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門納勞斯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門納勞斯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 號抓了拍攝的圖像
坐標16°16′N 15°56′E / 16.26°N 15.93°E / 16.26; 15.93
直徑27.13公里
深度2.6公里
余經日出時344°
命名來源亞歷山大的梅內斯拉奧斯英語Menelaus of Alexandria

門納勞斯隕石坑(Menelaus)是位於澄海南岸的一座年輕的月球撞擊坑,以古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亞歷山大的梅內斯拉奧斯英語Menelaus of Alexandria(Menelaus of Alexandria)之名命名,該名稱在1935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門納勞斯隕石坑周邊圖,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該隕坑的西側綿延着海摩斯山脈,東北是一條得名於它的小溝系-"米尼勞斯月溪",西南為較小的多布雷隕坑;而小月坑塔凱則位於它的東面、東南面是奧威爾斯隕石坑,東南更遠處坐落着三座小月海柔湖歡樂湖冬湖[1]。該隕坑直徑為27.13公里,深度2.6公里[2],中心月面坐標16°16′N 15°56′E / 16.26°N 15.93°E / 16.26; 15.93[3],形態特徵隸屬"TRI 型"(以該類撞擊坑的典型代表-特里斯納凱爾隕石坑所命名),內部容積440公里³,側壁高度超過周邊地形870米[4]

該隕坑的形態為典型的年輕小撞擊坑,外側壁高聳、尖峭,輪廓略不規整,內側壁則呈陡峭的階地結構,其中東側壁坡度高達53°[5];內側坡底有隕坑形成時撞擊沉積的岩石堆;隕坑內側坡反照率較高,在陽光直照下顯得十分醒目。可能是由於撞擊中所拋棄岩石的不同,碗狀的坑底北部較南部稍暗。北部地表主要以幽暗的月海玄武岩為主,而南部則為顏色較淺的山岩。坑內分布有數道山脊,而中央峰則由一群山丘組成;坑內地表上布滿大量碎岩的痕跡,可能為坑壁受侵蝕崩塌,從內側坡滾落而至[6]。該隕坑及其周邊地質類型極為多樣,令人非常感興趣。

澄海南部和門納勞斯隕石坑

一束射紋線從東南向東北穿過門納勞斯隕石坑,沿貝塞爾隕石坑西側一直伸延至澄海。該光束所附屬的具體隕坑是一個主要的研究課題,按一般的看法,該光束隸屬第谷環形山射紋系統,這方面的詳細內容可在有關貝塞爾隕坑的論文中找到。另外,在隕坑的東西二側方向都有突出明亮的寬闊光束[7]

在月食期間曾記錄到該隕坑產生過溫度異常,這一現象主要緣於隕石坑地質齡較短,缺乏足夠的表岩屑層而呈現的熱效應,這是典型的最年輕隕石坑的現象。

門納勞斯隕石坑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坡帶有暗黑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8]及《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9]

日本月亮女神探測器美國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都拍攝了門納勞斯隕石坑及周邊環境的詳細照片。

命名

同其它月球正面的撞擊坑一樣,它也是由喬瓦尼·里喬利所命名,他1651年創建的命名系統已被標準化[10]。早期的月圖製圖者們曾給予該特徵不同的名稱。佛蘭芒天文學家米迦勒·弗洛倫特·范·朗倫在1645年的月圖中以"神聖羅馬皇后,奧地利的瑪麗亞"稱它為"羅馬皇后瑪麗亞"(Mariae Imp.Rom)[11];而波蘭天文學家約翰·赫維留拜占庭城稱它為"拜占庭"(Byzantium)[12]

月球瞬變現象

戴維·坎貝爾圖片.

門納勞斯隕石坑曾被觀察到有月球瞬變現象-在月食時散發灰色的背景光、閃爍和在陰影中閃光[13]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門納勞斯隕石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門納勞斯 緯度 經度 直徑
A 17.1° N 13.4° E 7 公里
C 14.8° N 14.5° E 4 公里
D 13.2° N 16.3° E 4 公里
E 13.6° N 15.9° E 3 公里

參考文獻

  1. ^ Menelaus crater on the LAC 42 map. [2016-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8). 
  2.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3. ^ Description of the crater on the websit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4. ^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5. ^ Description Crater online The Moon-Wiki. [2016-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30). 
  6. ^ Photos from the site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永久失效連結]
  7. ^ Apollo Image archive. Menelaus' Distinctive Rays. [2016-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8. ^ List of craters with dark radial bands of the 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Astronomy(ALPO)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2-03.
  9. ^ List of craters with bright rays of the lunar system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ssociation (ALPO)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10. ^ Ewen A. Whitaker,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13.
  11. ^ Ewen A. Whitaker,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98.
  12. ^ Ewen A. Whitaker,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202.
  13. ^ David Darling - transient lunar phenomenon - Guide observer. [2016-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