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竿
釣魚竿(英語:fishing rod)又名釣竿、魚竿,是釣魚時常用的一種手持漁具,外形是略有彈性的細長直杆,主要用來伸展到水面上方操縱魚線並更有助於將魚鈎甩向較遠處水域。傳統魚竿通常直接和魚線相連,但現代魚竿通常配有卷線器。使用釣竿捕魚的釣魚方式稱作垂釣,不使用釣竿的釣魚方式則統稱線釣。
功能
作為一種漁具,魚竿通常滿足以下幾個功能:
- 通過加長力臂來提高拋投時魚鈎和魚餌被賦予的弧速度,增加拋投可以達到的距離;
- 可以延伸到水面上方並放大釣者手腕的動作,以便更好的操控魚線的位置和方向;
- 抖動竿稍可以對魚線施加短促的側向(水平和垂直的)矢量拉力,在假餌釣魚時讓擬餌的動態更加仿真;
- 在不依賴魚輪做釣時(比如傳統竿懸釣),釣者主要依賴挑動魚竿來對魚線施加拉力;
- 竿身的彈性可以卸掉施加在魚線上的一部分應力,特別是在魚激烈掙扎時可以像彈簧阻尼器一樣起到被動減震的作用,降低因動量瞬間變化產生衝擊力扯斷魚線的風險。
拋投技法
拋投(casting)是用魚竿作釣的基本功,可以決定魚餌與目標魚之間的誘魚距離,並因此影響作釣的成功率。根據釣者的動作不同,拋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舉手拋(overhand cast):也稱過頭拋(overhead cast)或直拋(straight cast),手握魚竿於頭頂正上方,竿尖後傾,然後像劈刀一樣從正中快速向前甩動投送。這種拋法的特點是穩定可靠、準確度高、且不妨礙兩側的他人,但投送時需注意鬆開放線的角度和時間[1]:103,而且必須要注意後方盲區的人身安全。同時因為竿身揮動的軌跡「占天不占地」,必須要注意上方是否有可能被魚鈎和魚線刮掛到的高空物體,比如樹冠、架空電線、結構物(比如橋梁底部、路燈等)、飛行物(比如飛鳥和四軸無人機)等。
- 側手拋(sidearm cast):簡稱側拋(side cast),分正手和反手兩類,拋投時由身體側面斜後方提起魚竿,經過肩膀側面像揮擊網球拍一樣橫劃弧線投送。這種投法優點是拋投軌跡低平,更有利於新手控制拋出仰角,但需要注意協同腕力、臂力和腰力的配合,精準度也因為視差的原因遠不如直手拋,而且因為揮竿「占地不占天」也不適合在狹窄、草木繁茂或周圍人多的場合使用[1]:105。
- 斜拋:正手和側手結合一種混合投法,通常側面起手,然後抬竿甩出在頭部側上方45度角的位置投送出去,經常還會配合一些助跑和轉身。這種投法可以更充分借用胸肌、核心肌群和軀幹旋轉的力量,通常用來長距離拋投較重的魚餌,但必須注意姿態平衡、腳步踏法和重心遷移[1]:105。
- 環拋(roll cast):先繞甩竿尖牽扯魚餌做垂直圓周旋轉,然後突然向前方挑竿放線讓魚餌從弧線運動改成直線運動甩出,和壘球拋球的原理相似。這種投法適合中近距離拋投到較為低窄、有障礙物遮掩的位置,甚至可以讓魚餌在水面打水漂彈跳(skipping)。
- 蕩拋(flipping):通常用低手或側手動作,讓魚線懸着魚餌先行前後擺動,在蕩過最低點後松線讓魚餌隨着慣性甩出。這種投法比較適合近距離精準拋投。
- 彈拋(pitching):用手握住餌鈎或掛重餌時用手腕突然發力,使竿梢在短時間內處於極度彎曲狀態,然後讓竿身自然回彈將魚餌甩出。這種投法適合近距離針對較為低矮的空間。
構造
魚竿通常由重量輕、強度高的材料製成,早期使用的是木棍和竹竿等天然材料;現代一般使用鋁合金、玻璃鋼、石墨烯或碳纖維-樹脂複合材料等有些許彈性的合成材料製作。魚竿的直徑從後向前會逐步變細,包括以下幾個部位:
- 握把(handle):這是魚竿後端讓釣魚者手持的部分,通常會外裹軟木、橡膠或EVA等手感較好但不會打滑的材料;
- 竿底(butt):握把最後的末端,通常有個可以拆卸的底帽(butt cap),在用力時可以抵住身體借力,不用時可以觸地用來將魚竿豎着存放;
- 輪座(reel seat):握把上用來安裝卷線器的卡槽;
- 竿身(shaft):魚竿承擔負荷的主體部分,通常具有一定彈性;
- 插套(frenule):多節竿中負責固定連接各個插節的部件;
- 竿梢(tip):魚竿的前方末端,是整個竿身直徑最細的部分,也是彈性最好的部分,在釣魚時也是動作幅度最大的部分;
- 導線環(line guide):安裝在竿身和竿尖上的側向圓環,用來將線彎曲的力傳到竿身上,並限制魚線的擺動範圍;
- 尖環(tip top):安裝在竿稍末端的導線環,是整個魚竿最後接觸魚線的部件,也是受力最強的位置;
- 繞套(winding):將導線環固定在竿身上的管狀套件;
- 掛鉤器(hook holder):一個接近握把的特殊環套,主要用來掛住魚鈎以便帶線存放。
類別
結構
根據結構,魚竿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一體竿(one-piece rod):最傳統的結構,整個魚竿為不可拆分的一整段;
- 多段竿(multi-piece rod):在日語中也稱並繼竿(並継ぎ竿),竿身可以拆分成多節(通常為兩節,也可能是三節或四節)以便運輸和儲存,使用時再通過插套(ferrule)拼裝成一體;
- 伸縮竿(telescopic rod):在日語中也稱振出竿(振り出し竿),竿身中空分為可以滑動伸縮的多段(與鞭狀天線相似),平時縮回以便運輸和儲存,使用時再伸長固緊。優勢是可以帶線帶輪收縮,適合在野外遠足時即興垂釣,但缺點是強度、感度和可靠性都不如同徑的非伸縮竿。
釣法
根據所匹配的卷線器以及釣法設計,魚竿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旋繞竿(spinning rod):最常見的釣竿,通常配合旋繞式卷線器(即俗稱的「紡車輪」)使用,因為握把通常呈筆直的圓柱狀,因此也稱直柄竿;
- 拋線竿(casting rod):配合拋餌式卷線器(即俗稱的「水滴輪」)使用的魚竿,因為握把下方通常有一個幫助手握時防止打滑的凸起,形似扳機,因此也稱槍柄竿;
- 飛蠅竿(fly rod):飛蠅釣專用的魚竿,通常配備設計較為簡單的中軸輪——即所謂的「飛蠅輪」(fly reel),竿身通常較長較軟;
- 冰釣竿(ice rod):冰釣專用的魚竿,通常非常短;
- 拖線竿(trolling rod):船釣時針對大型魚類和深海魚的魚竿,通常配備傳統的鼓式輪,不需要考慮拋線性能,但強度非常高,回彈的調性適中且彎曲點靠中央。
材質和用途
魚竿按照材質分類包括:傳統竹竿、玻璃纖維竿、碳素竿;按照釣法包括:手竿、磯竿、海竿(又名甩竿);按照所釣魚類包括:溪流小繼竿、日鯽竿(又名河內竿)、鯉竿、磯中小物竿。[1]:6-8
竹竿
竹竿被用作魚竿已經有幾千年歷史[2][3] ,它是天然的垂釣工具,粗細、輕重、韌度都符合標準。選擇竹竿作為魚竿時,忌用2年以下年齡的嫩竹子製作,因為其韌度不夠,容易被大魚拉斷。竹竿以冬天砍伐的為上品,冬天砍伐的竹竿可以防止蟲蛀。
手竿
手竿選擇必須注意最重要的第一節(頂端一節、日文稱穗先)和第二節(日文稱穗持)的相接之處,必須注意其粗細差別和第一節留有多長在第二節中,粗細差別大和第一節留在第二節中長度小的魚竿容易被大魚拉斷。[1]:4手竿搏魚時,為防止魚兒下潛逃生,可以使其反轉方向,把魚兒的頭拉上水面,切斷魚鰓的氧氣供應,魚兒喪失體力時,拉向岸邊,用抄網撈起。[1]:11
海竿
海竿主要用於垂釣大型魚類,尤其是海魚及一些體積大的淡水魚,牽引力猛,手竿難以對付。[1]:6-8
溪流小繼竿
在河流、小溪、池塘,垂釣半斤以下游魚,一般使用溪流小繼竿。[1]:6
日鯽竿
垂釣半斤以上鯽魚,可以使用日鯽竿,其特點是收縮後長度較長、調子準確、釣力適當。[1]:6
鯉竿
垂釣大型鯉魚、草魚、青魚、鰱魚、鱅魚,一般使用鯉竿,其特點是竿壁厚而重,而且其手柄尾部有鐵環,可以綁縛失手繩。[1]:7
磯中小物竿
磯中小物竿也是用來釣大型鯉魚、草魚、青魚、鰱魚、鱅魚,其特點是有絲道環、卷線器,釣大魚時收放自如。[1]:8
判定魚竿
差竿表現為:兩節相接處插入不深;接口橢圓形、管壁厚度不均勻;振動時,魚竿出聲響;綁上魚線拉時,彎曲不自然。輕便、結實、韌性好、製作精良、長短合適是好竿的五大標準。[1]:10
常見參數
歐美系
西方國家生產的魚竿上通常有以下幾個參數:
- 長度(length):指魚竿的全長,在歐洲通常使用公制的米作為單位,在北美則使用英尺和英寸。
- 應力值(power value):也稱「竿重」(rod weight),指魚竿的剛度,分為「超輕」(ultralight)、「輕」(light)、「中-輕」(medium-light)、「中等」(medium)、「中-重」(medium-heavy)、「重」(heavy)、「極重」(extra heavy)、「超級重」(extra extra heavy)等級別。竿重級別越輕,魚竿受到同等應力時發生的彎曲形變幅度越大。竿重值在釣魚時可以作為判斷魚竿是否適合目標魚的參考,通常輕竿配輕餌釣小魚、重竿配重餌釣大魚。如果用重竿釣小魚,手感會很差而且很難維持拋餌距離;如果輕竿釣大魚,如不細心觀察魚竿的彎曲極限則可能直接發生折斷。
- 調性(action):指讓魚竿發生彈性應變的應力被解除後竿身回彈並完全恢復到初始狀態的速度,主要分為「慢」(slow)、「中」(medium)、「快」(fast)三個級別,有些廠家也會生產「中-慢」(medium-slow)、「中-快」(medium-fast)、「極快」(extra fast)等指標的魚竿。慢調竿的主要彎曲受力點通常更向後,而快調竿則更接近前方末端。慢調竿更適合延展性差的編織魚線(braided line),但因為竿身的負載比例較高,很難額外施加力量拉魚;快調竿更適合單絲魚線(mono line),也更容易快速施力扯線控餌,但是如果使用彈性較差的魚線則容易造成過載斷線,而且因為應力集中在更靠近竿尖更細的部分也更容易造成斷竿。
- 線重(line weight):指魚竿末端可以承受的最理想的拉力範圍,通常用磅或公斤為單位,一定程度上可以估算竿身在設計上的強度極限。如果針對較重、力氣較大的目標魚,則需要考慮使用線重較高的魚竿——除非使用者遛魚的技巧特別高超且有足夠耐心、體能和時間。
- 餌重(lure weight):指魚竿最適合搭配的末端漁具(包括魚鈎、魚餌/假餌加上魚漂和配重,如果是飛蠅釣則主要是加重的特製魚線)的重量總和,通常用盎司或克為單位,如果所配過重或過輕都會影響拋投距離,而且餌重超標可能會造成斷線甚至斷竿。
日系
日本所產的魚竿上的標示有不同含義:
- 全長:魚竿總長度,以米或公尺作單位,一般是手竿是3.6米、4.5米、5.4米最常見。[1]:3
- 繼數:又名繼本數,指魚竿的節數,中文稱一節,日文稱一本,一般魚竿由6節組成。[1]:3
- 收縮後長度:日文稱仕舞寸法,指的是手柄最粗的這一節。[1]:3
- 元徑:魚竿最粗一節的直徑。[1]:3
- 先徑:魚竿最前面、最纖細一節頂端的直徑,由先徑可以判斷魚竿的錘負荷、硬軟調。[1]:4
- 錘負荷:甩竿和磯竿標明了錘負荷,錘負荷說明魚竿可以使用多少號的鉛錘做沉坨。[1]:4
- 自重:魚竿不含有魚線等的淨重。[1]:4
操作
手竿
手竿的握法是,右手手握手竿,食指伸直,手心朝上。[1]:79把魚線置入水中的方法一般分為:投送法、撥送法、側投法、背送法。[1]:80-93取魚時,一隻手舉竿,一隻手拿起抄網撈魚。[1]:94
海竿
海竿的拋投講究投得遠、投得准,主要投送法分為:過頭法、斜投法、側投法。[1]:100投送之前,右手中指與無名指夾住卷線器的腳架握竿,左手握住手把,轉動卷線器把多餘的魚線卷回,右手食指第一節扣住導線,再將紡線架提起來,導線成為直角。[1]:101投送之後,插在插座上,夾上鈴鐺,鈴鐺響時,取出魚竿,用力上揚,大魚拉彎魚線和魚竿時,才收線。[1]:109
參考書目
- 杜健鷹. 《新手垂钓完全攻略》.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22045966 (中文(簡體)).
- 盛文林. 《实用钓鱼完全入门》. 北京市: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63933501 (中文(簡體)).
- 金波、盧德娥. 《生活百科全书:最新垂钓知识图鉴》. 武漢市: 武漢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3070387 (中文(簡體)).
- 王長工. 《钓鱼百技精解》. 金盾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8269689 (中文(簡體)).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劉纓、張曉衡. 《垂钓绝招图解》. 海南省: 海南出版社. 1996. ISBN 7-80609-120-3 (中文(簡體)).
- ^ Phillips, Don. The Technology of Fly Rods. Portland, Oregon: Frank Amato Publications. 2000.
- ^ History of Fishing Rods. [2014-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