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不疑
雋不疑[註 1](?—?),字曼倩,西漢勃海郡(治今河北省滄縣東)人,雋不疑初任文學掾,漢武帝末年經暴勝之舉薦,被徵召為青州刺史。此後雋不疑因破獲齊孝王劉將閭之孫劉澤反叛的陰謀,而擢升為京兆尹,賜錢百萬。始元五年,雋不疑逮捕冒充已故衞太子劉據的成方遂,得到漢昭帝和大將軍霍光的讚賞,其在朝中的聲名亦水漲船高,後來雋不疑因病而免官,最終逝世於家中[1]。
生平
勝之薦賢
雋不疑精通《春秋》,早年擔任郡中的文學掾,其言行舉止必定遵循禮儀,在州郡間頗有名氣[1]。
漢武帝末年,各郡國的盜賊成群作亂。暴勝之擔任直指使者,穿著繡衣,手持斧鉞,追捕盜賊、監督考察郡國官員,其執法範圍遠達東邊的海濱。按照戰時法律懲罰不通從命令者,威震州郡。暴勝之平時就聽說雋不疑賢能,因此當他巡察至勃海郡後,便派遣官吏去邀請雋不疑與他相見。雋不疑頭戴進賢冠,腰掛櫑具劍,身佩玉環和玉玦,寬衣闊帶,服飾整齊地來到門外,通報姓名,門衛想讓雋不疑解下他的佩劍,雋不疑回道:「劍是君子的武器裝備,是用來保護自身的,不可以解下,請讓我告辭離去吧。」門衛將此事彙報給暴勝之[1]。
暴勝之開門招請,望見雋不疑容貌莊重嚴肅,衣冠大方,暴勝之來不及把鞋穿好就匆忙起身迎接。兩人登堂坐定後,雋不疑俯身說道:「我住在偏遠的海濱,很早就耳聞暴公子您的威名,但直到今天才有幸與您相見並交談。凡是做官,太過剛直便容易受到摧折,過於軟弱則容易荒廢政務,因此,最好的辦法是行使威嚴的同時施以恩惠,如此才能建功立業,傳播美名,永保天賜的祿位。」暴勝之知道雋不疑並非庸碌無能之輩,因此恭敬地接受他的勸誡,以隆重的禮儀接待他,並向他請教在當時形勢下應該採取的措施。暴勝之門下的僚屬都是從各州郡挑選的精幹官吏,他們在一旁傾聽雋不疑的談話,無不感到驚嘆佩服,直到深夜,雋不疑才告辭離去。暴勝之於是上書薦舉雋不疑,雋不疑被徵召到公車署,受命擔任青州刺史[1][2]。
雋母督子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漢武帝駕崩,漢昭帝即位。這時齊孝王劉將閭的孫子劉澤勾結各郡國裡有勢力者謀反,他們原先計劃先刺殺青州刺史,而雋不疑及時發覺劉澤等人的陰謀,將他們全數抓捕起來,劉澤等人皆伏法認罪。雋不疑因此升遷為京兆尹,獲得百萬錢的賞賜[1][2]。
京城的官民皆敬畏雋不疑的威信。每次雋不疑巡查各縣,審核囚徒罪狀回來,他的母親總會問他:「有沒有案件被平反?救活了多少人命?」如果得知雋不疑平反了許多冤案,他的母親就喜形於色,飲食、說話都不同於平時,反之如果雋不疑沒有平反什麼案子,他的母親就會非常生氣,並因此而不吃東西。所以雋不疑當官,雖然嚴厲卻不殘忍[1]。
偽太子案
始元五年,有一名男子乘坐一輛黃色牛犢車,車上插著黃色的旐旗,身穿黃色寬大的直襟單衣,頭戴黃色的帽子,來到未央宮北門,自稱是衛太子劉據。公車署的官員將此事向朝廷稟報,漢昭帝下詔讓公卿、將軍俸祿二千石的官員共同辨認。長安城中聚集圍觀的官民高達幾萬人,右將軍把軍隊布置在門樓下,以防備有意外情況發生。前來辨認的公卿大臣們沒人敢發言,而京兆尹雋不疑稍後趕到,隨即喝令隨從官吏逮捕此人。有人說:「真相還不清楚,暫且慢一點吧。」雋不疑說:「諸位何必害怕衛太子呢!春秋時期的蒯聵因違背其父衛靈公出逃國外。等衛靈公死後,蒯聵的兒子蒯輒繼承了王位,拒絕父親蒯聵返回衛國的要求,《春秋》認同蒯輒的做法,衛太子劉據得罪過先帝,逃亡在外而沒有死去,如今又自己回來,他是罪人啊。」當即把這名自稱是衛太子的人送至詔獄關押[1][2]。
後來經過廷尉審問,終於查清了事實的真相。原來此人本是夏陽人,真名叫做成方遂,居住在湖縣,以占卜為生。有個以前擔任衛太子舍人的人曾經到過成方遂那裡占卜,他對成方遂說:「您的相貌酷似衛太子。」成方遂聽罷認為這事能夠給自己帶來好處,想藉此求取榮華富貴,於是來到宮門前,詐稱自己是衛太子。廷尉抓拿召集同鄉里認識成方遂的張宗祿等人前來作證,成方遂最終被判處犯下欺騙的罪刑,在東市被腰斬。此外還另有一種說法,說這名冒充者姓張,名叫延年[1][2]。
譽滿朝廷
而漢昭帝和大將軍霍光在聽說雋不疑對成方遂的處置後,非常讚賞,說:「公卿大臣都應當運用經學來維護大義。」雋不疑由此聲名顯赫,在朝的官員都自認為比不過他。大將軍霍光想將女兒嫁給他為妻,雋不疑堅決推辭,不肯接受。許久之後,雋不疑因病免官,在家中去世,京師的人都相當懷念他。後來,趙廣漢擔任京兆尹,他曾經對人說:「我禁止奸邪,杜絕邪惡,在官民中收到良好的成效,至於處理朝廷大事,則遠遠不及雋不疑」[1][2]。
評價
- 班固:雋不疑學以從政,臨事不惑,遂立名跡,終始可述[1]。
- 黃震:不疑剛而能斷,其引蒯聵以折戾太子,特一時應卒之機耳,於經義則未合,葢昭帝親受先帝天下,太子久廢君臣之分久定,使戾園在亦不過退就藩邸奉朝請耳,與衛輒不受命而自立,以子拒父者非類也[3]。
註釋
- ^ 雋,讀音【倦】。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