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SandForce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andForce
公司類型子公司
成立2006年
創辦人Alex Naqvi和Rado Danilak
代表人物Michael Raam(首席執行官
總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米爾皮塔斯
業務範圍世界
產業固態硬盤
產品固態硬盤控制器
員工人數190人[1]
母公司希捷科技
網站www.sandforce.com

SandForce是一家美國無廠半導體公司,坐落於加利福尼亞州米爾皮塔斯,業務為設計和製造用於固態硬盤(SSD)的閃存控制器[2]2012年1月4日,SandForce被LSI公司收購,成為LSI的閃存組件部門。在LSI之後,2014年5月6日被安華高科技收購[3],同月29日,希捷科技宣布有意收購LSI的閃存組件部門。[4]

SandForce由Alex Naqvi和Rado Danilak於2006年成立。2009年4月,他們宣布進入固態驅動器市場。[5][6]

SandForce不銷售完整的固態驅動器,而是銷售被稱為「SSD處理器」的閃存控制器給合作夥伴,然後由製造商為公司和最終用戶打造和銷售完整的SSD。[7]不過,LSI的另一個部門在LSI Nytro PCIe產品線中有使用SandForce SSD處理器。SSD市場分析師和StorageSearch.com的發行者Zsolt Kerekes在2011年表示,SandForce是最知名的SSD控制器製造商。[8]

歷史

Alex Naqvi和Rado Danilak在創辦SandForce前有在包括美滿電子科技(Marvell)、英特爾(Intel)、英偉達(NVIDIA)、東芝閃迪(SanDisk)公司工作的經驗。截至2009年底,公司約有100名員工。[9]

SandForce最初由私人股本公司英語Private equity firm風暴風險投資英語Storm VenturesDoll資本管理英語Doll Capital Management和未命名的電腦數據存貯器公司提供資金。到2009年4月,SandForce在兩輪venture rounds英語Venture round中取得了超過2000萬美元。同年11月,他們關閉了由TransLink Capital英語TransLink Capital牽頭、LSI威剛科技(ADATA)及其他公司(包括希捷科技)在內的的2100萬美元C輪融資英語Venture round#Round names。最後在2010年10月,SandForce關閉了由Canaan Partners牽頭並包括現有投資者在內的2500萬美元D輪融資英語Venture round#Round names[10]

董事會包括Carl Amdahl(DCM普通合伙人吉恩·阿姆達爾之子)、Ryan Floyd(風暴風險投資)、S. "Sundi" Sundaresh英語S. "Sundi" SundareshAdaptec英語Adaptec前主席和首席執行官)、Jackie Yang(TransLink Capital常務董事)、Eric Young(Canaan Partners)。希捷公司董事會成員(也是邁拓前首席執行官、SK海力士前首席執行官)C.S. Park也在董事會,直到2011年年中。[11]

2011年10月26日,LSI公司宣布意圖收購SandForce。2012年1月4日的協議最終敲定,SandForce成為LSI中由Michael Raam領導的新的閃存組件部門。 2013年12月16日,安華高科技宣布其意圖收購LSI[12],並於次年5月6日完成交易。2014年5月29日,希捷科技宣布已與安華高科技簽訂收購LSI閃存組件部門的協議。

技術

SandForce在預期壽命為5年的數據中心環境中使用低成本的多層單元技術。在該公司脫穎而出前,市場上的其他固態驅動器使用更昂貴的單層單元技術。[13]

SandForce將其控制器中的整體技術命名為「DuraClass」。SandForce控制器不使用其他SSD控制器常用的DRAM作為緩存,這降低了成本和複雜性。SandForce控制器還提供一個專有的壓縮系統以最小化實際寫入非易失性存儲器的數據量,減少寫入放大,從而增加大多數數據的速度與壽命,這也稱「DuraWrite」技術。SandForce聲稱在典型工作負載下,可以將寫入放大減少到0.5。但與此相對,不容易壓縮的數據(例如隨機數據,加密的文件或分區,壓縮文件,許多常見的音頻視頻文件格式)寫入則會變慢一點。其他技術包括可以改善硬盤故障率的「RAISE」(獨立硅元件冗餘陣列)錯誤檢測和糾正技術,[14]以及在後台全自動工作的高級加密標準(AES)加密技術。即使沒有密碼,數據也被加密,從而防止數據恢復。硬件加密(將存儲到閃存的用戶數據加密而沒有顯著性能損失)不是替代,而是與驅動器鎖定功能和基於軟件的加密互補,以防止通過主機接口對驅動器內容進行未經授權的訪問。

產品

搭載SandForce 2281控制器的SSD

SandForce最初面向企業(數據中心)與客戶端(桌面)這兩個計算應用領域發布。SF-1500是企業產品,而SF-1200是客戶端產品。參考設計包括打造和銷售完整產品的信息。[15]2010年10月,SandForce推出了名為SF-2000系列的第二代SSD控制器,專注於企業應用。功能增強包括:SATA 3.0 (6 Gbit/s)、速度更快、安全性、數據保護功能。[16][17]第二代產品線的客戶端版本於2011年2月推出,其中大部分功能與SF-2500相同。[18]

2013年11月,SF 3700控制器家族被宣布,支持三層單元而獲得更大的容量[19],支持NVM Express來提升高端性能。[20]使用此控制器及PCIe x4 (gen 2)型號的示例工程板被發現有1,800MB/秒順序讀寫速度,150K/80K隨機IOPS。[21]使用此控制器的金士頓HyperX消費者」產品在2014年消費電子展上展示,並承諾了類似的性能。[22][23]Mushkin英語Mushkin也在消費電子展上展示了使用SF 3700系列的產品,推出他們高達480GB(512GiB)的M.2 Helix系列,並在2.5英寸款式內最多2TB。[24]

SF 3700家族:

  • SF3719 — SATA 6Gbit/s + x2 PCIe;「入門級」產品具有相同的連通性,但據稱比「主流」的SF3729的固件功能更少;功能特性的具體差異未公開[19]
  • SF3729 — SATA 6Gbit/s + x2 PCIe
  • SF3739 — x4 PCIe (gen 2);支持可選的電池超級電容器「完整供電故障」保護[25]
  • SF3759 — 「完整企業功能集」(尚無進一步信息)[25]

以上所有型號實際都以相同的晶粒(40納米製造工藝)製成,而低端產品未使用其中部分區域。[25]SF 3700系列中的RAISE技術已從防止單個頁或塊故障(以前系列所用)升級為「多個頁或塊,乃至整個晶粒」,這被稱之為RAISE level 2。此外,新芯片為冗餘保留不到一個完整晶粒(所謂「fractional RAISE」)。[19]

問題

第一代SandForce控制器不完全符合SATA規範[26],並且與Intel Haswell平台不兼容。[27][28]

在引入SF-2000系列控制器後,一些使用該驅動器的用戶報告遇到如藍屏死機或凍結問題。2011年6月初,Corsair Memory對特定序列號的120 GB Force 3發出召回,但這沒有召回其他使用SandForce SF-2000控制器的Force 3驅動器,因此該召回似乎與控制器無關。[29]2011年10月,SandForce通過其製造合作夥伴(諸如OCZ)發送固件更新,修復了報告的問題[30]2012年8月,一個名為Tweaktown的網站發現使用5.0.1和5.0.2版本固件的基於SandForce的SSD存在的問題,其中的TRIM支持在完全擦除SSD時沒有執行優化,但也確認5.0.3和5.0.4版本的固件已解決該問題。[31]

在2012年,SandForce基於SF-2000的驅動器被發現只包含AES-128加密,而不是宣稱的AES-256加密。有推測認為,較低等級的加密是為取得美國ITAR許可證資格,該許可證排除將提供特定加密級別功能的產品銷往被選定的與美國有矛盾或明顯不友好的國家。[32][33]諸如金士頓 SSDNow V+200和KC100等產品修訂了其文檔,標明使用128位AES加密。[34]英特爾為受影響的英特爾520系列固態硬盤用戶提供退款,截止時間2012年10月1日。而金士頓提供交換計劃,為要求替換的用戶支付運費。[35]

營銷計劃

2010年5月,SandForce引入「SandForce驅動」計劃。[36]「Intel Inside」計劃與BASF廣告口號說:「我們不製造你使用的東西,我們讓你使用更好的東西」是類似的宣傳,公司宣傳最終產品中的一個組件。SandForce創建了一個合作夥伴可以在SSD上或其廣告上展示的標誌,以表明其內部採用SandForce控制器和SandForce編寫的固件。[37][38]截至2013年10月,SandForce驅動計劃有38名成員。[39]

SandForce於2011年1月創建了「SandForce可信」計劃,該計劃確定了提供與SandForce SSD處理器兼容的設備、工具和服務的批准供應商。它是一種獲批准供應商列表英語Approved vendor list,幫助SSD OEM廠商和製造商得到更高水平的服務與支持。

參考資料

  1. ^ LSI Completes Acquisition of SandForce, Inc.. PRNewswire.com. 2012-01-04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6). 
  2. ^ Geenen, Mark. SandForce Emerges to Reshape SSD Landscape (PDF). TRENDFOCUS, Inc.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7-16). 
  3. ^ Avago Technologies Completes Acquisition of LSI Corporation. Yahoo! Finance.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4. ^ Vättö, Kristian. Seagate Acquires SandForce from LSI/Avago. AnandTech.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5. ^ Bagley, James. SandForce Enterprise Solid State Drive Processor with DuraClass Technology (PDF). StorageStrategiesNow.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7-16). 
  6. ^ Merritt, Rick. Startup brings MLC to server flash drives. EETimes.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30). 
  7. ^ Peters, Mark. SandForce--Forcing a Solid State Reconsideration (PDF).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9-22). 
  8. ^ SandForce - circa 2011. StorageSearch.com web site. [2013-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0). 
  9. ^ Hallock, Robert. SandForce nabs additional $21 million in funding. Icrontic.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3). 
  10. ^ SandForce rolls SSD processor line. 2010-10-07 [2010-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0). 
  11. ^ Board of Directors & Investors. SandForce. [2011-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12. ^ Callan, James. Avago Will Buy LSI for $6.6 Billion to Gain Storage Chips. Bloomberg.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3). 
  13. ^ Demerjian, Charlie. SandForce SSDs Break TPC-C Records. SemiAccurate.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7). 
  14. ^ Erickson, Todd. SandForce seeks to improve SSD controllers.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3). 
  15. ^ Evaluation SSD & Reference Design. SandForce.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5). 
  16. ^ SandForce SF-2000 Promises 500MBps over SATA 3.0. FastestSSD.com. 2010-10-17 [2010-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3). 
  17. ^ SandForce Debuts SF-2000 SSD Processor Family (PDF). SandForce. 2010-10-17 [2010-1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10-10). 
  18. ^ SandForce 2nd Generation SSD Processors Deliver Break-Through Client Computing User Experiences (PDF). SandForce. 2011-02-24 [2011-06-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10-26). 
  19. ^ 19.0 19.1 19.2 存档副本.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4). 
  20. ^ LSI SF3700 SandForce Flash Controller Line Unveiled | StorageReview.com - Storage Reviews. StorageReview.com. 2013-11-18 [201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 
  21. ^ LSI Introduces Blazing Fast SF3700 Series SSD Controller, Supports Both PCIe and SATA 6Gbps.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2. ^ Kingston Unveils First PCIe SSD: 1800 MB/s Read Speeds
  23. ^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PCI Express SSD Unveiled With LSI SandForce SF3700 PCIe Flash Controller.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8). 
  24. ^ 存档副本.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4). 
  25. ^ 25.0 25.1 25.2 LSI updates Sandforce controllers with the new SF3700 line.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26. ^ ASUS Z87-A LGA 1150 Motherboard Review/Conclusion.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27. ^ Vertex 2 - Agility 2 and Haswell.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9). 
  28. ^ Force F80 not compatible with Haswell?.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29. ^ Corsair Force Series 3 SSD Issue Resolution: Drive Return Procedure. Corsair. 2011-06-07 [201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2). 
  30. ^ SandForce Identifies Firmware Bug Causing BSOD Issue, Fix Available Today. Anandtech.com. 2011-10-17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2). 
  31. ^ LSI SandForce 5 Series SSD Firmware - TRIM Lost and Found, Performance Investigated. TweakTown.com. 2012-08-01 [2012-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5). 
  32. ^ LSI SandForce AES Encryption Strength Flaw Revealed.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1). 
  33. ^ SandForce SF-2000 encryption flaw discovered.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31). 
  34. ^ Kingston Technology statement on LSI SandForce SF-2000 encryption flaw.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35. ^ 256-bit AES encryption broken in SandForce SSD controllers.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3). 
  36. ^ Zsolt Kerekes. SSD Market Milestones - 2010 2nd quarter. StorageSearch.com. [2013-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6). 
  37. ^ "SandForce Driven" SSDs Establish New Era of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BusinessWire.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08). 
  38. ^ SandForce Driven Members. lsi.com. [201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8). 
  39. ^ 存档副本.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