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弗朗西絲
四級颶風(美國) | |
形成 | 2004年8月24日 |
---|---|
消散 | 2004年9月10日 |
(2014年9月8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 |
最高風速 | 1分鐘持續: 145英里/小時(230公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35毫巴(百帕);27.61英寸汞柱 |
死亡 | 直接導致7人死亡,間接致使43人喪生 |
損失 | $101億(2004年美元) |
影響地區 | |
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
颶風弗朗西絲(英語:Hurricane Frances)是2004年大西洋中第二強的熱帶氣旋,並被證明在佛羅里達州具有非常大的破壞性。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六場被命名的風暴、第四場颶風和第三場大型颶風。該系統於8月下旬穿過開闊的大西洋,在加強的同時移動到小安的列斯群島以北。它的外圍雨帶在經過加勒比海以北時襲擊了波多黎各和英屬維爾京群島。風暴的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45英里/小時(233公里/小時),達到了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四級颶風。隨着系統向前運動的速度減慢,風眼掠過聖薩爾瓦多島,非常靠近巴哈馬的貓島。弗朗西絲是自 1928 年以來第一次影響整個巴哈馬群島的颶風,幾乎完全摧毀了他們的農業經濟。
在颶風查利過後三周,弗朗西絲從佛羅里達州中部經過,對該州柑橘作物造成重大損害,關閉主要機場和學校,並迫使取消大學足球比賽。風暴隨後從佛羅里達離岸短暫移動,進入墨西哥灣東北部,並在佛羅里達狹地第二次登陸美國、在向東北加速通過阿巴拉契亞山脈附近的美國東部並進入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地區,同時減弱。一場嚴重的龍捲風爆發伴隨着席捲美國東部的風暴,幾乎與颶風比尤拉的爆發持平。這場移動緩慢且規模相對較大的颶風帶來了非常大的降雨,導致佛羅里達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發生洪水。50人死亡,損失總額為101億美元(2004年美元)。
氣象歷史
8月21日,一股強勁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1]。系統連續數日沿副熱帶高壓脊底部向西移動[2],雖然外界環境有利,但結構一直雜亂無章[3]。與波動相關的雷暴終於在8月24日早些時候開始組織了起來,那天晚上系統變成了熱帶低氣壓。隨着低氣壓繼續前進,除了東部象限外,其他所有地區都觀察到了良好的上層外流,並於8月25日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約1,420英里(2,290公里)處增強為熱帶風暴狀態。
8月26日,熱帶風暴,現名為弗朗西絲,在垂直風切變較低的環境中進一步增強,其軌道向西北偏西方向彎曲。弗朗西絲迅速增強,形成了一股風眼,並在當天下午晚些時候達到了颶風強度。8月27日,一個逼近的高空槽導致弗朗西絲向西北移動,氣旋在8月28日達到了每小時135英里(217公里/小時)的主要的巔峰強度。颶風於8月29日恢復原來的西進運動,上層低壓槽移離該地區,副熱帶高壓脊加強到弗朗西絲以北。
在第二天,颶風經歷了眼牆置換循環,在此期間最大持續風速降至每小時115英里(185公里/小時)。這種減弱趨勢是短暫的,風暴在8月30日下午增強,因為垂直風切變保持在較低水平。隨着它轉向西北偏西方向,風暴繼續增強,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東南偏東555英里(893公里)的9月2日達到每小時145英里(233公里/小時)的巔峰強度。9月2日,弗朗西絲進入巴哈馬,直接經過聖薩爾瓦多島,離貓島很近。到下午2點,風暴減弱為三級颶風,最初歸因於內核過程,但是後來被確定是高空西風增加,以及由此產生的垂直風切變而導致的。9月3日,弗朗西絲進入阿巴科島附近並直接在大巴哈馬上空繼續緩慢減弱。風暴在經過大巴哈馬島之前恢復了二級颶風強度,並且由於其北部的亞熱帶高壓脊減弱,前進速度也開始變得緩慢。南佛羅里達的部分地區此時開始受到狂風和颶風的外圍雨帶的影響。據報道,從木星灣到邁阿密的陣風從每小時40英里(64公里/小時)到高達每小時87英里(140公里/小時)。
弗朗西絲在穿越巴哈馬和佛羅里達之間溫暖的墨西哥灣流時,以每小時5到10英里(8.0到 16.1公里/小時)的速度緩慢移動,導致人們擔心它可能會重新增強起來。但是,弗朗西絲在9月4日的大部分時間裡襲擊佛羅里達州東海岸匹爾斯堡 (佛羅里達州)和西棕櫚灘之間的時候,以每小時105英里(169公里/小時)的最大持續風速保持穩定在二級強度。晚上11點,眼牆的西邊開始向陸上移動。由於它較大的風眼大約有80英里(130公里)寬,而且它的向前運動緩慢,因此環流中心在海上停留了幾個小時。美國東部時間9月5日凌晨1點(UTC 時間 0500),弗朗西絲較廣的風眼的中心沿着佛羅里達州海岸登陸,位於哈欽森島南端,靠近[[休厄爾之點 (佛羅里達州)] 、詹森海灘和佛羅里達州薩勒諾港 (佛羅里達州)。9月5日晚,弗朗西絲由於其北部的高壓系統增強而加速,穿過[佛羅里達州[|佛羅里達半島]],,以熱帶風暴的形式出現在坦帕附近的墨西哥灣上空。在墨西哥灣上空短途遊蕩後,弗朗西絲在佛羅里達州聖馬克附近第二次登陸。弗朗西絲向內陸推進,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並在美國南部和東部造成強降雨。水文氣象預測中心的美國氣象學家繼續發布有關該系統的建議,直到它越過加拿大-美國邊境進入魁北克,那裡也有大雨。
永久除名
由於它在美國的影響相當嚴重,世界氣象組織 (WMO) 於2005年春天正式將弗朗西絲從名單中除名,並且永遠不再大西洋颶風中使用。它在2010年颶風季被"菲奧娜"取代。由於法國在2003年WMO會議上提出的要求,無論風暴有什麼影響,2004年颶風季過後,弗朗西絲已經從輪換名單中刪除,弗朗西絲在美國造成的破壞,足以證明其除名是正當的決定。
參見
參考資料
- ^ Lawrence.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 [2015-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even. Hurricane Frances Forecast Discussion #3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 [2015-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tewart.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 [2015-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針對颶風弗朗西絲的熱帶氣旋報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有關颶風弗朗西絲的文件存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颶風弗朗西絲的降雨信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