譯了,而且並沒有超過天文聯會的字符規定,我認為可以搞一個地區轉換,香港使用「協新諾」,內地暫時使用神話人名「許普塞諾爾」或「許普塞諾耳」,您看如何?另外,對於我和User:Buernia對Interamnia的看法,您怎麼看?——傑里毛斯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07:23 (UTC)[回覆]
在「小行星命名及中文譯名準則」第13條:外國地名(也包括人名),應採用官方的標準譯名 (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可能有不同的普通話、國語、粵語標準音譯名稱),如果沒有官方譯名,採用原文發音 (例如:法文,採用法語發音,用最接近的音調,優雅的文字,如有同音字,選用簡單易記的字) 音譯。
故此我也同意用地區轉換的形式來處理中、台、港澳之間語文發音不同的差異。另外13條的例子中也有提到704 Interamnia的案例,我也認同這個準則,可以避免將來有人用 Teramo 來命名小行星時,出現兩個「泰拉莫」同名的情況。這種情況也跟「小行星命名及中文譯名準則」第24條的要求一致。
704 Interamnia 我已經根據上述準則,按照建議修改為「因泰臘美那星」--Occultation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7:04 (UTC)[回覆]
好的,謝謝!——傑里毛斯留言2022年7月27日 (三) 03:2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