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瑞尼斯方程式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瑞尼斯方程(或公式)是化學反應速率常數溫度之間的關係式,適用於基元反應和非基元反應,甚至某些非均相反應。其不定積分形式為:

 或 

其中:

  • 為反應的速率常數
  • 稱為指前因子/阿倫尼烏斯常數,單位與 相同;
  • 為反應的活化能,單位為焦爾每莫耳(J/mol)或千焦每莫耳(kJ/mol),在溫度變化範圍不大時被視為常數;
  • 氣體常數
  • 絕對溫標下的溫度,單位為開爾文(K)。

意義

從阿倫尼烏斯方程可以看出, 的變化率與活化能 成正比。因此活化能越高,溫度升高時反應速率增加得越快,反應速率對溫度越敏感。如果同時存在多個活化能值不同的反應,則高溫對活化能高的反應有利,低溫對活化能低的反應有利。

對於不同溫度 下的速率常數 值,其 圖應為一直線,直線的斜率和截距分別為 ,從此可以分別求得活化能 和指前因子 。故活化能 也可以這樣定義:

其他形式

微分形式:

定積分形式:

阿瑞尼斯方程還可以表示為以下形式:

其中 分別為正常狀況下的使用壽命及加速測試下的使用壽命。 表示活化能。 表示玻爾茲曼常數 分別表示正常狀況下的絕對溫度及加速測試下的絕對溫度。

阿倫尼烏斯方程一般適用於溫度變化範圍不大的情況,這時 變化不大,阿倫尼烏斯方程有很好的適用性。若溫度範圍較大,則阿倫尼烏斯方程會產生誤差,此時常用下面的公式對阿倫尼烏斯方程進行修正

其中 均為常數,實驗得到的 值通常在−1至1之間。如果 ,就得到未修正的阿倫尼烏斯方程。

也可以利用下面的廣延指數式進行修正:

其中 無量綱量

歷史

此方程最早由荷蘭化學家范特霍夫在1884年根據實驗結果歸納得出。1889年,瑞典化學家阿倫尼烏斯進一步分析了范特霍夫提出的反應速率對溫度的依賴關係,並從原理的角度對方程做了解釋,提出反應中「能壘」的存在。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