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昌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昌族
阿昌族婦女的服飾
總人口
7萬(2005年)
分佈地區
 中國雲南39555(2010年)
 緬甸撣邦35000(2000年)
語言
阿昌語
宗教信仰
上座部佛教萬物有靈祖先崇拜

阿昌族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雲南省西南部。根據201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阿昌族人口數為39555。緬甸也有少量分布,撣邦稱蒙撒族緬甸語မိုင်းသာ羅馬化:muing: sa,也訛譯「曼達族」),克欽邦稱峨昌族,2000年統計全緬甸境內有35000人[1]

歷史與源流

不同地區阿昌族的自稱有所不同,如「蒙撒」、「襯撒」(戶撒地區),「漢撒」、「峨昌」(梁河地區)等。在漢文史籍中,阿昌族曾被稱為「峨昌」、「娥昌」、「莪昌」、「阿昌」、「萼昌」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定名為阿昌族

值得注意的是片馬景頗族茶山支系梁河阿昌族自稱都是「峨昌」,故中國已不再使用「峨昌」稱呼阿昌族。

阿昌族與中國古代的氐羌族群有淵源關係。唐宋時期,由南詔大理政權統治;元代歸屬雲南行省金齒宣撫司的鎮西路、平緬路、柔遠路等;明清時期由土司管理。

分布

阿昌族主要集中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梁河。在潞西盈江以及保山市龍陵騰沖等地也有分布。

阿昌族聚居地

各地阿昌族人口

2000年人口普查中國阿昌族人口列表(普查時點人口,單位:人;   帶色  部分,表示為世居省份)[2]
地區
總人口
阿昌族
占阿昌族
人口比例(%)
占地區
少數民族
人口比例(%)
占地區
人口比例(%)
合計 1,245,110,826 33,954 100 0.03223 0.0027
31省份合計 1,242,612,226 33,936 100 0.032 0.0027
西南地區 193,085,172 33,585 98.913 0.093 0.0174
華東地區 358,849,244 168 0.495 0.007 0.0001
中南地區 350,658,477 148 0.436 0.001 0.0000
華北地區 145,896,933 22 0.065 0.000 0.0000
西北地區 89,258,221 8 0.024 0.000 0.0000
東北地區 104,864,179 5 0.015 0.000 0.0000
雲南 42,360,089 33,519 98.719 0.237 0.0791
山東 89,971,789 92 0.271 0.015 0.0001
海南 7,559,035 43 0.127 0.003 0.0006
江蘇 73,043,577 42 0.124 0.016 0.0001
廣東 85,225,007 40 0.118 0.003 0.0001
湖南 63,274,173 29 0.085 0.000 0.0001
貴州 35,247,695 28 0.082 0.000 0.0001
四川 82,348,296 26 0.077 0.001 0.0000
浙江 45,930,651 25 0.074 0.006 0.0001
廣西 43,854,538 19 0.056 0.000 0.0000
河南 91,236,854 15 0.044 0.001 0.0000
重慶 30,512,763 12 0.035 0.001 0.0000
河北 66,684,419 8 0.024 0.000 0.0000
北京 13,569,194 6 0.018 0.001 0.0000
內蒙 23,323,347 6 0.018 0.000 0.0000
安徽 58,999,948 5 0.015 0.001 0.0000
陝西 35,365,072 4 0.012 0.002 0.0000
黑龍江 36,237,576 3 0.009 0.000 0.0000
福建 34,097,947 3 0.009 0.001 0.0000
山西 32,471,242 2 0.006 0.002 0.0000
遼寧 41,824,412 2 0.006 0.000 0.0000
湖北 59,508,870 2 0.006 0.000 0.0000
新疆 18,459,511 2 0.006 0.000 0.0000
江西 40,397,598 1 0.003 0.001 0.0000
甘肅 25,124,282 1 0.003 0.000 0.0000
青海 4,822,963 1 0.003 0.000 0.0000
天津 9,848,731
吉林 26,802,191
上海 16,407,734
西藏 2,616,329
寧夏 5,486,393
現役軍人 2,498,600 18 0.053 0.016 0.0007

阿昌族歷年人口

語言文字

阿昌族的語言阿昌語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支的緬語群[3],其中又分為隴川、梁河、潞西3個方言。無文字,書面交流使用漢文。

文化與民俗

文藝

阿昌族民間文學形式題材多樣。有創世神話史詩遮帕麻和遮咪麻》;長篇敘事詩《曹扎》《鐵匠戰龍王》以及豐富的民間故事。

族人能歌善舞,有獨特的歌舞形式「蹬窩羅」。平時喜歡進行「對歌」活動。樂器主要有葫蘆簫三月簫銅口弦三弦象腳鼓等。

建築

阿昌族人一般居住在磚瓦、木石搭建的四合院二層樓房中,正屋住人,廂房樓上堆放雜物,樓下養殖牲畜。

飲食

阿昌族人飲食以大米為主,除此之外還有薯類、玉米、蔬菜、肉類等,嗜食酸性食品。特色食品過手米線蘇子粑粑等。

服飾

阿昌族的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伙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0厘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未婚少女平時多着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已婚婦女則要戴上「屋擺」(高包頭)。梁河地區的婦女一般穿紅色或藍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用黑布裹包頭,高達約 0.3公尺,包頭頂端左側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阿昌族人喜歡用花作飾物,因為花被阿昌族視為品性正直、心靈純潔的標誌,頭上、胸前、腰部小腿處基本都有綴飾鮮花或毛絨線花。

體育活動

阿昌族民間體育活動豐富多彩,蕩鞦韆、賽馬、賽馬、射擊、武阿昌刀等項目頗為盛行。

禮儀

阿昌族人講究禮貌,尤其是對老年人非常尊敬。

主要節日

宗教信仰

阿昌族的宗教信仰有地區性的差異:戶撒地區的阿昌族人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梁河地區的阿昌族則仍然保留原始宗教信仰,相信萬物有靈

經濟發展

阿昌族居住於雲南西部的山區,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聞名,梁河地區的「毫安公」被稱為「水稻之王」。[4]製造的鐵器也極負盛名,以「戶撒刀」著稱於世。

注釋

  1. ^ (英文)[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9). 
  3. ^ (英文)Ethnolog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阿昌族. 新華網. 2003-12-22 [2014-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