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世康
韋世康(531年—597年10月9日),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出自京兆韋氏逍遙公房,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官員。
生涯
韋世康出身隴右著姓,幼而沈敏,在北魏,年10歲,州辟主簿,弱冠為直寢,封漢安縣公,娶西魏文帝元寶炬女襄樂公主,授儀同三司。後入北周,自典祠下大夫,歷沔、硤二州刺史,從周武帝宇文邕滅齊,授司州總管長史,韋世康綏撫百姓。歲餘,入為民部中大夫,進位上開府,轉司會中大夫。大象2年(580年)6月,尉遲迥起兵山東,丞相楊堅憂之,以汾、絳舊為周、齊交界之地,除韋世康絳州刺史。在州有惠政,嘗慨然有辭官退隱之志,諸弟以事恐難遂,乃止。
隋朝建立後,韋世康在開皇元年二月甲子(581年3月4日)出任禮部尚書[1][2],不久進爵上庸郡公。開皇元年十二月甲申(582年1月18日)改任吏部尚書[3][4]。開皇4年(584年)丁母憂去職,未幾,命復行視事,世康固請守制以終,不允。在吏部任內,選用平允,請託不行。開皇7年(587年)將伐陳,拜襄州刺史,坐事免官。開皇九年二月丁酉(589年2月23日),韋世康從襄州總管調任安州總管[5]。開皇九年閏四月甲子(589年5月21日),韋世康轉任信州總管[6]。開皇十三年正月己未(593年2月24日),韋世康回朝出任吏部尚書[7][8]。韋世康前後十餘年間,多所進拔,朝稱廉平。後因侍宴,世康再拜陳讓乞退,文帝曰:「縱令筋骨衰謝,猶屈公臥治一隅。」開皇十五年冬十月戊子(595年11月10日),韋世康外任荊州總管[9]。,時海內唯置四大總管,並、揚、益三州皆親王臨統,獨荊州委於世康,時以為美。開皇十七年八月丁卯(597年10月9日),韋世康在荊州去世[10],虛歲六十七。文帝聞而痛惜,贈大將軍,諡號文。
韋世康個性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一開始各個弟弟都是官位尊貴,只有隻有小弟弟韋約仕途不暢,兄弟們一起將父親留下的田宅全部給了韋約,世人稱讚韋世康的情義[11][12]。
家族
曾祖
- 韋真憙,北魏馮翊郡、扶風郡二郡太守
祖父
- 韋旭,北魏右將軍、南豳州刺史
父親
- 韋夐,隱居不仕,北魏、北周二代,十徵不出,號為逍遙公
兄弟
- 韋洸,隋朝柱國、廣州總管、襄陽敬公
- 韋瓘,北周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隋州刺史、建安縣子
- 韋藝,隋朝上大將軍、營州總管、魏興懷公
- 韋沖,隋朝開府、民部尚書、義豐縣侯
- 韋約,隋朝太子洗馬、儀同、觀城公
夫人
- 襄樂公主,西魏文帝元寶炬之女
子女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資料
- ^ 《隋書·卷一·帝紀第一》:開皇元年二月甲子,上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設壇於南郊,遣使柴燎告天。是日,告廟,大赦,改元。京師慶雲見。易周氏官儀,依漢、魏之舊。以柱國、相國司馬、渤海郡公高熲為尚書左僕射兼納言,相國司錄、沁源縣公虞慶則為內史監兼吏部尚書,相國內郎、咸安縣男李德林為內史令,上開府、漢安縣公韋世康為禮部尚書,上開府、義寧縣公元暉為都官尚書,開府、民部尚書、昌國縣公元岩為兵部尚書,上儀同、司宗長孫毗為工部尚書,上儀同、司會楊尚希為度支尚書,上柱國、雍州牧、邗國公楊惠為左衛大將軍。
- ^ 《北史·卷十一·隋本紀上第十一》:開皇元年春二月甲子,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設壇於南郊,遣兼太傅、上柱國、鄧公竇熾柴燎告天。是日,告廟,大赦,改元。京師慶雲見。改周官,依漢、魏之舊。制:以相國司馬高熲為尚書左僕射兼納言,相國司錄虞慶則為內史監兼吏部尚書,相國內郎李德林為內史令,上開府韋世康為禮部尚書,上開府元暉為都官尚書,開府、戶部尚書元岩為兵部尚書,上儀同、司宗長孫毗為工部尚書,上儀同、司會楊尚希為度支尚書,雍州牧楊惠為左衛大將軍。
- ^ 《隋書·卷一·帝紀第一》:甲申,以禮部尚書韋世康為吏部尚書。
- ^ 《北史·卷十一·隋本紀上第十一》:十二月甲申,以禮部尚書韋世康為吏部尚書。
- ^ 《隋書·卷二·帝紀第二》:丁酉,以襄州總管韋世康為安州總管。
- ^ 《隋書·卷二·帝紀第二》:閏月甲子,以安州總管韋世康為信州總管。
- ^ 《隋書·卷二·帝紀第二》:己未,以信州總管韋世康為吏部尚書。
- ^ 《北史·卷十一·隋本紀上第十一》:己未,以信州總管韋世康為吏部尚書。
- ^ 《隋書·卷二·帝紀第二》:冬十月戊子,以吏部尚書韋世康為荊州總管。
- ^ 《隋書·卷二·帝紀第二》:八月丁卯,荊州總管、上庸郡公韋世康卒。
- ^ 《隋書·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二》:世康性孝友,初以諸弟位並隆貴,獨季弟世約宦途不達,共推父時田宅盡以與之,世多其義。
- ^ 《北史·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二》:世康性孝友,初以諸弟位並隆貴,獨季弟世約宦途不達,共推父時田宅盡以與之。世多其義。
- ^ 趙晶, 《唐长安城郊区中小型墓葬研究》, 《西北大學》博士論文, 2022年: 37–46
- ^ 吳鋼主編. 《全唐文补遗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6: 四五三–四五四. ISBN 7-80736-085-2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