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端子
類別 | 類比視頻傳輸 | ||
---|---|---|---|
產品歷史 | |||
設計者 | 日本電子工業協會(EIAJ) | ||
設計時間 | 1990年代晚期 | ||
製造時間 | 1990年代晚期至今 | ||
前身 | RCA端子 | ||
一般規格 | |||
視頻信號 | 480i、480p、720p、1080i、1080p | ||
引腳 | 14(6個視訊、3個保留、2個偵測、3個數據) | ||
數據 | |||
數據信號 | 解析度和畫面比例 | ||
引腳輸出 | |||
D端子連接埠前視圖 | |||
引腳1 | Y | luminance (0.7 V, 75 Ω) | |
引腳2 | Y GND | Y ground | |
引腳3 | PB | 0.35 V, 75 Ω | |
引腳4 | PB GND | ||
引腳5 | PR | 0.35 V, 75 Ω | |
引腳6 | PR GND | ||
引腳7 | Reserve link 1 | ||
引腳8 | Data line 1 |
0 V = 525 lines 2.2 V = 750 lines 5 V = 1125 lines | |
引腳9 | Data line 2 |
0 V = 59.94i / 60i 5 V = 59.94p / 60p | |
引腳10 | Reserve link 2 | ||
引腳11 | Data line 3 |
0 V = 4:3 2.2 V = 4:3 letterbox 5 V = 16:9 | |
引腳12 | Plug insert detect ground | ||
引腳13 | Reserve link 3 | ||
引腳14 | Plug insert detect | output 10 kΩ, input > 100 kΩ | |
Hooks | GND | Shell ground |
D端子是一種用來傳送類比映像信號的連接端子,僅在日本使用。由日本電子工業協會(EIAJ)為了用在衛星電視接收器上而開發。外觀是一個小型扁平的連接頭,與蘋果公司曾用來連接乙太網路的AAUI端子相同。
類型
D端子能傳輸色差映像信號(YPBPR),配備有D5連接端的裝置可以辨認並顯示以下的映像信號:
- D1 480i (525i):720 × 480 隔行掃描(標準畫質)
- D2 480p (525p):720 × 480 逐行掃描(標準畫質)
- D3 1080i (1125i): 1920 × 1080 隔行掃描(Hi-Vision高畫質)
- D4 720p (750p): 1280 × 720 逐行掃描(Hi-Vision高畫質)
- D5 1080p (1125p): 1920 × 1080 逐行掃描(Full Hi-Vision高畫質)
配備有D端子連接端的裝置可支援相同或較低等級的信號。例如D4連接端可以用來傳輸D4、D3、D2或D1等級的信號,但無法傳輸D5等級的信號。
理論上來說,將D端子連接端拆解後,可連結至標準的色差端子。[1]
相關條目
資料來源
- ^ D-Terminal to Component cable adapter. [2011-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