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公市第三水源地一千噸配水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公市第三水源地一千噸配水塔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中興里介壽路和民族路交叉口[2]
建成時間1960年(民國49年)[2]
公眾參觀開放時間:使用中[1]
官方名稱馬公市第三水源地一千噸配水塔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2]
登錄種類:其他設施[2]
詳細登錄資料

馬公市第三水源地一千噸配水塔,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供水系統水塔,2002年(民國91年)12月13日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

歷史

澎湖居民自古以井水作為民生用水來源[3]日治時期由於馬公港被指定為特別貿易港中介台灣與中國大陸、馬公要港部進駐等因素,馬公經濟、交通快速發展,但也暴露出傳統城鎮髒亂狹隘、人口流動引起疾病傳染等問題,使政府開始推動公共建設、公共衛生措施,建立現代化供水系統即為其中之一[3][4]。日治時期建立了第一水源地(參見馬公水道貯水隧道)、第二水源地(位於文澳)、馬公水道[4]等設施,1934年(昭和9年)12月時一天可以供水1300立方公尺、供10000人使用[3]

戰後時期1945年(民國34年)時馬公自來水用戶有687戶,裝表率為94.2%,但由於第一水源地部分水井無法使用、用水人口增加、曾發生水荒等因素,政府陸續開鑿深水井[3]。1960年(民國49年)馬公鎮自來水廠於第一賓館附近鑿新水井,並於介壽路和民族路路口處設置第三水源地,配置直徑10公尺、高17公尺、可貯水1000噸(1000立方公尺)的1座配水塔,先以馬達抽送水源至17公尺高的配水塔貯水槽中貯存,再運用地勢高低差及水壓將水配送到馬公市區 [1]。第三水源地於1963年(民國52年)完工,使馬公市區可以全日供水,不過因為水量只能應付需求,政府仍持續開鑿深井、建設水庫,如成功水庫興仁水庫東衛水庫[3]

2002年(民國91年)12月13日此水塔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2]。根據《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記載,第三水源地深水井大都已停用,只剩下第一賓館庭園內北側的16號深水井尚在服役;此配水塔也不再貯存深水井水源,而是連接自來水公司管線、做為調節功能。[1]

參考文獻

  • 張玉璜,《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
  • 蔡興達,《日治時代馬公水道貯水隧道系統創建歷史沿革》
引用
  1. ^ 1.0 1.1 1.2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馬公市: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10-12: 106–107. ISBN 9789860262797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馬公市第三水源地一千噸配水塔. 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1-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3.2 3.3 3.4 林文鎮、葉茂生 (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五輯‧馬公朝陽里、陽明里》. 澎湖縣馬公市: 澎湖縣馬公市公所. 2006-07: 60–61. ISBN 9789860056105 (中文(臺灣)). 
  4. ^ 4.0 4.1 許雪姬總編纂、張玉璜編纂. 《續修澎湖縣志‧卷八城市志》. 澎湖縣馬公市: 澎湖縣政府. 2005-07: 44–45. ISBN 9860015155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