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歷史
渡口時代:商周到六朝
鎮江的土著居民為荊蠻人。西周時期,周康王(公元前1000年左右)分封「夨」為宜侯,如今的鎮江一帶即為「宜」地。1954年從鎮江大港煙墩山出土的國寶級西周青銅器「宜侯夨簋」及其126字的銘文表明鎮江至少已有3000年的文明史。
春秋時,鎮江屬吳國,被稱為「朱方」。吳王開鑿邗溝以溝通長江、淮河,鎮江由於位於邗溝與長江交匯處南岸,逐漸形成長江下游南北交通的主要渡口之一。後,吳國被越國所滅,楚國又滅越國,並將朱方之名改稱谷陽(因鎮江位於北固山之南)。
前210年,秦始皇南巡來到谷陽,見此地形勢雄險,「因山為壘,臨江望海」,遂命3000赭衣囚徒鑿斷京峴山,以破王者之氣,並改名為丹徒,縣治設於今丹徒鎮。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原籍浙江富陽的孫鍾遷居丹陽司徒鍾離村,其子孫堅、孫孫策、孫權先後統率江東兵馬。孫權在遷都建業(今南京)以前,於209年(建安十四年)先在京口臨江的北固山居高臨下建造一座堅固的軍事堡壘「京城」,俗稱鐵瓮城,作為新都的東部屏障,從此鎮江有「京口」之稱。後來這一段的長江河段也稱為京江。
西晉末年,中原發生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為避戰亂,大量人口舉族渡江南遷,東晉在江南各地設僑州、僑郡,安置流民。京口作為重要渡口,此僑置南徐州、南兗州以及南東海、南琅琊、南蘭陵、南濮陽等18郡,縣治多至60多個,移民數量遠超土著。在避難來此的人中,有「聞雞起舞」的祖逖,以及文學家劉勰、政治家劉裕的祖先。劉裕取代東晉建宋後,下令移民土斷,撤併流寓郡縣。
運河時代:唐宋到明清
589年,隋朝軍隊渡江攻占陳朝的京城建康以及京口,並改丹徒縣為延陵縣。595年(隋文帝開皇十五年),在此設置潤州。隋唐時期,隨着京杭大運河的開闢,鎮江作為聯繫中原王朝與六朝以後新興的江南經濟區之間的漕運孔道,形成一個繁盛的航運與商業城市。
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升潤州為鎮江府,鎮江名稱始於此時。
北宋末年靖康之難發生後,金兵攻陷揚州,大量中原人口逃難南渡到鎮江。同時,鎮江作為江防前線,駐屯的軍隊在四萬人以上[1],其中在黃天蕩大敗金兀朮的韓世忠、梁紅玉夫婦所率領的淮軍即有八千人。
元朝征服南宋後,調遣大批較為信任的色目人到江南各地,以彈壓漢人。當時鎮江的13504名居民中,回回、蒙古、女真、也里可溫、契丹、畏吾兒、河西7個民族有2422人[2]。他們多數信奉伊斯蘭教,自成坊巷,集中居住;也有一部分信奉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
清代鎮江府增轄溧陽縣。1659年,明朝遺臣鄭成功、張煌言的水師攻入長江,一度攻克鎮江,此後清朝便在鎮江駐紮蒙古八旗軍隊,設立京口副都統,城內將近一半的面積劃歸八旗駐防。鎮江的旗人起初是漢軍八旗,乾隆二十八年以後由於剿匪不力調來原駐南京的蒙古八旗,兵員1000多名,包括眷屬約有5000人。[3]。
長江時代:19世紀後期
在鴉片戰爭後期的1842年7月21日,英軍採取攻占鎮江、封鎖清朝漕運的策略,迫使道光帝同意簽訂和約。鎮江之役是鴉片戰爭中決勝的一戰,也是這次戰爭中最慘烈的戰鬥之一。郭富(Viscount Hugh Gougb)率領15000名英軍猛攻鎮江城,京口副都統海齡指揮蒙古八旗兵頑強抵抗,此役英軍損失死37人傷129人,蒙古八旗兵陣亡600多人,京口副都統海齡戰敗自縊,英軍入城後縱兵大肆搶劫,鎮江街市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此役對整個戰局造成重大影響,8月1日英軍經過揚州江面,揚州紳商繳納贖城費50萬圓,以保全揚州。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853年,太平軍攻占鎮江,封鎖運河漕運。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簽訂,規定鎮江作為長江上開闢的3個通商口岸之一。1861年2月23日,鎮江知府師榮光與英國參贊巴夏禮訂立開闢鎮江英租界的約章,確定將鎮江西門外約5華里處銀山門附近一塊毀於太平天國戰爭的江邊空地,包括平地130畝和銀山26畝地租給英國人。鎮江英租界初設時,由於鎮江不時仍有太平軍活動,英美商人只能在長江北岸的七濠口進行貿易。戰後,在中國政府的一再催促下,外國商人才到南岸租界內租地建屋,英國領事館則建在銀山山坡上。
從鎮江開埠到20世紀初的大約50年間,鎮江由於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在19世紀下半葉迅速發展成為新興的航運與貿易中心,主要輪船公司—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招商局都在鎮江英租界及其附近的江邊建造碼頭。許多英美商人,以及不少廣東商人在鎮江經營貿易。鎮江與其他長江口岸之間的貿易規模很大,特別是米市和桐油貿易(來自湖南西部的洪江)。同時,整個淮河流域,包括江蘇長江以北、安徽北半部、山東南半部和河南大片地區,都屬於鎮江直接的腹地,鎮江成為這些地區與上海之間的一個主要轉口港。在大約50年的時期內,鎮江保持了繁榮,成為長江下游近代化程度僅次於上海的商業城市。同一時期,與鎮江臨近的南京雖然也被列為準備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但由於該市在太平天國戰爭中受創過重,戰後經過多年才恢復元氣,此時尚未形成鎮江在商業上的競爭對手;位於鎮江對岸傳統的商業中心揚州則明顯走向衰落。
鎮江英租界內不允許華人在界內擺攤或經營酒店、茶樓,界內的零售商店非常少。鎮江的商業中心位於英租界和舊城西門之間的區域。1889年,鎮江發生火燒洋樓事件。
鐵路時代:20世紀以來
1906年,京漢鐵路通車,進出河南的貨物改經漢口;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山東、安徽的貨物也直接運往上海及青島,南京則取代鎮江成為南北交通的樞紐。同時,長江江流改變流向,鎮江港口淤塞嚴重,外省和外國客商紛紛遷走,米市也轉移到蕪湖和無錫;由於無錫和南通的興起,蘇南西部和蘇北東部鹽城等地也脫離了鎮江的勢力範圍。因此在20世紀初,鎮江的貿易地位急劇衰落,其商業腹地逐漸收縮到蘇北裏運河沿線,主要以鎮江-清江浦小輪航線聯繫揚州、高郵、淮安等地。同一時期,鎮江的近代工業開始起步,但是隨後工業的發展遠遠落後於滬寧鐵路沿線的其它城市,如無錫和常州。
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進入鎮江後,鎮江商會會長陸小波率領商團進入鎮江英租界,接收工部局、巡捕房。全體英國僑民撤出。1929年11月15日,正式舉行收回鎮江英租界的典禮。
1929年,由於南京被確定為中華民國首都,江蘇省會從南京遷至鎮江。1930年代,鎮江進行了一些市政建設,最重要的是修築了貫通城西商業區的大西路,這也是1949年以前江蘇省唯一的一條柏油馬路(不含南京、上海)[4]。
1937年11月23日,日軍獲悉江蘇省政府主席顧祝同在大華飯店召開軍事會議,派飛機轟炸,半個月後進城的日軍又焚燒鎮江商業區,使鎮江城西大西路商業區,包括收回後的原鎮江英租界在內幾乎完全變成一片廢墟,只有山上的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倖存了下來。
汪精衛政權統治時期,曾將江蘇省會從鎮江遷到蘇州。
1949年以後,鎮江逐步由一個傳統上的轉口商業城市轉變為一個中等工業城市。由於原來位於市區的老港區條件日趨惡化,於是在東郊的大港開闢新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