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鄧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鄧羲(?—?),章陵[1],原劉表帳下治中後漢書及小說三國演義名為鄧義。

生平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漢獻帝許都,劉表雖遣使奉貢,卻與袁紹相互結交。治中鄧羲於是勸諫劉表,劉表不聽,說:「對內我朝貢之事沒有失職;對外我沒有背叛盟主,這是天下的達義之道。治中怎麼只怪我呢?」[2],鄧羲不滿,於是辭疾而退,劉表任內不再出仕。[3]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亡,其次子劉琮向曹操請降。曹操任鄧羲為侍中[4]

《後漢書·祭祀志》注中有仲長統《答侍中鄧義社主難》一文。是原荀彧問仲長統社所祭者何神後演變成仲長統與鄧羲間的爭辯。

爭議

或曰與許靖同到交州避難的鄧子孝為同一人。建安元年(196年),許靖因為王朗不敵孫策,而由會稽逃至交州[5]。鄧羲勸說劉表一事則在獻帝遷許後,在同年九月,按後漢紀在孫策攻王朗後,故此鄧子孝即鄧義之說法有疑點。


參考資料

  1. ^ 《裴注三國志》:羲,章陵人。
  2. ^ 《漢晉春秋》曰:表答羲曰:「內不失貢職,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達義也。治中獨何怪乎?」
  3. ^ 《後漢書·劉表傳》:侍中從事鄧義諫不聽。義以疾退,終表世不仕
  4. ^ 《三國志·劉表傳》:羲,侍中。
  5. ^ 《三國志·許靖傳》引《許靖與曹操書》:會稽傾覆,景興失據,三江五湖皆為虜庭。臨時困厄,無所控告。便與袁沛、鄧子孝等浮涉滄海,南至交州。