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1994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 錦標賽賽季 |
|
車手冠軍:邁克爾·舒馬赫 製造商冠軍:威廉姆斯 | |
上屆:1993 | 下屆:1995 |
1994年國際汽聯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是國際汽聯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第48個賽季。賽季包含了1994年世界一級方程式車手錦標賽和1994年一級方程式製造商世界錦標賽,賽季共16場比賽,從 3月27日開始,到11月13日結束。邁克爾·舒馬赫為貝納通贏得了他的第一個車手冠軍,而威廉姆斯-雷諾在本賽季中贏得車隊的第七個車隊冠軍,並完成了1992年以來的三連冠。
1994賽季是這項運動歷史上最悲慘和最具爭議的賽季之一。聖馬力諾大獎賽見證了奧地利新秀羅蘭德·拉岑伯格(Roland Ratzenberger)和巴西三屆世界冠軍艾爾頓·塞納(Ayrton Senna)的死亡,而整個賽季中發生的其他一些事故也導致了車手、機械師、觀眾和賽道馬修受傷。[1]為了提高安全性,國際汽聯隨後對F1的規則和條例進行了徹底的修改。
1993年的冠軍阿蘭·普羅斯特(Alain Prost)並沒有試圖衛冕, 並於上賽季末退役。[2]
共有46名車手參加了1994年的F1世界錦標賽,其中有14名首次亮相F1的新秀車手以及許多付費車手。梅賽德斯-奔馳自1955年以來首次以瑞士索伯車隊的發動機供應商的身份重返這項運動。本賽季還見證了法拉利自1990年以來的首場勝利,而邁凱輪在塞納離開後經歷了自1980年以來的第一個無勝賽季。1994年也是一級方程式歷史上最成功的車隊之一——舊蓮花車隊的最後一個賽季,以及1985年亞軍米歇爾·阿爾博瑞托(Michele Alboreto)的最後一個一級方程式賽季。
車手與製造商
以下的車隊和車手參加了1994年國際汽聯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賽季中所有車隊都使用固特異提供的輪胎進行比賽。
車隊 | 製造商 | 底盤 | 引擎 | 車號 | 車手 | 參加比賽 |
---|---|---|---|---|---|---|
樂富門威廉姆斯-雷諾 | 威廉姆斯-雷諾 | FW16
FW16B |
雷諾 RS6 3.5 V10 | 0[a] | 達蒙·希爾 | 全季 |
2 | 艾爾頓·塞納 | 1–3 | ||||
大衛·庫特哈德 | 5–6, 8–13 | |||||
奈傑爾·曼塞爾 | 7, 14–16 | |||||
泰瑞爾車隊 | 泰瑞爾-雅馬哈 | 022 | 雅馬哈 OX10B 3.5 V10 | 3 | 片山右京 | 全季 |
4 | 馬克·布倫德爾 | 全季 | ||||
七星煙草貝納通-福特 | 貝納通-福特 | B194 | 福特 EC Zetec-R 3.5 V8 | 5 | 邁克爾·舒馬赫 | 1–11, 14–16 |
JJ·萊赫托 | 12–13 | |||||
6 | 喬斯·維斯塔潘 | 1–2, 7–14 | ||||
JJ·萊赫托 | 3–6 | |||||
約翰尼·赫伯特 | 15–16 | |||||
萬寶路邁凱倫-標緻 | 邁凱倫-標緻 | MP4/9 | 標緻 A6 3.5 V10 | 7 | 米卡·哈基寧 | 1–9, 11–16 |
菲利普·阿利奧特 | 10 | |||||
8 | 馬丁·布倫德爾 | 全季 | ||||
Footwork-福特 | Footwork-福特 | FA15 | 福特 HBE7/8 3.5 V8 | 9 | 克里斯蒂安·菲蒂帕爾蒂 | 全季 |
10 | 詹尼·莫比德利 | 全季 | ||||
蓮花車隊 | 路特斯-無限本田 | 107C
109 |
無限本田 MF-351 HC 3.5 V10 | 11 | 佩德羅·拉米 | 1–4 |
亞歷山大·扎納爾迪 | 5–10, 12 | |||||
菲利普·亞當斯 | 11, 13 | |||||
艾瑞克·伯納德 | 14 | |||||
米卡·薩洛 | 15–16 | |||||
12 | 約翰尼·赫伯特 | 1–13 | ||||
亞歷山大·扎納爾迪 | 14–16 | |||||
薩索爾喬丹車隊 | 喬丹-Hart | 194 | Hart 1035 3.5 V10 | 14 | 魯本斯·巴里切羅 | 全季 |
15 | 埃迪·埃爾文 | 1, 5–16 | ||||
鈴木亞久里 | 2 | |||||
安德烈·德·塞薩里斯 | 3–4 | |||||
拉魯斯車隊 | 拉魯斯-福特 | LH94 | 福特 HBF7/8 3.5 V8 | 19 | 奧利維耶·貝瑞塔 | 1–10 |
菲利普·阿利奧 | 11 | |||||
雅尼克·達爾馬斯 | 12–13 | |||||
野田英樹 | 14–16 | |||||
20 | 雅尼克·達爾馬斯 | 1–15 | ||||
讓-丹尼斯·德勒特拉茲 | 16 | |||||
米納爾迪車隊 | 米納爾迪-福特 | M193B
M194 |
福特 HBC7/8 3.5 V8 | 23 | 皮爾路易吉·馬提尼 | 全季 |
24 | 米歇爾·阿爾博萊托 | 全季 | ||||
利吉爾車隊 | 利吉爾-雷諾 | JS39B | 雷諾 RS6 3.5 V10 | 25 | 艾瑞克·伯納德 | 1–13 |
約翰尼·赫伯特 | 14 | |||||
弗蘭克·拉戈斯 | 15–16 | |||||
26 | 奧利維爾·潘尼斯 | 全季 | ||||
法拉利車隊 | 法拉利 | 412T1
412T1B |
法拉利 041 3.5 V12 | 27 | 讓·阿萊西 | 1, 4–16 |
尼古拉斯·拉里尼 | 2–3 | |||||
28 | 格哈德·伯格 | 全季 | ||||
索伯-梅賽德斯 | 索伯-梅賽德斯 | C13 | 梅賽德斯-奔馳 2175B 3.5 V10 | 29 | 卡爾·文德林格 | 1–4 |
安德烈·德·塞薩里斯 | 6–14 | |||||
JJ·萊赫托 | 15–16 | |||||
30 | 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 | 全季[b] | ||||
Simtek-福特 | Simtek-福特 | S941 | 福特 HBD6 3.5 V8 | 31 | 大衛·布拉漢姆 | 全季 |
32 | 羅蘭德·拉岑伯格 | 1–3 | ||||
安德里亞·蒙特米尼 | 5 | |||||
讓-馬克·古農 | 7–13 | |||||
多米尼克·斯基亞塔雷拉 | 14, 16 | |||||
井上隆智穗 | 15 | |||||
太平洋車隊 | 太平洋-Ilmor | PR01 | Ilmor 2175A 3.5 V10 | 33 | 保羅·貝蒙多 | 全季 |
34 | 貝特朗·加紹 | 全季 |
賽歷
輪次 | 大獎賽 | 賽道 | 日期 |
---|---|---|---|
1 | 巴西大獎賽 | 若澤·卡洛斯·帕塞賽道, 聖保羅 | 3月27日 |
2 | 太平洋大獎賽 | 岡山國際賽道, 岡山 | 4月17日 |
3 | 聖馬力諾大獎賽 | 恩佐與迪諾·法拉利賽道, 伊莫拉 | 5月1日 |
4 | 摩納哥大獎賽 | 摩納哥賽道, 蒙特卡洛 | 5月15日 |
5 | 西班牙大獎賽 | 巴塞羅那-加泰羅尼亞賽道, 蒙特梅洛 | 5月29日 |
6 | 加拿大大獎賽 | 吉爾·維倫紐夫賽道, 蒙特利爾 | 6月12日 |
7 | 法國大獎賽 | 馬尼庫爾賽道, 馬尼-庫爾 | 7月3日 |
8 | 英國大獎賽 | 銀石賽道, 銀石 | 7月10日 |
9 | 德國大獎賽 | 霍肯海姆賽道, 霍肯海姆 | 7月31日 |
10 | 匈牙利大獎賽 | 匈牙利賽道, 莫焦羅德 | 8月14日 |
11 | 比利時大獎賽 | 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 斯塔沃洛 | 8月28日 |
12 | 意大利大獎賽 | 蒙扎國家賽車場, 蒙扎 | 9月11日 |
13 | 葡萄牙大獎賽 | 埃什托里爾賽道, 埃什托里爾 | 9月25日 |
14 | 歐洲大獎賽 | 赫雷斯賽道, 赫雷斯-德拉弗龍特拉 | 10月16日[c] |
15 | 日本大獎賽 | 鈴鹿賽道, 鈴鹿 | 11月6日 |
16 | 澳大利亞大獎賽 | 阿德萊德街道賽道, 阿德萊德 | 11月13日 |
賽歷變動
1993年7月,卡亞拉米賽道被出售給南非汽車協會幾個月後,南非大獎賽被取消,理由是該協會認為舉辦一級方程式賽事的成本太高。[3][4]
原定於4月17日在多寧頓公園舉行的歐洲大獎賽被取消[3],取而代之的是太平洋大獎賽,太平洋大獎賽於1994年舉辦了第一場大獎賽。比賽在日本的岡山國際賽道舉行。
西班牙大獎賽和摩納哥大獎賽在賽程表上交換了位置,因此西班牙的大獎賽緊隨摩納哥大獎賽之後。
阿根廷大獎賽原定於10月16日舉行,但在6月1日被取消,因為自1991年以來一直在進行現代化改造的奧斯卡·阿爾弗雷多·加爾維茲賽道的改造工作尚未完成。[3]
歐洲大獎賽回歸賽程,以替代取消的阿根廷大獎賽,比賽於10月16日在赫雷斯賽道舉行。這是自1990年以來F1比賽回歸赫雷斯賽道。[3][5]
技術變更
為了應對一級方程式車隊不斷攀升的運營成本,並應對車手由於過度依賴技術而淪為次要角色的批評,1994賽季引入了全面的規則變更,最顯着的是禁止所有電子「駕駛輔助」:例如主動懸掛、防抱死制動、牽引力控制和起步控制。埃爾頓·塞納(Ayrton Senna)表示,如果取消這些功能但同時又不嘗試降低賽車的速度,1994年將是「一個事故多發的賽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塞納曾是電子駕駛輔助禁令的支持者。
1994年還見證了自1983賽季以來首次重新引入賽中加油。在塞納在伊莫拉的致命撞車事故後,幾項規則變更被引入以降低賽車速度。在西班牙大獎賽,前翼端板和後擴散器的尺寸被減小。隨後在加拿大站,通過在發動機蓋上切孔以降低空氣箱效率的方式降低了賽車動力。從德國大獎賽開始,一塊10毫米厚的木板被固定在每輛汽車的底部,以減少地面效應的效果,同時也迫使車隊增加車輛的離地高度。到比賽結束時,木板上的磨損最高允許達到1毫米。在比利時站獲勝約五個小時後,邁克爾·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被取消資格,因為他的貝納通上的木板厚度顯示為8毫米(0.31英寸),比規定的厚度少了1毫米(0.039英寸)。
季前
1993賽季後圍場的重大新聞是衛冕世界冠軍阿蘭·普羅斯特將在贏得他的第四個世界冠軍後退役,[6]而他生涯中長期的競爭對手,艾爾頓·塞納接替了他在威廉姆斯車隊的席位。人們普遍認為塞納轉投威廉姆斯是普羅斯特退役的一個因素,並且在後來的採訪中被證明是正確的。普羅斯特的退役也見證了繼1992年冠軍奈傑爾·曼塞爾(Nigel Mansell)在1993年參加並贏得美國冠軍車系列賽之後,衛冕世界冠軍連續第二個賽季無法衛冕。
- 威廉姆斯保留了達蒙·希爾,與即將上任的艾爾頓·塞納搭檔。試車手大衛·庫特哈德將在巴西人發生致命事故後取代他(除了在摩納哥站,威廉姆斯只有希爾參加了比賽)。奈傑爾·曼塞爾在法國接替了庫特哈德的賽車和本賽季的最後三場比賽。威廉姆斯在本賽季繼續使用1989年以來一直使用的原廠雷諾V10發動機。
- 邁凱倫在首席車手艾爾頓·塞納轉投威廉姆斯車隊後,提拔米卡·哈基寧為車隊領袖,並引進了經驗豐富的馬丁·布倫德爾。在使用福特V8發動機一年並短暫測試蘭博基尼V12發動機後,該團隊決定在1994年轉用標緻V10發動機。在哈基寧在1994年德國大獎賽因事故停賽後,芬蘭人被車隊的試車手菲利普·阿利奧取代,參加了1994年匈牙利大獎賽。
- 貝納通保留了邁克爾·舒馬赫作為他們的首席車手,並用科克·羅斯伯格的門生JJ·萊托取代了現已退役的里卡多·帕特雷斯。車隊的荷蘭試車手喬斯·維斯塔潘和約翰尼·赫伯特在賽季期間也為車隊效力。賽車由新型福特ECA Zetec-R V8發動機提供動力。
- 法拉利保留了他們1993年的車手陣容,讓·阿萊西(Jean Alesi)和格哈德·伯格(Gerhard Berger),他們駕駛約翰·巴納德設計的412T1,並是本賽季中唯一一支使用V12發動機的車隊。阿萊西在穆傑羅的測試中受傷後,尼古拉·拉里尼在1994年太平洋大獎賽和1994年聖馬力諾大獎賽中代替阿萊西出戰。
- 索伯的Ilmor V10發動機在1994賽季重新貼上了「梅賽德斯-奔馳」的標籤,這標誌着德國品牌自1955年以來首次重返一級方程式,車隊的車手陣容發生了變化,他們用德國新秀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取代JJ·萊托與卡爾·文德林格搭檔。安德烈·德·塞薩里斯也代替了文德林格的席位參加了1994年的從西班牙到歐洲的大獎賽。JJ·萊托於賽季末回歸,參加了最後兩場比賽。
- 喬丹保留了1993年的車手陣容,包括當時最年輕的車手魯本斯·巴里切羅(Rubens Barrichello)和埃迪·埃爾文(Eddie Irvine)。喬丹本賽季將獨家使用Hart V10發動機。在1994年巴西大獎賽中,埃迪·埃爾文因撞車事故而被停賽3場,1993賽季末被Footwork解約後失去席位的鈴木亞久里在1994年太平洋大獎賽上和安德烈·德·塞薩里斯(自從被泰瑞爾車隊解約後同樣失去了席位)在另外2場比賽中填補了北愛爾蘭人的席位。
- 泰瑞爾車隊保留了片山右京,並用馬克·布倫德爾替換了安德烈·德·塞薩里斯。泰瑞爾車隊在本賽季中使用雅馬哈V10發動機。
- 利吉爾車隊簽下了自1991年以來回歸F1的艾瑞克·伯納德和新秀奧利維爾·潘尼斯,前一年的車手馬丁·布倫德爾和馬克·布倫德爾分別轉投邁凱倫和泰瑞爾。和威廉姆斯一樣,利吉爾本賽季也使用雷諾V10引擎。蓮花隊的棄兒約翰尼·赫伯特和新人弗蘭克·拉戈斯隨後在本賽季餘下的時間裡取代伯納德。馬丁·布倫德爾 (Martin Brundle) 將在次年重返車隊。
- 蓮花儘管獲得了無限本田的發動機交易(自1988年以來首次使用本田動力),但也面臨着財務問題和艱難的未來。約翰尼·赫伯特 (Johnny Herbert) 和葡萄牙車手佩德羅·拉米 (Pedro Lamy) 開始了這個賽季,但全賽季下來蓮花車隊將會總共使用6名不同的車手。
1994賽季有兩支車隊首次亮相。Simtek-福特,車手陣容以奧地利新秀羅蘭德·拉岑伯格搭檔澳大利亞人大衛·布拉漢姆,他自1990賽季以來首次回歸這項運動。拉岑伯格在伊莫拉遇難後,一些其他車手接替了他的席位。太平洋-Ilmor與保羅·貝蒙多和貝特朗·加紹一起探索車隊的首個賽季。
在災難性的1993賽季之後,BMS羅拉車隊與米納爾迪車隊合併,該團隊更名為BMS-米納爾迪。經驗豐富的意大利人米歇爾·阿爾博萊托和皮爾路易吉·馬提尼被選為車手。車隊還將使用福特HB V8引擎。
此外,兩支頂級車隊公布了新的配色方案,體現了駱駝煙草退出一級方程式賽車後新的贊助協議。威廉姆斯從樂富門獲得新贊助後,採用了帶有金色和紅色飾邊的海軍藍和白色,而貝納通車隊則從黃色換成了日本香煙品牌七星煙草的淡藍色和薄荷綠。
比賽
揭幕戰:巴西大獎賽
1994賽季於巴西揭幕。在所有本土車迷的支持下,塞納毫無懸念地領先舒馬赫、阿萊西、希爾、弗倫岑和詹尼·莫比德利獲得杆位。發車階段,阿萊西超越舒馬赫位居第二,而代替在測試中頸部受傷的萊赫托駕駛的溫德林格和維斯塔潘領先於弗倫岑和莫比德利。第一圈結束時,塞納領先阿萊西、舒馬赫、希爾、溫德林格和維斯塔潘。
在第2圈,舒馬赫在幾次嘗試失敗後從阿萊西手中奪得第二。在法國人對舒馬赫阻擋下,塞納取得了4秒的領先優勢。塞納和舒馬赫從其他車手中脫穎而出,每圈領先一秒其餘車手多。兩人都在第21圈進站,但舒馬赫更快並再次領先。他拉開領先距離至10秒,但隨後塞納開始追趕他。到第 35圈,維斯塔潘、布倫德爾和埃迪歐文都領先於溫德林格。當他們到達艾瑞克·伯納德車旁時,維斯塔潘試圖超過埃爾文,而埃爾文把他推到草地上,維斯塔潘翻車,越過埃爾文並撞至伯納德的車上,然後撞上了布倫德爾,引發了一系列的翻車。本次事故中沒有人受傷,但埃爾文被禁賽一場,上訴失敗後國際汽聯將禁賽擴大到三場比賽。[7][8]
片山右京和魯本斯·巴里切羅都超越了溫德林格,獲得了更多的積分。兩人進站後,巴里切羅領先。塞納將與舒馬赫的差距縮小到5秒,但隨後在第56圈因為推得太猛而打滑衝出賽道退賽。比賽結果是舒馬赫獲勝,領先於希爾、阿萊西、巴里切羅、片山和溫德林格。[9]
第二站:太平洋大獎賽(日本)
法拉利車隊的讓·阿萊西由於在穆傑羅的一次測試事故中背部受傷,由尼古拉·拉里尼頂替,後者在採訪中告訴意大利媒體他在練習賽中使用了目前被禁止的牽引力控制系統,拉里尼的發言立即引起了爭議,但不管是車隊還是車手後來都否認了這一點。與此同時,鈴木亞久里頂替被禁賽的喬丹車隊的埃迪歐文參賽。第2站在日本的岡山國際賽道舉行,塞納領先舒馬赫、希爾、哈基寧、伯格和布倫德爾獲得杆位。發車時,舒馬赫領先於塞納,哈基寧超越了希爾。哈基寧試圖攻擊塞納但撞到了他的車尾,塞納被撞調轉後又被拉里尼撞到,導致兩人雙雙退賽。第一圈結束後,舒馬赫領先哈基寧、希爾、伯格、巴里切羅和布倫德爾。
看到舒馬赫拉開距離並在第4圈攻擊哈基寧,希爾試圖追趕舒馬赫,但希爾搞砸了,他的賽車打滑導致他跌回了第9位。希爾再次發起衝擊,在第12圈超越了布倫德爾。到了進站的時候,希爾超越了巴里切羅。哈基寧在第19圈因變速箱故障退賽。
當舒馬赫拉開距離時,希爾逼近了伯格。在第二輪進站中,希爾超越了伯格,布倫德爾超越了巴里切羅。然而,希爾在第50圈因變速箱故障退賽,布倫德爾也在第68圈因發動機過熱退賽。舒馬赫取得開季以來的兩連勝,領先於伯格、巴里切羅、克里斯蒂安·菲蒂帕爾迪、弗倫岑和埃里克·科馬斯。
第三站:聖馬力諾大獎賽
JJ·萊赫托回歸參加聖馬力諾大獎賽,而安德烈·德·塞薩里斯將成為喬丹的第二車手[10]。4月29日-4月30日,1994年聖馬力諾大獎賽的排位賽在意大利的恩佐·迪諾·法拉利賽道舉行[11]。然而,周末開局不利,魯本斯·巴里切羅在練習中發生嚴重撞車事故,不省人事。在周五舉行的第一階段排位賽期間,喬丹車隊車手魯本斯·巴里切羅以225公里/小時的速度衝出瓦利昂特-巴薩彎(Variante Bassa corner)撞擊賽道邊緣的輪胎牆,衝擊力達到95倍重力加速度。巴里切羅的賽車被擊飛到了空中,賽車在空中翻了幾圈方才落地[12] 。巴里切羅遭到手腕扭傷,鼻子骨折。在事故中,巴里切羅的舌頭堵住了他的呼吸道,國際汽聯醫生希德·沃特金斯的急救挽回了巴里切羅的性命。巴里切羅將在周六下午回到賽道,巴里切羅此後一直無法回憶起此次事故的任何內容。事故發生十年後,當時效力於威廉姆斯車隊的車手達蒙·希爾描述了車禍後的感覺:「我們都擺脫了陰影,繼續參加排位賽,確信我們的車像坦克一樣堅固,我們可能會發生事故,但不會受傷。」[13]
在排位賽中,羅蘭德·拉岑伯格的賽車前翼端板掉落,導致嚴重的懸架損壞和空氣動力學性能惡化。在他的下一圈,賽車前翼完全折斷並卡在車底,導致拉岑伯格失去控制並以超過180mph的速度撞到維倫紐夫彎角處的牆上,致使他的Simtek S941賽車嚴重受損。事故導致拉岑伯格顱骨底部骨折,[14]不久後,他在博洛尼亞的馬焦雷醫院被宣布死亡。[15]
周五排位賽結束後,埃爾頓·塞納以1分21秒548的成績位列第一,[16]領先位列二三名的舒馬赫和格哈德·伯格將近0.5秒[17]。塞納的隊友達蒙·希爾由於排位賽中發生打滑,落後1.6秒排名第七。[18]在比賽上午的車手會議上,所有車手都在談論拉岑伯格的撞車事故,並決心提高車手的安全性,從而促成了大獎賽車手協會(GPDA)的成立。塞納主動提出擔任領隊,因為他是最資深的車手。
比賽開始時,JJ·萊赫托的貝納通B194死火併被佩德羅·拉米的蓮花撞上。車禍產生的碎片,包括拉米的右前輪胎,飛進了看台,導致了八名觀眾和一名警察受輕傷。[19]拉米沒有受傷,但萊赫托的手臂受了輕傷。[20]賽道的安全車——歐寶Vectra的運動型變體,其速度後來被批評為不足以幫助保持車陣中車手的輪胎溫度[21][22],車陣由塞納領銜,緊跟着舒馬赫、伯格、希爾、弗倫岑和哈基寧。
比賽在第5圈結束時重新開始,[23]塞納立即試圖拉開舒馬赫,而第3位的伯格已經落後2.586秒,第4位的希爾則落後5.535秒。在第7圈開始時,塞納失去了控制,失控的原因至今仍存在爭議,他的賽車在坦布雷羅彎(Tamburello)處直衝撞上了未受保護的混凝土牆。[24]遙測顯示他以310公里/小時(190 英里/小時)的速度衝出賽道,並在撞牆前不到2秒的時間內將車速制動至218公里/小時(135英里/小時)。威廉姆斯賽車的懸架在撞擊中破裂,右前輪胎向後飛出並擊中了塞納的頭部。賽車在賽道上停下後,塞納在車裡一動不動。從直升飛機的照片上看,塞納的腦袋似乎微微一動,讓人看到了一絲希望。不到兩分鐘,席德·沃特金斯醫生就趕到了現場。塞納被空運到醫院,但無力回天,塞納在當晚晚些時候被宣布死亡。[25]賽後,在巴西人的駕駛艙內發現了一面奧地利國旗,展現了一個動人的細節——塞納計劃在賽後向用這面奧地利國旗拉岑貝格致敬。[26]比賽在塞納撞車後立即停止。
在紅旗期間,拉魯斯車隊錯誤地將他們的車手雅尼克·達爾馬斯從維修區釋放出來,而達爾馬斯被安排停在坦布雷羅彎道。[27][28]前F1車手約翰·沃森 (John Watson) 在為Eurosport發表評論時將達爾馬斯事件描述為「我一生中見過的最荒謬的事件,居然有大獎賽車手被允許在比賽停止時離開維修站」。[29]第二次重新開始時,德國人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的索伯賽車停了下來,不得不從維修區起步。
重新開始時,[30]伯格在賽道上領先,但舒馬赫(他與希爾相撞,迫使希爾停下來更換新的前翼)仍然在總積分榜上領先。[31]伯格後方的是哈基寧、拉里尼、溫德林格和片山。到了第12圈,舒馬赫在賽道上超越了伯格,但隨後立即進站。當伯格在第15圈進站時,哈基寧為邁凱倫取得了領先。伯格在第17圈因懸掛故障退賽,而哈基寧稍晚進站,重新獲得第四名。在第21圈,舒馬赫的總積分領先(雖然落後於拉里尼),菲蒂帕爾蒂(第23圈進站)位居第三,哈基寧、弗倫岑(進站時間也稍短)和溫德林格位列前六。第41圈,排名第七的吉安尼·莫爾拜德利由於引擎過熱退賽。[32][33]從大約第45圈到第55圈,達蒙·希爾、片山右京和克里斯蒂安·菲蒂帕爾蒂爭奪第5、6和7,首先是菲蒂帕爾蒂,然後是希爾超越了泰瑞爾中的日本人,希爾在第49圈超越了菲蒂帕爾蒂,在兩圈後又丟掉了位置。費蒂帕爾蒂沒有完成比賽:他在第55圈因剎車問題退賽。[34]達蒙希爾獲得第五名,但在比賽還剩兩圈時再次將位置丟給了片山,僅領先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一秒,獲得聖馬力諾大獎賽的最後一分 .
另一起事故發生在米歇爾·阿爾博雷托(Michele Alboreto)身上。在第48圈,米歇爾·阿爾博雷托進入維修站,但當他出站時,右後輪從米納爾迪賽車離開維修通道時鬆脫,阿爾博雷托當時已經加速到相當快的速度,因此脫落的車輪擊中了兩輛法拉利和兩名蓮花機械師,這兩人立刻送往醫院治療。[35]儘管傑哈德·伯格、伯尼·埃克萊斯頓和尼基·勞達前往比賽控制中心請求停止比賽[36],但請求被拒絕,比賽得以繼續。阿爾博雷托的賽車在維修站外停了下來。這一事件將導致一級方程式的兩個主要規則變化:
- 正賽期間維修區限速120公里/小時,練習賽和排位賽期間限速80公里/小時。
- 維修人員現在非必要必須留在他們的車庫內,直到需要為止。
這兩項規則都將在下一場摩納哥比賽中實施,而80公里/小時的維修區限速今天仍然有效。
邁克爾·舒馬赫在這場比賽中領先拉里尼和哈基寧奪冠,在1994賽季的前三場大獎賽中,連續三次奪冠,得到了30個積分。這場比賽是拉里尼職業生涯中唯一一次登上領獎台,也是他唯二獲得積分的比賽之一。在溫德林格的車在減速圈拋錨後,溫德林格騎着哈基寧的邁凱輪迴到了維修站。在頒獎儀式上,出於對艾爾頓·塞納和羅蘭德·拉岑伯格的尊重,並沒有噴灑香檳慶祝的環節。[37]
第四站:摩納哥大獎賽
隨着這項運動哀悼的同時,賽季場地轉移到了摩納哥,讓·阿萊西回歸,但壞消息還沒有結束,溫德林格在第一次自由練習賽期間高速重重撞上了新奇卡內牆。醫療人員的快速行動挽救了他的生命,但他仍昏迷了三個星期,頭部的受傷使他無法參加本賽季剩下的比賽。[38]作為回應,弗倫岑的索伯退出了摩納哥站賽事,以示尊重。舒馬赫領先於哈基寧、伯格、希爾、阿萊西和菲蒂帕爾蒂,獲得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杆位。
周五上午,尼基·勞達宣布對大獎賽車手協會 (GPDA) 進行改革。當選的代表有尼基·勞達、邁克爾·舒馬赫、格哈德·伯格和克里斯蒂安·菲蒂帕爾蒂。在本賽季發生的悲慘事故後,GPDA要求國際汽聯提高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安全性。國際汽聯迅速做出反應,對規則進行了如下修改:[39][40]
下一場比賽,西班牙大獎賽,
- 擴散器的尺寸會減小,
- 前翼端板將升起,
- 前翼的尺寸將減小。
結合起來,賽車將減少大約 15% 的下壓力。
之後的加拿大大獎賽,
- 通過增加駕駛艙側面的高度,可以改善對車手頭部的側向保護,
-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最小重量將增加25公斤(加拿大大獎賽為15公斤),
- 前叉骨將得到加強,以減少前輪鬆動並撞擊車手的可能性,
- 駕駛艙將被加長以防止車手的頭部撞擊駕駛艙的前部,
- 引入泵送汽油以改變燃料法規,
- 發動機的空氣箱將被拆除,以減少進入發動機的氣流,從而降低可用功率。
起步時,出於對塞納和拉岑貝格的尊重(威廉姆斯和Simtek沒有派出他們的第二輛車參加比賽),前兩個發車位空着,並塗上了巴西和奧地利國旗,[41]進入第一個彎角,希爾超越了伯格並攻擊了哈基寧,兩人發生了接觸,都被迫轉入了逃生道並退賽。舒馬赫領先於伯格、阿萊西、菲蒂帕爾蒂、布倫德爾和片山。舒馬赫拉開了距離,而布倫德爾在進站時使用了一個很好的策略,比其他人更早進站,進站後領先於菲蒂帕爾蒂和阿萊西。
片山右京在第39圈因變速箱故障退賽,第六名被他的隊友馬克·布倫德爾奪走。然而,布倫德爾的引擎在兩圈後發生故障,導致機油灑滿了賽道。舒馬赫開過了濕滑的機油並差點撞到牆上,而伯格則沿着一條逃生道掉到了布倫德爾身後。費迪帕爾蒂在第48圈因變速箱故障退賽。在第二輪進站後,安德烈·德·塞薩里斯超越了因頸部疼痛而筋疲力盡的阿萊西。舒馬赫領先於布倫德爾、伯格、德塞薩里斯、阿萊西和米歇爾·阿爾博雷托完賽。[42]
在摩納哥大獎賽和西班牙大獎賽之間,威廉姆斯宣布他們已經讓大衛·庫特哈德代替塞納,奈傑爾·曼塞爾代表參加那些與他的IndyCar賽季不重疊的比賽。[43] 亞歷山德羅·扎納爾迪(Alessandro Zanardi)也將約翰尼·赫伯特(Johnny Herbert)一起在蓮花車隊效力,因為佩德羅·拉米(Pedro Lamy)在銀石賽道遭遇了一場大規模的測試事故,導致他的兩條腿脫臼和手腕骨折,將缺席本賽季的大部分時間。[44][45]
第五站:西班牙大獎賽
埃迪·埃爾文(Eddie Irvine)在完成三場禁賽後返回喬丹車隊。索伯車隊只派出了弗倫岑一輛賽車參賽。賽道在「Nissan」彎道處安裝了一個臨時輪胎減速彎,[46]以在「La Caixa」發卡彎前減速。大衛·庫特哈德在本場比賽迎來的他的F1首秀,取代因事故身亡的威廉姆斯車手艾爾頓·塞納。[43][47]
在周六上午的自由練習賽中,Simtek車隊中取代拉岑伯格的安德里亞·蒙特米尼在離開最後一個高速彎道時發生了巨大的撞車事故。[48]鑑於最近發生的事件,圍場在知曉蒙特米尼僅遭受了腳踝骨折和腳跟碎裂時鬆了一口氣。舒馬赫領先希爾、哈基寧、萊赫托、巴里切羅和阿萊西獲得杆位。由於Simtek和索伯都只派出一輛賽車參加比賽,因此兩輛太平洋車隊賽車都能夠像在摩納哥那樣默認獲得參賽資格。
貝瑞塔的引擎在編隊圈發生故障,意味着他將無法開始比賽。與此同時,一發車,阿萊西超過了巴里切羅和萊赫托,而庫特哈德超過了巴里切羅。舒馬赫帶領希爾、哈基寧、阿萊西、萊赫托和庫特哈德進入第二圈。舒馬赫起初拉開了距離,直到他開始出現檔位選擇問題並卡在了第五檔。在停車期間,舒馬赫令人驚訝地能夠在沒有熄火的情況下重新起步。[49]在後面,維修區出現混亂,庫特哈德死火,[50]阿萊西遇到麻煩而下降了四個位置。仍然領先的舒馬赫繼續吃力掙扎,被希爾超越。在第二輪進站中,巴里切羅在進站附近打滑,舒馬赫再次進站而沒有讓賽車熄火。哈基寧跟在他後面,但他沒有機會進攻舒馬赫,因為他的引擎在第49圈發生故障。JJ·萊赫托奪得了第三,但他的引擎在五圈後也發生故障。布倫德爾接替了他的位置,但他的變速箱也在還剩六圈時出現故障。在這種情況下,希爾從排名第二的舒馬赫、布倫德爾、阿萊西、皮爾路易吉·馬蒂尼和埃爾文手中奪得了冠軍。[51][52]
第六站:加拿大大獎賽
摩納哥周末期間引入的新規定修改了賽車的空氣箱等,這些規定在本站已經生效,並且效果顯而易見,因為車隊現在必須在發動機蓋上開孔。賽會在通向起終點直道的全油門左右彎之前設置了另一個臨時減速彎,以減慢賽車速度。車隊在本站也為賽車帶來了新的升級,貝納通引入了修改後的尾翼組件,法拉利為其賽車配備了新的側箱。安德烈亞·德·塞薩里斯(Andrea de Cesaris)重返賽場,效力於索伯車隊,並慶祝了他的第200場大獎賽。
在加拿大的排位賽中,舒馬赫領先於阿萊西、伯格、希爾、庫特哈德和巴里切羅,又一次獲得杆位。[53]起步時,庫特哈德超越了希爾,而哈基寧超過了巴里切羅。舒馬赫領先於阿萊西、伯格、庫特哈德、希爾和哈基寧。希爾在第4圈超越了庫特哈德,但庫特哈德在外線奪回了位置。庫特哈德在第9圈揮手讓希爾通過。希爾開始追趕伯格,並在第15圈超越了他。
在停站期間,希爾超過了阿萊西,而哈基寧超過了庫特哈德。哈基寧逼近伯格,但未能超越。雖然賽道在第40圈開始下雨,但排名包括不變的前六名依舊沒有大的變化。第62圈,哈基寧的引擎爆缸導致他出局。在最後一圈,巴里切羅和布倫德爾在爭奪第六名時發生碰撞,布倫德爾擱淺在礫石區中,巴里切羅掉到菲蒂帕爾蒂和萊赫托之後。然而,菲蒂帕爾蒂賽後因賽車重量過輕而被取消資格,將第六名讓給了萊赫托。舒馬赫領先於希爾、阿萊西、伯格、庫特哈德和萊赫托完賽。[54]
加拿大大獎賽是1994年太平洋車隊最後一次獲得參賽資格。貝特朗·加紹在第47圈後因油壓問題退賽。在本賽季餘下的時間裡,賽車由於速度極慢,甚至無法獲得參賽資格。
第七站:法國大獎賽
下一站大獎賽在法國舉辦,曼塞爾將為威廉姆斯參賽,因為本站賽程與他的CART比賽不衝突。貝納通將萊赫托降級為第三車手,並將排在舒馬赫之後的第二車手席位讓給了喬斯·維斯塔潘。法國人讓-馬克·古農與大衛·布拉漢姆一起獲得了第二個Simtek車隊席位。威廉姆斯車隊在排位賽中占據頭排,希爾領先曼塞爾、舒馬赫、阿萊西、伯格和埃爾文獲得杆位。一開始,舒馬赫表現出色,在兩輛威廉姆斯和巴里切羅之間取得領先,而巴里切羅超過了埃爾文。舒馬赫領先於希爾、曼塞爾、阿萊西、伯格和巴里切羅。
舒馬赫像往常一樣拉開距離,而希爾難以跟上。在停站期間,阿萊西超過了曼塞爾,伯格領先於巴里切羅。伯格隨後在第24圈超過了曼塞爾。現在的順序是舒馬赫、希爾、阿萊西、伯格、曼塞爾和巴里切羅。阿萊西很快進站,後跌至第五位。然而他在第42圈打滑,並在試圖重新回到賽道時被巴里切羅撞到,兩人雙雙出局。[55]
曼塞爾只計劃二停,並在伯格進站時獲得第三名,但在第46圈因變速箱故障退賽。現在排名第四的哈基寧,兩圈後也因發動機故障退賽。儘管片山右京在第54圈處於第五位時陀螺退出,但第三輪停站後排位沒有變化。舒馬赫再次領先於希爾、伯格、弗倫岑、馬提尼和德·塞薩里斯奪冠。[56]
第八站:英國大獎賽
希爾在英國的家鄉車迷面前領先於舒馬赫、伯格、阿萊西、哈基寧和巴里切羅獲得杆位。[57][58]舒馬赫在巡遊圈超過希爾,然後讓希爾在他們回到發車位之前重新回到第一位。這樣的行為引起了爭議,因為這是賽例不允許的。當庫特哈德(回歸威廉姆斯車隊)在發車區死火併被迫從後面發車時,第一次發車中止了。埃爾文在第二個巡遊圈因引擎問題退賽,而在第二次發車時,布倫德爾的引擎噴出了一團火球。一開始,巴里切羅表現絕佳,接連超越了阿萊西和哈基寧。希爾領先於舒馬赫、伯格、巴里切羅、阿萊西和哈基寧。
希爾和舒馬赫始終離得很近,直到第14圈時兩人相隔兩秒,而舒馬赫因在巡遊圈超過希爾而被罰停5秒。車隊告訴舒馬赫忽略這一判罰,因為他們正在對該決定提出上訴。舒馬赫在處罰要求的三圈以內沒有執行罰時,因此被出示黑旗,這意味着他被排除出賽事,從被出示黑旗起他將不得不返回維修站並退賽。[59][60] 然而,貝納通繼續與賽事官員就這一判罰進行談判和上訴。舒馬赫的確在第26圈返回了維修站,但只是為了履行5秒的罰停。舒馬赫隨後重新加入比賽,排在伯格和希爾之後位列第三。
第33圈,伯格因引擎故障退賽。希爾領先於第二名的舒馬赫獲勝,但舒馬赫因無視黑旗被取消參賽資格,並被禁賽兩場。這意味着希爾保持了領先於阿萊西、哈基寧、巴里切羅、庫特哈德和片山的勝利。[61]哈基寧和巴里切羅因兩人在比賽最後一圈發生碰撞而被停賽一場。
於是,在賽季中的積分榜,舒馬赫以66分遙遙領先。希爾以39分處於第二,阿萊西以19分排名第三,伯格以17分排名第四,巴里切羅以10分排名第五,哈基寧以8分排名第六,布倫德爾以6分排名第七,拉里尼以6分排名第八。[62]在車隊積分榜上,貝納通以67分輕鬆領先車隊積分榜,領先43分的威廉姆斯車隊24分。法拉利也緊隨其後,獲得42分僅僅落後於威廉姆斯一分,邁凱輪以14分排名第四。[62]
貝納通對舒馬赫的禁令提出上訴,他得以在判決懸而未決時參加比賽。
第九站:德國大獎賽
下半賽季在舒馬赫的主場,德國霍肯海姆開始,但舒馬赫的車迷並沒有看到他們所希望的結果,因為法拉利車隊在排位賽中鎖定了前排。伯格領先於阿萊西、希爾、舒馬赫、片山右京和庫特哈德。[63]起步時,片山超越了希爾和舒馬赫,然後舒馬赫超越了希爾。而後面則發生了大混亂,哈基寧撞上布倫德爾並調轉,帶走了弗倫岑、巴里切羅和歐文,同時還把庫特哈德的前翼撞飛了。布倫德爾為避免混亂而剎車,但被赫伯特撞到,導致後者退賽。在後面,幾位意大利車手撞在了一起:馬提尼和亞歷山大·扎納爾迪發生碰撞,在這個過程中又撞到了德·塞薩里斯和阿爾博萊托。在第一個彎道共有10輛賽車退賽。令人驚訝的是,賽會並沒有被出示紅旗。
在跑到第一個彎道時,阿萊西因電氣問題減速並退回維修區,但同時也擋住了片山,讓舒馬赫和希爾都可以進攻。舒馬赫成功通過了,但希爾撞到了片山,損壞了他的前懸掛。庫特哈德進站換新前翼,希爾在他身後雙車進站,以檢查他的懸掛。布倫德爾、庫特哈德和希爾在維修後重新加入比賽,同時伯格領跑比賽,領先於舒馬赫、片山、奧利維爾·潘尼斯、伯納德和菲蒂帕爾蒂。當維斯塔潘超過菲蒂帕爾蒂的同時,片山右京在第7圈因油門故障退賽。進站時,維斯塔潘退賽,因為他技師不小心將燃料溢出到了賽車的車身上,引發了一場大火。維斯塔潘設法逃脫,沒有受傷,但賽車則變成了悶燒的殘骸。這一事件凸顯了已經被重新引入這項運動的賽中加油的危險,並為未來的安全措施鋪平了道路。[64][65]舒馬赫在第20圈因發動機故障退賽。
由於大多數車手在事故發生後出局或遠遠落後,[66]伯格取得了一場激動人心的勝利,他將這場勝利獻給了他的朋友塞納。[67]一場消耗戰使得前六名中出現了一些陌生的面孔,利吉爾車隊的兩位車手的奧利維爾·潘尼斯和艾瑞克·伯納德都登上了領獎台,菲蒂帕爾蒂和莫比德利為Footwork 車隊贏得了寶貴的積分,而達爾馬斯為拉魯斯車隊贏得了最後一分。
第十站:匈牙利大獎賽
匈牙利站之前的大新聞是,哈基寧由於在德國發車時造成的連環撞車而被禁賽一場,他的席位由菲利普·阿利奧特代替。排位賽中舒馬赫領先於希爾、庫特哈德、伯格、片山和布倫德爾奪得杆位。[68]起步時埃爾文和巴里切羅速度很快,超過了布倫德爾和片山。
然而,他們在第二個彎道處相撞,同時帶走了片山。舒馬赫領跑,領先於希爾、庫特哈德、伯格、布倫德爾和帕尼斯。早些時候,阿萊西超越帕尼斯獲得第六名。隨着局勢的確定,排位沒有任何變化,第一輪進站後排位同樣沒有變化。最後,伯格在第二輪進站中死火,掉到了布倫德爾、阿萊西和維斯塔潘身後。
隨後,兩台法拉利的發動機都出了問題,阿萊西在第59圈,伯格在第73圈。阿萊西的引擎在賽道上留下的機油致使庫特哈德撞上了牆。在最後一圈,布倫德爾因電力故障停了下來。舒馬赫從希爾、維斯塔潘、布倫德爾、布倫德爾和帕尼斯手中奪冠。[69][70]
在維斯塔潘在霍根海姆發生的火災過後,圍繞着貝納通車隊的爭議不斷。車隊於1994年10月19日被召集到世界汽車運動理事會,解釋為什麼要從加油管上拆下過濾器。[64]如果車隊被判有錯,他們將被排除在冠軍錦標賽之外,但他們最終沒有收到處罰。邁凱輪也因使用全自動裝置而被召集,他們也同樣沒有收到處罰。
第十一站:比利時大獎賽
由於塞納/拉岑伯格事故後的安全考慮,這場比賽最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將艾爾羅格彎改為了慢速彎道。新的賽道邊界線被繪製,而接下來的1995賽季中賽道恢復了原始的布局。[71]
禁賽結束後,哈基寧回到了比利時,在蓮花車隊,菲利普·亞當斯取代了扎納爾迪,而菲利普·阿利奧特從邁凱輪轉至拉魯斯車隊以取代貝雷塔。排位賽中的雨導致了混亂的排位結果,巴里切羅爆冷奪得杆位,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杆位得主,領先於舒馬赫、希爾、埃爾文、阿萊西和維斯塔潘。[72][73]起步時阿萊西進步神速,很快就超過了埃爾文和希爾。舒馬赫領先,阿萊西緊隨其後,而在他們後面,維斯塔潘超過了埃爾文。舒馬赫領先於阿萊西、巴里切羅、希爾、維斯塔潘和埃爾文。
希爾超過巴里切羅獲得第三名,而當阿萊西的引擎在下一圈發生故障時,他成為了第二名。哈基寧很快超過了埃爾文,但庫特哈德在試圖跟隨他時掉了位置。巴里切羅先是被維斯塔潘超過,然後被哈基寧攻擊。巴里切羅在壓力下崩潰並在第20圈打滑撞上了牆,結束了他的比賽。下一圈,舒馬赫在普洪發生了360度大轉彎,重新加入時領先優勢明顯縮小。在哈基寧領先於維斯塔潘的停站期間,舒馬赫仍保持了5秒的領先優勢。
在第35圈,庫特哈德超過了埃爾文,埃爾文隨後在還剩三圈時的第41圈因發電機故障退賽。舒馬赫率先衝過了方格旗,但賽後因為舒馬赫賽車上的木質階梯式平底板磨損過度,超過允許的10%磨損而被取消參賽資格。[74]希爾被重新排位為獲勝者,在哈基寧、維斯塔潘、庫特哈德、布倫德爾和莫比代利之前。[75]
舒馬赫的禁令(在英國大獎賽後下達)在上訴後仍然有效,他將錯過意大利和葡萄牙站,他的席位被萊赫托取代。
第十二站:意大利大獎賽
車手交易繼續進行,扎納爾迪從亞歷山大手中拿回了蒙扎出場的席位,而雅尼克·達爾馬斯在缺席近4年後又回歸了,在拉魯斯車隊與達爾馬斯搭檔。在意大利,法拉利車迷們瘋狂了,因為法拉利車手在排位賽中又一次占據了頭排,[76]阿萊西領先於伯格和希爾獲得杆位。[77]約翰尼·赫伯特駕駛全新的路特斯109出人意料地獲得第四名,緊隨其後的是庫特哈德和潘尼斯。比賽開始,赫伯特和埃爾文領先於威廉姆斯,但埃爾文撞到了赫伯特,導致後者打轉,造成了後面的混亂和紅旗。[78]第二次發車比較順利,庫特哈德超過了赫伯特,而哈基寧超過了潘尼斯。阿萊西領先於伯格、希爾、庫特哈德、赫伯特和哈基寧。
當兩輛法拉利賽車拉開距離(阿萊西從伯格拉開)時,哈基寧超過了駕駛着一輛備用的舊蓮花賽車的赫伯特,赫伯特在第13圈因交流發電機故障而退賽。阿萊西隨後進站,但當他試圖重新加入比賽時,他的賽車無法掛檔,導致他退賽。在伯格停車期間,他被另一輛正在駛入維修區的汽車擋住了。[78]令伯格沮喪的是,他不小心把車死火在了在維修區出口,損失了10多秒,致使他跌回了第三位。庫特哈德在停站後領先於希爾,但希爾在第29圈超越庫特哈德取得領先。[78]
伯格正在逼近他們兩人,但威廉姆斯的賽車阻止了他,就在看起來比賽將以威廉姆斯的一二帶回而結束時,庫特哈德在最後一圈耗盡燃料,急劇減速。希爾獲勝,領先於伯格、哈基寧、巴里切羅、布倫德爾和排名第六的庫特哈德。[79]
隨着賽季四分之三的時間過去,已經完成兩場禁賽中一場比賽的舒馬赫依舊以76分領跑積分榜,而以65分排名第二的希爾僅落後11分。伯格以33分排名第三,阿萊西以19分排名第四,哈基寧以18分排名第五,巴里切羅以13分排名第六,布倫德爾以11分排名第七,維斯塔潘以8分排名第八。在車隊積分榜上,貝納通以85分領先,但威廉姆斯以73分緊隨其後,隨後的是58分的法拉利,邁凱輪以29分排名第四。[80]埃爾文因本場比賽的事故被判禁賽一場、緩期三場執行。[81][82]
第十三站:葡萄牙大獎賽
舒馬赫在葡萄牙站仍然被禁賽。菲利普·亞當斯在駕駛陷入財務困境的蓮花賽車中再次出戰。在排位賽中,伯格領先希爾、庫特哈德、哈基寧、阿萊西和片山右京獲得杆位。[83][84]比賽開始,庫特哈德超過了希爾,阿萊西超過了哈基寧。伯格領跑,領先於庫特哈德、希爾、阿萊西、哈基寧和片山右京。伯格只堅持到第8圈便因為他的變速箱發生故障而退賽,使得巴里切羅進入積分區。就在第一次進站前,片山的變速箱也在第27圈發生故障。
停站並沒有改變順序,庫特哈德領先於希爾、阿萊西、哈基寧、巴里切羅和布倫德爾。庫特哈德在第33圈套圈慢車時走大了,使得希爾領先。第39圈,阿萊西接近大衛·布拉漢姆時發生碰撞,兩人雙雙退賽。不久之後,維斯塔潘超越布倫德爾獲得第五名。第二輪進站並沒有改變任何排位。希爾獲勝,庫特哈德獲得第二名,威廉姆斯一二帶回,領先於哈基寧、巴里切羅、維斯塔潘和布倫德爾。[85][86]
第十四站:歐洲大獎賽(西班牙)
在赫雷斯舉行的下一站有重大新聞:舒馬赫在禁賽結束後復出;[87]隨着CART賽季的結束,曼塞爾在本賽季剩餘的時間裡取代了庫特哈德,以幫助威廉姆斯參加車隊總冠軍的戰鬥。約翰尼·赫伯特從蓮花轉會到利吉爾,代替了艾瑞克·伯納德,與亞歷山大·扎納爾迪搭檔。兩張新面孔出現在後排,野田秀樹加入了拉魯斯車隊,多米尼克·斯基亞塔雷拉取代了Simtek的讓-馬克·古農。舒馬赫領先於希爾、曼塞爾、弗倫岑、伯格和巴里切羅獲得杆位。[88]發車時,希爾從舒馬赫手中奪得首位,而曼塞爾則掉了三位,巴里切羅超過了伯格。希爾領跑,領先於舒馬赫、弗倫岑、巴里切羅、伯格和曼塞爾。
曼塞爾迅速超越伯格和巴里切羅,升至第四位。在停站期間,希爾搞砸了,車隊擔心他因為沒有加夠足夠的燃料會他很快退賽而使得他不得不再次停下來加油,然而此時舒馬赫已經領先。當他重新加入時,他已經落後了20多秒。曼塞爾也很慢,巴里切羅超過了他。曼塞爾試圖反超時卻發生了接觸。兩人都不得不進站維修,曼塞爾跌至第七位,而巴里切羅則一路下滑。
伯格攻擊弗倫岑時的結果相同,但造成的損壞很小。他們重新在第六和第七位回到比賽,排在哈基寧、埃爾文和曼塞爾之後。排名第五的曼塞爾,在第48圈試圖縮小與埃爾文的差距時滑出退賽。舒馬赫領先於希爾、哈基寧、埃爾文、伯格和弗倫岑奪冠。[89][90]
賽季只剩下兩場比賽時,車手積分榜的爭奪戰已經進入白熱化。舒馬赫以86分領先,但希爾以81分緊隨其後。伯格以35分排名第三,哈基寧以26分排名第四,阿萊西以19分排名第五,巴里切羅以16分排名第六,庫特哈德以14分排名第七,布倫德爾以12分排名第八。製造商冠軍的爭奪則更加激烈,貝納通以97分領先,威廉姆斯以95分僅落後2分。法拉利以60分排名第三,而邁凱輪以38分排名第四。[91]
第十五站:日本大獎賽
日本站之前發生了更多的車手交換。為了爭奪車隊總冠軍,貝納通從利吉爾簽下了赫伯特,這讓表現不佳的維斯塔潘在最後兩場比賽中無法上場。[92]JJ·萊赫托在剩下的兩場比賽中獲得了索伯車隊的由退役的安德烈·德·塞薩里斯騰出的席位。芬蘭人米卡·薩洛在本賽季剩下的比賽里加入了蓮花車隊,法國人弗蘭克·拉戈斯從利吉爾車隊的測試車手晉升為與奧利維爾·潘尼斯搭檔的正式車手,日本車手井上隆智穗取代斯基亞塔雷拉參加他的主場比賽。梅賽德斯-奔馳在幾個月的傳言後結束了猜測,確認他們將作為邁凱輪的發動機供應商重返一級方程式。埃迪·喬丹立即為他的車隊在1995賽季簽下了標緻的發動機合同。
舒馬赫領先於希爾、弗倫岑、曼塞爾、赫伯特和埃爾文獲得杆位。[93]起步時下着大雨,賽道濕滑,曼塞爾再次掉了位置,阿萊西超過了埃爾文。發車後舒馬赫領先希爾、弗倫岑、赫伯特、阿萊西和埃爾文。赫伯特在第4圈打滑退賽,而曼塞爾很快超過了埃爾文。
到了第14圈,莫比代利發生撞車事故,而布倫德爾不久後也在同一時間撞車,而此時馬修仍在處理莫比代利的賽車。雖然沒有人被賽車直接撞到,但一名馬修被碎片擊中導致腿部骨折。比賽被紅旗終止。比賽在安全車領跑一段時間後重新開始,弗倫岑在第一彎跑大掉了三位。舒馬赫在第19圈早早進站,他在賽道上剛剛領先,但在第一次激進的進站後領先6秒。他換上了新輪胎和加上了不足以維持到比賽結束的燃油。他重新加入時總計落後希爾17秒,但由於被堵在了慢車中,很快差距就擴大到30秒。這意味着希爾在第25圈進站並加夠足夠比賽結束的油量時能領先舒馬赫7秒重新加入比賽,但由於車輪螺母卡住,他只更換了3個輪胎。舊的後胎再加上希爾沉重的燃油負荷,使得舒馬赫有了逼近的機會。[94]
在第36圈,儘管他在賽道上落後,舒馬赫總積分依舊領先。他迅速拉開差距,但他需要再進一次站,而希爾則不用。第40圈,舒馬赫二停,並希爾身後15秒重新加入比賽。舒馬赫以在濕地和較新輪胎上的能力而聞名,他以每圈超過一秒的速度逼近希爾,但比賽剩下的時間已不足以追上他。希爾以3.3秒的優勢領先於舒馬赫、阿萊西、曼塞爾、埃爾文和弗倫岑獲勝,[95]將他在車手積分榜上的差距縮小到1分,並讓在進入最後一場比賽前的威廉姆斯在車隊積分榜上領先5分。[96]
第十六站(收官站):澳大利亞大獎賽
在本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中,讓-丹尼斯·德勒特拉茲取代了雅尼克·達爾馬斯在拉魯斯車隊的席位,而斯基亞塔雷拉在井上隆智穗在鈴鹿的單次比賽後回到了Simtek。彼特·索伯確認了1995賽季與福特發動機的交易。
本年度的車隊和車手世界冠軍都將在澳大利亞決出。排位賽中曼塞爾領先於舒馬赫、希爾、哈基寧、巴里切羅和埃爾文獲得杆位。一開始,曼塞爾像往常一樣掉位置,將首位丟給了舒馬赫,埃爾文超過了巴里切羅,前六名分別是舒馬赫、希爾、哈基寧、埃爾文、曼塞爾和巴里切羅。舒馬赫和希爾相隔一秒,以驚人的速度拉開了其他車手的距離。
曼塞爾在第10圈從埃爾文手上奪得第四名,六圈後,埃爾文撞上了牆退賽。曼塞爾沒過多久就超過了哈基寧,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比舒馬赫和希爾慢了一秒多。在停站期間,舒馬赫和希爾只相差一秒多一點,而在後面,伯格超過了阿萊西,而兩人都超過了巴里切羅。很快伯格超越了哈基寧,三圈後阿萊西緊隨其後也超過了哈基寧。
第35圈,舒馬赫在East Terrace彎道走大並擦到了護牆。[97]他失去了很多時間,但當時還不清楚他的車是否受損。在他身後的希爾,看到了超過的機會,並在下一個彎角走了內線。當希爾的威廉姆斯與貝納通並排時,舒馬赫似乎激進地撞上了希爾,使得兩輛競爭對手的賽車發生了接觸。貝納通隨後瞬間被拋向空中並嚴重受損,這意味着舒馬赫的比賽結束了。希爾的車最初似乎沒有損壞,但車隊很快就發現英國人的左前懸掛叉骨壞了。希爾慢慢回到維修站,經過一段時間修復的嘗試後,希爾也退賽了。這起事故是否是舒馬赫故意造成的——在知道舒馬赫因為在East Terrace彎道走大而損壞了他的車的前提下——仍然存在一些爭論,[98][99]但這次事故讓邁克爾舒馬赫獲得了他七次一級方程式車手世界冠軍中的第一個。[100][101]
曼塞爾和兩輛法拉利為首位而戰,但阿萊西慢了整整一圈,並在第二輪進站中跌至第八位,原因是進站換輪出了問題,然後他的車在試圖離開維修區時熄火了。在後面,布倫德爾超過了巴里切羅。第77圈,哈基寧的剎車失靈,導致他撞牆退賽。曼塞爾領先於伯格、布倫德爾、巴里切羅、帕尼斯和阿萊西之前獲得了他職業生涯的第31次(也是最後一次)勝利。[102]
因此,在賽季結束時,舒馬赫以92分的成績僅領先91分的希爾一分。關於這個結果的爭議和猜測比比皆是,但是由於車隊仍在處理塞納的相關事務,所以沒有提起上訴,[103]國際汽聯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伯格以41分排名第三,哈基寧以26分排名第四,阿萊西以24分排名第五,巴里切羅以19分排名第六,布倫德爾以16分排名第七,庫特哈德以14分排名第八。在車隊積分榜上,威廉姆斯以118分擊敗了獲得103分的貝納通 。法拉利以71分排名第三,邁凱倫以42分排名第四。[104]
分站成績及積分榜
分站成績
輪次 | 大獎賽 | 杆位 | 最快圈 | 冠軍車手 | 冠軍車隊 |
---|---|---|---|---|---|
1 | 巴西大獎賽 | 艾爾頓·塞納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貝納通-福特 |
2 | 太平洋大獎賽 | 艾爾頓·塞納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貝納通-福特 |
3 | 聖馬力諾大獎賽 | 艾爾頓·塞納 | 達蒙·希爾 | 邁克爾·舒馬赫 | 貝納通-福特 |
4 | 摩納哥大獎賽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貝納通-福特 |
5 | 西班牙大獎賽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達蒙·希爾 | 威廉姆斯-雷諾 |
6 | 加拿大大獎賽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貝納通-福特 |
7 | 法國大獎賽 | 達蒙·希爾 | 達蒙·希爾 | 邁克爾·舒馬赫 | 貝納通-福特 |
8 | 英國大獎賽 | 達蒙·希爾 | 達蒙·希爾 | 達蒙·希爾 | 威廉姆斯-雷諾 |
9 | 德國大獎賽 | 格哈德·伯格 | 大衛·庫特哈德 | 格哈德·伯格 | 法拉利 |
10 | 匈牙利大獎賽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貝納通-福特 |
11 | 比利時大獎賽 | 魯本斯·巴里切羅 | 達蒙·希爾 | 達蒙·希爾 | 威廉姆斯-雷諾 |
12 | 意大利大獎賽 | 讓·阿萊西 | 達蒙·希爾 | 達蒙·希爾 | 威廉姆斯-雷諾 |
13 | 葡萄牙大獎賽 | 格哈德·伯格 | 大衛·庫特哈德 | 達蒙·希爾 | 威廉姆斯-雷諾 |
14 | 歐洲大獎賽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邁克爾·舒馬赫 | 貝納通-福特 |
15 | 日本大獎賽 | 邁克爾·舒馬赫 | 達蒙·希爾 | 達蒙·希爾 | 威廉姆斯-雷諾 |
16 | 澳大利亞大獎賽 | 奈傑爾·曼塞爾 | 邁克爾·舒馬赫 | 奈傑爾·曼塞爾 | 威廉姆斯-雷諾 |
來源:[105][106] |
積分系統
前六名車手可獲得分數。
名次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第四 | 第五 | 第六 |
---|---|---|---|---|---|---|
積分 | 10 | 6 | 4 | 3 | 2 | 1 |
車手積分榜
排位 | 車手 | 巴 | 太 | 聖 | 摩 | 西 | 加 | 法 | 英 | 德 | 匈 | 比 | 意 | 葡 | 歐 | 日 | 澳 | 積分 |
---|---|---|---|---|---|---|---|---|---|---|---|---|---|---|---|---|---|---|
1 | 邁克爾·舒馬赫 | 1F | 1F | 1 | 1PF | 2PF | 1PF | 1 | DSQ | Ret | 1PF | DSQ | EX | EX | 1PF | 2P | RetF | 92 |
2 | 達蒙·希爾 | 2 | Ret | 6F | Ret | 1 | 2 | 2PF | 1PF | 8 | 2 | 1F | 1F | 1 | 2 | 1F | Ret | 91 |
3 | 格哈德·伯格 | Ret | 2 | Ret | 3 | Ret | 4 | 3 | Ret | 1P | 12† | Ret | 2 | RetP | 5 | Ret | 2 | 41 |
4 | 米卡·哈基寧 | Ret | Ret | 3 | Ret | Ret | Ret | Ret | 3 | Ret | EX | 2 | 3 | 3 | 3 | 7 | 12† | 26 |
5 | 讓·阿萊西 | 3 | 5 | 4 | 3 | Ret | 2 | Ret | Ret | Ret | RetP | Ret | 10 | 3 | 6 | 24 | ||
6 | 魯本斯·巴里切羅 | 4 | 3 | DNQ | Ret | Ret | 7 | Ret | 4 | Ret | Ret | RetP | 4 | 4 | 12 | Ret | 4 | 19 |
7 | 馬丁·布倫德爾 | Ret | Ret | 8 | 2 | 11† | Ret | Ret | Ret | Ret | 4† | Ret | 5 | 6 | Ret | Ret | 3 | 16 |
8 | 大衛·庫特哈德 | Ret | 5 | 5 | RetF | Ret | 4 | 6† | 2F | 14 | ||||||||
9 | 奈傑爾·曼塞爾 | Ret | Ret | 4 | 1P | 13 | ||||||||||||
10 | 喬斯·維斯塔潘 | Ret | Ret | Ret | 8 | Ret | 3 | 3 | Ret | 5 | Ret | 10 | ||||||
11 | 奧利維爾·潘尼斯 | 11 | 9 | 11 | 9 | 7 | 12 | Ret | 12 | 2 | 6 | 7 | 10 | DSQ | 9 | 11 | 5 | 9 |
12 | 馬克·布倫德爾 | Ret | Ret | 9 | Ret | 3 | 10† | 10 | Ret | Ret | 5 | 5 | Ret | Ret | 13 | Ret | Ret | 8 |
13 | 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 | Ret | 5 | 7 | WD | Ret | Ret | 4 | 7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6 | 6 | 7 | 7 |
14 | 尼古拉斯·拉里尼 | Ret | 2 | 6 | ||||||||||||||
15 | 克里斯蒂安·菲蒂帕爾蒂 | Ret | 4 | 13† | Ret | Ret | DSQ | 8 | 9 | 4 | 14† | Ret | Ret | 8 | 17 | 8 | 8 | 6 |
16 | 埃迪·埃爾文 | Ret | EX | EX | EX | 6 | Ret | Ret | DNS | Ret | Ret | 13† | Ret | 7 | 4 | 5 | Ret | 6 |
17 | 片山右京 | 5 | Ret | 5 | Ret | Ret | Ret | Ret | 6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7 | Ret | Ret | 5 |
18 | 艾瑞克·伯納德 | Ret | 10 | 12 | Ret | 8 | 13 | Ret | 13 | 3 | 10 | 10 | 7 | 10 | 18 | 4 | ||
19 | 卡爾·文德林格 | 6 | Ret | 4 | DNS | 4 | ||||||||||||
20 | 安德烈·德·塞薩里斯 | Ret | 4 | Ret | 6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4 | |||||
21 | 皮爾路易吉·馬提尼 | 8 | Ret | Ret | Ret | 5 | 9 | 5 | 10 | Ret | Ret | 8 | Ret | 12 | 15 | Ret | 9 | 4 |
22 | 詹尼·莫比德利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5 | Ret | 6 | Ret | 9 | 11 | Ret | Ret | 3 |
23 | 雅尼克·達爾馬斯 | 9 | 6 | Ret | 10 | Ret | Ret | 11† | Ret | 6 | 8 | Ret | 8 | Ret | Ret | 9 | 2 | |
24 | JJ·萊赫托 | Ret | 7 | Ret | 6 | 9 | Ret | Ret | 10 | 1 | ||||||||
25 | 米歇爾·阿爾博萊托 | Ret | Ret | Ret | 6 | Ret | 11 | Ret | Ret | Ret | 7 | 9 | Ret | 13 | 14 | Ret | Ret | 1 |
— | 約翰尼·赫伯特 | 7 | 7 | 10 | Ret | Ret | 8 | 7 | 11 | Ret | Ret | 12 | Ret | 11 | 8 | Ret | Ret | 0 |
— | 奧利維耶·貝瑞塔 | Ret | Ret | Ret | 8 | DNS | Ret | Ret | 14 | 7 | 9 | 0 | ||||||
— | 佩德羅·拉米 | 10 | 8 | Ret | 11 | 0 | ||||||||||||
— | 讓-馬克·古農 | 9 | 16 | Ret | Ret | 11 | Ret | 15 | 0 | |||||||||
— | 亞歷山大·扎納爾迪 | 9 | 15 | Ret | Ret | Ret | 13 | Ret | 16 | 13 | Ret | 0 | ||||||
— | 大衛·布拉漢姆 | 12 | Ret | Ret | Ret | 10 | 14 | Ret | 15 | Ret | 11 | Ret | Ret | Ret | Ret | 12 | Ret | 0 |
— | 米卡·薩洛 | 10 | Ret | 0 | ||||||||||||||
— | 羅蘭德·拉岑伯格 | DNQ | 11 | DNS[d] | 0 | |||||||||||||
— | 弗蘭克·拉戈斯 | Ret | 11 | 0 | ||||||||||||||
— | 雅尼克·達爾馬斯 | Ret | 14 | 0 | ||||||||||||||
— | 菲利普·亞當斯 | Ret | 16 | 0 | ||||||||||||||
— | 多米尼克·斯基亞塔雷拉 | 19 | Ret | 0 | ||||||||||||||
— | 貝特朗·加紹 | Ret | DNQ | Ret | Ret | Ret | Ret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0 |
— | 艾爾頓·塞納 | RetP | RetP | RetP[e] | 0 | |||||||||||||
— | 野田英樹 | Ret | Ret | Ret | 0 | |||||||||||||
— | 保羅·貝蒙多 | DNQ | DNQ | DNQ | Ret | Ret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0 |
— | 菲利普·阿利奧 | Ret | Ret | 0 | ||||||||||||||
— | 鈴木亞久里 | Ret | 0 | |||||||||||||||
— | 井上隆智穗 | Ret | 0 | |||||||||||||||
— | 讓-丹尼斯·德勒特拉茲 | Ret | 0 | |||||||||||||||
— | 安德里亞·蒙特米尼 | DNQ | 0 | |||||||||||||||
排位 | 車手 | 巴 | 太 | 聖 | 摩 | 西 | 加 | 法 | 英 | 德 | 匈 | 比 | 意 | 葡 | 歐 | 日 | 澳 | 積分 |
來源:[107] |
註記: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車隊積分榜
排位 | 製造商 | 車號 | 巴 | 太 | 聖 | 摩 | 西 | 加 | 法 | 英 | 德 | 匈 | 比 | 意 | 葡 | 歐 | 日 | 澳 | 積分 |
---|---|---|---|---|---|---|---|---|---|---|---|---|---|---|---|---|---|---|---|
1 | 威廉姆斯-雷諾 | 0 | 2 | Ret | 6F | Ret | 1 | 2 | 2PF | 1PF | 8 | 2 | 1F | 1F | 1 | 2 | 1F | Ret | 118 |
2 | RetP | RetP | RetP | Ret | 5 | Ret | 5 | RetF | Ret | 4 | 6† | 2F | Ret | 4 | 1P | ||||
2 | 貝納通-福特 | 5 | 1F | 1F | 1 | 1PF | 2PF | 1PF | 1 | DSQ | Ret | 1PF | DSQ | 9 | Ret | 1PF | 2P | RetF | 103 |
6 | Ret | Ret | Ret | 7 | Ret | 6 | Ret | 8 | Ret | 3 | 3 | Ret | 5 | Ret | Ret | Ret | |||
3 | 法拉利 | 27 | 3 | Ret | 2 | 5 | 4 | 3 | Ret | 2 | Ret | Ret | Ret | RetP | Ret | 10 | 3 | 6 | 71 |
28 | Ret | 2 | Ret | 3 | Ret | 4 | 3 | Ret | 1P | 12† | Ret | 2 | RetP | 5 | Ret | 2 | |||
4 | 邁凱倫-標緻 | 7 | Ret | Ret | 3 | Ret | Ret | Ret | Ret | 3 | Ret | Ret | 2 | 3 | 3 | 3 | 7 | 12† | 42 |
8 | Ret | Ret | 8 | 2 | 11† | Ret | Ret | Ret | Ret | 4† | Ret | 5 | 6 | Ret | Ret | 3 | |||
5 | 喬丹-Hart | 14 | 4 | 3 | DNQ | Ret | Ret | 7 | Ret | 4 | Ret | Ret | RetP | 4 | 4 | 12 | Ret | 4 | 28 |
15 | Ret | Ret | Ret | 4 | 6 | Ret | Ret | DNS | Ret | Ret | 13† | Ret | 7 | 4 | 5 | Ret | |||
6 | 利吉爾-雷諾 | 25 | Ret | 10 | 12 | Ret | 8 | 13 | Ret | 13 | 3 | 10 | 10 | 7 | 10 | 8 | Ret | 11 | 13 |
26 | 11 | 9 | 11 | 9 | 7 | 12 | Ret | 12 | 2 | 6 | 7 | 10 | DSQ | 9 | 11 | 5 | |||
7 | 泰瑞爾-雅馬哈 | 3 | 5 | Ret | 5 | Ret | Ret | Ret | Ret | 6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7 | Ret | Ret | 13 |
4 | Ret | Ret | 9 | Ret | 3 | 10† | 10 | Ret | Ret | 5 | 5 | Ret | Ret | 13 | Ret | Ret | |||
8 | 索伯-梅賽德斯 | 29 | 6 | Ret | 4 | DNS | Ret | 6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10 | 12 | |
30 | Ret | 5 | 7 | WD | Ret | Ret | 4 | 7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6 | 6 | 7 | |||
9 | Footwork-福特 | 9 | Ret | 4 | 13† | Ret | Ret | DSQ | 8 | 9 | 4 | 14† | Ret | Ret | 8 | 17 | 8 | 8 | 9 |
10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Ret | 5 | Ret | 6 | Ret | 9 | 11 | Ret | Ret | |||
10 | 米納爾迪-福特 | 23 | 8 | Ret | Ret | Ret | 5 | 9 | 5 | 10 | Ret | Ret | 8 | Ret | 12 | 15 | Ret | 9 | 5 |
24 | Ret | Ret | Ret | 6 | Ret | 11 | Ret | Ret | Ret | 7 | 9 | Ret | 13 | 14 | Ret | Ret | |||
11 | 拉魯斯-福特 | 19 | Ret | Ret | Ret | 8 | DNS | Ret | Ret | 14 | 7 | 9 | Ret | Ret | 14 | Ret | Ret | Ret | 2 |
20 | 9 | 6 | Ret | 10 | Ret | Ret | 11† | Ret | 6 | 8 | Ret | 8 | Ret | Ret | 9 | Ret | |||
— | 路特斯-無限本田 | 11 | 10 | 8 | Ret | 11 | 9 | 15 | Ret | Ret | Ret | 13 | Ret | Ret | 16 | 16 | 13 | Ret | 0 |
12 | 7 | 7 | 10 | Ret | Ret | 8 | 7 | 11 | Ret | Ret | 12 | Ret | 11 | 18 | 10 | Ret | |||
— | Simtek-福特 | 31 | 12 | Ret | Ret | Ret | 10 | 14 | Ret | 15 | Ret | 11 | Ret | Ret | Ret | Ret | 12 | Ret | 0 |
32 | DNQ | 11 | DNS | DNQ | 9 | 16 | Ret | Ret | 11 | Ret | 15 | 19 | Ret | Ret | |||||
— | 太平洋-Ilmor | 33 | DNQ | DNQ | DNQ | Ret | Ret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0 |
34 | Ret | DNQ | Ret | Ret | Ret | Ret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DNQ | |||
排位 | 製造商 | 車號 | 巴 | 太 | 聖 | 摩 | 西 | 加 | 法 | 英 | 德 | 匈 | 比 | 意 | 葡 | 歐 | 日 | 澳 | 積分 |
來源:[108] |
註記: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參見
旁註
- ^ 隨着衛冕冠軍阿蘭·普羅斯特的退役,1號車號沒有被分配,戴蒙·希爾使用0號車號進行比賽。
- ^ 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原本準備參加摩納哥大獎賽,但由於其隊友卡爾·文德林格的事故而退出。
- ^ 歐洲大獎賽原定於4月17日在多寧頓公園舉行,但被取消,後來在1994年的賽歷上重新出現,即10月16日,以取代取消的阿根廷大獎賽。
- ^ 羅蘭德·拉岑伯格在1994年聖馬力諾大獎賽排位賽期間在維倫紐夫彎發生車禍身亡。
- ^ 艾爾頓·塞納在領跑1994年聖馬力諾大獎賽時在坦布雷羅彎撞車身亡。
引用
- ^ The diary of disaster. Motor Sport. December 2004 [12 August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2).
- ^ Glick, Shav. Prost, 38, Announces Retirement: Auto Racing: Closing in on his fourth Formula One championship, te driver decides to go out on top 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Los Angeles Times. 25 September 1993 [29 Ma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2).
- ^ 3.0 3.1 3.2 3.3 David Hayhoe, Formula 1: The Knowledge – 2nd Edition, 2021, page 36.
- ^ Venter, Gustav.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South Africa’s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with Formula One Motor Racing, 1934–1993. Sturm, Damion (編).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Motor Racing: Lives in the Fast Lane. Global Culture and Sport Series.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3: 295–325. ISBN 978-3-031-22825-4. doi:10.1007/978-3-031-22825-4_13 (英語).
- ^ June 1994 Motorsport Information. [12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3 March 2016).
- ^ Glick, Shav. Prost, 38, Announces Retirement : Auto racing: Closing in on his fourth Formula One championship, the driver decides to go out on top at end of the season.. Los Angeles Times. 1993-09-25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2) (美國英語).
- ^ Irvine 'shattered' over three-race ban - UPI Archives. UPI. [2023-06-19] (英語).
- ^ Motor Racing: Irvine's ban increased: FIA rejects appeal. The Independent. 1994-04-06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英語).
- ^ The 1994 Brazilian Grand Prix Was Filled With Drama And Controversy. WTF1. 2018-03-27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美國英語).
- ^ Grand Prix Results: San Marino GP, 1994. GP Encyclopedia. grandprix.com. [200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30) (英語).
- ^ Reflection: The 1994 San Marino Grand Prix. RICHLANDF1. 2014-05-01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英語).
- ^ Hamilton, Maurice. Frank Williams. London: Macmillan. 1998. ISBN 0-333-71716-3.:232
- ^ Hill, Damon. Had Ayrton foreseen his death?. The Times (London: News International). 2004-04-17 [200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4).
- ^ Collantine, Keith. How Ratzenberger’s death stunned F1. RaceFans. 2014-04-30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 ^ Collings, Timothy. F1 world left shaken by Ratzenberger's death. The Sunday Telegraph. 1994-05-01: S12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透過Newspapers.com .
- ^ Craig, Richard. Ayrton Senna: The Messiah of Motor Racing. Darton Longman & Todd. 2012: 176. ISBN 978-0-232-52910-4.
- ^ 1994 San Marino Grand Prix - Overall Qualifying. Formula1.com.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6) (英語).
- ^ FOCA. Who Else But Schumacher! - F1 1994 Season Review (VHS). Duke Video. 1994.
- ^ A tragic weekend. The Times (London: News International). 2004-04-19 [201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3).
- ^ Tremayne, David. Black Sunday. Motor Sport. June 1994, LXX (6): 542––546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2).
- ^ Hassall, David. Senna 20th anniversary. Wheels. 1 May 2014 [15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7).
- ^ A tragic weekend. The Times (London: News International). 2004-04-19 [201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3).
- ^ Tremayne, David. Black Sunday. Motor Sport. June 1994, LXX (6): 542––546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2).
- ^ Cascella, Paola. Senna Morte Al Computer [Senna Death Of The Computer]. La Repubblica. 1997-03-13 [2020-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意大利語).
- ^ Williams, Richard. The Death of Ayrton Senna. Penguin UK. 2010. ISBN 9780141963914. p. 154
- ^ Longmore, Andrew. Ayrton Senna: The Last Hours. The Times. 1994-10-31: 30 [202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 ^ Kulta, Anthony Rowlinson, Gary Watkins, Edd Straw, Heikki. Imola 1994: Memories from Senna's rivals – F1 – Autosport Plus. Autosport.com. [201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9) (英語).
- ^ TITLE REQUIRED. Autosport. 1994-05-05.
- ^ Watson, John (Commentator). Eurosport Live Grand Prix (Television). Eurosport. 1994.
- ^ Duncan Phil. Ayrton Senna's team-mate Damon Hill prays 'F1 never has a weekend like Imola again' after the Brazilian's death 20 years ago. Daily Mail (Daily Mail and General Trust). 2014-04-29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9).
- ^ 3. San Marino. StatsF1.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法語).
- ^ 3. San Marino. StatsF1.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法語).
- ^ Tremayne, David. Black Sunday. Motor Sport. June 1994, LXX (6): 542––546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2).
- ^ Tremayne, David. Black Sunday. Motor Sport. June 1994, LXX (6): 542––546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2).
- ^ Rider, Steve; Walker, Murray; Palmer, Jonathan. San Marino Grand Prix (Television production). London, United Kingdom: BBC. 1994-05-01 [202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6).
- ^ 3. San Marino. StatsF1.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法語).
- ^ Kulta, Anthony Rowlinson, Gary Watkins, Edd Straw, Heikki. Imola 1994: Memories from Senna's rivals – F1 – Autosport Plus. Autosport.com. [201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9) (英語).
- ^ Oliver Holt. Wendlinger 'critical' after crash. The Times (London). 13 May 1994. p. 48.
- ^ 1994賽季官方回顧視頻
- ^ Imola ‘94 and the lasting safety legacy | Formula 1®. www.formula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8) (英語).
- ^ Monaco Grand Prix report. Motorsport.com. 8 May 1994 [17 August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August 2020).
- ^ Grand Prix de Monaco - RACE RESULT. Formula 1® - The Official F1® Website.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43.0 43.1 The History of Williams – 1994. The Williams Grand Prix Database. 2012-12-15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英國英語).
- ^ Motor Racing: Lamy in 'horrifying' crash at Silverstone: Lotus driver. The Independent. 1994-05-24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5) (英語).
- ^ Pedro Lamy's accident. us.motorsport.com. 1994-05-08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英語).
- ^ F1 – 1994 FIA Review – 05 Spain. YouTube. [2017-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2).
- ^ Ayrton Senna death: David Coulthard - I owe him my career. BBC Sport. [9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F1 - 1994 Barcelona GP - Andrea Montermini crash,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中文(中國大陸))
- ^ At last - Hill challenges the Schumacher monopoly. Grand Prix Racing. [23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January 2008).
- ^ At last - Hill challenges the Schumacher monopoly. Grand Prix Racing. [23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January 2008).
- ^ 1994 Spanish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2020-02-08 [2020-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Spain 1994 - Result. www.statsf1.com.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0).
- ^ France 1994 - Qualification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5).
- ^ 1994 Canadian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8 February 2020 [8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France 1994 - Lap by lap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1994 French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2020-02-08 [2020-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1994 British Grand Prix - Qualifying 1. Formula1.com. 2020-10-22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1994 British Grand Prix - Qualifying 2. Formula1.com. 2020-10-22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Matchett, Steve. Life in the Fast Lane.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95: 102. ISBN 0-297-83575-0.
- ^ Formula 1 Grand Prix: 1994 Season Review (video)
- ^ 1994 British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2020-02-08 [2020-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62.0 62.1 Britain 1994 - Championship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Germany 1994 - Qualification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64.0 64.1 The story behind F1's most iconic refuelling picture. www.motorsport.com. 2021-07-31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1) (英語).
- ^ Why Can't F1 Cars Refuel During a Race?. carandbike.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英語).
- ^ Germany 1994 - Lap by lap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1994 German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2020-02-08 [2020-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Hungary 1994 - Qualification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Hungary 1994 - Result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1994 Hungarian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2020-02-08 [2020-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Imola ‘94 and the lasting safety legacy | Formula 1®. www.formula1.com.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8) (英語).
- ^ Statistics Drivers – Pole positions – By age. statsf1.com. [2022-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3).
- ^ Belgium 1994 - Qualification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Grand Prix Results: Belgian GP, 1994. GrandPrix.com. [7 June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8).
- ^ Belgium 1994 - Result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Italy 1994 - Starting grid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3).
- ^ Italy 1994 - Qualification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78.0 78.1 78.2 Collantine, Keith. 1994 Italian GP: Hill wins, but Lotus hopes crushed. RaceFans. 11 September 2014 [22 Octo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國英語).
- ^ Italy 1994 - Result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Italy 1994 - Championship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 ^ 1994 Italian Grand Prix. alchetron.com.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 ^ Italian GP, 1994. www.grandprix.com.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 ^ Collings, Timothy. Hill bounces back joking and takes second on grid.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4 September 1994: 26.
- ^ Portugal 1994 - Qualification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
- ^ Portugal 1994 - Result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7).
- ^ 1994 Portuguese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2020-02-09 [202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7) (英語).
- ^ Europe 1994 - Race entrant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Europe 1994 - Qualification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European Grand Prix: Schumacher moves closer. Motor Sport. November 1994: 18 [7 Januar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
- ^ 1994 European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15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Europe 1994 - Championship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7).
- ^ admin. Johnny Herbert and his time at Benetton. UNRACEDF1.COM. 2018-12-01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6) (荷蘭語).
- ^ Japan 1994 - Qualifications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1).
- ^ Keilloh, Graham. “I was driving on a different level”: Damon Hill’s 1994 Japanese Grand Prix. Motor Sport Magazine. 2019-10-09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英國英語).
- ^ 1994 Japanese Grand Prix. F1 since 81. September 2018 [23 May 2019].[永久失效連結]
- ^ Japan 1994 - Championship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Schumacher 500: Has the King Lost His Crown. autosport.com. [24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7 October 2015).
- ^ Henry, Alan. Wheel to Wheel: Great Duels of Formula One Racing. Weidenfeld Nicolson Illustrated. 1996: 117. ISBN 0-7538-0522-7.
- ^ Motor Sport, January 2007, p. 43
- ^ Bloor, Steven. Formula One: Last race title deciders - in pictures. the Guardian. 2014-11-21 [2023-06-14].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國英語).
- ^ Schumacher's chequered history. news.bbc.co.uk. [27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August 2007).
- ^ 1994 Australian Grand Prix - Race Result. Formula1.com. 2020-10-22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Ruthless' Schumi blasted. motoring.iafrica.com. [27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4 February 2008).
- ^ Australia 1994 - Championship • STATS F1. www.statsf1.com.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1994 RACE RESULTS. Formula 1® - The Official F1® Website.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6) (英語).
- ^ 1994 FASTEST LAPS. Formula 1® - The Official F1® Website.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 ^ 1994 Driver Standings. Formula 1® - The Official F1® Website.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0) (英語).
- ^ 1994 Constructor Standings. Formula 1® - The Official F1® Website. [2023-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