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棒球/棒球人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使用

棒球人物

Portal:棒球/棒球人物/1

馬里安諾·李維拉

馬里安諾·李維拉(英語:Mariano Rivera,1969年11月29日-),綽號Mo、Sandman 和 The Hammer of God,是巴拿馬美籍棒球運動員,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洋基隊投手,李維拉職業生涯開始時其實是位先發投手,但在轉入牛棚後的成功,使他成為終結者,隨即成為當代最傑出的救援投手。他最擅長銳利的切球(卡特球)。2008年9月15日,李維拉超越了李·史密斯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二多救援成功的選手。2011年9月20日紐約洋基對戰明尼蘇達雙城隊的比賽中,投出一場完美的第九局,協助洋基保住戰果,以6比4擊敗雙城。李維拉第602次救援成功,超越前教士隊的王牌救援崔佛·霍夫曼,改寫大聯盟紀錄。也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多救援成功的選手。2019年1月19日李維拉首次取得棒球名人堂的票選資格,就以100%得票率進入棒球名人堂,成為史上第一位以全票通過進駐古柏鎮的球員,超越了小葛瑞菲99.32%得票率的紀錄。很多人都認為李維拉是季後賽最偉大的後援投手和棒球史上最好的終結者之一,他有著史上最高的救援成功數,且是史上季後賽中最多救援成功和最低自責分率的球員。他生涯隨著洋基,共得過5次世界大賽冠軍。李維拉是最後一位使用42號背號的大聯盟球員,因為大聯盟為紀念該聯盟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球員傑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所有球隊於1997年起統一將42號球衣列為退休的背號,從當年起新進的球員不再使用,但先前已使用42號的球員仍可繼續使用至引退為止。


Portal:棒球/棒球人物/2

李·史密斯

李·阿瑟·史密斯Lee Arthur Smith,1957年12月4日),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退休球員,是一位後援投手,在1980年到1997年分別加入了8支球隊。史密斯被巴克·歐尼爾發掘,並在1975年選秀而進入了芝加哥小熊隊,他生涯的18個球季中,最長的時間就是待在芝加哥小熊,共待了8個球季。史密斯在棒球歷史上,是最具統治力的終結者之一,他是1993年-2006年生涯救援成功數的保持人,直到被聖地牙哥教士隊的後援投手崔佛·霍夫曼,於2006年9月24日超越史密斯的478次救援成功。史密斯最令人生畏的就是在投手丘的6英呎6英吋(1.98公尺)、265(120公斤)的身軀以及95(150公里/小時)的快速球

在1991年,史密斯於國家聯盟聖路易紅雀隊創下了單季47次救援成功,且在賽揚獎票選第二;這是他第二次領先國聯的救援成功,之後他於1994年巴爾的摩金鶯隊又創造了一次。史密斯也是大聯盟生涯完成比賽(802次)的紀錄保持人,他在退休時生涯1022場投手出賽也是史上第三。


Portal:棒球/棒球人物/3

羅傑·克萊門斯

威廉·羅傑·克萊門斯(英語:William Roger Clemens,1962年8月4日-),外號「火箭人」(Rocket),是一位活躍於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被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投手之一。他一共贏得七座賽揚獎,為史上贏得該獎項最多回的大聯盟投手。克萊門斯崛起於波士頓紅襪隊,並在紅襪隊效力十三個球季,1996年時,該隊總經理Dan Duquette公開宣稱克萊門斯的職業生涯已經開始走下坡。於是1997年克萊門斯轉而投效多倫多藍鳥隊,在接下來的兩個球季中,克萊門斯連續贏得兩次三冠王及兩次賽揚獎。1999年球季,克萊門斯被交易到紐約洋基隊,並第一次贏得世界大賽。在2003年球季中,克萊門斯的生涯勝場數超越三百次,為近代投手難以達成的成就。他也是史上少數三振數超過4,000的投手。2003年球季結束後,克萊門斯宣布退休,但2004年時,克萊門斯改變心意重新回到大聯盟,並加入休士頓太空人隊,當年並再度拿下賽揚獎。退出大聯盟賽場後的克萊門斯則飽受禁藥問題糾纏,自2007年米契爾報告公開後,他和禁藥的關聯性一直是眾所矚目的議題,也有親近克萊門斯的人士與前隊友指稱他使用禁藥。2010年在禁藥案中更因一項妨礙國會調查、三項不實陳述以及兩項偽證等罪名,遭到美國聯邦大陪審團起訴。但在法律上,克萊門斯遭指控的偽證等罪名,於2012年最終獲判無罪。


Portal:棒球/棒球人物/4

王建民(英語:Chien-Ming Wang,1980年3月31日-)是臺灣職業棒球運動員,位置為投手臺南市關廟區人。曾效力於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洋基華盛頓國民多倫多藍鳥堪薩斯市皇家等隊,在大聯盟9個球季累計68勝(34敗),是臺灣投手在大聯盟中累計勝投最高者。許多臺灣媒體在報導王建民的新聞時,常暱稱其為「建仔」、「王葛格」、「臺灣之光」,美國媒體也稱之為「Star of Taiwan」、「Taiwan lightning」、「Ace of Silence」並稱王引起的風潮為「王建民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