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BWV 565
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作品號BWV 565為巴赫著名的作品,同時也是風琴作品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但自1980年代起有學者質疑此曲是否由巴赫本人所作。此曲亦有多個改編版本,如法國號[1]、鋼琴、交響樂、弦樂四重奏等,也出現於各流行媒體中,包括迪士尼的幻想曲。
分析
來源
和大部分的巴赫風琴作品一樣,此曲沒有任何原作手稿留存至今,約翰尼斯·林克手抄本雖無標註日期,但為歷史最悠久的版本。林克除了創作少量作品,他亦因抄錄不同著名作家的作品而著名,如喬治·波姆、約翰·帕海貝爾、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等[2]。在林克的手抄本中已使用「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Con Fuga)的標題,及使用義大利速度用詞和音樂記譜法(如斷音、延音)。其後一些18世紀的手抄本皆在不同程度上參考上述版本。
風格
此曲有簡單的北德風格,具開放式的開首及結尾,除了曲中長長的宣敘調可能是參考約翰·海因里希·布特的創作手法[2]。曲中部分的旋律則取自約翰·帕海貝爾的D小調幻想曲等曲目[3],而在賦格中使用其他人的旋律是巴赫時期中常用的創作手法。
觸技曲
此曲第一部分為觸技曲,開首為一組平行的八度音和減七和弦琶音,其後形成D大調平行鍵。然後是三段短促的八度旋律,再以減七和弦的琶音轉回D小調。接着是一連串較隨意的樂段,並以A小調的踏板音作輔。最後以連續的三連音過渡到慢板結尾樂段。
賦格
此曲第二部分為四聲部賦格,主題以十六分音符組成。第二聲部比第一聲部高四度,而不是巴赫作品中尋常的五度,但高四度能令此曲變得更自然。當四個聲部全部呈現後,樂曲轉入降B大調,後又奏出結尾的裝飾奏,最終以慢板和弦作結。
作者
一般來說,此曲的作者皆被認為是巴赫本人,但一些學者卻質疑此說法。彼得·威廉在1981年發表文章指出此曲具有一些當時未出現或極少出現的作曲手法[4],如:
- 托卡塔的開首為一組平行的八度音(獨有)
- 下一聲部以高四度呈現(極少)
- 以踏板獨奏出賦格主題(獨有)
- 全曲只有簡單的和音,聲部的和音只有三度和六度的變換(巴赫作品中極少)
- 全曲以 IV-I 小調和弦結束(極少)
以上理論被其他學者加以推演,他們認為作者最早應在18世紀初出生,在1730年代後(甚或1750年代後)才作此曲,令此曲的風格能得以解釋[5]。學者大衛·韓福瑞提出作者可能是約翰·彼得·克爾納[6],他與巴赫家關係密切。
1981年的文章中彼得·威廉提出另一個可能性,此曲改編自一首沒有留存至今的小提琴作品,這可解釋作者為何沒為樂曲加入適合風琴演奏的和音。現今已知巴赫為兩首小提琴獨奏曲編風琴作品,如G小調第一奏鳴曲和E大調第三組曲。彼得·威廉嘗試用此曲還原成小提琴曲,並加以出版和舉行演奏[7] (彼得·威廉(A小調)小提琴曲的開首部分與賦格部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此外也有其他人此曲還原成小提琴曲[8],亦有人認為此曲編自五弦大提琴作品[9]。其他學者也曾作出詳細的研究,但現在仍未有一致的結論。
參考資料
參照
- ^ RM Williams Publishing – Bach/Nagy: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in F Minor) for solo horn. [2013-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 ^ 2.0 2.1 Williams 2003, 155.
- ^ Newman, Anthony. 1995. Bach and the Baroque: European Source Materials from the Baroque and Early Classical Period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Music of J.S. Bach, 181. Pendragon Press, 1995.
- ^ This paragraph and the next are a summary of Williams 1981.
- ^ Williams 2003, p. 156.
- ^ Humphreys 1982, pp. 216–217.
- ^ Rockwell, John. review of a Standage performance: "It sounded disconcertingly effective". New York Times. 1984-09-13 [201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0).
- ^ See Fox-Lefriche 2004.
- ^ Argent, Mark. 2000. Stringing Along. Musical Times, Autumn 2000.
參見
外部連結
- 樂譜
- 演奏
-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